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筑用材
结构材料明、清时期民居、宗族、宗教等建筑结构材料有木材、青砖、石灰、岩石、黄砂等。垒墙脚用花岗石、石灰石或河卵石。砌墙用木墩砖(3×6×9寸)、双开砖、三开砖(2×4×8寸)。屋架以柱、梁构成。民居建筑的柱,一般用杉木,也有正屋四柱用柏、梓、桐、椿树料,寓意“百子同春”,富家有的用石柱,祠、庙等大型建筑的柱,用银杏、枫杨等树料和石料。桁、梁用松木,屋椽用杉木,房间以杉木薄板装成。地面以河卵石、粗砂填底,石灰、黄砂、瓜子片石和成“三合土”,夯打平实。也有用尺余见方的地面砖铺就。山里人家建房,用山泥、石灰渣垒打土坯墙,或以卵石垒砌成墙。
民国时期建筑材料依旧,1926年上庄村墨商胡祥钧从上海购进洋灰(进口水泥)建房,为县用水泥之始。60年代初期建筑材料仍以砖、木、石为主,60年代中期,建材逐渐以砖块为主,砖柱代替木柱,砖墙代替板壁,木料人字架代替桁梁构架,同时民间开始用烧制的标准砖块(24×11.5×5.3厘米)。1964年县人民银行在犁尖角建营业楼,始用钢筋混凝上。此后县城厂房、公房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973年县水泥厂投产后,城乡公私房建筑普遍使用混凝土。1969年上海三线企业跃进砖瓦厂于曹渡桥投产,首次生产机制砖瓦。1970年县城南门外(今体育场)的上海第四建筑公司预制场投产,县内的建筑相继使用水泥预制构件。1972年县煤灰厂利用灰渣生产碳化砖,县内建筑单一使用“秦砖汉瓦”的历史始告结束。是年北村、伏岭、瀛洲一带流行拌和河砂、黄泥、石灰夯打作房屋墙体。80年代初水泥、黄砂预制的小砌块(空心砖)在境内推广使用。1981年县建筑公司率先用于建造五层办公楼。此后民房建筑亦普遍使用。80年代初钢筋、水泥逐渐成为城乡公、民用建筑的主要材料。
防护材料宋、明以后房屋墙面以石灰浆粉刷,保护墙体。屋面盖小青瓦。为防尘埃、冻雨,隔热保温,椽上铺望砖、或杉木制成天花板。梁、柱、天花板、板壁髹抹桐油或朱漆描金。窗户装木板门。民宅大门,以花岗岩、茶园石或黟县青凿制门鞍,以杉木料拼制门板。民国10年(1921)后少数民宅屋顶始用玻璃明瓦采光,引流檐水始用铁(镀锌铁)枧,窗户亦比以前扩大。富户门窗始用平板或彩花玻璃采光,椽上铺望砖者渐少,装天花板者增多。50年代普遍使用白铁枧和玻璃。门窗防腐多由桐油改用彩色磁漆。60年代公用建筑屋面始刚机制瓦或水泥板覆以油毡。室内天花板以草筋板、刨花板代替杉、松板。70年代楼房建筑始用水泥现浇或预制水泥板。大花板改用木屑板、三合板或钙塑板。公用建筑大门用镀锌管、钢筋焊制,主建筑用钢窗、钢门。1987年民用建筑有水泥预制门框、窗框。少数商店、金融单位用铝合金卷闸门。
装饰材料县内房屋的墙面,向以石灰粉饰。民国前城乡民居、祠庙和戏台等建筑装饰砖、木、石雕。用作砖雕的水磨青砖和花瓦产于水村、坦头。木雕的主要材料有杨、柳、乌桕、银杏等树。石雕材料有青石、茶园石、细麻石。建国后民居装饰材料依旧,而描饰不再讲究。1949年8月湖村新园小学门楼始用水磨石装饰墙面。1956年建县人民大会堂(今电影院)开始较大面积使用水泥、白石晶、氧化铁红磨饰墙面,此后水磨墙面逐渐推广。60至70年代公用建筑的墙面粉饰多用钛青兰、藤黄等颜料。1975年后建筑外饰渐改用白晶石、彩色玻璃粒干粘或水刷。70年代末建筑装饰材料品种增加,阳台、走廊栏杆大都用水泥浇塑的大刀片或花卉图案装饰栏板。民居建筑有以水泥浇塑的漏窗,内外墙以灰浆粉刷或弹涂色料,阳台、走廊栏板以彩色玻璃粒干粘饰面。1979年县影剧院外饰始贴釉面砖。县宾馆后楼天棚、砖柱始用大理石贴面。80年代初,涂料、贴墙纸、釉面砖、马赛克、大理石、彩色拼花地面瓷砖等材料广泛用于公用建筑,80年代后期,民居建筑亦不鲜见。1985年建南大街望屏楼商场,始用塑料板、保利板、有机玻璃、铝合金、钢材等装饰材料。
