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图书馆、室
县立图书馆民国15年(1926)汪孟邹、胡运中、胡效颜等倡建,得洪范五指导,于10月成立。初藏书3000余册,首任馆长胡涵澄,址设毓才坊县立女校,后迁崇圣祠,继迁文昌殿。上海亚东图书馆、商务印书馆每出版新书都赠予1部,县馆藏书增至万册以上。民国23年并入县民众教育馆。
私立胡氏图书馆民国14年前后,胡广植等倡建,址在城内天王寺后院。馆长职员3人,由胡氏小学教职员兼任。设图书编藏、文献征存、总务、流通股。组织族人、学生阅读,每月举行读书竞赛,每周出壁报。抗日战争胜利后停顿。民国37年胡氏小学校长胡君佩复办,增置报刊10余种,对外开放。解放后藏书移交县图书馆。
县图书馆1950年2月县人民教育馆附设图书阅览室。1959年4月成立县图书馆,址在西大街,藏书数千册,编制2人。1963年2月改为文化馆图书股,藏书5000余册。1979年1月复立图书馆,定编3人。1982年6月在西大街84号建新楼,面积552平方米。设借书处、综合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科技阅览室、藏书室、采编室、资料室。1987年底有干部、职工8名,藏书45885册,持借书证读者3000余人。设备有中文打字机、誊影机、油印机、装订机、游艺机等。天天开放,平均每周63小时。1982年、1983年均评为“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先进集体;1987年在“爱书、爱馆、爱读书和优质服务”活动中,评为地、省先进单位。
基层图书室全县基层图书室74个,大部分于70年代建立,其中乡(镇)办文化站23个,厂办11个,校办16个,机关单位办19个,村户办5个,共藏书8万余册。中共县委党校,1951年建室,藏书数百册,1987年增至12000余册。荆州方家湾孙永辉,1964年办室,存书千余册,面向全村。绩溪中学图书室藏书最多,26000余册,内有古籍7000余册,专职人员2名。荆州中学、家朋中学、浩寨中学各校藏书千册以上;扬溪中、小学分别藏书5000、2000册;链条厂藏书3000册;缫丝厂藏书4000余册;档案局藏书6283册;县科委藏书4000余册;邮电局藏书3250册;县总工会藏书2500余册。
二、文化馆、站
县立民众教育馆民国23年8月县立图书馆改民众教育馆,址文昌殿,馆长许家骅。分图书、文娱、社会教育3部。设夜校,置幻灯、收音机和巡回流动文库,辟公共体育场。藏书2万余册。抗战期间,日机轰炸县城,许家骅离职,业务停顿,图书几经分散转移,损失严重。民国28年3月周起汉任馆长,恢复活动,购抗日书刊。民国34年,馆长胡能孚将书刊13498册、古籍98函,交存县立初中,馆留几份报纸供阅,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收。
县文化馆1950年2月建县人民教育馆,址木牌楼周家老屋,馆长张文质,干部2人。9月改称人民文化馆,迁入原民众教育馆。1953年1月更名县文化馆,干部7人。1957年5月浩寨、磡头、伏岭下设分馆。7月在西大街建新馆,平房,占地484平方米。1959年初旌德并入绩溪增设旌阳、三溪、扬溪分馆。1961年4月两县分治,分馆因经济困难暂停。1965年复建浩寨、磡头、伏岭、扬溪文化站。“文化大革命”开始,文化站干部回馆。1969年文化馆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0年2月析离。1974年恢复原4个文化站,浩寨站迁镇头。1977年文化站改称“中心文化站”。同年3月县馆改建楼房,面积750平方米。1984年扬溪、磡头、伏岭中心文化站干部调回。1987年底文化馆干部16名,工人4名,设行政、群艺、美术摄影组。有办公室、美术室、摄影室、游艺室、录像放映室、《绩溪文艺》编辑室、展览厅和展览橱窗。1980年度评为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乡镇文化站1951年3月首建磡头、大坑口、上庄民办文化站。1952年3月增建伏岭、尚田、胡家村公办文化站,原3所民办文化站亦改公办。1957年建分馆,上述6站撤销。1958年4月临溪公社建民办文化站,其他公社相继成立。1960年后民办文化站解散。1974年上庄公社复建社办公助文化站,至1977年,全县22个公社(镇)全部建站。1987年增设大障乡文化站。
