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间戏曲班、社
本县民间戏曲班社始见于清末,盛于民国时期。班社艺人或终身从艺或农忙务农、农闲走乡串镇演出,风餐露宿,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被称为“戏花子”。班社亦时演时停,自生自灭。其时主要有以下班社。
下坊木偶京剧班班头丁汝生。
季家京剧班班头人称“季少爷”。演员30余人,较有名气。
汀潭徽剧班人称“花老爹”的汀潭村王某,为班头,班名不详。
童疃乡天然村陈根元为首组黄梅戏班,自唱青衣,颇有名气,班名不详,每年农闲季节演出,持续20余年。
富贵堂京剧班系蔡村乡上胡村查干于民国10年(1921)组成,专门在各地“落票”唱会戏。班内演员来贵子擅演“长袍三花”(文丑)。
泾川福京剧班民国初年创建。最盛时演员百余人,行当齐全。班头德路宜(真名不详)系名噪当时的花旦。该班较有名气演员有老生董炳南、花旦苏智林、三花九宝筹。本县城隍会戏及其他地方会戏几乎每年均由此班“落票”上演。民国13年改名为“庆寿堂京剧班”。后曹世运为班头时,又改名“庆福堂京剧班”。
民间艺人荣老五于民国22年组建一黄梅戏班,人称“荣老五黄梅戏班”,数年后散。
难民京剧团抗日战争初期,皖北某地一京剧团逃难至江南演出,称“难民京剧团”。辗转在本县蔡村、乌溪等地上演;民国30年并入“福庆堂京剧班”。
玉堂黄梅戏班庆福堂京剧班收容“难民京剧团”后,阵容加强,在泾县、太平、旌德等县演出,兴盛一时。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唱黄梅戏,称“玉堂黄梅戏班”。花旦凤海鸣小名顶倪(风村人),演技颇具特色,名噪一时。民国37年前后解散。
同福堂木偶京剧班约在民国20年,由黄村黄紫卿在洪塘组建,不久即散。
小坑目莲戏班民国23年由蔡村乡小坑人组建,班头王来祥,演员20余人。解放后视为迷信剧种自行停演。1956年以其中折子剧目《小尼姑下山》、《老驮少》、参加全县会演。此后无活动。
徐村目莲戏班由南陵县人在黄田乡徐村组建。不久即散,时装道具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城厢文艺剧团1949年泾县中学教师武宗文为首组建。演员18人,仅演出一次,历时一月解散。1950年上半年恢复演出活动,上演《农民翻身记》、《改造二流子》、《白毛女》等新剧。历时两月解散。同年冬再度恢复活动,分设京剧、话剧两组。每周在城隍庙剧场演出一次。1951年8月,县城工商界人士和戏剧爱好者以“发行股票”方式筹集基金,因集资较少,9月解散。
泾县协力越剧团1951年9月20日,协力越剧团由宣城来泾。10月,团长潘方正(女)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泾县协力越剧团”,演员16人,11月即离县他去。
新民黄梅戏剧团1951年11月由原“芜湖市宜城黄梅戏剧团”艺人桂月娥等与本县孤峰、陶窑、袁店等地20余名艺人合作组建,报泾县文教科备案。翌年1月赴南陵演出,后未回县。
群力京剧团1952年2月由外地来县演出,后留下。演职员共60余人,团长殷朝云。同年,县文化馆两次选派其演员去省、地艺训班学习。1953年1月赴南京演出,后未返泾。
1982~1983年,县内先后有泾县和平黄梅戏剧团、泾县大众黄梅戏剧团、泾县孤峰黄梅戏剧团、孤峰庐剧团4个民间职业剧团相继成立。实行“自愿组织,自行管理,自负盈亏”。除在本县各乡演出外,还经常到附近各县演出。至1986年,除和平黄梅戏剧团尚在继续演出外,其余3个剧团先后解体。
业余剧团50年代,泾县乡镇及较大自然村大多先后成立业余剧团,于农闲季节和重大节日在本村及附近村镇演出,不取报酬。剧种主要是黄梅戏或京剧以及歌剧、歌舞、庐剧和花鼓戏。剧目以古装传统戏居多,并配合中心工作,演出现代戏。1957年,全县城乡有群众业余剧团215个,参加演出群众达千人,其中包合、厚岸以歌剧见长,茂林、马头、蔡村以京剧为主,榔桥、赤滩、章渡、黄村、丁桥以黄梅戏为主。业余剧团并创作小型节目和挖掘整理民间传统文艺节目,其中部分节目和演员多次由县调演、会演和选拔参加省、地业余文艺会演。1958年后,大多数业余剧团停止活动而解散。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兴起组织“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小型现代戏、对口词、快板、“忠字舞”以及“样板戏”等。后自行解散。70年代未,少数农村又兴起业余剧团,演出古装黄梅戏剧居多,80年代中期后演出活动渐少。
