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学
北宋崇宁元年(1102),县令严适奉诏创建县学,地址在县治尉廨间,属官办儒学,宣和三年(1122)为方腊义军所毁。绍兴十三年(1143),县令赵伯杰在原址之东10步重新扩建,左为先师庙,右为学宫讲堂,共有房屋58间。此后屡经改建、重修。乾道二年(1166),县令齐庆胄将讲堂题名为“言仁堂”,嘉定十五年(1222),县令方俌将其改名“明伦堂”。明万历三年(1575),知县秦文捷又将学址东移20步重建,并改成圣庙在前,明伦堂在后,东西两厢配建廊庑斋房的布局。共有房屋50余间,整个工程于万历七年告竣。
万历年间。县学设教谕1名,训导2名,司吏1名,并有斋伕、膳伕、门子、库子23名。学员分廪膳生员(官费入学,并享受膳食银)、增广生员(官费,不享受膳食银)、附学生员(自费)三等。万历二十六年有廪生20人,增生20人,附生151人,置有学田78.5亩。同时,除县学外,县城还有社学4所:城东招坊2所,城中察院旁1所,北门外1所。
清顺治时,朝廷根据各州县人口数,将县学分大、中、小三等,旌德为“中学”。雍正二年(1724)改升“大学”。每逢岁试、科试,各取廪生20名。县学以礼、乐、射、御(驭)、书、数等“六艺”为教育内容,由教谕、训导任教。乾隆二年(1737)知县纪咸在徽宁兵备道驻旌道府旧址(今旌阳一小)改建旌阳书院,后因经费缺乏,书院萧条。道光十六年(1836)邑绅朱淋捐资重修旌阳书院,后改凫山书院,仍属官办县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县沈祖懋、邑绅江志伊等改凫山书院为官立旌阳高等小学堂。
二、书院
旌德人向重教育,民间兴学历来较多。宋天禧五年(1021),新建村汪文谅建义学于东山,延名士教子孙,以至“四方英才皆来受教”。此后,一些大族文会也“由众捐银,生息置产,聚一族之生童而课之。”明代监生姚天泽等建“大学书院”,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改名“储英书院”。嘉庆元年至同治五年(1796~1866),白地谭子文捐银二万余两,独资创办洋川毓文书院,三年建成校舍堂馆百余间,置学田170亩,存生息银四千两,以作教师薪俸和补助学生及贫士的费用。书院广招宁、徽、池、太四府及广德州之士,受业者甚众,其中多人成为进士、举人、知县、府学教授等。所聘山长皆系极著声望的饱学之士,洪亮吉、包世臣等皆曾任教于此。吴景贤在《毓文书院考》中说,旌德毓文书院填补了徽州紫阳书院之不足,可与杭州诂经精舍和广州学海堂鼎立媲美。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旌德争战多年,书院、书屋屡遭兵燹,荡然无存。同治以后,渐趋稳定,书院、书屋、文会恢复至百余处。书院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间亦议论时政,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清末,书院大多改为学堂。
三、私塾
民国以前,儿童的启蒙教育多赖私塾蒙馆。由富户延聘塾师专教子弟,或由塾师设馆招生。有的大族设公产学田合办义塾,免费课徒。私塾无固定学额,一般有几个或十几个学童,不分班级,个别授课,先背诵,后开讲,循序教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和《四书》、《五经》等教材。
民国期间,国民政府明令废塾兴校,但进展缓慢,塾校并存。民国7年((1918)全县有私塾90余所,改革者极少。在全县22个都中,二、四、五、六、七、九、十三、十六、十九都均无学校。民国11年,安徽省视学赵纶士在给教育厅的报告中说,旌德“城乡各校多属变换名目的私塾”。民国19年,省督学周元吉视察旌德后说:“城内私塾颇多,以一城之大,只一模范小学,不敷容纳,只好入私塾”。民国20年,教育局调查私塾,计有东阳、水北、塘村、小岭下、汪村、羊麓、岭下各一所,里仁变相私塾一所。民国26年10月,安徽省政府训令旌德改造私塾,对成绩优良、审查及格的塾师,改为代用短期小学教师。是年,共改革私塾12所,学生198人,未改私塾20所,学生296人。民国28年,全县仍有私塾32所,1949年解放时尚存24所,下半年经人民政府整顿才基本废除。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