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大公圩
古名官圩和大官圩,又称十字圩,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大公圩。该圩昉于三国吴赤乌年间,续筑于吴永安三年(260)。此为垦殖之嚆矢。晋唐两朝,屯垦得到发展。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大水,诸圩尽没,后进行联圩,始称官圩,成为皖南首圩。
明代末叶,大官圩屡遭溃决。万历年间大行修筑,作中心埂(青山街至黄池镇)长四千弓(约7公里)为西岸,建立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岸计29圩,实行“分土分夫”、“自埂自筑”的岁修制度,中心埂和四岸为公修定制。清代初年,改总修为小修,堤防平险分为标工、次凶工、凶工和要工(又称极凶工)。东埂十里“要工”驳石磡,外筑品字墩和挡浪堤。清代末叶,大官圩西岸中心埂失事多次。西南岸福定、柘林、饶家、韦家和洪潭圩(简称南五圩),西北岸保兴、塘下、山南、周城和城子圩(北五小圩),计田4.3万亩,系官圩“肘腋险圩”。民国年间,当局“放垦官荒”,民间垦田公司于民国18年(1929)垦田1.6万亩。民国20年大水,官圩陆沉数月,饿殍遍野。在重建家园时,将“南五圩”及新垦圩并入官圩。抗战时期,圩务废弛,堤防失修,呈千疮百孔之状。1949年7月11日,江河水位陡涨,暴雨数日,大公圩在白土桥段溃口,经抢护中心埂,保住西岸7万余亩有收。
建国后,人民政府把大公圩作为“确保”之列,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治理。在国家的支持下,1950年春,省派来专业队施工,开挖东山渠长6.3公里,挖土石方12万立方米,将青山东侧山水撇入姑溪河。从此感义圩和北五小圩并入全圩版图。1951年县组织受益劳力开挖西山渠3.25公里,做土方8.2万立方米,将青山西侧山水撇入青山河。白土山位于两渠之间,1966年挖通东渠段长1.36公里,1970年挖通西渠段0.75公里,共做土石方10.5万立方米,从此山水全部撇入外河,大公圩四面环堤,总面积达363平方公里。
50年代,防洪标准按超1931年型洪水1米培修(后以超1954年型洪水1米)内外坡1∶2.5~1∶3,险工段重点加固。在三年困难时期,因“左”的思想干扰,管理机构撤销,堤防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前期,堤防岁修基本停顿。1969年大水,堤防渗漏、塌坡80多处,幸有领导、老农和水利人员“会诊”,采取填塘固基、抽沟导渗和打罩包等措施,使险情得到控制。又在汛期将险工做出标志,汛后决定以险堤险闸为主攻方向。将险堤卫星塘、大方塘等处,填塘固基后挑成1∶5平坡。将险闸乌溪闸、双禾涵、大汪村闸等,接长加固或拆堵。后经1973、1974、1976、1977年相继大水,抗洪抢险任务仍很艰巨,加之沿堤沟港既多又深,因渗漏随时可能引发大塌坡,甚至猝然下挫溃堤。大公圩指挥部领导深以为虑,发动社队干部广泛讨论,一致认为要打除险歼灭战。并决定采取“按亩负担,按劳出勤,超方给资,欠方付款,保证兑现”办法,坚持填塘固基,加大堤身断面,按设计挑足土方,达到标准。
