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旌德民风淳朴。人民诚实敦厚,质朴稳重;习尚勤俭,蓑衣箬帽、葛屦履霜之山民古风历代相沿。民间交往,多祟尚礼俗。旧时,婚娶有论财、媚神、徼福之习;丧葬有请僧道、做祭礼、卜葬地之俗。建国后,迷信旧俗逐渐革除,交往渐趋简单、实在。80年代,党和政府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和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等活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晚婚少育、勤俭持家等文明之举在城乡蔚然成风。
一、美德
(一)重教兴学
清嘉庆《旌德县志》载:“旌俗重诗书,勤课诵,多延请名师以训子弟;又设文会,聚族之人士,每月有课,寒暑不辍”。自唐宝应二年(763)旌德建县以来,富实之家捐资办学者志不绝载:有创建乡村义学,以育才为荣的士儒;亦有摘献髻上金簪,以助学为乐的商妇。宋天禧五年(1021)新建村汪文谅不受朝廷赐金,要求换赠国子监经书,以“教吾子孙,使之明习诗书礼乐”。并建义学于东山,“四方英才皆来受教”。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县人谭子文先后捐银2万余两,创建洋川毓文书院,不惜重金礼聘名师讲学。清代中叶以后,书馆私塾遍及里甲,规模较大的学堂“斋舍六十余间至不能容”。至清末,全县有书屋、教馆等近百所。民国时期尽管政局动乱,民间仍有几十所私立学校。建国后,民办教育发展更快。1949年东固村首创民办小学。此后完小是公办民助,初小是民办公助。1950年全县人民集资开办“民办”和“民助”学校的经费计大米5万公斤。1953年民办教师发展到66人。1956~1957年群众捐献砖瓦、木材并投工修建校舍108间。1958年民办小学增至66所,1965年达126所。70年代后民办教师增加较快,至1986年达到286人。有的村每年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和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都予奖励,现已沿久成习。不少乡村自筹资金重建校舍,改造危房。1980~1987年乡村集资117.34万元,占国家、集体、学校“三结合”集资建校总金额的22%。旌德人民节衣缩食,千方百计供子弟上学。学生考入大学,家长常盛宴酬谢教师,尊师重教风气愈益浓厚。
(二)尊老养老
早在宋元符初年((1098),县城五显庙北,就建有居养院.对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给予资养。元代元贞年间,易名养济院.明朝初年,养济院对孤寡老人生给衣粮,死给葬具。清嘉庆年间,养济院在县城招坊惠济桥之左侧建屋8间,收养孤贫者74名。民间尽心奉养父母者更不乏其人。明正德年间,县人张道荣“父患痢,亲为除秽,母伤跌艰步,日夕抱持,亲奉饭食。污衣、尿器,躬自洗涤”。清模坦人汪能雪“养母为虎攫入丛棘中,雪持杖紧追,从虎口夺出,背负而逃,血淋漓,衣尽毁……”。敬奉老人的传统美德建国后得到发扬光大。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本县办福利院一所,收养鳏寡老人及孤儿数十人,白地乡江村邵茶香,自家有一老三小,家务农事繁重,却16年如一日悉心侍奉非亲非故、孤独瘸腿的五保老人江来喜,把江接到家中同吃同住,为其洗澡治病,置被添衣。80年代,为使“五保”老人都能“老有所养、残有所靠”,孙村、乔亭、旌桥、白地等乡先后建立敬老院,将部分“五保”老人集中收养,乡政府派专人侍奉,使老人安度晚年。