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管理体制
清迄建国初水利工程由田户公推塘长、堨长管理。护村坝管理人由村民推定,设坝会。有收入的工程,由专人收取,作为工资及工程维修养护费用。县城隆堨、上胡家堨水渠尾部设水碓,专户经营管理,世代相传,常年负责维修堨、渠,费用由田户分摊。临溪乡湖里护村坝自清道光年间设护坝董事15人,田亩董事6人。护坝董事负责大坝的管理及官修,田亩董事负责农田用水管理。
1954年6月,县人民政府颁发《绩溪县小型灌溉工程管理暂行实施办法(草案)》后,伏岭乡虹溪村成立大富堨使水委员会,选举主任、副主任各1人,设立总务、征收和检查组,订立工程养护公约、使水公约、报酬公约和检查制度。1955年合作化后,水利工程由生产大队或生产队选派管水人员管理,护村坝仍由村管理。1962年冬,自由坑水库、舒家坞水库(今丛山水库)、上大塘水库、浇堨拦河坝等工程相继设立管理委员会。1964年有6040处工程建立管理机构,占塘、坝工程总数的63.9%。其中785处工程订立了管理制度和用水公约,共选配管理人员4031人。1980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程管理实行承包办法,水塘由养鱼户负责管水,部分工程成立管理小组。但也有一些工程管理制度废弃,效益下降。东风水库是县管理的工程,设管理所,定编4人,并由尚田、板桥头、镇头乡及主要村的负责人和东风水库管理所负责人组成管理委员会。管理所负责水库大坝维修养护、灌区配套和放水管理。管理委员会协调水库与受益乡、村的关系,协助工程维修和管理。
二、工程管理
合庄水库管理合庄村委会每年在春耕前,选定办事公道、事业心强的人成立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在灌溉季节轮流值班,调配水量,用水户先交水费,后放水。水费标准:利用山塘蓄水调节的农田,水库放水灌山塘1次,每亩田收水费4元;利用水库水直接灌溉的农田,每亩灌水1次收水费1.2元。管水小组收费上交村委会。村委会制定奖惩制度。私自开闸放水者,每次罚款50元。放水时在渠道上插洞或挖缺偷水者,按浇田亩数加倍征收水费,并责令限期修复。
土地塘管理塘属上庄村第4村民组,承包给农户,承包费100元,由其负责蓄水、征收水费。每亩田放塘水浇灌1小时,收水费0.5元。出现旱情时,由村民组长调配供水,不得抢水。每年水塘清淤和修理,工夫按亩分摊,材料费从养鱼承包费和征收的水费中列支。
大塘电灌站管理孔灵大塘电灌站实行招标承包,合同一年一订。承包期内,维护输电线路,定期保养机组。承包者若违反合同职责,人为造成干旱损失,全部赔偿。正常年景,受益农田每亩每季水稻交水费10元。若遇大旱或多雨年,村民组与承包人协商,水费将适当上浮和下调。发生纠纷,村、组干部与承包人配合解决。
大田()灌区管理北村乡石门外村的大田()灌区,每年春耕前由田户推选6人,组成管水小组。从4月15日开始管水,到10月底晚稻用水结束止,每亩单季稻收取水谷9公斤,双季稻收水谷12公斤,秋收时一次交清,收取的水谷支付管水人员的报酬。管水人员除管水外,还将水稻病虫害情况和长势及时告知田户。农户施肥或打农药后,在进水缺处插杆作记号,以示管水人员注意用水。
三、灌溉管理
管水员自清代以来,县境主要塘、堨均有专职管水人员。水稻插秧结束后管水人员始司灌溉管理之责至稻黄止。农业合作化后,生产队派专职管水员。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灌溉面积较大的工程恢复专人灌溉制度。
轮流灌溉灌溉面积较小的山塘、堨,田户按成例自行灌溉。灌溉面积较大的工程,缺水时,按田亩定时灌溉。古无时钟,以点香计时。初旱时,允许每丘田浇遍,或达到约定的水深寸头为止,或看禾苗受旱程度,适当放宽。旱甚,时间控制严格,到时间无论稻田灌水多少,都得转到下一户。时间由各塘、堨的田户约定,俗称分水眼。
四、水文测报
自古至建国初,民以屋漏水估测降雨量。小雨谓“刚动屋漏”,中雨谓“整桶屋漏水”,大雨称:“两桶屋漏水”,大暴雨叫“大河起洪水”或“平地起水”。50年代建县气象站,始有降雨测报。1966年东风水库设雨量站,已积累22年降雨资料。白石源水库于1976年设雨量站,中间有缺失,降雨资料不全。
附录:
竹山()六广轮灌
竹山()由烂田堨、大堨、小官堨引水灌溉。灌区内有沙林、高山圳、青光月、中圳、塝头、散眼6条支渠。灌溉江南、成功、岱下、伏上的水田。灌区设管理小组,每村1人,共4人,由村长出任。管理小组负责召集支渠小型维修及干旱时处理灌水纠纷。春耕前,大堨由江南村修圳、筑浮堨;小官堨由岱下村整理渠道;烂田堨由江南电站管理人员负责引水。水量充沛时,各支渠均由农户自行灌溉。干旱时,执行自明嘉靖年间定的六广轮灌制度,由管理小组监督。全灌区6条支渠分成6眼。由塝头、沙林、青光月3条灌水较难的支渠提水起眼,即轮灌开始。每眼从晨6时至次日4时灌溉。4时至6时由轮不到眼的水田灌溉。在支渠内按田块亩数分摊灌水时间。轮灌支渠田户临时举荐2人给每丘田灌水,用水户监督。各支渠6天轮灌1次,直至旱情解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