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团体
(一)文化事业机构
民众教育馆民国20年(1931)泾县在城关设民众俱乐部,民国24年停办。随即建立泾县民众教育馆一所,隶属国民党县党部领导馆内。设备简陋,仅有图书报刊阅览、动植物标本陈列以及一般游艺活动设施。抗日战争期间曾进行一些抗日宣传工作。如用收音机收听“记录新闻”,编印《国事快闻》小报以及编出《战时防空知识》壁报等。民国27年馆舍遭日机轰炸,迁址排三巷赵姓三甲祠。抗战胜利后因经费困难,工作几近停顿。
文化馆1949年12月成立“泾县人民教育馆”。1950年8月更名为“泾县人民文化馆”,1952年改称“泾县文化馆”。1959年4月以前馆址设东街左氏宗祠;1958年在今云岭路建筑新馆址,落成后迁入至今。建馆初期设备简陋,仅有少量图书报刊和小型收音扩音机一台及棋类、球类等文化设施,尔后渐臻完善。
其经常工作有:(1)设阅览室,开展书报阅览。1959年10月,县图书馆建立,此项工作停止。(2)编出黑板报,并编印《黑板报材料》供基层有关单位选用。全县黑板报最盛时为1956年,多达352块。(3)办有线广播。每天定时为城关播音,县广播站建立后停办。)(4)筹办各类展览,临街设立橱窗配合中心工作,举办图片展览。1983年,此项展览定名《桃花潭》,定期展出(5)巡回放映幻灯。(6)组织文艺宣传队下农村巡回演出。(7)1973年开始放电视;1985年开始放录像,并售门票。(8)举办节日文艺晚会、舞会等。此外,为开展农村业余文化活动,组织人员下乡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文艺骨干。1952年开始至1987年,共办30余期,培训文艺骨干1100余人次。并编写各类文艺宣传资料供乡文化站和群众业余文化组选用。另外还编出小型报刊作业务交流,先后编有《业务联系》、《业务辅导》、《文艺宣传》、《泾川文化》等。
文化站1950年10月始,茂林、孤峰、蔡村、榔桥、章渡等地相继建立文化站。初期,站址均设各地中心小学内,由校长兼站长。1951年9月后改由各地乡政府主办。1952年9月,全县选定茂林、包合、章渡、花林、新渡、龙溪(溪头)、汀溪、赤滩、马头、榔桥、孤峰、潘村等12个条件较好的文化站为区文化站,列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并配备专职干部共13人。1960年至1963年多数文化站活动停止,其后逐渐恢复。1968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站或被撤销或瘫痪。1971年后又陆续恢复。至1983年,基本实现乡乡有文化站。集镇以文化站为中心联合当地影剧院、广播站及体育科技组织建立农村文化中心。1985年,茂林、陈村、云岭、孤峰、琴溪、黄村6个乡镇文化站升为“中心文化站”,兼负对邻近乡站业务辅导工作。至1987年全县有文化馆站(包括私人办)31个,工作人员54人。1984年以后还出现个人或联户办小型文化站,如黄田乡眉山村彭德明个人投资1500余元,创办“眉山文化站”,备有图书1800余册,报刊10余种。
工人俱乐部县总工会于1952年兴建,址设城内(今云岭路县幼儿园园址)。初创时备有简单的文化娱乐设施,如乒乓球棋类及图书报刊等。50年代末,在云岭路(文化馆对面)新建二层楼房一栋,为工人俱乐部新址,文化娱乐设施较前增多。
1955年始,农村亦相继建立“农民俱乐部”,多数利用公房挂牌、开展文体活动。其中太园农业生产合作社俱乐部为1956年创建,并备有小型收扩音机及喇叭定时播放新闻,规模设施为全县农村俱乐部之冠。
文化宫1986年县总工会在县城大桥南路建成三层楼房一栋,原工人俱乐部迁入改称“工人文化宫”,辟有图书阅览、乒乓、弈棋、展览、舞蹈等厅室,进一步充实文化娱乐设施。职工凭会员证免费参加各项活动。
泾县书画院1984年4月成立“泾川书画院”,院址设迎宾路文化大楼内,配备专职干部,县政府拨发事业经费,书画院经常组织全县爱好书画人士切磋艺术并举办书画展。
(二)文化团体
泾北青年学社“五四”运动时期,本县北乡少数在外地求学的知识青年,受新文化薰陶,怀有革新思想,于民国12年(1923)前后相继学成回乡,由吴性之、贺吉祥、杜世明、卫谦等7人发起,筹划组织以宣传新文化,提倡白话文,反对旧礼教,破除封建迷信为宗旨的文化团体。次年9月于纪村卫氏小学聚会,成立“泾北青年学社”。半年内,北乡知识青年大多入社。民国14年春召开第二次社员会,决定创办刊物《泾北青年》,每年出一期。次年第1期铅印刊出,民国16年出第2期,有诗歌、散文、论说等,思想内容新进,文体新颖。民国17年学社自行解散。嗣后,本县又先后成立“拉飞文艺社”和“中国知行学社泾县分社”两个青年文化团体,建立未久均自行消失。