1985年乔亭乡敬老院收养9名孤寡老人,人均75岁,其中3名双目失明,2名腿脚残废,还有哑巴和先天性精神病患者,均已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敬老院院长汤学伶,虽年近六旬,却常年给五名残疾老人端饭送水,洗衣洗被,擦澡更衣。老人病了,他侍汤奉药。寒冬腊月,他每晚都备好火篮和热水袋,将被窝烘暖焐热,直到老人全都安睡后,自己才赶夜路回家。逢年过节,汤学伶总设法给老人加餐。为使老人生活得更好,他起早贪黑,种菜养猪,并组织开办塑料制品厂、福利商店、福利饮食店、理发店,年纯收入2000多元,全部补贴了老人们的生活。1987年该院老人仅吃穿两项人均超过500元。
(三)善举义行
本县热心公益、修路建桥、扶危济困者代不乏人。清康熙间,隐龙人方觐颜“捐银二千五百两筑城南将军庙天然桥,并捐银助邑中疏河通筏”。乾隆间,朱旺人朱麟书,家中本不富有,省吃俭用,置田二十余亩,所收稻谷全部立仓备赈;购药制丸施与贫困病家;在村里安装水龙、水柜、水斗,以救火消灾。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倡导下,助人为乐、公而忘私、赴危纾难的先进事迹层出不穷。50年代初,新桥方有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组织无劳力贫困农户互助合作,带领大家共同富裕。仕川程开贵为集体常年植树造林,艰苦创业;面对乱砍滥伐歪风,他舍命护林,毫不退缩。庙首共产党员汪和年为扑灭山火,保护集体森林英勇牺性。江村小学学生余小忠为抢救落水儿童光荣献身。民间遇有天灾人祸,更是一家有难,八方支援。1976年旌阳公社新桥大队一社员家中失火,烧为废墟;全大队人人出力,献砖献瓦,送粮捐款,不出一月,重新盖起了3间大瓦房。1975~1985年,兴隆乡共产党员余长水以抱病之躯,同妻子傅腊香一起,义务收养抚育五个孤儿。夫妇俩十年如一日,起早摸黑,省吃俭用,尽力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并供他们上学读书。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后,一些乡村共青团员和青年自发组织“扶贫助耕队”,代缺劳力农户抢种抢收。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则送粮献衣,支援灾区;或解囊捐款,资助县城市政工程建设。
二、礼俗
(一)婚丧寿诞
1.婚嫁
旧时,男女婚嫁由父母作主,媒妁撮合。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相合,方可定婚。定婚日,男方备衣料、礼银、糕点等礼品和龙凤帖送往女家。女家在龙凤帖上“批庚”之后,龙凤帖(亦称庚帖)遂成为双方定婚凭证。
定婚后,男方择定迎娶吉日,用喜帖写好吉期送至女家。吉期多为双日,且不离八,民谚有“要想发,不离八”之说。女家接到喜帖后,开出礼单由媒人交给男方逐一置办。男方在迎娶前二日派专人挑彩礼送至女家,再将女家置备的妆奁抬回,由“福奶奶”逐一收拾,解被铺床。
迎娶日,男方备彩轿、鼓乐、爆竹迎亲。新娘上轿前,须向父母、亲长跪拜辞行,长辈包给“上轿包”,再由哥哥或叔伯抱上彩轿。轿至男家,新娘由理事人搀扶出轿,与新郎举行“拜堂”礼。礼毕,理事人将两只青布袋交替铺地。赞吉词,新郎、新娘由红烛引导,脚踏布袋(寓代代相传之意)进入洞房。至亲好友抛撒五谷、彩纸屑等,为之撒帐祈福。入房后,新郎、新娘吃交欢面,喝交欢茶。当晚,男女老幼均可入洞房尽情嘻闹。有闹新房三天不分大小之俗。夜阑人静。理事人用筷子把房门扣上,并道:“筷(快)子筷(快)子,早生贵子”。
婚后第三日,新婚夫妇同至女家,称“三朝回堂”。岳父家设筵招待,新婿为“娇客”,坐首席,岳父亲自给女婿斟酒。不待夕阳西下,新婚夫妇必须告辞归家(谓之两头红)。
