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以来,沿江圩区的涵闸和机电排灌站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扩大了防洪除涝的范围,使圩区的排灌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涵闸
沿江圩区涵闸最早的是始建于三国时期的铜城闸,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此外,黄金城闸(现季家闸),无为大堤的新安桥等闸、和县江堤上的十四联圩闸、双桥节制闸等,望江西圩闸、广济圩五闸等也都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涵闸。但是,历史上修建的涵闸都是一些小型的涵闸,很多缺乏科学性,作用有限,有的仅起桥梁的作用。到1949年底,沿江圩区共有中小涵闸1272座(其中中型仅1座)。
建国40年来,沿江圩区的涵闸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50年代中期以前因排水需要圩口兴建大量涵闸斗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出于江堤的联接延伸以及内圩联并,在内河口又修建了许多涵闸以及支流河道入江口的控制闸,规模较大。60年代开始着重对年久失修的老闸进行改建重建,全面规划,调整涵闸布局,建新废旧。近20年来特别是80年代由于堤防的加高加大,涵闸接长加固随之而起,由于堤防标准的提高,对险闸险涵进行了重新拆建与改建加固,不少还封堵废弃乃至彻底挖除。经过40年的建设,到1988年底达到3670座,其中大型7座,中型45座,小型3618座。
二、机电排灌站
沿江圩区汛期的除涝排水,历史上仅依靠人力和龙骨车,直到民国年间方有个别小机小泵,机械排灌事业基本上没有进展。到1949年全省仅有小型机泵10余台100多马力。建国后沿江圩区的机电排灌事业加快了步伐,提高了建设水平,排灌成效日益显著。
机械排灌站的建设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1956年开始机械排灌站的建设试点,到1957年底共建有固定站5处,装机31台3212马力,排涝效益1.81万亩。此为第一阶段。60年代为第二阶段,到1970年共有固定站108处装机290台24254.5马力,排灌面积12.36万亩。70年代发展较快,至1980年共有333处装机760台62721.5马力,效益达71.90万亩。10年新增装机38467马力,为60年代新增装机的1.81倍,此为第三阶段。80年代发展稍慢,多数地方已进行机电改组,至80年代末机械排灌站累计为461处,装机963台,75582.5马力,排灌面积92.25万亩,较六、七十年代装机增加20.5%,效益扩大28.3%。
电力排灌站在50年代还只是试点建设阶段。1955年下半年起开始在芜湖县试点,到1957年底共计建站12处,装机49台3088.8千瓦,排灌面积1.96万亩,起到了示范作用。60年代电力排灌进入重点发展阶段,至1970年,共建成770处,装机1975台128786.3千瓦,排灌面积279.61万亩,比1957年增加了758处125697.5千瓦,排灌面积扩大了277.65万亩,扩大141.7倍。这一时期建站质量较差,且重建轻管、重枢纽轻配套,甚至为办电而盲目建站,影响了抽水效率。70年代电力排灌事业继续得到飞速发展,到1980年累计有固定站1579处装机4583台,319102.8千瓦,排灌面积546.5万亩,与1970年相比,建站处数增加了1.05倍,装机容量增加了1.48倍,排灌面积扩大1倍。80年代的电力排灌在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到80年代后期共有2360处,装机6291台,432600.8千瓦,排灌面积690.8万亩,分别比1980年增加49.5%、35.6%和26.4%。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