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早在唐代,随宣纸生产和蚕丝业的兴起与发展,泾县城乡商肆已臻兴盛。咸通中,李频、张乔咏《送许棠还泾邑》诗,有“绕廓看秧插,寻街听茧缫”,“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之句,市井之盛可见一斑。南宋初,井邑犹盛,批发商旅,往来如织,县于繁华处设商场,委官置局(先后设税课局、酒税务、盐务厅)收取商税。绍熙年间大水,井邑凋残,商业衰萎。嘉定中,县治徙迁。元至元间迁敬天坊(即今之城北)。明洪武初,市井仍甚萧条。成化始,全县手工业、商业日趋茂盛,除县治商市,并有18市镇。正德始,筑城造街,铺店栉比,舟车辏集。商贾远出他境,嬴走四方。一时“泾县纸”(宣纸)驰名全国,产销两旺,促进了泾县商业发展。及至清代乾(隆)嘉(庆)间,县城商业繁荣。本县土特名产纸、丝、茶、麻源源外销,东及日本,南达南洋;苏、浙、闽、粤商品不断输入。咸丰中,太平天国军与清军争战于县境城乡达10年之久,商业元气大损。同治后逐渐恢复。清末与民国初,全县城乡商业又呈繁荣。全县年输出货物(宣纸、丝、茶、麻等)约200余万银(元),输入货物300余万银(元)。全县较具规模的商镇,县城之外有马头、赤滩、榔桥、溪头、章渡、茂林、水东(今陈村)、万村、厚岸、孤峰等10个集镇,商店有2000家,京广百货,南北土杂,零售批发,市场活跃。此外,外出经商者足迹已遍及18行省,宁、沪、苏、浙、赣、鄂、湘、粤及沿江各地商埠,均有泾商开设宣纸栈、发行所,丝、茶行、烟行、竹木行乃至盐号、钱庄、典当各种行业,且不乏发迹,转而兴办纱厂、面粉厂等民族工业者,形成“泾帮”商系。故有“无徽不成商,无泾不成镇”之说。学者胡朴安撰《泾县乡土记》云:泾人在外经商者约计比居本邑经商者多三分之二,是泾邑商界特色也。民国20年《安徽第九区风土志略》载:泾人长于经商,京(南京)、镇(江)、沪、汉(汉口)诸大埠,无不有“泾帮”之称。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泾县地处抗战前沿,全县商业一蹶不振。胜利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全县商业愈见萧条。至解放前夕,全县商店歇业倒闭近半。
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建立国营商业企业和集体性质的供销合作商业企业,同时扶持发展私营个体商业。随着全县工农业生产发展,城乡市场日趋繁荣。1951年,全县先后建立中粮油脂、盐业、煤建、百货、花纱布、土产等国营商业企业6个和县、区供销合作社11个,登记发证私营商店724户,个体摊贩344人。1956年,全县国营和集体商业企业发展到42处,有1239个私营商业企业在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组成合作店、合作小组,设340余处门市部,有部分公私合营转为国营商业企业。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由1950年的122万元上升到1280万元。此后,长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贸渠道单一。“文化大革命”又给经济发展带来破坏,全县商业经济萎缩,至1976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一直徘徊在2000万元以下。1978年上升为4803万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改革商业体制和转换经营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商业,城乡市场空前活跃。1987年,全县有国营商业153个,集体商业695个(其中供销合作社487个),个体有证商贩2400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256万元,为1950年的108倍。
上一篇:第二节 电讯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