除险歼灭战又称三次大会战。第一次称西埂会战,全圩出动3万多劳力,1978年一个春修完工。起自青山街,迄于三里埂,全长23.5公里。从清除堤身障碍物入手,填塘平沟为重点,按统一放样培修,做土方100万立方米,第二次称北埂会战,1979年冬修动工,1980年春修完工,2万多劳力奋战在燕窝村至大花津全长12公里的堤段上。该段濒临姑溪河,疏河与修堤结合,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第三次称东埂和南埂会战,1983年冬修至1985年春修,历时两个冬春。起自大花津,迄于张村湾,全长41公里。采取一次划段到乡,分年实施,按时完成土方254.3万立方米。这次会战达到规划要求:圩堤高程14.5米,坡度1∶3~1∶5,堤顶宽10米左右。整修堤长76.5公里,占堤长78公里的98%,共做土方434.3万立方米。
块石护坡始于1950年,在东埂和北埂(白土桥)护坡长353.5米。1951~1959年又在东埂护坡长6.59公里,使十里“凶工”变为石堤。70年代中期,县委提出大公圩要建成“铜墙铁壁”。全圩干部、群众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堤管部门的组织下,坚持自采块石4万多立方米,分别护砌在葛家渡、护河粮站、三角庵、陈公渡等处。80年代全圩护坡长16.56公里。西埂塌坡段抛石始于1952年,70年代以来,又在姑山、长沟梢、龙潭湾、中渡、籍家湾、小星、三里埂、张拐等处共抛石7.2万立方米。
1955年兴建杨湾闸后,老涵闸逐渐淘汰,现沿堤涵闸12座,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11座。1958年建机械提水站,60年代发展电力排灌,经过合理布点和设备更新,全圩外排站提水流量达81.05秒立方米。
现堤防防洪标准已超1954年型水位1.5米左右,排涝标准达7年一遇。
二、一五圩
系50年代联并,取一圩、五圩之首而名之。现属芜(湖)当(涂)江堤的一部分。圩内原有扁担、胭脂、秦王、十里长沟、天心池、费家荒田和分界沟等河港,将常稔、熙宁、省庄、阜民、太仓、周家、道场等30多圩垾围绕。全圩总面积142.2平方公里,耕地9.9万亩(含芜湖市郊两个行政村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未计),分属新桥、龙山桥、查湾、年陡4乡镇,有宁芜铁(公)路贯通。
常稔、省庄、周家等圩始筑于隋唐,熙宁、阜民、太仓、顺城等圩始筑于宋,宁国、三马、新城等圩始筑于明代。建国前,圩垾年久失修,堤身单薄矮小,加之水系紊乱,堤线长,动辄遭受江潮和山洪的侵袭,洪涝灾害频繁。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军于此挖修战壕,使堤防遭受严重破坏。
1951年在胭脂港分别建三马场闸和胭脂斗门,遂将省庄、周家、熙宁等8个圩联并,取名三圩。后在年陡等处建闸涵,将阜民、太仓、李家、长岭、常稔等17个圩联并,取名一圩。1953年兴建秦河闸,将顺城、保城、莲城、蒲城四垾联并,取名四圩。宁国垾和军垾联并名五圩。新城垾名六圩。1958年国家投资建双摆渡闸,在上游小河口筑坝堵口(1969年改建双孔闸),此为芜当联圩的雏形。原圩堤总长117.7公里,其中常稔圩30公里为最长,荆山圩长2公里为最短。现堤长28.8公里,其中江堤长13.34公里(横埂头至铁路桥下)、河堤长14.46公里(小星圩至铁路桥下)。原圩堤高程11米左右,1949年汛期当涂太平口水位10.68米,一五圩除省庄、周家、道阳、顺城等7圩未破外,其余均无收。
60年代,结合灌区渠系配套,健全分级控制工程。70年代按受益耕地划分堤段,坚持“谁修谁防”。以超1954年最高水位2米为标准,把填塘固基,挑齐埂头作为主攻方向。80年代以除险堤险闸为主,清除堤身障碍物,挖除堤内的隐患。对堤身开裂处,还进行“抽箱换土”。并堵塞姑山闸,接长曹村斗门、西宁闸。
