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饮食
家厨主食大米,辅以麦黍。一日三顿,一粥两饭或一顿面食。民国以前,贫苦农家闲时多两稀一干,山民以食玉米粉为主。建国后,农忙三顿干饭,雇工匠加下昼餐,供以面食或粉馃。冬季,家家腌渍菜,制辣椒酱、冬酱。殷富人家腌肉、火腿,80年代农家已普遍如此。春季焙绿笋、晒干渍菜,夏季晒菜,秋季晒干角豆。日常吃食俭朴,以自产蔬菜为主。有客加腌肉、火腿和蛋汤。山区人家待客必有笋。远客、贵客登门,四菜一汤或七八样菜,常见杀鸡、买肉或做包、馃相待。烹调油腻,稍咸重佐料。菜肴制法有炒、烧、焖、炖、蒸、炸、卤、渍等多种。逢时节必做包馃,妇女主炊。
传统名菜、点有:红烧石鸡(棘胸蛙)、脚鱼(鳖)、臭鳜鱼(腌渍鲜鳜鱼),干渍菜焖猪肉,清炖蹄膀,牛肉焐萝卜,粉蒸肉,清蒸糟鱼,炒子鸡、三冬,毛豆腐、鲜面酱、荷包蛋等;八宝饭、油酥饺、点心、茧馃、马打滚(糯米粉猪油糖心馃,蒸熟后外滚黑芝麻粉糖)、蕨包、烧馒、薄塌鲜、春卷、香椿拓馃、玉米粉馃、水馅包(馅有荤素)、米粉馃等。
琼碗庙会和祠祭赛琼碗,值年户家至少做3盘菜摆于祠、庙堂案作祭品。西坑村庙会琼碗有24行288碗。北村程姓40岁男子祭社,赛琼碗五花八门。琼碗以山珍、鲜干果、肉、禽、鱼、蛋、蔬菜及海鲜作主料配制,多雕塑、拼排成吉祥图案。常见有“百花迎春”、“凤凰展翅”、“鲤鱼跃龙门”、“蟠桃献寿”、“和合利市”等,正宗徽菜源于此。民国初出现仿制专供观赏的工艺品琼碗。1950年后不兴。80年代中期,北村程氏宗祠祭社时复兴此例。
茶食腊月民间家家做麻糖、串糖枝、炸面脆,炒花生和瓜子、兰花豆等。麻糖有冻米、炖谷米、谷花3种。殷实人家还做如意糖和花生芝麻糖。80年代,花样增多,有麻片、饼干、蛋卷、糖枣等。春节期间以此奉客和饷邻里孩童。春节后农民野外劳作常以麻糖充饥。传统名糕点有盖头饼(壳饼)、如意糖、短糖、糖饼、玉条、寸金糖、角豆糖、茭切片、雪枣、麻酥糖、芙蓉糕、云片糕、绿豆糕、百子糕、月饼等。
酒席婚丧喜庆酒席,县城一带以六大盘(六大菜)、七碗四点四(七大菜、四点心、四热炒)居多,岭南农村多为九碗六(九大菜、六冷盘)或十碗八(十大菜、八冷盘)。80年代后虽品种质量有改进,但按上台鸡下台鱼的次序上席和酒窖包和焖粉二道主食一定上席的习俗未变。
岭北农村冬季酒席为“一品锅”,将初制的菜肴,分层盛入双耳铁锅,置于炭火上温烧2至3小时。普通一品锅称“火龙锅”,底层盛腌渍菜或萝卜丝、干角豆,上盛鸡、鱼、肉、圆子,顶盖豆腐包(每人4只)。高等一品锅称“三鲜锅”,香菇、木耳、冬笋及全鸡垫底,鸡蛋12枚(闰年13枚),上分层盛蹄膀、荷包蛋或鸡子夹16个,肉圆48个,豆腐包32只,全鱼顶盖。寓意鸡为凤在地(锅底),鱼为龙在天(锅面),肉圆为星宿,名曰“龙凤呈样(或曰龙腾凤舞)满天星”,表示冠冕、吉祥。
酒,以烧酒和自制的糯米水酒或元陈腊酒待客,50年代后少有自制水酒,70年代后多以瓶装烧酒、水果酒上席。
席次建国前男女分开设席,或分堂、分桌开宴。一般男席在晚上,结婚待新人女席多在中午。建国后演变为男女同宴、混合入座。但首席座和次席座仍分男女宾。结婚,娘舅首席首位,娘舅母次席首位,姑、姨次之。寿庆,做寿者首席单座。丧事,抬重者首席,舅或娘门客次之。荆州殊异,丧事甥坐次席首位。建房起屋,木、砖、石工匠师傅坐首席和次席,朋友次之,亲戚又次之。席间主人逐桌敬酒、烟。开宴前半小时,放3次爆竹,谓“催席”,宴罢,放3个爆竹谓“散席”。
