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当涂化学工业起步晚,基础弱。1954年,仅有个体户20余人,从事花炮生产。1955年,城关成立2家化学手工业联社,生产花炮、哈利油、生发油、食碱等。后两社合并,1974年更名为“当涂县日用化工厂”,生产食碱、肥皂、白炭黑等。“二五”期间,化学工业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兴办了化肥、化工、农药、医药、塑料等19个化工企业。其中全民企业5家,
一、当涂县化工厂
1958年,由省建筑厅投资兴建,系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址在县东郊白纻山下,占地面积32.52万平方米,为国家民用爆破行业定点生产厂家。先后属于县、地区和省管辖。1983年,划归马鞍山市,由市经委代管。1987年1月,划回当涂县政府直属。内设生产、技术、设备、供销、财务等12个科室和炸药、机修、木工3个车间、1个纸箱包装厂。有固定资产506.28万元,生产设备169台(套),厂房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职工6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2人,占职工总数的6.3%。
1960年,改手工灌装炸药为单头机械装药,当年生产炸药1261.94吨。1962年,为消除明火生产,保证安全,兴建蒸气干燥轮碾混合法工艺,安装锅炉1台、轮碾混合装置2台和配套装药机组,1966年竣工投产。当年生产炸药1674.53吨。1971年,由国家原第五机械工业部定为火工业中型企业厂家之一,被芜湖地区确定为正县级企业单位。
1984年,自筹资金近200万元,建成国内炸药行业第一流自动化装药生产线,改由单头机械装药为6头气动自动装药,工效大大提高。并先后与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长沙矿冶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一系列新产品。其中2号抗水岩石炸药,年生产能力1000吨;MD乳化炸药,年生产能力2000吨;新2号岩石粉状铵梯炸药,年生产能力6000吨。化工厂建厂30多年来已累计为国家提供炸药10.8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生产的产品有4个系列6种规格型号,具有防潮型、抗水型等,产品质量达到皖Q/HG—118—85和MBZ—11—88质量分等技术标准。其中2号岩石粉状铵梯炸药为省优产品。1985年,在全省同行业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活动中被省石化厅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88~1990年获省创最佳经济效益三连冠金牌。
长期以来,该厂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各项规章制度。自1978年连续7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1987~1989年,连续3年获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利税总额增长年平均为20%,产品年销售量占全省同行业总产量的45%。
二、当涂县化肥厂
系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址在城关姑溪河南岸。占地面积14.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固定职工62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8人。拥有各种设备887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565.36万元,内设13个科室,1个化工车间和5个分厂,隶属于县经委。
该厂始建于1958年,原属芜湖地区工业局。1966年2月投产,当年生产合成氨2485吨,完成产值152.18万元,实现利税16.58万元。次年起连年亏损,10年累计亏损335.8万元。1976年后,扭亏为盈。1984年,跨入合格企业行列。
自1970年起,化肥厂进行了4次大的技术改造。共投资646.17万元,生产规模由技改前年产合成氨2000吨提高到1.3万吨。为搞活经济,还开发了多种新产品;1984年,生产安瓿瓶和化肥袋,分别年产1200支和110万条;1985年生产Ⅰ、Ⅱ类压力容器,年产值200万元;1986年生产煤渣砖164.8万块;新开发复合肥和空气变形纱生产线,分别年产55.54吨和3000吨。
化肥厂自建厂以来,已实现利税1257.31万元。曾多次获得省、市、县先进单位、文明工厂等称号。1982年5月,全国1050个小氮肥厂评比中,该厂名列第28名,被化工部评为全国小氮肥红旗单位。1984年,产值743.2万元,实现利润180.05万元,创历史最佳效益。当年被化工部授予“盈利超150万,严格管理创新水平企业”称号。同年5月,被授予无泄漏工厂称号。
三、当涂县制药厂
系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址在城关北门,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65平方米。拥有生产设备39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40.5万元。始建于1976年,隶属于县卫生局。以手工操作为主。初期产品为葡萄糖和氯化钠两种输液。1980年5月,划归县工业局。1982年,生产注射用水273万支,苯甲醇490万支,葡萄糖输液2万瓶。1983年,隶属于县经委。当年投资30万元,对水针剂工艺进行改造。1985~1987年,累计完成产值482.44万元,创利税33.28万元。已形成年产水针剂5000万支的生产能力。
由于增加了无菌室冷冻装置和真空检漏装置,实行了无菌工艺改造,使药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由1982年的1种剂型3个品种增加到1986年的3种剂型12个品种。除常年生产的注射用水、苯甲醇针剂、葡萄糖针剂外,还生产有维生素B1、B6、维生素C和催产素等。尤其是粉剂中的硫酸钡干燥混悬剂、中成药包复方热敷散填补了省内空白。复方热敷散中成药包属新型的热性外敷剂,为省药物研究所的新产品,采用艾叶、侧柏叶、干姜、川芎、独活、红花、陈皮等中药与化学发热剂配制而成,具有调和气血、温筋通络、散风驱寒、活血化淤功效。能持续24小时发热,温度达40℃左右。是国内首创,县制药厂独家生产产品。1984年试产16万包,翌年,生产34万包,1987年起,转为批量生产。到1988年,仅此1项产品,完成产值73.74万元,实现利税14.25万元,已形成年产100万包的生产能力。该产品获1986年度省科技成果进步奖。该厂试产的安榆止血粉,曾于1988年获布鲁塞尔第37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荣誉奖。
1984年,该厂通过企业整顿,验收合格。同年实行承包,成为全县国营企业第一个签订合同承包的单位。1986年,完成产值278.2万元,实现利润18.1万元,创历史最佳效益。后因经营管理不善,连续亏损,1989年被当涂县肉联厂兼并,为其下属分厂。
四、当涂县农药厂
系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址在城关东郊五里牌白纻山下,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拥有生产设备50余台(套),固定资产229.9万元,职工145人,其中技术人员9人。1983年,隶属县经委。始建于1971的5月,由县农科所在城关河南街试产微生物农药、菌肥等,厂名“920农药厂”。后因生物农药不适宜本地区农村使用,改生产六六六粉农药,更名为“化学农药厂”。1972年,生产粉剂5%敌六混粉、6%六六六粉剂,隶属于县工业局。
1974~1980年,扩建乳剂车间和年产5000吨颗粒剂农药车间,生产乳剂农药甲基1605等新产品。到1980年,生产3%呋喃丹颗粒剂农药711.91吨。经过农田试用,效果良好。1981年,对粉剂车间改造投资45万元,生产能力由1980年的年产量4000吨增加到1.5万吨。为取代六六六粉,该厂在省化工研究所的协助下,研制成功1.5%甲基对硫磷——敌百虫混合粉,简称甲敌粉。该产品主治稻螟虫、飞虱、麦粘虫、蚜虫、棉蚜虫、豆心虫、蛾虫,效果良好,1983年11月通过部级鉴定,获化工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研制成功的5%杀虫双颗粒剂新产品,1984年1月通过部级鉴定,获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989年,生产呋喃丹颗粒剂1857吨,合格率95%以上。完成产值230.86万元,实现利税70.6万元,其中利润45.3万元。
农药厂从1973~1989年,共完成利税总额362.5万元。具有年产粉剂1.5万吨、乳剂500吨、颗粒剂50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除供应本省农村外,还运销江西、湖南、广东等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