二、专业剧团
泾县黄梅戏剧团1953年1月,“宜城黄梅戏剧团”在南陵弋江镇演出期间,因剧场失火,演员星散。剧团负责人丁华卿率7人来泾,在县文化馆协助下,招回演职员17人继续在泾演出。1954年7月1日泾县人民政府批准,充实演员,加以改组,建成“泾县黄梅剧团”。初期,演职员共45人。1956年下半年起转为地方国营专业剧团。1957年起,政府委派国家干部任剧团领导,同时招收学员18人。翌年,精简下放部分演职员。1960年9月,“泾县文艺工作团”撤消,部分演职员并入剧团。1963年始,着重排演现代剧目。1970年12月,县革委会将剧团改为“泾县文艺工作团”。1980年恢复原名,并先后招收两批学员。泾县黄梅戏剧团成立以来,33年内共演出大型传统剧目89个,现代剧目近100个,创作剧目(含文艺节目)25个。
泾县文艺工作团1959年11月成立。招收学员32人,在本县城乡巡回演出歌舞,曲艺、短剧等节目20余个。1960年9月撤消,部分人员并入县黄梅剧团。1970年又将县黄梅戏剧团改名“泾县文艺工作团”,至1980年复名为“泾县黄梅戏剧团”。
三、剧场
解放前,城乡演出戏剧大多临时搭台,露天演出。少数较大村落建有砖木结构的固定“戏台”。主要有:
西阳“花戏楼”(俗称“万年台”)有两处,一在里西阳,一在外西阳。过去为当地每年农历3月16日酬神演戏场所。今两处花戏楼均存,并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已加修葺。
县城城隍庙万年台过去为县城唯一文娱演出场所,1953年县人民政府曾拨款维修扩建为剧场,观众坐位500多座,1974年拆除。
云岭关圣殿万年台在云岭乡关圣殿内。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建。其梁柱雕刻工艺精美。抗日战争初期,关圣殿由新四军借用作修械所,整个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云岭陈氏宗祠戏台1938年7月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以陈氏宗祠为大礼堂,军部副官处在宗祠前厅修建戏台。50年代被拆。1962年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建立后按原式复建。
泾县人民剧场原为泾县人民大会堂,1956年建。1962年扩建舞台兼作演出场所,改为“泾县人民剧场”。后经多次维修,扩建,现观众厅为1170平方米,装固定木翻椅985座,舞台132平方米,化妆室130平方米,休息室120平方米。人民剧场为建国后县城唯一正式演出场所。中央杂技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木偶剧团、上海实验歌剧院等著名艺术团体,以及本省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等均先后在此演出。阿尔巴尼亚、美国、日本、泰国、越南等国艺术团队亦曾在此献艺。
乡镇影剧场1979年至1984年,全县共建31座。
四、曲艺
泾县城乡集镇向有曲艺演出,主要为“评书”(俗称“说大鼓书”)。内容多为历史通俗演义、武侠奇案(包公案、施公案等)小说之类。外来说书艺人居多,本县县城、赤滩等地只有评书艺人三、四人。建国后改从他业。70年代间有说书艺人来泾演出,除传统书目外,同时亦演说现代文艺作品如《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等,并在“书头”(开场小段)中讲述短小革命故事。80年代,由县、乡文化馆、站提供有偿场所组织演出。
下一篇:第三节 电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