民国时期,本县已有文明结婚之例,但不普遍。建国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废除旧的包办买卖婚姻,实行婚姻自主。男女双方经过恋爱,彼此了解自愿结婚时。同到乡、镇人民政府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履行法律手续。50年代嫁娶从简,有“讨个老婆并不难,只要一套学生蓝”之说。60~70年代初,出嫁之女,嫁妆亦较简单。有些父母还为女儿置办几件特殊嫁妆,如锄头、镰刀、粪箕和扁担,以鼓励生产。70年代中期后,少数青年办婚事渐趋侈靡,须备全套新式家俱,购置“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至80年代,则要置备“三机一黄”(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收录机、黄金首饰)和沙发、电风扇、电冰箱等高档器具,有的还要求男方另建新房;结婚费用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但多数青年仍喜婚事新办,有的旅游结婚,有的参加集体婚礼,既节约又隆重。
2.丧葬
旧时老人死后,家人用热水为死者擦澡更衣,陈尸堂前,点燃“万年灯”,子孙焚香烧纸,哭丧致哀。入殓时,棺底垫放石灰包,孝子轮番焐长衫,死者裹丝棉。穿寿衣。入棺后,覆盖丧被,将死者生前所爱之物作殉葬品放入棺内,再给死者口含铜钱,手握银元。殓毕,亲人依次给死者敬酒,尔后盖棺封钉,灵前点长明灯,置灵牌,设香案、供品等,孝子昼夜守灵。富户请释道、做祭礼。出殡时八人抬棺,棺披红布,上缚活雄鸡一只。幡幛鼓乐前导,孝子俯首扶棺居中,亲友戴孝随后。抬夫歇肩,送葬的晚辈均需下跪。沿途逢三岔路口、桥梁等处须烧纸散钱。
本县历来木棺土葬。墓穴内先放木炭、石灰。沉棺后,请地舆先生对山向,定方位。儿孙跪在墓前焚烧香纸,尔后填土筑坟。有些丧家注重风水,墓地一时难以择定,则暂厝野外。县人旧有建义冢之善举,将多年未葬、抛尸露骨者,置棺殓葬。
建国后,丧事趋简。长辈谢世,多停棺三日即安葬。出殡时以遗像代替招魂幡,亲友奔丧,献花圈,戴黑纱,以示悼念.机关厂矿干部职工死亡,张贴讣告,开追悼会,以寄托哀思。80年代,城镇有专用墓地集中安葬,亦有少数病故者送往外地火葬的。
3.寿庆
男女祝寿,多从50岁始。民有“男祝九,女祝十”之说,即男性提前一年祝寿。寿庆日,三亲六眷携带寿幛、寿糕、寿面、衣物等礼品登门贺寿。寿家中堂悬挂红绸寿幛,上缀金色“寿”字,侧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寿联。堂屋两壁按辈份大小依次张挂亲朋送的寿幛。寿宴两餐,寿辰前一天晚筵,称“暖寿酒”。正日招待贺客茶点、寿面,再吃寿酒。祝寿时,若夫妻均健在,不论那方生日,须同至中堂,在爆竹、唢呐声中,正坐受贺。亲朋贺毕归家,寿家馈送“寿桃饼”。如今,遇长辈寿庆,儿女晚辈敬献衣物、鞋袜、生日蛋糕和营养品等,一般只设家宴三、五席招待亲友。
4,生诞
产妇头胎分娩前,娘家备红糖、鸡蛋、草纸、婴儿尿布等,逢月初一或十五送至男家,俗称“催生”。婴儿出世后,女婿备糖、酒等去岳父家报喜献酒。筛酒时,生男将壶嘴朝前,生女壶柄朝前。去亲友家报喜送五香蛋(双数)和一勺红糖。婴儿出生第三天。俗称“三朝”。产妇娘家备婴儿衣帽、鞋袜和食品送往男家,还有送摇篮、站桶、尿盆等用具的。亲友多送鸡、蛋和其他营养品,有的还馈赠婴儿衣料、鞋袜等。婴儿由接生员用艾叶等中草药煎汤擦洗更衣后,出堂见客,长辈包给百岁钱。午时,主人备水饺、酒席待客,称“吃三朝酒”。
幼儿满周岁时,俗称“抓周”。外婆家送衣服、首饰、玩具等,亲友亦备礼物前来庆贺。主人在堂屋桌上放置书、笔、算盘、玩具等,任孩子抓取,以此预卜孩子前程。一般人家只注重长子和长女过周岁。
(二)时令节日
1.传统节日
春节