泾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51年,中共泾县县委宣传部、县文教科、县文化馆组织本县城乡业余文艺爱好者24人,于10月2日成立“泾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筹备委员会”。1958年11月,召开“泾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委员22人,设主席、副主席,简称“泾县文联”。下设文学、戏曲、美术、音乐等4个研究会。嗣后在全县12个文化站建立基层小组。同时,各公社、厂矿、机关团体均成立“文联小组”。
“文联”在宣传部领导下组织文艺创作活动。1959年创办文艺刊物《光芒》,刊出两期。1965年后只有工作规划无实际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自行解散。
泾川书画会1981年1月4日在泾县文化馆成立。会员20余人,主要是城区业余书画爱好者。选出会长,理事。曾举办书画作品展览多次。1987年3月,重新成立泾县书画协会,会员发展到40余人。
泾川摄影协会1984年9月13日成立,会员10余人,均为业余摄影爱好者,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曾举办摄影作品展览3次。
二、活动
(一)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堂戏旧时富庶之家婚寿喜庆期间,专请戏班或“票友”来家唱戏,不化妆,不着戏装,有“文武场”(即乐队)伴奏,无表演程式,专事“清唱”(伴奏人员中亦有为清唱者之一),谓之“唱堂戏”。堂戏班底多为业余爱好者,以京剧或“徽调”为主。剧目多为祥瑞喜剧,如《打金枝》、《九锡宫》之类。解放前,本县城关胡寿堂、沈寿山、茂林凤运秋、陶师傅(佚其名)、黄村黄紫卿等,均为小有名气的堂戏艺人。抗日战争前乡村盛唱堂戏,40年代初茂林一带尚有此类活动,以后衰微消失。
神会庙会“迎神赛会”活动,旧时全县城乡均有,所奉神祗有同有异,旨为祈神庇佑而举办,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除焚香祭祀外,还举行各种杂耍、武术、游艺、乐器演奏、唱戏等,是一种群众性的综合文娱活动。神会每年定期举办,日期各地不一,因所奉神祗不同。唱戏或每年一次,或数年一次,每次三、五天不等。泾县“城隍会”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开始,唱戏七天。茂林南坛会为每年九月二十四开始,马头镇三圣会每年正月十五日开始。有些大村庄(如茂林)则两台戏于会期同时演出,谓之“唱对台戏”。另外有些集镇、村庄不尊奉固定神祗,亦有唱戏或“打醮”活动,集镇由商界出资于农历2月唱“财神戏”;农村由农户出资于农历5月唱“青苗戏”或“打青苗醮”。城关城隍会除唱戏外,其出会仪式十分隆重、壮观,扛抬神像及各种仪仗队前簇后拥,绵延二、三里,自晨至暮,周游全城街巷。
灯会“灯会”俗称出灯或称玩灯。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县城乡普遍盛行。主要有龙灯(分板龙、滚龙2种))竹马灯、采茶灯等。出灯时,一灯为主,伴有多种散灯(亦称伴灯),有云彩、狮子、财神、魁星、麒麟送子、花篮、车上轿、高跷、蚌壳以及各种鱼灯、牌价等,少则数十只、多则一二百只。其中龙灯、竹马、狮子、财神、魁星、麒麟等灯民间奉为神灯,灯至秉烛焚香,迎接祭祀;泾县灯会以县城、茂林、黄村平垣、章渡、北贡等地板龙灯、厚岸的滚龙灯、蔡村朱家崂的竹马灯、枫坑包村的采茶灯规模最大,并以各有特色而闻名,各地灯会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八开始,正月十五进入高潮,少数地方到二月二“园灯”结束。抗战期间各地灯会基本停止。抗战胜利后间有举行。民国34年县城民众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曾举行提灯会1次。1949年10月,县城人民庆祝新中国诞生,也举行了提灯会游行活动。50年代末,灯会活动已大大减少。80年初,县城、茂林、厚岸、北贡、蔡村等地先后恢复了灯会活动,每年春节举行。