1987年绩溪县乡(镇)文化站概况表

三、档案馆、室
1953年底县委会、县人委会分设档案室。1959年建县档案资料馆,址在文昌殿。1964年改称县档案管理科。“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撤销,业务划归县革委会办事组。1972年在文昌殿前建档案库,平房200平方米。1978年11月复设县档案馆。1980年10月成立县档案局,与馆合署办公。1982年、1986年建楼房,面积895平方米,库房占383平方米。1987年存档案109全宗18217卷,资料2360种5760册。有防火、防蛀、防腐、防尘措施。乡(镇)、县直机关档案室73个,共有库房1215平米,档案85全宗、12994卷(册)。
四、书店
程焕文书店清末程开惠设,址在城内犁尖角,出售《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线装书,兼营描红、印本、文具,解放前夕歇业。
科学书社民国9年(1920)曹玉渡设于旺川村。经营科教书、簿记帐册及文具。抗日战争期间,曾销售抗战刊物,35年歇业。
新新书局民国20年尚田小谷人程文彬设于城内西街口。初营印刷,后增售课本、读物、日历、年画等。抗战期间,经销《全民周刊》(沈钧儒主编)、《抗战》(邹韬奋主编)、抗日歌曲、抗日连环画等。1950年1月停业。
文化服务社抗日战争初,唐少澜、程节生、胡耘圃等招股设于南街秦家巷口。主任程节生,经理先后有胡一乾、舒云青、程振中等。主营教科书,兼售小说、字帖、画册、文具。1950年由新华书店接收。
光华商店民国33年吴家清集资设于西街,经营图书、文具。曾售《政治经济学》、《萍踪寄语》、《游击战术》等进步书籍,35年歇业。
新华书店1950年1月县委宣传部派员筹建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皖南分店绩溪支店,址设西街,人员2名。1954年改建新楼。1958年更名安徽省绩溪县新华书店。1967年“武斗”中被毁,后重建。1969年在西大街建第二门市部,两处建筑面积共1086平方米。1972年增至11人,1982年扩建。1984年先后设扬溪、镇头、伏岭门市部。同年10月改为省属企业。1987年干部、职工16人,城乡共有店房11幢,面积1457平方米。
1951年曾在旺川小学设课本发行点。1956年农村供销社售书点20个,集体、个体经销户10余个。1958年扬溪、伏岭、家朋、浩寨建民办书店,次年改为供应点,1962年撤销。1987年农村供销社售书店52个,集体、个体经销户30余个。
五、电影放映、戏剧演出场所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53年9月省电影第38队来县,次年固定在县境巡映,1955年8月交县管理。1956年9月省第122队分配来县,巡映岭北片,第38队定点岭南片。1957年改称绩溪第一、第二放映队。1961年10月成立“电影联队”。1964年8月建第三、第四。队。1965年电影联队改为绩溪县电影管理站。1972年建第五队。1980年8月管理站更名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次年,在环城东路建公司大楼。1985年2月设伏岭下、扬溪镇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1978年、1980年县电影管理站评为省文化厅先进集体,1981年程本旺出席“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1987年有干部10人,职工10人。设发行宣传、财务统计、放管、供修股和办公室,放映队裁撤。