春节是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首,世代相沿,虔诚隆重。农历腊月初八,大家小户食“腊八粥”(大米、山芋、豆类、杂菜等混煮成粥),扫屋尘灰。此后,开始置办年货,宰猪捉鱼,做糖蒸馃,制衣购鞋,准备过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也有二十三或二十七的),送灶神上天,接祖宗回家。腊月最后一天为除夕,民称“三十夜”,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洗刷炊具;午后贴联挂画,祭祖敬神。黄昏起,爆竹声声,彼伏此起,户户灯烛通明,家家亲人团聚。晚餐吃封岁酒,俗称“吃年饭”,菜肴丰盛并必备肉圆子和鱼,以示“团团圆圆,年年有余”。年饭后,小孩提灯笼向长辈“辞年”,长辈给孩子“压岁包”。午夜,关闭大门,内贴“封岁大吉,开门大发”封条,全家守岁至天明。
正月初一凌晨,人人穿戴一新,家家争先开门,燃放爆竹。旧俗家主率子孙在门前焚香祭天,尔后,在堂屋香案前请财神,拜祖先。现在放完爆竹就回家吃糕点、甜茶、五香蛋和长寿面。是日忌扫地、泼水、动用刀剪和口出凶言。新年熟人第一次见面均相互作揖恭贺。正月初二起,晚辈依次上娘舅和其他长辈家拜年,丈夫偕妻携子上岳父家拜年,新婚夫妇拜年称“拜新年”。至亲好友,相互拜年延续到正月十五。
建国后,祭祖敬神等旧俗逐渐消失。春节期间,文艺团体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广播、电视安排专题文艺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机关团体放假三天,欢度春节。人民政府慰问烈、军属和离、退休干部;机关干部举行春节团拜活动。民间拜年依旧,亲友相互探望,互致问候。
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县人称“端午节”。各家门旁插菖蒲、艾叶,墙脚燃艾叶火把,室内普洒石灰、雄黄水,以避邪解毒。旧时,有些人家堂屋张挂钟馗像,门贴“张天师骑虎图”。女人头簪艾叶,小孩额头、两颊点雄黄,身挂五彩线绣制成各种造型的“香包”,内装白芷、苍术等香料。
端午早餐吃绿豆糕、鸡蛋糕、五香蛋、粽子等。中午合家聚餐,菜肴丰盛,成人饮雄黄酒,小孩吃雄黄豆。饭后串亲访友,谓之“游端午”。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亦是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夜,大家小户合家聚餐、吃团圆酒。待月挂中天,边赏月边品尝月饼和雪梨、石榴等时令瓜果。旧时还焚香秉烛,祭拜月神。乡村则有“摸秋”之俗,小伙子们结伴到别人菜地“偷瓜”,将“偷”来的冬瓜、南瓜等送给新婚夫妇,祝愿他们生个像瓜一样结实的胖娃娃。此外,尚有唱戏、舞草龙等习俗。
清明和冬至
清明日各户门前插柳,用嫩艾、米粉等做清明馃。大家小户备爆竹、纸箔、酒肉等供品上坟祭祖,给祖坟除草培土,燃爆焚香烧纸,挂清明吊,民称“做清明”。此俗至令犹存。建国后,机关团体和中、小学师生常于清明节祭扫烈士墓。
旧时,逢冬至日各宗族开祠堂祭祖。女人禁入祠堂。男人入祠后,不准称名道姓,均按辈份称呼。祭祖完毕,吃冬至酒,有祠产者备猪肉等食物分发,每户男丁一份。建国后,入祠祭祖等旧俗已废。若祖坟塌陷,常于是日修复。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亦称上元节。家家吃汤圆(即元宵)。旧有“送祖接灶”之俗,于黄昏揭下中堂祖宗画,入祠保存。晚筵后,接灶神归位。元宵晚筵,菜肴丰盛,合家聚餐,有“元宵大似年”之说。各地都兴闹元宵,悬灯结彩,鼓乐喧天,狮舞龙腾。彩灯一般为龙灯、竹马灯、麒麟灯等。
二月二
旧谓“龙抬头”之日,又是“土地神”生日。乡村做“土地会”,敬土地神,给土地庙挂灯。农家设筵,预祝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入夜,有人至土地庙“窃”灯送给久婚未育的夫妇,传说可得子嗣,此节今已不兴。