龙舟本县青弋江沿岸的城关、章渡、丁桥、陈村、赤滩等地历来有“划龙船”传统,每年端阳节举行,各地少则三五艘,多则十余艘,民间自发组织举办,以夺“红绿布”为标志举行竞赛。除参赛龙舟外,并有装饰华美的“花船”(亦称彩船)一二艘,船身较大,有化装传统京剧或徽剧剧目“白蛇传”等折子戏登船演唱,鼓乐伴奏,载歌载舞游弋水上。建国后各地仍有此项活动。1953年,县文化馆与城关联合举办一次规模较大龙舟竞赛活动。此后龙舟活动减少。1980年后,各地龙舟活动又趋活跃。
舞狮本县城关、南容、包合、章渡、潘村、赤滩、童疃等集镇和农村,历有舞狮表演活动,分“草狮”和“打狮”两种,2~3人或6~8人(主要是“打狮”)表演,“草狮”以舞蹈艺术为主,“打狮”以武术表演为主。50年代后此项活动减少。近年部分农村又兴起舞狮活动,并走村串乡演出。
莲湘、木棒花打“莲湘”是本县民间传统舞蹈,用一米长左右细竹竿一根,将每节之间削去两侧以铜钱串入各节而成。表演者边歌边舞,有节奏地敲击自身各部位,人数可多可少,步调动作统一,节奏明快。解放初盛行于全县城乡,后不多见。此外,厚岸乡一带有“木棒花”表演,其制作方法与莲湘略同,木棒分长短两种,一人执长棒(1米左右),四人各执短棒(50厘米左右,一头为柄)两根。四女一男,边舞边唱,按节律互相敲击,唰唰作声,伴以专门乐曲。为民间传统儿童舞蹈。1957年,厚岸乡业余文艺骨干演出这一节目,被选拔参加芜湖专区与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演出奖。
高跷表演者脚踩木制高跷,化装成戏剧中某些人物,以打击乐配合,沿街行走表演。1950年、1953年城关镇举办灯会,搬运工人高跷队高跷高达4米左右,颇受观众称赏。60年代后不复见。
春歌又称“颂春”。全县城乡在春节期间均有演唱活动,以丁桥、后山一带为盛。演唱者二、三人一组,衣冠整洁,自敲锣鼓,挨户演唱,直至入门登堂,受到款待与红包。一般于门口赠给少量钱币或食物即自离去。演唱高手常能“见风挂牌,望物生义”,随口编唱吉利之词,琅琅上口。此项活动每年于春节开始,农历2月农忙时止,现已不复见。
(二)县办文化活动
展览县办各类展览始于50年代,一般由文化馆与有关部门配合,紧密结合各时期中心工作举办,旨在宣传教育。规模较大的有全县“农业展览”(图片、实物、标本等)、“妇幼卫生图片模型展览”。60年代有“阶级教育展览”。70年代有“一打三反运动实物展览”。80年代有“新四军老战士书画展览”。此外还多次与外县、市举办“书画联展”,每年均结合节日活动举办书法、美术、摄影、篆刻等展览。
文艺调演、会演本县群众业余文艺调演、会演,始于50年代,1953年至1987年共举办18次。1953年首次会演,名为“泾县城乡业余剧团会演”。以区为单位经过演出选拔组成10个区演出代表队到县会演。全县会演共有500余人参加,演出节目多为配合当时政治宣传内容,有《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柳树井》等现代歌剧。1954年、1956年、1958年又举行会演,后两次名称分别为“泾县第一届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泾县第二届文艺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节目侧重挖掘整理本县传统的民间歌舞、音乐等,如《打蚌壳》、《划龙船》、《花鼓子》、《木棒花》、《挖茶棵》、《车上轿》、《荡湖船》以及“山歌”、“八音”(器乐合奏)等。每次有30多个节目参加演出,共117个节目。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评奖颁奖。1959年举办“泾县业余文艺会演”,演出以各地自行创作的小型现代剧目为主,有《张玉明翻身记》、《全家学文化》、《雪上相遇》、《卖稻箩》等,还有《茂林民歌大联唱》等民歌。1965年举办“泾县财贸系统文艺会演”,演出有创作的《十件棕衣》、《柜台内外》等小型剧目,及京剧《红灯记》等。1967年、1970年、1972年、1973年、1975年、1978年会演,其中除1970年名为“革命样板戏汇报演出”的专题演出外,其余均名为“泾县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主要是反映阶级斗争的小型现代剧目,有《立秋之前》、《永红线上》、《卖板栗》、《荣誉面前》、《深山宏图》、《茶山新歌》、《堤上新风》、《金凤》等。