块石护坡(岸)工程开始于50年代初,江堤西北角属风浪险工,利用挡浪石做护坡100多米;河堤老埂头迎溜顶冲,抛石护岸550米。70年代以后,分别在贾家滩、新城垾、龙山桥至铁塔等处做块石护坡,累计护坡长4.33公里。江滩腰坦池宽500米,崩去470多米,深泓负20米,1969年国家投资抛石护岸,累计抛石25.8万吨,江岸趋于稳定。
江堤防浪林于1963年春开始营造,以柳树为主,经逐年更新,现尚存6万余株,林带面积175亩,林带长7.7公里,林带宽约15米,发挥挡浪效果。
现堤防标准为江堤高程13.2~14.6米,堤顶宽8~12米,内外坡度1∶3左右。河堤高程12.9~14.9米,堤顶宽7~10米,内坡1∶3,外坡1∶2.5。
三、陈焦圩
原名城焦圩(取城关和焦家圩而名),后陈家圩并入改今名。圩东畔白纻山麓,南滨姑溪河,西临长江,北隔外桥河与马鞍山市郊区相对。圩区总面积33.8平方公里,耕地3.38万亩,受益为黄山乡、城关镇和银塘镇一部分。圩内有宁芜铁(公)路贯通,襄城、一字两河汇集山水入江。
陈焦圩由20多圩垾联并而成。1949年大水后,将东“五圩十三垾”联成城东垾。1954年堵口复堤时,将襄城、通仪、保庆、庆宝、孟村等圩垾联为黄山垾。1955年建新坝闸,将银塘以下的章塘、新城等圩垾并入黄山垾。1949年汛期,城关镇区利用残存的城墙和筑子埝挡水。1954年城区淹水深2米,翌年春,沿天井街筑防洪堤,与城东垾衔接成圈堤。1957年城东垾与焦家圩联并。1960年在一字河建闸,将城焦圩、黄山垾,陈家圩联成陈焦圩沿袭至今。1969年汛期暴雨成灾,襄城河水位猛涨,威胁农田和铁路的安全。同年冬,在焦家圩与陈家圩之间公堤上建襄城闸,直接泄山洪入江。1983年大水期间,城关防洪堤渗漏多处,同年冬,县拨款和单位集资建块石防洪墙,城关镇经办,将内坡砌重力式石磡1.6公里。
陈焦圩开发比较早,焦家、庆宝、保庆等圩筑于宋代,陈家圩垦于明而筑于清末。
建国以后,陈焦圩历经全面培修加固,其重点有:1954年东牛头湾堤段决口,历次作为重点培修。在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又把黄山垾至焦家圩按江堤标准挑筑。襄城闸建成后,则把陈家圩至外桥河河堤和火车桥至襄城闸江堤,实行填塘固基和加高培宽。1983年冬修起,再把城关防洪堤和西牛头湾至白纻山河堤计长2.45公里,填塘固基和挑足坡度,并以凌家塘和西牛头湾为重点。陈家圩原为外护堤,经多年培修加固,已达江堤标准,黄山垾堤埂遂成为第二道防线。
为将山洪撇向圩外,50年代沿孙家、白纻等山开挖撇洪渠。70年代开挖宝庆山河,将山洪撇入外桥河。渠(河)口均建闸控制。
江堤在焦家和双沟头等处有风浪崩蚀现象,1957年在焦家抛石护岸长358米,60年代初在双沟头做抛石护岸。70年代以后,做块石护坡1.95公里。1984年在襄城河口至过江铁塔处坍塌1.7公里,经抛石1.5万吨,已趋于稳定。
江堤防浪林栽自1963年,当年植桑8000株。至1974年,自金柱关至襄城闸沿堤基本栽齐,以后逐年进行更新和补栽。现在沿堤防浪林长2.24公里,平均宽43米,每米13株,总计2.91万株。
江河堤现标准为江堤(铁路桥至乙字河闸)长13.93公里,堤顶高程13.9~12.0米,堤顶宽6~8米,坡度1∶3~1∶5(背水坡设戗台)。河堤分南堤与北堤:南堤(即姑溪河堤)自白纻山至铁路桥,长3.1公里,堤顶高程12.5~14.5米,堤顶宽4~7米,坡度1∶2.5~1∶3。北堤(黄山大王庙村至乙字河闸)长2.64公里,堤顶高程12.5米左右,堤顶宽3~4米,坡度1∶2。
四、团结圩
