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早在民国时期,省政府就将打井列为地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之一。民国35年(1946年),省政府制定阜阳、临泉、太和“万井灌溉计划”,后因政治形势变化而未能实现。这说明,淮北井灌问题,在民国时期已被列入水利建设项目。
建国前,淮北水井主要用于浇菜和村庄人畜饮水,为人工开挖,多为土井、砖井,井较浅,出水量少,提水工具主要是辘轳、吊杆、龙骨水车和戽斗等。至1949年淮北地区有土井、半砖井1109眼,灌溉面积仅2000多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淮北地区井灌发展较快。1952年至1956年曾掀起了一次打土井、砖井的群众运动。1952年阜阳专区开始组织地(区)县打井队,一年中打土井近万眼。1953年遇春旱,阜阳专区各县从河南省聘请打井师傅传授打井技术,打井万余眼,并从山东购进了大量的马拉水车。但是,由于打井质量较差,不到一年,大多损毁。1955年又遇春旱,阜阳专署提出“全党动员、全民行动,在一至两年内打砖井10万眼、土井10万眼”,由中共阜阳地委直接领导。据1959年统计,1952年以后阜阳专区共打砖井4.8万眼,配马拉水车36665部,有效灌溉面积38.5万亩,实灌面积14万亩。这些水井由于使用不多,管理不善,至1962年,砖井已损坏27%,马拉水车损坏57.5%,有效灌溉面积下降10.5万亩。1961年至1965年,阜阳专区从河南引进冲击锥、跃进锥、麻袋锥等打井工具;1964年又从河南、山东引进大锅锥打井技术。至1976年,淮北地区有砖井、土井5.3万眼,有效灌溉面积96.28万亩。
1963年,阜阳专区成立机井专业施工队,配备钻机2台。1964年春开始在亳县和利辛县试打机井,至1965年底共打机井16眼,配套柴油机和离心泵。1969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要求打井灌溉,主攻淮北小麦,把淮北打井作为全省重点会战项目之一。到1972年底,共打机电井30181眼,配套12315眼,装机75209千瓦。这次打井运动后由于资金、材料、设备、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和质量差、灌溉效果不佳而停止。
由于中国北方地区连续干旱,1972年国务院召开北方17省、市抗旱会议,决定将北方包括安徽省在内的17个省市的井灌建设纳入国家计划。1973年安徽省开始规划,明确萧县、砀山、濉溪、亳县、涡阳、蒙城等6个县为打井重点县,界首、太和、灵璧、泗县北部地区以发展井灌为主。为此省专门成立打井办公室,统一领导机井建设工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机井建设。淮北各县市也相应成立了打井灌溉办公室,挂靠水利部门。农机部门安排定点厂家生产打井设备。井灌资金由社、队自筹三分之一,农业银行贷款三分之一,国家补助三分之一。1973年至1977年间,国家对每眼机井补助200元,机井配套补助每井450元。这期间淮北机井建设是稳步向前发展的,井灌面积逐年增加,效益较为明显。到1977年5年间共新打机井52330眼,配套55519眼,井灌面积达到280.37万亩,平均每年打井、配套1万多眼。
1978~1979年淮北地区连续干旱,当时中共安徽省委提出“主攻小麦,发展井灌”,“五年实现淮北井灌化”的口号。在这次打井高潮中,机井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大大超过前两次,但由于多方面的工作跟不上去,成井质量差,配套设备粗制滥造,机井利用率低,单井效益差,投入大,收效小。从1978年到1980年3年中,共新打机井7.6万多眼,配套8.6万多眼。经过这3次打井高潮,到1980年底,淮北地区历年累计打机井13.83万眼(不包括病坏、报废机井),配套11.9万眼,机井有效灌溉面积453.7万亩,累计投入机井建设资金3793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9801万元,群众自筹18135万元。
1980年,淮北地区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生产体制大变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放松了管理,井灌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针对这些问题,省政府于1981年初发出《关于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坚决制止破坏水利设施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机井建设的领导,结合当时抗旱抓好已有水利工程整顿恢复工作。省水利厅也于是年9月制定了《安徽省淮北地区农用机电井管理试行办法》,明确把机井建设的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狠抓配套挖潜,大力巩固现有机井建设成果。1982年10月省政府批转了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淮北机井管理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机井管理责任制,并总结了管理责任制的几种主要形式予以推广。是年12月省水利厅在萧县召开了井灌管理经验交流会,1984年1月又在亳县召开井灌管理会议,这些做法和措施对巩固井灌建设成果起到了一定作用。1984年至1986年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中少数不法分子偷盗、破坏灌溉设施,形成了一边恢复一边破坏的局面,各地又没有坚决打击,使井灌设施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经过1980年和1986年的两次破坏,到1986年底,淮北配套机井减少近8万眼,井灌效益减少338万亩,配套机井数和有效灌溉面积仅剩3.21万眼和116.6万亩,分别占1980年总数的71.4%和74.8%,损失极为惨重。
1986年,省人民政府召开了“淮北地区恢复和发展灌溉会议”,并于10月份作出了《关于恢复和发展淮北地区灌溉的决定》,提出灌溉要全面规划、综合平衡、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经过1987年、1988年的两年恢复,至1988年底,淮北地区机电井数达到10.85万眼,配套3.83万眼,装机容量265935千瓦,灌溉效益达160.1万亩,较1980年有所增加。
上一篇:导言
下一篇:第二节 喷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