二、服饰
男子衣着清末民初,春夏着大裾短褂裤、袄,搭板裤,合梁布袜、布靴或布鞋。冬装穿长袍、长褂,戴毡帽或猴狲套、瓜皮帽。30年代,演变为对襟短褂裤、袄,圆口或舌口布鞋、纱袜。有身份、地位的人,出外、会客穿长褂,外罩黑缎马褂或背褡,戴黑色瓜皮帽。北伐战争后,公职人员、学生、知识分子多穿中山装、学生装。冬着大衣,夏穿衬衫、汗衫。戴礼帽、舌帽。着长纱袜、皮鞋、布胶鞋。建国后多穿中山装,冬着长短棉大衣。农村老辈,春秋仍穿对襟短褂裤、袄,冬着长褂、长袍或短棉衣裤。80年代流行西装、茄克衫、滑雪衫、牛仔裤、风衣和皮鞋、旅游鞋、胶底鞋、尼龙袜、丝袜等。对襟短褂裤已淘汰。
发式,清朝扎辫,拖于脑后,长及腰股或盘于头顶。民初剪辫蓄短发或剃光头。老年蓄须。五四运动后,有人剪西式或平顶,农民仍多剃光头。建国后,城乡普遍理西式发。80年代,个别年轻人烫发,养齐颈长发或蓄须髭。
女子衣着清迄民初缠足,用裹足布,着合梁尖头布鞋,穿大裾短褂裤、袄和夹、棉背褡,夏衣袖短,身裁宽大。寒冬头扎绉纱,戴瓦皮帽。出门做客系黑裥裙,长及足。民国2年提倡放足。五四运动后,缠足普遍废除。嗣后,着圆口、舌口布鞋,流行穿洋布或仁丹士林布裾褂。建国初期,流行翻领对襟褂、西式裤(右腰边开扣)和灰、蓝色列宁装。80年代兴连衣裙、短裥裙、西装、滑雪衫、牛仔裤、毛衣外套、高跟皮鞋等,款式多样。老年妇女仍惯穿列宁装、大裾或对襟短褂裤、袄。
头饰,建国前姑娘扎长辫拖于背,末端系红头绳或扎绸结。额前留短发,戴发夹或珠花。十一二岁穿耳孔,戴耳环。出嫁后挽髻于脑后,称头髻,髻上插簪、钗、珠翠,配戴戒子、手镯等饰物。贫寒人家饰物为银质、铜质,富家为金、玉。五四运动后,年轻妇女始剪头髻留短发,俗称“二刀毛”。建国初仍有老妇挽头髻。50年代讲朴素,不戴饰物。80年代城镇年轻女子流行烫发,配戴饰物成风。
小孩衣着婴儿初生内穿明代制式的青色套帽衫,至今亦然。长大,衣服式样与大人无大差别,惟多用花布制成。3岁以下外罩口涎围。小孩鞋、帽较讲究,帽有六裥帽、刘海圈、孔明帽、公子帽、天宫帽、喜鹊帽、荷花帽、兔帽、虎头帽、狗头圈等。均缕以金、银丝线,绣花案,帽沿订徽牌或玉翠、银泡,帽后订小铃铛。贫寒人家只有六裥帽、狗头帽、刘海帽。鞋有狮头、虎头、狗头等绣花鞋。口涎围绣花、鸟、虫、鱼图案。普通人家小孩戴银质手镯,富有人家还戴银箍、银项链。70年代后,鞋、帽、口涎围多从商店购买,衣裤自制或购买,趋于时新。
头发,民国时期以前,男孩头顶扎直辫,或在前额、后脑留短髭;女孩扎两条牛角辫或留短发。建国后,男孩多剪西式发或平顶,女孩多剪短发或耳后扎双辫。
戴缟清迄民国时期,长辈过世,晚辈戴缟。戴缟男人帽蒂蒙以白帛,妇女以白头绳扎头髻心或嵌以白帛褶条,男长衫、女衣裙镶白帛边;姑娘辫上系白帛结或扎白头绳,戴白花。手颈(男左女右)系黄或白帛带,布鞋蒙白帛,上浮订一块寸许见方的白帛。子、媳、女、孙白帛用麻布,其他亲属用棉布。民国30年后,公职人员左臂上套黑纱,布鞋仍蒙以白帛。建国后沿例至今。戴缟时限,清迄民初,子、媳3年,女儿1年。女婿及孙辈1年或9个月、5个月、3个月;其他晚辈亲属“七七”四十九天。丧夫之妇,终生素服。40年代,子、媳常为1年或1年以下。建国后不拘时限,随其心意。
三、居住
房屋座向朝南居多。一般为楼房,三间两过厢。两边卧房,当中堂前,堂下为天井、明堂。堂前是亲友聚会和待客地方。东厢父母卧房,西厢子媳卧房。楼上一般不住人或住孙辈孩童,或作客房。大户人家通转楼,有上、下堂或前、后进,“一脊翻两堂”、“五间三献”(明五间,暗三间)。中等以上户家,居住较宽敞,房内置1~2卧铺,未成年子女与父母或祖父母住同房。70年代后,多以水泥、钢筋建造,缩小厅堂,扩大卧房,求美观、重采光、通风,设小院,筑走廊和阳台。
