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国时期农民协会
民国16年(1927)2月国民党县党部的农工部指导成立县农民协会,章剑侯、曹诚琪、曹茂祖先后任会长。3月初各区、乡成立分会。是月仁里、油坑口(今瀛洲)、湖里、大坑口和临溪村会员数百人进城,同城区工人、市民一道揪斗贪污勒索、草菅人命的警察局长(代理过县长)金铭,送驻城国民革命军二军六师公审,判处徒刑5年。此后区、乡农会相继游斗当地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6月下旬县、区、乡农民协会被“四一二”政变后改组的县党部取缔。
民国23年7月国民党县党部恢复县农民协会,并令重建12个乡(镇)分会,遭农民抵制而未果。28年4月大障乡(今伏岭、北村、逍遥、大障4乡)农民自发成立农会,会员98人,每人年交会费1角(法币)用于下辖牛会、禁山会的公益支出。29年县农民协会改属县国民政府社会科,设理事会,理事长姚裕炎。32年社会科强制全县13个乡(镇)恢复农会,至35年除来苏、大獒、大障乡外,均已恢复成立,会员4245人。34年县、乡政权成立佃租委员会,令县乡农会协助推行“二五减租”,地主、豪绅和土地较多的当地党政官员起而低制,委员会和农会受其控制,减租徒成空话。
二、县农民抗敌协会
民国27年10月县农民抗敌协会(简称农抗会)成立。设理事会。理事7人,姚永明为理事长,隶属于县民众动员委员会。其具体任务是组织动员全县农民投身抗日斗争。成立后即集资组建脱产运输队,另征集长、短夫数十人,多时数百人,自宁国至歙县为过境部队运送辎重和伤病员。是年冬两个月中,接运伤病员400多人,供应过境部队柴、草5万多斤。28至29年组织3000人次为部队运送武器弹药。抗战初、中期农抗会协助政府发动千余名青壮农民加入抗日部队。30年秋农抗会救亡活动受限制,翌年被解散。
三、人民革命游击区农会
民国20年初夏中国共产党绩溪支部在十三、十四都组建秘密农民协会。23年有会员千余人,是年12月中共绩溪支部遭破坏,秘密农民协会不复存在。
民国34年春节中共旌绩县委游击队解放九华乡(今荆州乡),成立九华乡农民协会,主任胡涵清。各村相继成立村农民协会。3月国民党军队进剿九华,游击队主力转移,农会活动转入地下。是年9月初和35年游击队两度收复九华,乡、村农会恢复公开活动。
民国36年5月中共游击队占领九华、戈溪(今家朋、和阳乡)、灯塔(今胡家、大石门两乡部分村)和大障乡,成立乡,村两级农民协会。农协会发动抗丁、抗税、抗粮和减租减息的“三抗两减”斗争,并清算恶霸、开官仓赈济饥荒。是年10月戈溪、灯塔和大障乡的41个行政村公开农会组织,会员1.64万人。同期芦水、万箩、大獒等乡先后成立乡、村农民协会,会员1万余人。37年初国民党军队全面进剿游击队,各游击区农会转入秘密活动。
四、县农民协会
1949年7月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9月区、乡和行政村先后建立农民协会142个,年底有会员6920人。1950年初夏,召开全县首届会员代表大会,产生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县委书记王保实兼主任。会后各乡、村相继召开会员大会,正式成立乡和行政村农民协会,会员2.1万余人。会员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起带头作用。1952年底会员增至3.3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7%。1954年7月中共绩溪县委成立农村工作部,县、乡村农民协会随之撤销。
1965年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1966年2月县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议,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37人,白化昌为主任。公社、生产大队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生产队成立贫协小组,吸收土地改革时期划为贫农、下中农的农民为会员。1967年春公社、生产大队贫下中农协会受“造反派”控制,部分会员盲目参与“革命造反”。1969年秋县贫下中农协会撤销,成立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常设委员会,会址县委大院。
1975年恢复县贫下中农协会,1981年3月并入新组建的县委农村工作部,随之撤销公社、生产大队贫协组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