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10月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中游蓄泄并重,按照最大洪水来量,一方面利用湖沼洼地,拦蓄干支流洪水;一方面整理河槽,承泄拦蓄以外的全部洪水”。安徽省根据这一治理方针,利用沿淮湖泊洼地,先后开辟了蓄洪、行洪工程。
一、蓄洪工程
根据“蓄泄兼筹”的方针,1951年初,安徽省确定修建润河集分水闸工程,利用城西湖等湖洼地控制蓄洪。是年7月,润河集工程完成后,又陆续建成了城东湖、溕洼、瓦埠湖等控制蓄洪工程。1954年大水,检验出原计划中游蓄洪工程的设计防洪标准太低。大水后,进行淮河流域规划,确定淮河上中游除完成山谷水库外,中游洪水控制采取建临淮岗水库方案,加高加固淮河干流堤防,使中游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1958年始建临淮岗工程,拆除润河集分水闸工程。1962年临淮岗工程停建,使城西湖蓄洪区失去进洪控制。此后多次会议均确认临淮岗工程应该复建,但至今仍未续建。淮河中游仍无控制特大洪水的工程。
润河集分水闸工程位于正阳关上游润河集,工程包括城西湖进洪闸、拦河闸、固定河床。控制蓄洪区包括城西湖、溕洼、润河洼地以及枢纽以上的河道、洼地等。该工程于1951年2月动工,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河道枢纽控制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曾得到全国的支援,既是1万多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血汗和智慧的产物,又凝结着全国人民的友谊。但因经验不足,存在防洪设计标准过低,未考虑综合利用等问题,1954年大水时进洪闸下游护坦与闸门油路系统被冲毁,未能发挥分洪蓄洪作用。1958年修建临淮岗水库时拆除了该工程。1971年润河集上游4.8公里处另修建了王截流城西湖进洪闸,设计进洪流量6000立方米每秒,每孔孔径10米,共36孔。从此城西湖蓄洪区又有了进洪控制闸。
城西湖蓄洪区位于霍邱县城西,是淮河南岸支流沣河下游入淮的湖泊洼地。蓄洪区面积530平方公里,耕地37万亩,人口24万。城西湖湖底高程约18.5米,靠淮河边较高地方为22.0米,计划蓄洪水位26.5米,相应容量29.4亿立方米。蓄洪工程由进洪闸、退水闸、上下格堤和沿淮河的蓄洪堤组成,原是润河集分水闸控制蓄洪的主要蓄洪区。蓄洪区建成后,曾于1954年、1968年、1991年3次蓄洪,起到了削减洪峰,缓解正阳关以下汛情的作用。
溕河洼地位于安徽与河南两省交界处,西起王家坝官沙湖,东至南照集,长约40.5公里,北起岗坡,南至淮河,平均宽度7.5公里,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其中蓄洪区面积187平方公里,蓄洪水位27.5米,蓄洪量7.5亿立方米。1951年11月开始动工兴建,除圈堤工程于1952年汛前完成外,其余土方工程分别于1952年冬及1953年汛前完成。蓄洪区高台子泄水闸1952年4月动工,同年12月完成;王家坝进水闸1953年1月开工,同年6月竣工。整个工程做土方2648万立方米,砌石2.34万立方米,混凝土0.97万立方米,共支出经费1299.9万元。蓄洪区建成后至1988年,共进洪9次,有效地降低了上游洪水位,减轻了南照集以下洪水压力。
城东湖位于霍邱县城东,湖区南北长,东西窄,面积390平方公里,耕地24.9万亩,总人口19万人。城东湖位置临近正阳关,对调蓄淮河干流洪水作用明显。1951年规划为控制蓄洪区,计划蓄洪水位24.5米,相应容量12.5亿立方米。控制枢纽工程由城东湖闸和封闭堤组成。1952年11月开工,1953年7月竣工,完成国家投资155万元。
瓦埠湖是正阳关到蚌埠间最大的湖泊,蓄洪区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总人口35.5万。1951年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中,即考虑了瓦埠湖的滞洪作用,后规划当正阳关以上蓄洪区无法控制正阳关安全下泄时,利用瓦埠湖蓄洪以控制淮干洪水的安全下泄。计划蓄洪区蓄洪水位22.0米,相应容量12.9亿立方米。蓄洪区控制枢纽工程由东淝河闸、拦河坝、寿县城墙和牛尾岗堤组成。瓦埠湖本身集水面积大,内水位高,一般洪水年份内就已超过原设计的蓄洪水位。1954年蓄洪后,未再进洪。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安徽省境内正阳关以上28公里处的淮河干流河道上。该工程是利用前期洪水淹没的坝上游沿淮洼地进一步抬高水位,增加拦洪量,以提高淮河中游淮北大堤等确保堤的防洪标准。防洪设计百年一遇标准,拦洪量 75.5亿立方米,坝上水位27.9米,控制正阳关总下泄流量1万立方米每秒,相应润河集最高水位28.0米,三河尖28.2米,正阳关26.9米。枢纽主要建筑物以千年一遇校核,坝上洪水位29.6米,最大下泄流量1.6万立方米每秒。临淮岗工程于1958年7月开始筹建,8月开工。先后完成了深孔闸、浅孔闸、船闸、上下游引河及姜家湖部分土坝等主体工程,共完成土方1745万立方米,混凝土7.7万立方米,砌石12.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6300万元。1962年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工缓建。此后国务院历次治淮会议都确定要续建,但至今未能复建。
二、行洪工程
为扩大淮河洪水泄量、降低洪峰水位,安徽省按照以牺牲局部保大局为原则,在开辟蓄洪区的同时,运用行洪区有计划地行洪。
行洪区建设,按照行洪作用,面积大小、历史状况等不同情况,确定行洪方式和行洪水位。在行洪区内修建庄台,进行必要的农田水利建设,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对因行洪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偿。至1988年,安徽省在淮河中游共兴建18处行洪区,面积1137平方公里,耕地115.1万亩,人口72.4万,居住行洪区内人口48万。自行洪区1951年开辟到1988年,共行洪112年次,对减轻上、下游的防洪压力起到明显的作用。1954年大水时,行洪区行洪流量占淮河总排洪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滞蓄洪水85.6亿立方米,占整个洪水量的四分之一;上游的行洪区行洪,延缓了洪峰到来时间;下游行洪区及时行洪,降低了水位,给防汛抢险赢得了时间。1951~1988年,行洪淹没耕地共630万亩,在保证淮河中游淮北大堤及工矿城市和能源交通设施的防洪安全条件下,行洪堤在一般洪水年份共减少淹没耕地1400万亩。开辟行洪区,正确体现了“蓄洪兼筹”的治淮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