开挖丹阳新河、薛丹撇洪渠和纪村新河,在花津河口筑坝封闭,将原30多圩垾联成一个大圩。因受益有丹阳、新市、薛津和龙山4公社,又是全县人民参与修筑而成,故名团结圩。其中的“保岱”、“近城”圩垾开发较久,旁于汉丹阳县治。
全圩总面积55.7平方公里(外有来水16.37平方公里),耕地5.98万亩。圩东北为丹阳新河,西南濒纪村河、姑溪河。大联圩后,邹村桥下至纪村大闸下为圩堤,长14.15公里;邹村桥上至纪村大闸上为山河堤,长19.12公里。圩内原有花津渡(今丹阳河)和炼堆港(今炼丹河),上纳横山、云台、灵墟、龙山等山来水,经绍师、陶家两桥分汇丹阳、炼丹两河,再流入姑溪河。经陆续联圩并垾,行洪河变为内河,山区来水经新河分流入丹阳湖和姑溪河。
建国之初,依靠集体力量,由乡或公社举办联圩工程。将上下八卦圩、毛家圩、徐家圩联成八卦圩;将成子(奉化)、浮石、新圩联为联三圩。兴建共青闸,将黄土、新华两圩联为黄新圩。60年代将宝义、咸禾两圩联并,沿瓦窑岗开渠,将近城、六沟、塘西、秦塘圩联为一个圩。
1974年丹阳湖水位10.22米,沿丹阳河圩垾告警,八卦圩出险12处。汛后,薛津公社拟堵炼丹河联圩。冬修动工,沿灵墟、香塘和薛镇东桥开挖山河两条,将八卦、仁义、寺前、香塘、芹菜兰等圩垾联成八联圩。与此同时,丹阳公社河东大队联乌皮圩、寺东垾,名团结圩,由董塘大队在沙塘冲筑堤防山洪。至此,沿丹阳河除傍岗小垾外,都实行联并,缩短防洪堤长33公里。接着,按联圩规划调整站网布局和健全圩内分级控制工程。1976年,省将薛丹博联圩列入项目,同年12月5日正式动工,团结圩属第一期工程。在全县人民通力奋战下,“两河一渠”初具规模,花津河口筑坝建闸也在汛前竣工。
1983年大水期间,廛村至纪村闸老堤高水位长期浸泡,发生渗水和塌坡。4个乡镇按受益耕地划段包修,填塘固基,挑足堤脚,分年上顶,把沿姑溪河和原黄土圩退建埂(即小农场,标准低,堤基沉陷)作为重点培修加固。现圩堤顶高程达13~13.5米,堤顶宽7~8米,坡度1∶2~1∶3。同时,对风浪埂继续进行块石护坡。
五、军民圩
联圩开挖丹阳新河、新博新河和野风港筑坝堵口,将军垦农场和新市、新博两公社各圩垾联为一个圩,故名军民圩。后博望河堵口,又并入数圩,仍用原圩名。
圩东滨石臼湖,南濒丹阳湖与湖阳圩相望,西畔新河,北傍高丘垅地。原水系有大溪港(今博望河)、新开港(今浮凌桥河)和釜山港,均流入丹阳湖。圩区总面积71.38平方公里,耕地5.98万亩。受益有新市、新博、博望三乡镇之大部或一部,还有部队军垦农场。圩堤起自新市邹村桥,经釜山、野风港、博望河梢至丁家嘴头,堤长35公里。
军民圩含圩垾50多处,筑圩始于宋代,明清两朝为鼎盛期。这些圩垾迭经修废,防洪标准低,零星分散,动辄漫溃成灾。
建国以后,在培修加固的同时,把圩垾联并作为主攻目标。1949年冬,新博乡广大圩民要求将陶家圩、下圩、上圩、安丰圩、砚池圩、唐宅圩、苏村圩、袁宅圩等30多圩垾联并。经规划批准后,以工代赈,1950年春修动工。当时联圩系“以土为主”,只将通湖各坝口用土堵塞,使原堤长80多公里,缩减为11.9公里。后国家补助经费,受益队集资投劳,1965年建陶家坝闸,1963年建千斤坝闸,1969年建沈村坝闸,1975年建王家坝闸,改变夏堵冬挖的局面。1958年沿丘陵开挖跃进河,将流入圩内的杨山坳山水撇入浮凌桥河。1950年春修中,临川等村将红花、南垾、陶家等小垾并入保大圩。新华圩旧有小垾4处,因濒湖风浪大,相继湮废,复垦于本世纪30年代。1958年在釜山建共青闸,缩短武山港两岸的堤线。
1953年兴修中,另埂、臧茂等村将博望河的另埂、邰坊、咸通、大散四圩垾联成四合圩。1958年开挖高潮河撇横山来水,堵许家口(1969年改建闸),将陶石圩并入。同年开挖陶家甸山河,将小圩、乌金圩并入大溪圩。杨毛岗村前小垾并为三杨圩。1969年当涂博望和溧水明觉共建小溪闸,将中圩、章家圩、汪家垾等圩垾联为“外联内分”的格局。上述联圩并垾,建闸泄引,防洪除涝能力大增,为大联圩奠定基础。