二、建筑安装
建安队伍县境建筑安装行业历来有砖、木、石、雕花等工种。雕花工又分砖雕、木雕、石雕。雕刻多为专业匠师,少数砖、木、石名匠兼有描绘、雕刻技术。建国前建筑安装工匠多是父授师教、带徒传艺,世代相沿的个体手工业者,亦有名师领头或师徒、子侄结合的匠班,常年经营的行业组织很少。民间建房多与主持工匠接头,上门施工,房主供饭,按日计发工资;建筑祠堂、庙宇等大型工程,则由手艺高超、德高望重的匠师承揽,组织数班工匠分项施建,以示各班手艺高低,实力强弱。以点工或包工计酬,工匠班子内部又以手艺高低分等计酬。
建国后建筑安装业仍然个体经营。1955年1月城区组成砖工生产合作社,干部1人,砖工31人,次年吸收石工6人,属小集体企业,1957年上半年更名为泥水生产合作社,年底增加木工、油漆工,职工200人,隶属县手工业联合社。1959年1月绩溪、旌德两县合并,成立绩溪县建筑公司,升为国营企业,辖华阳、旌阳施工队,职工400余人。1961年4月两县分设,公司改名为绩溪县建筑生产合作社,职工减至87人,仍恢复小集体企业性质,隶属手工业管理局,1966年改为建筑工程队,由手管局代管,1980年6月改为县建筑工程公司,隶属城乡环境保护局,1975年由点工改为包工,继而实行包工包料的“双包”制,承包基建工程及水电安装、钢筋结构配套施工,多次受到省、地、县主管部门褒奖。1983年该公司整顿达标,验收合格,定为乙级施工单位。
1966年境内上海“小三线”和“四七一”工程开始建设,社队成立砖木石施工队,承包工程,竣工后解散。1976年伏岭公社率先组织建筑队,70人。随后石门、临溪、旺川、镇头、浩寨等公社相继组建建筑队。1978年底全县社办建筑队8个,常年从业479人。1984年乡镇建筑队增加到13个,从业776人。1987年发展到17个(其中二轻局建筑队1个),从业2882人。乡镇建筑企业初办时多为包工不包料。后企业积累增加,技术力量加强,设备改善,由不包料发展到包工包料经营。曾进入屯溪、黄山、合肥、蚌埠、上海、江苏、新疆等省市承包大型建筑工程。
建筑设计历代房屋建筑无正规设计图纸。工匠施工参照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官式手法”,结合本地地理条件,建材资源,生产、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实践中总结出地方的建筑模式,形成相对固定的建筑格局。建筑规制,大都为师徒口授相传,文字记载极少。除总体结构须勾画简单的图形外,局部结构都为边构想设计,边施工制作。
县境传统的民间建筑式样、面阔(开间)、进深(立深)、落檐,都有一定的规格,历代相沿。民居大多数为三间式,依面积大小,分大(42柱)、中(36柱)、小(16柱)等三种。各式引司屋规格不等。堂前(正厅)宽度为1.2丈、1.06丈或0.96丈;厢房0.9丈、0.8丈或0.7丈;落檐1.9丈至1.56丈。屋面为五分水法,大型寺庙建筑为重檐。宗祠、支祠、公祠各有规格。祠庙正厅屋面上部三分之二为七分水法,下部三分之一为五或六分水法。
民间建房,东家事先邀请砖、木、石匠师上门谋划,匠师根据拟建房屋地基大小、形状、朝向、资金情况及格局要求,确定施工方案。石匠砌完墙脚,砖匠打过“平水”线后,木作师傅定出木料构件尺码,用长竹片画成“榫木杆”,以此取料,建造屋架。屋架搭成,钉椽盖瓦,石匠安装门鞍,然后,砖匠依架垒砌墙体。
