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小水电建设
1957年天津机电设备制造厂协助临溪乡孔灵村将亭()水碓改建成水电站,安装3千瓦木制水轮机,属徽州地区第一台。1958年利用水碓建水电站,全县开工53处,其中水力站3处,5月浩寨村水电站5千瓦木制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是年县城小东门水电站投入运行,装机42千瓦,其他水电站土建工程也基本完工,由于电机器械供应紧缺,不能配套,半途而废。1965年7月临溪公社上游大队建成综合利用水轮泵站,装机10千瓦,是徽州地区第一座水轮泵发电站。1969年镇头公社建五星水电站,装机10千瓦。1970至1979年全县建成小水电站111处,装机2714千瓦。单机容量最大的125千瓦,最小的5千瓦。1974年10月家朋水电一站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此后苍龙洞、岭岗、尚田、家朋二站、马头岭、天子墓、高青山、闽坑、白石源一站及二站、小东风、模范和金岭水电站相继架设高压输电线路。1983年后上庄、江南、家朋一站、借坎、瑞川、余川、鲍家、尚田和郎山安装小型水电站自动靠网装置,靠网运行,有水时水电站供电,水少不能发电时,网电自动接入。1985年金岭二站建成,并入县电网。尚田站以尚田乡为供电区,多余电送网,发电量少时,由网电输入补足。80年代有29座水电站修建或扩建蓄水工程,提高了引水式电站的利用小时和供电质量。装机容量小,发电不正常的电站逐步报废。1987年底全县有小水电站74处,装机111台,3698.6千瓦,年发电量240万千瓦时。其中总装机容量100千瓦以下的61处,86台,2013.6千瓦;100千瓦以上的13处,25台,1685千瓦。并入县电网2处,4台,360千瓦。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75.25公里。小水电升压变压器16台,1625千伏安。配电变压器32台,1245千伏安。低压线路163公里。
二、主要水电站
浩寨水电站位于徽水河上游浩寨村白沙庙桥上侧,集水面积35平方公里。电站水头2米,装机5千瓦。1958年4月前进农业社(今浩寨村)建木制水轮机,于5月25日投入运行。1968年2月改为铁制水轮机。1976年底至1980年2月兼供应浩寨、镇头、旺川、上庄、尚田、板桥、校头和大源公社的广播用电。年电费和粮食加工收入各1000元。1983年7月,洪水冲毁拦河坝,水电站废。
尚田水电站位于尚田河上,浆砌块石拱坝,高10米,容水28.6万立方米。引水渠长750米,铸铁压力管道直径30厘米,长145米。设计水头52米,装设水轮发电机2台,总容量250千瓦,是县内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尚田公社1979年11月动工,1981年10月投入运行。总投资39.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4.5万元,贷款8万元,自筹资金7万元,投工2.5万个。1986年10月并入县电网运行。主要供、配电设备有升压变压器1台,24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11台,370千伏安;10千伏输电线路3条、长22.5公里,低压配电线路35公里。1987年职工6人,年发电量31.2万千瓦时,供电量25.742万千瓦时,入网电量5.778万千瓦时。年收入2.465万元,支出2.107万元。
高青山水电站在北村公社新屋下大队的高青山,利用高青山水库蓄水发电。水头140米,是县内水头最高的水电站。安装直径30厘米铸铁管18根,共108米,下接8毫米厚钢板管23根133.4米。装戽斗式水轮发电机组1台套,容量125千瓦。1979年2月建成投产。
白石源一站在荆州公社白石源水库,利用库内外水位差发电,是坝后式水电站。库内水头随库中水位变动,在6米至28.9米之间,装机2台共150千瓦,1976年5月建成,电站尾水接入下游渠道,供灌溉和白石源二级站发电。
闽坑水电站在逍遥公社逍遥大队闽坑。浆砌块石坝,高12米,蓄水3万立方米,从坝体内引出直径30厘米的铸铁管,管长206.5米,水头83米,安装立式双喷嘴水轮发电机组2台套,容量150千瓦。1982年8月建成。
东风水电站在尚田公社柳村。1971年11月由尚田公社柳村大队和镇头公社杨村大队修建。水头90米,以直径30厘米铸铁管作压力管道,1973年5月安装岩寺水轮机厂的XJ—W一25/7水轮发电机组两台,150千瓦。后因出力不足,1978年水渠改向水库下北侧山坡,水头118米,安装徽州地区水利工程队生产的直径20厘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两道,装机两台计150千瓦。不久,压力水管破裂,停产待修。
百丈岩水电站设计1958年抗旱,芷白、水村、北村等大队曾试图降低柑桃岭引大障河水灌溉登源河边农田,因旱情解除未开通。1976年冬打通柑桃岭隧洞,长330米,因资金不足停工。1984年规划大障河水力资源梯级开发,与歙县签订了1级开发协议,省水利厅和徽州地区水电局鉴证,委托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初步完成百丈岩水电站的1级开发方案。
1987年绩溪县小水电站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