摆设堂前照壁挂对联字画,壁下置条桌、交椅、八仙桌。富有人家堂前中间增置圆桌、方凳。条桌摆香炉、烛台、帽筒、花瓶和自鸣钟。明清迄民国时期,堂中还供祖宗牌位,两侧照壁挂字画条幅,壁下置茶几、交椅。卧房多置屉桌、衣橱、椅、凳和月宫床。70年代后,家具式样更新,时兴五斗橱、大衣橱、写字台、高低床、床头柜、靠椅,或组合家具。厅堂仍多置条桌和八仙桌。城镇人家多置有沙发、藤椅、书桌、书橱、食品橱。
用具与江南各地基本相同。县内特有: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黹筐、鞋盖,盛礼物用的手提篮,焙制茶、笋、菜用的焙篼,取暖用的火熥,给幼孩站立的蹬桶等。嫁妆手提篮和火熥,制作精美,堪称工艺品。今除火熥、焙篼外,都更为新式用具。
四、行旅
明清迄民国前期,旅外肩褡“哨马”装冷饭馃、衣褂,背雨伞,步行。带足银钱,有“穷客富盘缠”之语。去浙杭有人由临溪搭船。官员及有钱人乘轿或毛驴。名医出诊多雇轿接送。境内隔三五里有路亭、茶亭供行人避雨、歇息和烤食。隔二三十里有驿站、骡马店、客栈可投宿。30年代,徽杭、芜屯公路通车后,旅客就近站乘车。建国后,县境不通舟楫。旅外乘汽车,近途步行。以航空袋或网袋盛物。60年代至70年代,农村公路发展,自行车普及。今除逍遥、大障两乡外,各乡均通公路,外出皆以车代步。携手提包、旅行包,不带冷饭馃。80年代初,除汽车外,还有三轮卡、火车。近途以自行车、摩托车代步。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出差多数乘小汽车。
五、礼节
称谓称谓多与长江中、下游同。民间古传乡俗称呼,迄今仍沿用。对本籍、同宗、同学或亲戚官员、干部按辈份称谓,不称官职。对同辈、晚辈多直呼其名。妇女对婆家、女婿对岳家亲戚,以晚一辈身份称呼,表示谦恭。妻子称丈夫的兄、弟、姐、妹为伯、叔、姑,对其配偶称妈、婶、姑夫。孙辈称祖父、母为朝、婺,曾祖父、母为太朝、太婺。自40年代至今有子女呼父、母名字者。背地称他人夫、妻为老倌、老妪,称妾为细(小)老妪。夫妻当面互呼其名。背称他人后妻为填房,称新婚女子为新人。称童养媳为细新妇,1951年废。继父、继母称买(晚)爹、买(晚)娘。奶娘称妹姨或妹娘,对其丈夫称妹爹。对女仆称婢妾或丫头,男仆称为作活,民国间称长工。建国后废除雇佣制度,无此称。对未婚男青年统称小倌,商店学徒亦如是称。对未婚女青年称女家或姑娘。小孩对老人称公、婆或娘娘。
礼式历来敬神、祭祖、丧葬敬香施跪拜礼,有单腿或双腿跪地,分一跪三拜、三跪九拜和四跪八拜三种。清代,百姓见官吏或下级见上级,施单腿跪拜礼。民国时期,新女婿上门接亲、向长老拜寿,均双腿四跪八拜。五四运动后,公职人员、知识分子、学生渐改为行鞠躬礼,平辈相见拱手作揖或握手。向长者作揖时,侍立其侧,俯首躬身,表示尊敬。
建国后,风行点头招呼,握手或鞠躬。清明扫墓、死人入殓出殡、寺庙拜佛,仍多跪拜或作揖。80年提倡文明礼貌,施礼外多相互问好,告别招手致意道声“再见”,“请再来”,对年长者道声“请走好”。
茶礼客人进门,即奉茶递烟。平日双方不睦,一方泡碗清茶敬上,即算“赔礼”言和。晚辈非礼,敬碗清茶必得长辈宽容。对新客、远客、贵客,敬茶后奉“鸡子茶”(茶叶蛋)或鸡子汤,有甜、咸两种,俗称“鸡子滚水”。油煎后水煮成汤者,称“鸡子鳖(脯)”,一般3或4枚一碗。