六月六
相传为田公、田母的生日,又称“田节”。旧时,农人备供品上田塍祭祀田公、田母。民有“六月六,上燕馒头下蒸肉”之说。当日若晴,家家翻箱晒衣,文人晒书籍字画。此节今已不兴,但合家聚餐“上蒸馒头下蒸肉”之俗犹存。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旧时家家做米粉馃,设香案、备供品、焚纸箔、祭祖先。有些地方还举行盂兰会。建国后,此节已废。
重阳节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旧有登高赏秋之习。建国后,有些学校师生亦常组织登高秋游。
下元节
十月十五为下元节。旧兴祭祖,俗同中元节。今祭祖已废,乡村多做米粉馃,民称“安乐馃”,意为五谷归仓,庆贺丰收。
2.法定节日
民国时期有“十·十”国庆节,简称“双十节”,以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为中华民国建国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节已废。
建国后新增节日,均以公元纪年日期为准。有“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九·十”中国教师节、“十·一”国庆节、“元旦”(俗称阳历年)等,机关团体、工厂学校,按时举行纪念活动,召开表彰会、座谈会、庆祝会,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逢“六·一”儿童节,各机关团体、乡镇厂矿还为小学儿童赠送慰问品。其他节日,一般均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举行文体活动。
(三)生活习俗
1.穿着
晚清、民国期间,男穿布纽对襟短褂、摺腰无门襟便裤、夹袄、长衫,冬着棉背心、长棉袍、长简线袜;女穿竹布大襟素色便褂、裹脚穿尖头小鞋,老年妇女扎裤脚;婴儿胸挂布兜,头戴兽头形帽,帽缨下缀有铃挡,有的儿童戴银质项圈、手镯、脚镯(俗称项箍、手箍、脚箍)。农民上山劳动着老布山袜和草鞋,雨天披蓑衣、戴箬帽。50年代风行列宁装、八角帽,并开始普及衬衫、中山装、卫生衣、毛线衣、棉毛衫裤、胶鞋,布料多为蓝、白、黑、灰色平布(民称“洋布”)、华达呢、咔叽、灯芯绒、府绸等。“文化大革命”中,中青年以穿草绿军装为时髦,护耳棉帽、解放鞋也较普遍。老年妇女多戴绒线捂头帽。80年代流行西服、茄克衫、风衣、花裙、羽绒衫、春秋衫、羊毛衫、塑底布鞋、皮鞋、旅游鞋、保暖鞋、深简胶鞋,普及化纤、毛呢衣料,服式新颖,色彩鲜艳。老年农民仍以旧式服装较多,头戴针织或绒面“猴子兜”(圆锥状卷折帽)。野外劳动,塑料雨衣逐渐取代蓑衣,塑料凉鞋、解放鞋取代草鞋。
2.饮食
县民惯喝炒青绿茶,农户多自采自制自用。每天早晨泡一大茶壶,供全天饮用,茶叶一日一换。待贵客古以凫山茶,今以毛峰、云尖等名茶为主。喝酒向以散装全粮酒、高粱酒较多,随打随喝。酒酣时往往猜拳行令。80年代,喝各类瓶装白酒,品种繁多。同时,啤酒、水果酒、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和低度酒也进入千家万户,愈益受到欢迎。
本县以大米为主食。县城吃饭一稀两干,农村三餐米饭,农忙时下午要吃点心。70年代以前常辅以小麦、玉米、番薯等杂粮,深山区尤多。俞村乡乌岭沟主食玉米,自称“手捧包芦馃,脚烤栗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自足自乐。城乡面食有汤圆、发糕、“烫锅底”(薄煎饼)、“螺蛳馃”(面粉疙瘩)、“南瓜圆”、大馍、包子、油条、面条等。过年常多家合作,用雕有花草鸟鱼的木模印盒打制米馃,打糍粑、年糕,做冻米糖、麻酥糖、花生糖、芝麻搪等。