60~70年代,在丹阳、石臼两湖滩垦筑新圩4处,总面积36.2平方公里。1966年12月,南京军区6285、6286、6287、6288、6289五支部队的干部、战士围垦釜山至新博圩的湖滩,翌年6月筑成,面积19.2平方公里。圩堤高程11.5米左右,风浪堤块石护坡7.7公里。1970年春,博望公社3000多民工苦战100天,筑圩面积8平方公里。因溧水明觉公社曾参加筑圩(负担四分之一),本着团结治水精神,故名团结圩。1970~1974年,新博公社每年冬春修发动6000多劳力,在湖滩安营扎寨,筑成西新圩和东新圩,合计面积9平方公里。初筑圩堤高11米左右,块石护坡6.9公里。
薛、丹、博联圩第二期工程,新博公社担任野风港筑坝,将军垦农场与新博圩之间的湖口封闭。从此军垦农场与新市、新博两公社各圩联成一圩。1985年开始,博望、新博两乡在团结圩与东新圩之间筑堤封闭。又兴建水闸和泵站,整个工程于1987年受益。原大溪、四合、陶石等圩垾,也并入军民圩。
老圩加新圩,小联圩到大联圩,迭经培修加固,现堤顶高程达13米左右,堤顶宽3~6米,坡度1∶2~1∶3,块石护坡长16.3公里。
六、湖阳圩
地处县东南隅,东滨石臼湖,南靠塘沟河,西北濒丹阳湖,四面环水。原圩区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1.12万亩。圩堤总长28.4公里,堤顶高程11米左右,汛期动辄出险,屡有溃决之灾。
湖阳圩开发于北宋年间,完备于明清两朝。历史上,圩堤矮、沟塘浅,东、西二埂面临浩瀚的湖面,风浪破坏力极大,洪涝灾害频繁。仅民国年间,就有民国10年、20年、37年3次决口,圩民流离失所谋生他乡。
建国以后,湖阳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整修圩堤,治理内涝,1955年贷款兴建新制涵,1957年民办公助兴建大邢机械站,抗灾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也使捕捞优势得到发挥。1969年汛期,丹阳湖最高水位11.13米,湖阳圩屡遭大风浪袭击,堤身摧毁严重,经广大民工奋力抢救,才免遭溃破。
圩西为丹阳湖滩,杂草丛生,钉螺密布,血吸虫病急性感染,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为了消灭血吸虫病,送走“瘟神”,1969年11月下旬,组织7000多劳力,围垦灭螺,筑新圩修老圩,至1970年4月间,经陶村港至吴塘港筑成中新圩,圩堤长15.4公里,做土方159.1万立方米。是年春,按规划继续进行施工,起自朱拐至荻路港止,兴筑南新圩,至1971年冬,筑圩堤长7.5公里,做土方88.6万立方米。与此同时,维修加固中新圩,开挖圩内干支沟19.7公里,做土方212万立方米。1973年1月间,大白宕围垦灭螺动工,发动5000多劳力,栉风沐雨,筑堤挖沟,又筑圩堤长9.4公里,做土方62.4万立方米。在围垦的同时,建闸建站并举,自运、自采、自砌块石护坡,翻耕灭螺,格田成方。1973年5月27日,大白宕闸因高水位管涌而失事。同年冬,国家补助2.5万元易地建闸。
现全圩面积58.6平方公里,耕地4.3万亩。圩堤长38.26公里,堤顶高程13.5~13.8米,顶宽6~8米,坡度1∶2.5~1∶3,块石护坡18.15公里。
七、连牵圩
开挖围屏山河和纪村新河,联并香塘圩,成今连牵圩。圩东隔新河与团结圩相望,南滨姑溪河,西畔撇洪渠,北傍当博公路和岗地,分属关马乡和围屏乡。全圩22平方公里,耕地1.96万亩,圩堤长11.12公里,圩堤顶高程12.5~13米,坡度1∶2~1∶3。
