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长江流经安徽省境416公里,流域面积6.6万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国土面积的一半。境内左岸有华阳河、皖河、菜子湖、陈瑶湖、巢湖、滁河等水系,右岸有尧渡河、大通河、黄湓河、秋浦河、顺安河、荻港河、漳河、青弋江、水阳江等水系。两岸有大小防洪堤圈30个,堤防长达765公里,保护862.4万亩农田、963万人口和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工矿城市以及淮南、沪铜、皖赣等铁路、公路,国防设施的安全。
长江两岸水利发展历史悠久。相传西汉初年在巢湖流域修建了七门堰和下游的乌羊堰、千功堰、槽闸堰等4处灌溉工程,灌溉舒城农田。三国时期,安徽沿江一带是孙吴和曹魏对垒的前线,双方在这里屯民、垦殖,因此也修建了一些农田水利。东汉末年,曹操任用刘馥为扬州刺史,曾组织人“广屯田、兴治芍陂、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其中吴塘堰位于潜山县潜水上,它和同时期在潜山县皖河上游修建的乌石堰,都是当时比较著名的工程。唐代在宣城县、南陵县、祁门县和乌江县(今和县),分别修建了德政陂、永丰陂、阊门滩、韦游沟等灌溉、航运工程。宋代除在前代基础上修复或新修一批山区塘堰外,还兴修了许多用于农田防洪除涝的堤防沟洫工程、漕运兼及灌溉的水道工程和圩田工程。长江干流治理,历来主要是修建堤防抵御洪水,以保护农田。由于历史上江道变迁频繁,遂有圈圩护地之举。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修筑和州保大等圩,总长120公里。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年)创修同马大堤的沿江长堤,道光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德宗光绪十一年(1885年)、民国3年(1914年)又续筑同仁堤、丁家口堤、初公堤、泾江长堤和马华堤,至此基本形成同马大堤系统。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无为一线长堤形成雏形。民国11年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成立,后于民国24年改为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这个机构除了进行的水道测量和水文测验外,很少进行水道整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长江整治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治江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1949年长江流域大水后,沿江人民在中共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迅速展开复堤工程建设,经过两个冬春的加高培厚,1951年完成了任务。1954年长江大洪水使长江干堤大部溃破,堵口复堤任务艰巨,经过沿江人民3个春秋的艰苦奋战,至1957年,将无为江堤联成一线,号称无为大堤,其它重要江堤也都按照超过1954年的最高洪水位进行了修复加固。同时开始实施护岸工程。1964年冬,同马大堤按水电部批准的加固工程扩大初步设计标准进行施工。1972年水电部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座谈会后,安徽大力开展堤防达标建设,并着重除险加固。1982年水电部将无为、同马大堤堤防列为部直供基建项目。到1994年,无为大堤124公里堤身加高加固已全部达标。同马大堤堤身达标长度160.5公里,占全长的91%。
经过建国后40年的治理,安徽长江流域共兴建6座大型水库,以及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水库和小水电站;新建和改建涵闸250座,护岸210公里;治江堤防加固工程共完成土方2.8亿立方米,石方1412.3万立方米。安徽长江干流堤防,经受了1954年以后的历次洪水考验,充分发挥了工程的防洪效益,为安徽长江流域经济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