吃菜较咸偏辣。县城宴席以大盘上菜,多达一二十种,最后是汤。农村汤少,待客请酒先上八小碟冷菜,临吃饭再上一大锅热菜,肥肉切成大块,以示大方。腊月家家杀猪,户户腌肉,放塘捉鱼,踩“盐渍菜”,吃至次年春。食油以菜油、猪油为主,偶用香油(芝麻油)。过冬常将猪板油腌贮入罐,或熬炼成化油,备常年之用。
3.住房
60年代前,山区农民择麓而居,民房三三两两零星地散布在山腰山脚,多为土墙草顶,低矮黑暗,但冬暖夏凉。低山平川区多聚村而居,每村大者几百户,小者几十户。住房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坐北朝南,民谓“朝南做屋,多子多福”。大门与中堂之间多有天井,檐水顺竹枧流入天井内阳沟。天井两侧为厢房。窗户较小。地面下垫青石,上铺石灰沙土,锤筑而成,吸水光洁。60年代后新建房屋均无天井。房架结构有立柱式(柱顶与桁条卯榫,柱脚以石磉为基)和柁梁式(以人字架支撑桁条)两种。东侧建厨房,与正屋相通。正屋以板壁隔成三间,中为堂前待客,两侧卧室住人。楼上堆放粮食、农具、杂物,墙体抹石灰护壁,平整光洁。檐角、门楣和窗楣绘有松鹤、山水、花鸟、人物画。门前庭院,种植果木、菜蔬、花草,两侧为禽畜窝圈、灰棚、厕所等。80年代新增钢筋水泥平顶房,有护栏阳台、玻璃大窗、纱门等,采光通风。农村住房宽畅;庭院开阔;县城住房紧凑华丽,功用分明。
4.用具
交通工具古有轿、筏,人力挑运用具是扁担、打杵、稻萝、布袋。民国时期增加独轮车。建国后修建公路,50年代开始,远出均乘公共汽车。70年代拖拉机、板车、自行车渐多。80年代新增三轮车、摩托车、简易小四轮。人们中远程旅行都乘坐机动车,自行车仅在短途骑行。
家具旧时主要是立橱、两截橱、八仙桌、太师椅、梳妆台、长条凳、雕花板床、条几、衣箱、碗橱等,均为木制,用材较精,古朴耐用。70年代后家具之风渐盛,时兴大衣橱、五斗橱、床头柜,购置收音机、缝纫机等。80年代流行食品橱、装饰橱、沙发、组合家具。用材有木、竹、藤、金属、塑料、三合板、装饰板等,造型或方或圆,线条清晰,中西结合。外表涂料有土漆、清漆、蜡克、树脂漆等。家用电器电扇、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已较普遍。饮食用具有铁锅、铜壶、木桶、水缸、坛罐、刀板、火钳、蒸笼等。民国时搪瓷和铝制品开始出现。建国后塑料制品日增,热水瓶早已普及。城乡均有保温杯、电饭煲、高压锅使用。
照明古有葵花杆、松油火把、灯笼,室内用蜡烛、菜油灯,民国后始用煤油灯、电灯,演戏、集会用汽灯。70年代通用手电简、电灯。燃料以木柴为主。80年代县城烧煤,农村柴煤结合,有的使用沼气。取暖有火篮、火桶、火盆,深山区在室内掘坑烧树桩柴蔸,全家围坐烤火。现新增热水袋、电热毯等。
(四)生产习俗
1.种田
县民以务农为主,种田历有精耕细作的传统。旧时犁、耙、耖各二遍,并铲筑田埂,防止渗漏田水。种山田则讲究砍烧里壁外埂,以利通风光照、改善水稻生长环境。每年第一天栽秧称“开秧门”,天不亮即下田拔秧,日出一竿高再回家吃早饭,晚餐设宴庆贺并向“秧师傅”敬酒。拔秧洗秧时忌将秧根水甩到别人身上,挑秧扁担禁忌妇女跨越,否则被认为晦气。旧式栽秧先由一技术能手在田中间栽一直行,叫“拉行”,再由众人顺着直行二人一趟横栽,称“跑趟子”。现多用秧架、尼龙绳拉行直栽。割稻时打稻桶四角禁止人坐,稻桶竖立时桶口忌对北方。入冬要“翻冬板”(即深耕),以冻死草根、害虫。农民终年辛勤,起早摸黑已成习惯。全年以5~6月抢收午季作物、栽插中稻和7~8月双晚栽插农事最忙。忙季农户往往互相帮助,换工协作。
2.建房
旧时建房须择吉日开工,一般为双日。当晚设开工宴,主人向木工、砖匠师傅敬酒并赠红纸包。建房讲究门向,如地形不利,便将大门一侧内移半尺左右,以趋吉避凶。竖屋架俗称“上梁”。正梁中披红布,或贴上写有“紫微高照”字样的红纸,由未婚青年抬着游街,锣鼓喇叭伴随至宅基地,用绳索拴住两端徐徐吊起,鸣放鞭炮,工匠师傅骑在屋架上赞呼吉词.同时抛撒糖果、包子、大馍,屋下众人抢拾哄闹。是日村邻众亲都来帮忙,送礼相贺,房主设宴酬谢。