农村固定放映点始建于1955年,1987年发展到311个,另建44个轮换放映点。
1971年5月荆州建公社电影队;1977年7月县化肥厂建电影队;1981年10月浩寨水川户办电影队;1982年1月瀛洲仁里村办电影队。至1986年底全县共有企事业单位电影队4个,乡(镇)办20个,村办7个,户办17个。有放映机16mm16台、8.75mm34台,放映员182人。
县电影院前身是省电影第38队。1959年购35毫米提包式放映机借大会堂固定放映,称县电影俱乐部。1961年更名绩溪电影院。1979年大会堂改建电影院,1981年5月竣工,面积830平方米。安装35毫米座机,楼上楼下座位共1073个,有干部2人,职工12人。1984年10月改用幻灯。可映黑白、彩色、宽银幕、立体影片。
绩溪剧院1951年利用城隍庙旧台,1953年春修建,1961年重修,舞台改南向,长木椅,可纳千人,始称“绩溪剧院”,归县黄梅戏剧团使用,并接待外来文艺团体。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王少舫,京剧演员宋长荣曾在此演出。1983年秋,拆建新楼。1987年7月,房产交县文化馆管理。

绩溪影剧院在南大街南段东侧。1976年7月建,1979年10月1日正式使用。占地4061平方米,建筑面积3523平方米,投资48万元。有前厅、观众厅、舞台、演员宿舍、食堂和职工宿舍。门前花圃,院右停车场。座位1171个(其中楼座354个)。舞台阔27米,深14米,灯光、音响设备齐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初编制7人。1987年干部7人,职工9人。曾接待省内外70多个文艺团体演出。1982年5月安徽省赴京参加全国戏剧调演节目在此汇报演出,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吴雪、专员焦勇夫及省文化局领导前来验收。1983年10月,全国徽调、皮簧学术讨论会在县城召开,浙江省婺剧团、安徽省徽剧团应调来演。1979年10月至1980年底,电影放映983场,收入7万余元;戏剧演出124场,收入8500余元。曾多次评为省、地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绩溪影剧院影剧演映表

农村影剧院1979年浩寨乡首建影剧院后,乡、村、户相继兴办,至1987年共22所。以放映电影为主,亦接待专业、业余剧团演出。
绩溪县农村影剧院表

六、剧团
清代以前,邑人好观戏,却视戏子为下流,如有人入戏班,革出宗祠。境内戏剧班社,演员均来自外籍。民国时期,风气渐开。25年(1936)油坑口(瀛洲)少儿章本安入徽班“凤舞台”,后称“九岁红”,名噪屯溪,为邑人入科班之始。抗战初期文化界始建业余剧团,演出“文明戏”。解放后职业艺术团体演员仍外籍居多。1958年县建文工团,新招学员以邑人为主。
运留班清道光三十年(1850)伏岭下邵运留招集散班徽剧演员40余人,流动演出,不久即散。为境内第一个民间职业戏班。
福喜班民国21年城内富户程福苟顶徽剧“彩庆班”箱底组建,有名角花旦红喜,数年后解散。
皖浙支队文艺工作队民国37年11月建于祝三村,队员40人,队长邾繁,指导员黄士方。节目有《血泪仇》、《金银花》、《兄妹开荒》、《朱大嫂送鸡蛋》、《抽壮丁》、《一条命钱》、《痛骂反动派》等。在游击队控制区伏岭下、湖村、石()、大石门等地演出。1949年4月在旺川演出,欢迎安徽省保五旅起义。县城解放,随军进城,曾在公共体育场为军民联欢大会表演。是年5月29日解散。
群风京剧团1951年9月以外来民间剧团组建。主任周汝新,副主任邵麟童、黄玉楼。演职员31人,主要演员石君楼、邵雪云(女)。剧目有175出,新编剧6出。曾义演献金70多万元(旧版人民币)支援抗美援朝。1952年4月撤销,演员去歙县。
