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前,当涂县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无统一的经营机构。农村主要的耕作工具畜力,依靠畜商贩运;农业生产使用的铁木制中小农具,也多是地产地销或自产自销;化学肥料和农药仅作为示范使用。1951年起,县供销合作社成为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统一机构,品种逐年增加,到1954年末,经营的生产资料有100多种。对化肥、农药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抓好计划、收购、调拨、销售、储存等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并为合理用肥、安全用药等开展系列服务。1964年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供应量不断增长,农用薄膜供不应求。80年代初,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增设了农业生产资料零售网点38个。县农资部门除做好正常的供应工作外,还协助农技部门培训农技人员。为确保供应的农资商品质量,农资部门设立了质量检验室。
一、生产资料采购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采取两条腿走路,即积极调运计划分配物资和大力组织计划外物资。50年代,县、基两级供销合作社主要解决竹、木材供应,推行化学肥料及新式农具;60年代农用物资增加桐油、耕畜、农船的采购;70年代大力组织采购计划化肥、农药;80年代后期,增加支持乡镇企业的原材料,如钢材、木材、柴油、水泥、圆钉、铅丝等。县供销合作社每年都下达各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计划外采购农用物资指标,作为考核单位业绩的内容。1988年,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购进1台“农药检测箱”,对总值18万元的400多吨复合肥进行检测,结果氮磷钾总含量只有3.4%,及时作了退货处理,避免了经济损失。
二、生产资料销售
1952年,县建立农业生产资料门市部53个,分销店18个。随着生产资料需求不断增加,品种不断更新增多,到1973年,供应农业生产资料网点增至368个,品种350种。1953~1989年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31760万元。
化肥1952年开始供应化肥,皖南区供销合作社调拨33吨肥田粉(硫酸铵)在县推广试用。1954年安徽省供销合作社确定化肥经营原则,实行统一计划,统一作价调拨,分级管理,各自核算。1957年供应化肥品种由单一的硫酸铵增加到硝酸铵、尿素、硝酸铵钙、过磷酸钾、硫酸钾等10多个品种,全年除调拨供应计划化肥400吨外,还派专人去甘肃增调计划外化肥1500吨。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化肥凭计划购买,停止对个人销售。1964年开始供应县生产的化肥、氨水。1982年,当涂境内遭受大风、冰雹灾害,化肥缺口大,从上海、安庆、芜湖等地急调尿素、硫酸铵2491吨,保证了双晚及时用肥。1983年氨水停止销售,钾肥、复合肥兴起。1984年农业人口人均购买化肥量80.7公斤,1985年为99公斤,1986年119.5公斤。1986年下半年,全县优质化肥缺口加大,小化肥价格上涨,出现非法倒卖和伪劣假冒产品。当年,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化肥由供销合作社农资部门实行专营,取缔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经营,至此,化肥市场管理渐趋正常。
农药自1954年始,当涂试用推广农药,年销售2.5吨。起初的农药属高效高毒,对人畜危害大。60年代,农药减产,分配数量少,使用的农药有“敌百虫粉”、“9090晶体敌百虫”、“甲基1605乳剂”、“苏化203”等30多个品种。70年代初,农药分配实行差额调拨,统配品种削减。1980年,农药市场放开,国家分配减少,农资部门省外采购增加。不久,农药产大于销。1988年,全国农药货源紧张,供求矛盾突出,一些不法厂家和个体户乘机兜售假冒、劣质农药,价格一扬再扬,如甲胺磷1987年吨价为7800元,1988年上涨到15500~20000元,杀虫双供销社供应吨价为5600元,其他经营户8000~9000元。
农药械具1954年,农药械具由供销合作社代购,当年试销药械15件。1955年,省供销合作社规定,改省一级经营为省、县、基层3级经营。1956年开展预售,售出各种型号喷雾器1972架。1962年农药械具列为国家管理产品,由供销合作社负责收购、调拨和供应。70年代初,药械需求增加,品种增多。1980年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药械具由原来集体购买转为农户自备,需求量猛增,当年供应各种药械4559具,比上年同期增加50%。1980年起,农药械具的经营由分配型转为市场型,改统购为包销,层层计划分配为产销挂钩,合同定购。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直接自工厂定货,自行向外采购。随后,县内外乡镇企业纷纷仿效生产农药械具,质量下降。乡镇企业、农机公司、植保单位以及个体户亦先后从事农药械具经营。
农机具建国初期,中小农具由一家一户手工生产,产品由生产者在集市或庙会摆摊设点销售,或由商贩兜售,少数农民自备原料请匠加工。1952年全县组织322个手工业生产者参加的2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17个铁业、木业、篾业合作小组,生产水车150张、戽桶91张、锄头4228把、铁锹5440把、车板36693个、车轴90根及其它小型农具。1954年全县建立19个生产资料门市部,扩大了农机具的品种,年内供应各种大型农机具3464件。1955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分开,木、铁制农具由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设点供应,自产自销。1956年,推广使用双铧犁,始在大桥、慈湖2乡试点,集中培训农具手1463人,销售双铧犁1105部,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平均每个社4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物资紧张,竹木农具、农船数量减少。1961年旱情严重,县农资公司组织采购提水工具10万多件。1962年,恢复农具生产企业,农具产量猛增,全年供应竹、木、铁制农具6万多件。1973年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的耕田、脱粒基本实现机械化,手扶拖拉机和配件供应数量日益增多,基层供销合作社建立了农机门市部。1978年,全县农机部门胶接胶补各种竹木农具、塑料制品3.5万件,修补改装喷雾器、拖拉机配件3万多件,焊接铁桶、水泵、钢管1100多只,仅这几项为生产队节约费用10万多元。1982年为方便农民购买电动机,县农资公司主动送货上门200多台,深受农民欢迎。
农用薄膜当涂于60年代使用农用薄膜,推广早稻薄膜育秧,1975年棉花推行薄膜育苗。1976年全县稻、棉大面积使用尼龙薄膜育苗后,农用薄膜需求量猛增,当年销售农用薄膜39.5吨。
耕畜建国初期,耕畜交易仍为畜商控制。1953年起,供销合作社加强耕畜市场管理,对畜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吸收有经验的畜贩为交易员。1954年在慈湖、薛津、丹阳设立了3个耕畜交易所和大桥、城区、博望、薛津家禽家畜收购站,收购耕牛935头。1955年全县给经济困难户贷放耕牛832头。1956年,耕畜市场根据调剂范围大小,对产、销区进行了划分:大桥、年陡、黄池、亭头、护河、湖阳等为销区;博望、薛津、慈湖为一般区;丹阳、霍里为产区。是年根据全县耕地所需畜力计算,全县尚缺耕牛1970头,供销合作社组织力量,分赴外地采购。人民公社化时私人养的耕牛作价入社,上市交易量减少。1958年,县抽调16名干部、5名技术人员、65名农村社队的代表成立了采购小组,在省外采购耕牛81头。并赴新疆采购大马98匹,以支持运输业的发展。1962年,耕畜市场受地区封锁,处于关闭,供销合作社经营耕畜剧减。1983年,耕畜改为三类商品,耕畜市场出现多头经营。1984年起,全县耕畜大役畜的存栏数量基本满足需要,调剂减少,特别是远距离调剂逐渐停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