连牵圩为老圩之一,初联于清咸丰六年(1856),即将南北二圩、新作圩、寺觉圩、常兴圩、孙家圩并入连牵圩。旧有“连牵、新作、自家(即寺觉)、常兴、姑塘、普济(今名苦菜)”6圩名。其余圩垾为清嘉庆、道光年间所筑成。圩中有岗垅贯穿,东西各三圩,中有储家渡由南向北流入姑溪河。渡西有姑塘、耿家、林家、苦菜四圩垾,圩小堤长,动辄出险。民国20年7月23日,连牵及各小圩均溃破。
1949年大水后,以工代赈,经一个冬春施工,开挖小王村及象山嘴两条山河,在储家渡堵口,将林家、耿家、姑塘、苦菜四圩垾并入连牵圩,缩短堤线10多公里,1953年冬,在陶村东北筑堤长0.8公里,把东边垾滩地包入圩内。1955年冬,在关家村西开山河1.4公里连接象山嘴,又把西边垾滩地包入圩内,又缩短堤线1.5公里。1962年,本着民办公助的原则,自采、自砌块石护坡长1.74公里。1973年,沿圩西岗地开挖山河长1.6公里,将山地来水撇入姑溪河,缩短堤线1.8公里。1974年秋在储家渡口建钢筋混凝土结构闸。至此,连牵圩联并形成独立体系。
1976年薛、丹、博联圩动工,即开挖围屏新河将山区来水撇向纪村新河流入姑溪河,在桥头串堵口和在连牵、香塘两圩之间建闸控制。经过两年的施工,按规划实现大联圩,又缩短堤13公里。1981年,按联圩规划,在山河出口处(窑头)建大闸一座,辅以电力提水站,用意原系蓄、泄、提相结合,但运用效果与之相悖。原圩堤单薄,险段多,经多年培修加固,联圩时圩堤高已达12米左右。1983年汛期,南埂渗水严重,塌坡多处,经抢救脱险,同年冬修中,从填塘固基入手,按设计标准修筑,堤身已发生显著变化。
八、下六圩
东南傍青山,北临姑溪,西滨青山河,属太白乡。全圩耕地1.27万亩,总面积13平方公里。
联圩前有芮家、陈家、尼山(分东西两圩)、钱家、姜村、竹山、花山、包山和竹园诸圩。1949年芮家、陈家、竹园诸圩溃破。同年冬,党和政府领导人民修堤复圩,采取以工代赈,苦战一个冬春,将尼山、竹山、花山、包山、钱家等六圩联并,取名下六圩,堤线缩短近一半。1958年沿青山东北麓开挖撇洪渠,长2公里,将山水撇入姑溪河。同时,坚持就地取材,在芮港桥口建圬工闸1座,将陈家和芮家两圩并入,又减少防线10多公里。1962年国家资助兴建芮港桥电力排灌站,后又在花山开挖撇洪渠,将山水撇入青山河,竹园圩遂入版图。联并几次,仍沿用下六圩之名。
现圩堤长11.5公里,堤顶高程12.5~13.6米,宽4~6米,坡度1∶2~1∶2.5。
九、江心圩
距县城6.1公里,旧称“大洲”,今名江心圩。全圩总面积37.8平方公里,耕地2.95万亩,属江心乡管辖。土质含沙量大,以种植棉花、小麦、花生和油菜为主。
江心洲首见于明嘉靖年间郑若曾《郑开阳杂著》中“成洲”的记述,有图形似棒槌。清康熙《江南通志》载有鲫鱼、焦家、陈家、张家、南生和老军田6个沙洲,鲫鱼洲最大,“方园八十余里”。经过70余年淤并,江中有鲫鱼、新生、焦家3个洲。在乾隆后的百年间,三洲改称太兴、宫锦、新生洲,原鲫鱼洲改称宫锦洲,新涨出太兴洲。
清同治年间,豪户筑圩召佃耕种,堤身标准不高。光绪初年兴筑尚宝圩,民国年间筑金马圩。当时东、西两侧尚未联结,民国13年(1924)年筑邢家坝与大圩西侧衔接;民国25年东侧大堤连接老圩。民国35年又筑邢家坝至新棚东大堤,形成江心圩之雏形。
圩内洲地经民国8年(1919)省查丈洲地总局清丈给照,民国25年又经土地呈报编号清丈,升科作为永业,洲地变为圩地。
建国前,江心圩堤身低矮,渗水严重,加之风浪啮岸,溃堤塌坡时有发生。民国24年水灾淹田2.3万亩,灾民1.3万人,损失34万余元。