群众越剧团1952年5月屯溪群众越剧团分团来县演出,12月1日转为绩溪群众越剧团。团长洪少楼,演员22人,后陆续增加。次年9月去旌德落户。1959年旌德并入绩溪,又称绩溪越剧团。1961年两县分治,越剧团归旌德。
同新越剧团1952年底浙江艺人沈国良等来县组建同新越剧团,演职员26人。次年2月增人改组,演职员30人。1955年6月增至44人。后迁浙江寿昌。
县黄梅戏剧团1958年10月建县文艺工作团,招学员30名。设木牌楼周家老屋,后迁学背后。次年下半年开设文化课,又称县艺术学校,团、校合一。1960年全团56人。1961年7月改组为县黄梅戏剧团。址初设绩溪剧场,后迁东街,学员分派省、安庆地区、青阳、歙县黄梅剧团学习。聘请外地艺人,招收演、学员,全团50人。1962年春节始演出。1963年58人。1975年改为全民所有制。1986年人员减至42人。1987年7月裁撤。
七、工人文化宫
1951年12月县总工会建工人俱乐部,专职干部2人。有借书处、阅览室、排练场、乒乓球室。不定期举办科技讲座,组织职工开展业余文体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藏书和设备损失殆尽。1987年1月在原址新建大楼,面积1420平方米,投资30万元,改名工人文化宫,定编3人。有歌舞厅、展览厅、旱冰场、阅览室、棋室、球室、录像放映室、宣传橱窗等设施。并接待县内外各类展览和小型表演团体。
八、民间业余文艺团体
伏岭下业余徽剧团清道光十年(1830)村民组建“永义会”,元宵舞火把驱邪。咸丰元年(1851)改为游灯,后聚祠内舞()。光绪元年(1875)上、中、下三门各成立少儿舞()班,又称“童子班”,延师教习徽剧,元宵节间连演4夜,每夜各门演折子戏1出,是邑内农村业余班社之始。民国14年(1925)旅沪村人引进京剧,京徽合流。次年舞()班在登源花朝会演出,与外来徽班对台,轰动全县,县政府赠匾称“国剧社”。伏岭下元宵演戏,俗称“舞()”,至今不衰。1960年成立伏岭公社徽剧团,两次到县汇报出。1963年春节,伏岭下举行“梁山一百零八将”化装游行。1983年10月全国徽调、皮簧学术讨论会在县城召开,伏岭徽剧团应邀演出,受到专家和代表好评。自清以来,有剧目百余出,服装、行头、道具84箱,乐器66件。每年活动的全部经费,由当年30岁的青年承担。
尚田业余徽班清末,尚田上、下门于元宵和中元、中秋庙会,延“柯长春”、“庆春和”、“新彩庆”等徽班演戏酬神。民国19年自学清唱《孟姜女》、《卖花线》、《十二月花名》等小调。23年请蜀马程哲界传授徽剧昆腔《大财神》,村寺僧教唱《桑田会》、《小放牛》、《龙虎斗》等戏。次年7月,借服装登台演出。25年10月下门班购“庆春和”箱底,聘汪德华为师;上门班(蓝田社)购“柯长春”箱底,聘余银顺、俞三金为师。26年两班百余人,演出7台戏,每台3昼夜。后受京剧影响,京徽合流。36年两班并为业余剧团,团长汪金模、副团长汪仁田、汪寿桃。建国初期解散。
上庄业余徽班民国初期胡松太组建,后与歙县大谷运合班。1960年后兼演越剧、黄梅戏。1966年停演。
坦头凤凰业余徽班民国8年组建,演武戏为主。村人汪娇霞(女)12岁在专业戏班学戏,后为村班主角。1963年改演黄梅戏。1966年停演。
里洪坑业余徽班民国37年组建。自制盔头,在歙北一带演出。“文化大革命”初期停演。
其他业余剧团民国时期有金山、宅坦、瑞川、庄川、镇头、扬村、梨树坑、会川、仁里等业余徽班,季节性演出。越剧业余组织有黄泥塘、缸窑头、扬溪、荆州、坑口、湖村、茶源等班。均于60年代前期停止活动。
附记:
民间舞台简介旧时,民间庙会演戏酬神频仍,几村皆有戏台。

台分万年台、祠堂台和临时台(草台、花台)。解放初,城内尚存官社坛、社屋坛、城隍庙3座万年台和胡祠、章祠、周祠等戏台。农村万年台有伏岭下、大石门、扬溪、东村、仁里、胡家村、板桥下村、六亩丘、石()、西川、下胡家、镇头、庄川、旺川、上庄、尚田、东干、茶源、汪村等20余座,伏岭戏台结构古雅别致,时称“徽州第一戏楼”。祠堂台则多达30余座;草台,村常备柱、板、高凳随时搭拆。湖村观音会花台、登源花朝会花台久负盛名,尤以湖村为最,是“徽州两个半花台”之一。草台装饰简陋。花台仿古,楼台亭阁,上下三层,青白布包扎,寸木不露,饰以彩壁画屏、雕栏花槛,富丽堂皇。县境内众多戏台为专业和业余剧团提供演出场所。1950年后花台失传,万年台、祠台多数拆毁。