建国后民宅不断改变格式,一般仍不设计施工图纸,1953年县政府建造砖木结构的两层办公楼,首次进行规范设计。此后的公房建筑逐渐走向正规设计。1964年前大都为砖木结构的设计图,内容单一,后因建筑材料及房屋结构形式变化,增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70年代后期增加水电安装设计。1979年前设计工作由承建单位承担,亦有建筑单位自行设计,大型建筑及厂房则委托外地专业单位设计。1972年县建筑公司配备专业设计员1人。1979年11月县基本建设局成立设计室,设计员3人,1985年4月升为县建筑设计室,隶县计委。
机械设备建国前县内建筑无机械设备,手工工具有砖刀、灰甲、泥桶及木制辘轳,用人力搬运材料。50年代中期建筑工具基本无改进。1958年建筑部门研制成筛灰机、提升机,均为手摇木质半机械化工具,未能推广。1966年后上海“三线”厂在县境建设,县内建筑机械设备逐步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发展。县建筑公司于1976年购置卷扬机、锯板机、搅拌机,1978年购置电锯、拉丝机、电焊机、砂浆机、井架等45台(架)。1983年购置制砖机,1987年购置打夯机、带锯刨床、于刨床、破碎机、应力张拉机、平板振动器和悬臂吊,共有机械设备114台,动力装备率5.85马力/人,技术装备率1059元/人,总马力1974.7匹。施工中混凝土搅拌振捣、垂直运输、预制件吊装、钢筋调直和木材加工都实现机械化。
施工技术墙体筑砌。建国前散居的山民住房,用黄泥夯打筑成墙体。有以石块、卵石垒砌成墙。城乡民居、祠庙以对开或三开青砖筑砌,卵石、碎砖、泥浆灌斗。1958年南门外兴建供销社两层办公楼,首次用标准砖三顺一丁式扁砌墙体。1966年后县内上海“三线”企业厂房始用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或五顺一丁式扁砌技术。1975年起房屋建筑普遍采用标准砖一斗一卧、三斗一卧和五斗一卧的空斗筑砌法。80年代初水泥小砌块在县内问世,迅速推广使用。水泥小砌块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原材料来源广泛,节省建造工时,今城乡民居建筑,多半采用错缝技术排砌墙体。
桁梁构架。县境古代宗教、宗族建筑,开间宽阔,多为梁柱构架,跨度不过2.5丈。建国后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大,不置竖柱,采用桁梁构架技术。1953年,绩溪中学始用木构衔接人字架建教室和礼堂,跨径为10米、16米。1957年建县大会堂,1959年城隍庙改建剧院,木构人字架顶棚跨度为15米。后木构人字架渐被淘汰。1964年兴建县人民银行营业办公楼,始用钢筋混凝土桁梁。1979年建筑影剧院,观众厅顶棚首次采用预制拱架结构建筑,横跨大厅的楼座桁梁长24米,它的浇制成功,受到常州建筑设计院专家的好评。其时,厂房建筑最大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预制构件业兴起,桁梁构架建筑从现浇发展到预制件安装。1976年后跨径较大的房舍建筑采用吊装技术。
高层提升。县内民居建筑,历来都为一、两层房屋,三层楼极少。祠庙建筑最高不过3丈左右。建筑材料的搬运及桁梁安装都为人工肩负,在搭制的脚手架上进行。1961年县建筑公司首次承建三层的邮电大楼。70年代兴建的公房11幢,三层楼占8幢。1979年兴建的华阳饭店为第一幢五层建筑。80年代建造65幢房屋,其中三层39幢,四层23幢,五层楼房3幢。1981年在城南建成商业综合楼,为县内第一幢六层楼建筑。均采用井架提升技术。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