春节和做喜事待新人、新女婿,长老寿庆,恭迎贵宾,多敬“三套茶”,即清茶、甜茶、鸡子茶。甜茶用莲子、蜜枣或桂圆、荔枝煮成,称莲子汤、枣栗汤、桂元汤。70年代末,用糯米甜酒和银耳、枣、栗煮成。主人敬五香蛋,客人至少吃一只,如敬甜茶,则非吃不可。
春节做客称“吃茶”。走亲戚送鸡蛋和百拜糕,今用糖果糕点,称“端鸡子茶”。炒冻米加白糖冲滚水待童客,称“吃霰饭茶”。待客,每在饭后泡碗头茶,称“三顿茶饭”。
贺礼清迄民国,喜庆贺礼以亲疏和家境而有别,多为鸡子糕或四色礼,亦有折成礼金,通称贺仪。鸡子糕为百拜糕两包,鸡蛋9或13枚,称一窝,兆九子十三孙。生育、庆寿,鸡蛋取双数,8至12枚,寓意多福多寿。四色礼为鱼两尾、肉、发酵包或切面、壳饼各3斤或4斤。包、饼,斤重有4、8、16、24只不等,16只以上称子孙包、饼。民国20年后,公职人员、知识分子兴送喜联、喜幛、喜匾。包礼金多为1元或2元,26年后2元或4元。婚礼,娘舅必送喜联,上等人家送喜幛。送嫁,至亲长辈多以衣料、鞋帽或首饰作礼品。庆父母寿,出嫁女儿必送自制的衣、鞋。起屋,娘舅和出嫁姐妹必送金花。建国后,仍兴喜联、立轴。百拜糕改用应时茶食,四色礼改为肉、切面或包各3斤和香烟、瓶酒。70年代后,兴送日用品、上等烟酒等物,喜幛渐多。80年代后期,普遍为喜幛和礼金,钱由10元、20元增至40元,礼厚100元。
见面礼清、民国时期,晚辈婚、嫁,至亲长辈必送新郎新娘见面礼(红纸包),俗称“拜敬”。50年代中期后改为新娘在婆家、新郎在岳家酒宴间呼唤称谓时递交。初次见到亲友晚辈孩童,亦兴给见面礼。
彩礼清迄民国,联姻送女方之钱礼物礼,统称彩礼。礼单由女方开列,商定后男方开回单,照回单礼数分期送达。民国24年前后,一般需耗费银洋260元至300元。聘礼,可视为姑娘身价银,中上等人家吉洋48元,喜包、饼、亥各60斤,门担每色10斤,书套(求婚书)2元,定亲日送达。盒礼,即姑娘首饰银,吉洋24元。下“日子书”之日送达。节礼,即姑娘帛布、铺盖银、色布18端。下“日子书”之日送达。期礼,择定婚期送“日子书”之压银,吉洋2元。婚期半年前送达。笄礼,糯米8斗,香油20斤,赤砂糖8斤。下“日子书”之日送达。舆礼,即“轿下食”(筵席),玉粒(大米)1担,鲜亥1OO斤,鲜鱼24斤,喜蛋折银24元,红烛8斤,花红(谢厨师)2元。婚期前一二日送达。32年后,彩礼并为聘礼、舆礼两项。50年代中期,统称为彩礼,一般为“4个40”,即40斤大米、40斤面、40斤猪肉和现金40元。70年代后期,农村彩礼为4个80、100或120,需耗资近千元,80年代需二三千元。
时节礼农村四时八节,晚辈送至亲长辈礼品,称“端时节”。民国间,春节、端午、中秋必送,多为鸡子糕和鱼、肉、面及应时茶食。未婚、已婚女婿端时节,必送四色礼或饭箩担。建国后相沿,礼数、品种随其心意。平时走亲、访友、探病,亦兴送糕点、水果、烟酒、土特产、补品之类礼物。
奠礼清迄民国,丧事皆送锡箔、香纸,亦有干折用素色纸包钱,通称“奠仪”。民国间,公职人员、知识分子兴送挽联、挽幛。70年代后,城乡兴送花圈和奠币,亦有送挽联、挽幛。本族及邻居除主动帮忙外,还送蔬菜、黄豆。古稀、耄耋长老逝世,可当红事办。今亦然。父母丧事,出嫁女儿必另送“长钱”或“伞盖”,今沿袭。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