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马鞍山地区仅有私立采石中学一所中学,其前身是翠螺补习学校,于民国33年(1944)由采石镇绅鲁亚鹤等借用采石横江街天隆米厂厂房创办。次年春,即将补习学校改为完全中学,招收初一至高一4个年级学生180余人,不久又改名私立刚直中学。1957年7月,划归马鞍山市,改名市第一中学。同年,在花山地区新建市第二中学,两所中学共有教职工71人,学生957人。1961年,教育系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市中学进行整顿,狠抓教育质量。从1962年起,中学教育出现起色,陆续兴办一批学校。到1966年,全市已有中学16所,教职工320人,学生3237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各中学相继“停课闹革命”,学校不招收新生,学生不上课。从1968年起,在“数量可以反映质量”的“左”的思想影响下,全市中学猛增,市郊农中全部改为普通中学,许多小学办起初中部,加之师资缺乏,教学秩序混乱,中学教学质量显著下降。这期间,马鞍山城市人口激增,为解决职工子女入学的困难,马钢公司、十七冶公司等厂矿纷纷自筹资金办中学,马钢向阳中学和红星中学、十七冶中学、黄梅山矿中学、姑山矿中学等先后开办起来。1976年以后,中学教育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至1985年,全市已有普通中学30所,教职工2194人,在校学生近24万人。在全市中学中,属厂矿办的中学有10所,30个班级以上的大型完全中学有6所。从建市至1985年,全市各中学共培养出初中毕业生10.1万人,高中毕业生3.8万人。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1985年,共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3093名。(附表22—3)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学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