其中1970年“样板戏”汇演参加演出有700余人,1973年会演有29个演出代表队共600多人参加,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两次会。此外,1976年还举办1次“县直单位文艺会演”。80年代始,调演、会演转为以歌唱音乐为主。1985年县文化主管部门先后举办“泾县农村歌手汇报演出”和“泾县县直单位业余歌手汇报演出”。演出歌唱节目149首。1986年、1987年县文化、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相继举办“泾县首届‘校园之春’音乐会”和“泾县第二届‘校园之春’音乐会”,由全县中、小学学生选拔组成代表队参加演出。
本县自1954年至1987年期间,还先后选拔各类文艺节目和业余文艺骨干组成县代表队参加全地区业余文艺会演或调演,50年代演出节目为本县传统民间音乐、舞蹈等,其中有《蚌舞》、《花鼓子》、《木棒花》、《车上轿》及山歌、八音等先后获奖。1985~1987年参加“宣城地区1—3届‘宣州之声’群众音乐会”,先后有38名业余歌手获奖,有9人获演唱一等奖,还获“优秀创作奖”和“创作奖”各1个。此外,本县还有部分节目和文艺骨干3次加入地区代表队参加全省文艺会演。
泾县参加全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一览表

(三)抗日时期文化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泾县地处前线,文化活动以宣传抗日为中心。其中以新四军和各中学学生抗日文化宣传为多,国民党亦有抗日文化宣传活动。一般都以演出现代话剧、活报剧和歌舞节目等为主要形式。
驻军文艺宣传民国27年7月,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军部“战地服务团”下设戏剧队、音乐舞蹈组、美术组和民运组。军部“教导总队”亦设有文化队和“俱乐部”。这些抗日文化队伍就地取材,自编自演短小精悍的活报剧、独幕剧、合唱、舞蹈等。其中戏剧队还经常演出夏衍、田汉、陈白尘、吴祖光、吴强等名家剧作。剧目有《古城怒吼》、《游击队之父》、《一年间》、《魔窟》、《阿Q正传》(纪念鲁迅逝世两周年演出)、《繁昌之战》、《一条战线》等。民国27年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还上演苏联亚穆白的《清算》。此外,还演出木偶戏、“影子戏”(皮影)等。演出地点除军部所在地及其附近农村外,亦在其他乡镇巡回演出。
“战地服务团”文艺战士除自身演出外,还深入全县很多乡镇和农村教唱抗战歌曲,帮助排练各种短剧和文艺节目。
民国27年6月,国民党驻军某部“战地服务团”演员30余人(全系女性),在县城中山公园演出话剧、歌剧和京剧《农工兵学商》、《大战东林寺》等。翌年,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曾组织文艺团体来泾县在萧村萧氏宗祠内同新四军文艺战士同台演出抗日剧目。民国31年,国民党驻军某部“风票社”来县义演。同年国民党驻军五十二师政治部在茂林吴氏大宗祠演出名剧《凤凰城》及一些活报剧。
学校文艺活动泾县中学、省立十二临中、宁属中学泾县分校、广益中学茂林分校,培风中学等校,组织学生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日文艺演出,诸如话剧、相声、活报剧、京剧折子戏、合唱、独唱等。其中大型话剧剧目有:《生命之花》、《流亡三部曲》、《麒麟寨》等。民国31年县城举行中学生歌咏比赛,演唱抗战歌曲。各校音乐课及课外活动中均普遍教唱抗战歌曲,主要有《流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
群众团体的文艺宣传民国27年9月,泾县民众动员委员会“青年工作团”,多次下乡演出歌剧、话剧及其他抗战文艺节目。新四军军部民运部在当地组织“青年抗敌协会”和儿童团,并将其中爱好文艺的青少年组成“流动话剧团”,在云岭、茂林、章渡、中村等地巡回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和其他短小歌舞节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戏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