吹唱班盛行明迄民国。民国前多浙江淳安、遂安班。民国初境内始组班,半农半艺。每班4至8人,1人兼数角,亦有自拉自唱者。唱文以戏曲为主,如徽调、昆腔、京剧、目连等。宗祠祭典,民间婚、丧、寿、庆,延班吹唱,1次付大米1斗、酒菜1席,或发双倍工资。伏岭鱼川人程干卿,民国2年学徽调,后组班开唱,县政府赠匾“国乐社”。其子敷谟授徒颇多,岭上、岱下、楼坛、大障、水村、仁里、上胡家、方家湾等班均其徒。伏岭下邵运美、邵茂进、邵之岩等18人,于民国14年组织“鸡鸣清唱社”,唱京戏,文场即吹唱班。尚田吹唱班即原徽剧班。坦头、蜀马、庄川、茶源等村吹唱班,源起尚田。诸班解放前后歇业。
县文化界抗敌协会民国27年11月成立,隶属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胡稼民、胡寄萍为正、副会长,成立时会员62人。编辑发行《前哨》半月刊,与青年工作团联合建立前哨剧团,宣传动员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救亡图存,还我河山”。前哨剧团团长邵一民,成员20余人,址设民众教育馆,以小型多样节目巡回城乡演出。次年,举行“七七”献金公演,收入购蚊帐200顶,赠九二兵站医院。下半年,文抗会消失。
文艺宣传队始于抗日战争初期,孔灵徽州农业职业学校学生成立宣传队,每周两次分赴邻村演出,宣传抗日救亡。仁里联合宣传队,由寒假回乡中学生组成。绩溪初中宣传队,课余赴街头宣传,捐募寒衣,售票演出收入支前。建国后,文化教育部门和乡村组织宣传队或业余剧团配合中心工作,演出戏剧、歌舞和展览图片、放映幻灯。1950年有团、队31个,1952年101个,1958年89个,多为节庆活动的临时组织。70年代后,业余文艺团体锐减,由文化站、工人文化宫、乡(镇)或工厂组织活动。
县人民美术研究会1951年7月成立,设在文化馆。区、乡成立美术小组9个,会员61人。进行美术创作,举办画展。1959年改为县文联美术组。
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59年1月,县举行第1届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成立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胡英振(县委副书记)任主席。文联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4个组。1960年4月第2届代表大会后,各公社建立文艺中心小组,开展业余文艺创作。1963年秋,有会员203人,同年11月撤销。
农村俱乐部解放初期,行政村皆有文艺队伍,普遍进行戏剧、秧歌、腰鼓、幻灯和民间游艺活动。1953年2月湖村首建俱乐部。1957年全县发展到229个,12月举办“农村俱乐部活动图片、实物展览”,评出优秀俱乐部10个,积极分子31名。推选伏岭、尚田、家朋3个集体和仁里俱乐部负责人出席省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大会。1960年后,渐次消散。1970年大队和部分生产队,以民兵、共青团支部为主体建立文化室,金沙公社为全县之冠,1978年后停止。
县梓潼影会1973年3月成立业余摄影小组,发起人洪树林等,成员7名。1975年增至15人。1980年1月更名为县业余摄影协会。1982年改称县梓潼影会,会长洪长利。影会不定期出版《摄影实践》刊物,交流创作经验。县文化馆展厅和橱窗经常展出会员优秀作品。1983年,因会员易地工作和经费困难,影会自行消失。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