3.拜师学艺
学艺拜师,往往由中人介绍,请酒立约。学徒期间,自带口粮,随师吃住。一年三节需向师傅送礼朝节(一般三年出师),师傅分年或一次性给予徒弟一定的生活费,不另付工资。出师后有的再随师半年,师傅赠其一套工具。
民间使用工匠,多为点工上门,烟酒招待,工资一般按日计算,近年时有按件计酬。木匠做寿材完工之日,东家要摆完工宴,儿子轮流向师傅敬酒。
(五)礼仪
1.礼节
平日熟人见面,点头打招呼:“你到哪儿去?”“吃了吗?”干部间则互祝“您好”,行握手礼。亲戚相见按辈份称呼。客来让座,沏茶敬烟。若是远客或贵客临门,先以点心,继备酒筵待客。席间,客人浅饮低酌,主人频频敬酒;吃菜请客人先下筷,给客人盛饭、端茶时须双手递上。客人告别,主人送至大门口或村外路口,并道“慢慢走”“再来玩”。问路寻人以礼相称,遇事打扰别人,惯说“对不起”、“麻烦你”。请别人代自己做事或归还他人东西,亦常说“谢谢”、“费心”等词。亲朋遭灾生病,竭力相助并备果品、营养物前往探望、安慰。
2.送礼
拜望尊长和探望病人,多在双日上午,并赠送糕点、补品、水果或烟酒等礼品。逢年过节,成家立业子女须备礼物呈送父母等长辈,以报养育之思。外甥结婚,娘舅要以重礼馈送。女儿分娩后,娘家须为新生儿备好衣服、鞋袜并给女儿送去母鸡、鸡蛋、红糖、豆腐皮等营养品。长辈做寿,晚辈赠送寿幛、寿面、鸡蛋、衣服、鞋袜等寿礼。亲眷邻舍办“红、白”喜事,赠礼多为丝绸被面(礼幛)或钱钞;办丧事亦有备花圈、香纸、爆竹等上门吊唁的。新房落成或遇乔迁之喜,至亲好友赠联送画,馈送钱钞或礼幛登门恭贺。
三、避讳
旧时,县人在生产、生活等习俗方面,有各种避讳,多与迷信有关,沿袭至今仍有不少。
一年中忌办两桩婚嫁喜事。
夫妇同往亲友家做客,不能同床就寝。
六人同餐,忌坐成“乌龟席”。
手拎中药、祭品者,忌进别人家门。
砌锅灶,灶门忌朝东北。
女人忌在男人用的扁担上跨过。
选地建房,大门忌对别人家屋角。
逢闰年清明扫墓,坟茔忌堆土。
立秋日,大人小孩忌坐门槛。
逢七忌出门,逢八忌归家,有“七不出,八不归”之说。
产妇未满月,除丈夫外,其他男人和行经期妇女忌入产房。
行经期妇女忌入蚕房。
初一、十五或下午黄昏忌探望病人。
身死异地者,尸体不得进村,只能停尸村口。
四、陋习
(一)迷信
建国前,本县迷信活动主要有:算命看相、抽签问卜、招魂过阴、驱魔赶鬼等。婚嫁须“合八字”,丧葬要“看风水”,出行、做事“选吉日”,遭灾害病请巫招魂。建国后,封建迷信逐渐破除,迷信职业者多数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赌博
民国时期,县城设赌场,乡村亦有聚赌。赌具繁多,有四门宝、单双、牌九、麻将、纸牌等。赌资除银钞外,还有粮食、布匹、田地、房产等实物。嗜赌者日以继夜聚赌,输者轻则耗资误事,重则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国民政府亦禁赌,但收效甚微,屡禁不止。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发布禁赌文告,坚决取缔赌博活动,经常查赌,销毁赌具,对赌徒赌棍视情节轻重,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三)吸毒
民国期间,本县有鸦片烟毒流行。民国28年(1939),县内有土膏(鸦片烟)店5个,烟民达721人。吸毒者骨瘦如柴,终日颓靡。建国初,人民政府彻底清查吸毒者,限期戒绝,铲除罂粟。50年代鸦片毒害即已根除。
(四)缠足
旧时,女人兴缠足,以小脚为美,称“三寸金莲”。若脚大,难择佳婿,为人嘲笑。妇女深受缠足之苦。民国后期,逐渐绝迹。
上一篇:第一节 宗教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