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生产管理
建国前,宣纸生产由业主亲自掌管,一般都雇用“管棚”负责一切棚务并指导生产,同时设专门“管帐”人员负责产销成本、利润核算、记帐等财务工作。最后一道工序——看纸、剪纸、质量检验亦由专人负责。在外地设有纸栈(发行所)的棚户,则雇用“坐栈”人员若干名负责销售。此外,各个生产环节还有技工(俗称“作头”),负责原料收购、加工、抄纸、焙坑、成篓等具体工序的技术指导与监督。
建国后,宣纸厂企业管理,经由经理负责制、厂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等过程,逐步完善了生产管理体制。各厂均设置生产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物资设备管理、劳动、财务管理等科室,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选 出代表参加民主管理,厂内重大决策则召开工代会讨论通过付诸实施。
二、计划管理
1954年宣纸生产合营后,纳入国家计划,当年下达生产计划43吨。至1958年超额完成了150吨的生产计划。1960年计划任务300吨,因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仅完成计划的38.4%。“文化大革命”期间宣纸产量锐减。1978年后产量逐年上升。1985年以后基本上实行以销定产,全县产量超过历史最高纪录。
三、质量管理
宣纸质量历来为厂家所重视。1954年“合营”后即建立了“技术研究组”、“成品检验组”。1955年10月制订了《工人试行标准草案》后,对原料进行质量检查,按好坏分别保管、分别投产,优质原料产好纸,普通原料做次品纸。视成品质量的优劣决定正、副牌和残次品。并订立《三检制度》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检查。同时建立《质量奖励制度》奖优罚劣。从1972年起,全面实行从原料到成品质量管理,从而稳定了宣纸质量。1974年向全国各大城市书画店(社)、画家及其它用户发出“征求宣纸质量意见卡”,一般反映纸质较好。1978年9月以后,每年都开展“质量月”活动,开展优质竞赛。在企业整顿中,各厂均成立了TQC领导小组,车间也相应成立了QC小组,实行了标准化管理。
四、财务管理
宣纸生产联营时,联营处有司帐、出纳各1人,由经理统一管理,生产厂(部)设有司帐1人,主管备用金的使用和盈利分红、发放职工工资等。管理形式为二级管理一级核算。公私合营后,厂部设财务股,生产部设报帐会计,实行财务专职管理。管理项目与联营时基本相同。合营初期的财务帐册仍沿用老式帐册。国营宣纸厂1956年财务科采用新帐册,使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1959年后开始建立“职代会”,选出职工代表参加财务管理。80年代企业整顿后,各厂财务收支实行严格报批手续和检查外,并接受县审计部门、财税部门监督检查。
五、劳动管理
建国前宣纸棚用工均由业主雇用,工人中有技工和普通工之分,内工和外工之别,又有亲姻地缘关系之分,构成三个等级。
技工:指捞纸,晒纸、剪纸,调皮等工种,大都由本地人担任。全县各棚此类常年技工约1500人。
普通工:指做料、帮槽、碓班、选料、鞭干草、烧焙、烧皮锅、散活等一般工种。工人多为桐城、无为、巢县、庐江等县来此谋生的劳力。全县各棚户总用工约3000人。这些外来工每年开春来棚,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回家。
内工:指剪纸工。多是业主、管棚(类似经理)的亲信人员。对生产、质量起重要监督作用。管棚人外出,有临时代管生产权。故有“剪纸先生,捞纸匠,晒纸的伢儿不象样” 之说。其生活待遇较为优厚,伙食与管棚、管帐人员等同。
工人生产定额,以捞纸一个工日生产“十刀头”940张成品为准,其它工种都围绕这一指标来完成日工作量。由于计件定额,工人为了多挣工资,起早摸黑干活,甚至带病参加生产。歇工或工伤、患病,厂方只供伙食,不付工资。重病回家就医,生活便无保障。此外,在小岭一带有不少做燎皮、燎草的专业户,他们既是业主,亦是工人,亦农亦工,自产自销。
建国初宣纸联营时,用工与过去大致相似,但不再有外地人来此佣工。1954年宣纸业实行公私合营,工人来源由国家安排,企业不再自行吸收。
1956~1958年,泾县宣纸厂对散落在全县各村弃工务农的宣纸技工摸底登记,经县批准回收183人。并规定严格控制使用农村劳动力,确因生产需要,经县劳动部门同意,限期使用,定期退回。1982年后开始内招职工家属子女,老工人退休,子女顶替。1987年7月国家取消子女顶替,实行劳动合同制。地方国营纸厂用工由县劳动局统一招工,实行城镇待业青年报名统考,择扰录取办法。乡镇村办宣纸厂用工大都招用本乡青年农民。
上一篇:第五节 销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