建国以后,江心人民始终把整修圩堤、兴建闸站,作为治水的主攻方向。1958年民办公助兴建老宫棚闸,1964年自筹资金建成装机220千瓦的尾棚电排站。1962年和1973年,自筹资金从当涂西门和采石架过江高压线两条,塔高36米和46米,使电力排水有了保证。70年代初,大抓以治水改土为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苦战两个冬春,平整土地1万多亩,在东部、中部、西部开挖河口宽20米、底宽10米、深5米、全长21.3公里的干河,支、毛渠网状分布,使全圩排除涝渍畅通无阻。
在整堤的同时,重点堤坡栽芭根草,堤外栽防浪林,以固堤身。在太阳河、荷叶洲等风浪堤段,进行块石护坡和抛石护岸。
现圩堤顶高程达12.5~13米,堤顶宽7.5~10米,坡度1∶3(险段挑筑戗台)。
十、南圩北圩
以丹阳湖赵村港为界限,位于南者称南圩,北者称北圩,并而称之南北圩。南北圩东隔运粮河与湖阳圩相望,西畔大公圩东埂。两圩土地面积分别为32.06平方公里及21.14平方公里。耕地分别为3.4万亩及2.4万亩。圩堤长分别为23.1公里(与高淳县沧溪圩成圈堤)及15.7公里。
南北圩原为丹阳湖滩,建国前曾数度局部垦殖,因纠纷废弃。湖滩是钉螺巢穴,多发血吸虫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1970年上级有关部门授意当涂、高淳两县围绕《高淳当涂丹阳湖水利纠纷协议书》(简称《华东协议》)就湖滩管辖范围及消灭钉螺数度洽商。1971年10月,10个公社发动民工4万多人,进入湖滩工地,迎战雨雪,筑圩灭螺。苦战一冬春,共做土方103万立方米。根据“矮圩灭螺”的精神,圩堤高程原8.5米,到1974年筑至10米左右。
为尽可能有利于生产,圩田经丈量,分配给各公社。分配范围为:南圩为乌溪、塘南、黄池、马桥、大陇5个公社及红旗渔业大队;北圩为亭头、西河、石桥、新丰、护河5个公社及花津渔业大队。
1973年汛期,石臼湖水位11米,北圩因堤身标准低而漫破。1974年南圩赵家闸失事,北圩也于7月18日漫溃。1980年8月29日北圩堤基管涌溃破,决口长160米,冲成深潭75亩大,深度7米。1979年6月,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关于青弋江水阳江漳河综合利用规划意见》中明确“按不进洪考虑”。从此以修堤和配套并举。省、地、县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1980年省下拨建站电机水泵30台套及安装器材价值共16.9万元。在建闸的同时,各开挖中心沟一条,分别长13.2公里和9.4公里,沟上宽20米,深3.5米,与支毛渠沟通。从此,灭螺夺丰收之效日益显著。1983年汛期,大陇口最高水位达12.41米,南圩经抢救安全渡汛。北圩于7月5日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电示扒堤蓄洪,7日晚,遂在现场扒堤长2米,至次日冲宽206米,冲深至负2米。
圩内原有排水系统紊乱,泄水不畅。1986年10月间由受益乡镇投劳挖修沟渠122.8公里,做土方65.2万立方米,同时补助经费建桥闸配套建筑物23座。1989年7月11日上午6时许,北圩因堤基渗水造成管涌而堕溃,农作物和机电设备被淹。
南圩堤顶高程达13.0~13.5米,北圩圩堤高程达12.5~13.3米,内外坡1∶3左右。北圩在三汊河等处做块石护坡2.62公里。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小圩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