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泾县工业门类少,不仅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且规模小,产品单调。名优产品主要有宣纸、宣笔和纸伞、剪刀、糕点等工艺制品。建国后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改革开放后,全县工业发展步伐加快,现有工业按国家标准划分,已有21大类,59个中类,82个小类,其中主要为机械、造纸、电力、食品、建材、冶金、煤炭、纺织、皮革、森工、食品等门类,并涌现出一批名优拳头产品。
一、造纸、印刷
泾县宣纸生产始于唐代,至今不衰。土纸生产历史亦甚久远。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明清之际泾县除宣纸外,土纸生产有6个品种:表芯纸(又称三六表)、干古纸、骨皮纸、黄纸、高廉纸、署纸,以表芯纸居多。清道光年间潘村、茶冲、棠叶村、巧峰一带普遍生产骨皮、黄纸,高廉纸等;孤峰、田坊、盘坑、梅家冲、清水塘、董家、李家塌、周家冲、殷家坑、水山坊等地主要生产表芯纸,这些纸棚槽户都有商号。民国23年全县表芯纸槽发展到386帘,从业人员1930余人,年产表芯纸69500担,占全县土纸产量的22%。民国26年底,全县有土纸棚81个,从业人员1600余人。抗日战争开始,时局动乱,土纸生产逐年下降。民国32年5月,官办泾县中心工厂造纸(设上郎坑,今属古坝乡)开始生产文化用纸,月产90令(每令3刀,每刀100张),后改为泾县县营民生工厂,生产毛边纸、黄纸,后因每况愈下而停产。民国37年全县土纸槽仅剩56帘,从业人员336人。1949年解放后,人民政府扶持槽户恢复表芯纸生产。1954年,全县有土纸槽180帘,从业人员1100余人,年产纸700余吨。1957年,泾县建华造纸生产合作社及泉丰、潘石、茂林造纸厂先后建成投产,至1959年全县有206帘槽,年产土纸1400吨。后因市场机制卫生纸、文化用纸供应增加,土纸销量大减,本县土纸生产厂家先后缩小生产规模。60年代末,全县土纸年产量已徊徘于200——300吨之间。70年代多数年份仍维持原来水平,是50年代年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80年代,全县土纸生产更趋萎缩,田坊、孤峰两地,虽有个体和联户生产,但全县总产量下降,1987年,仅产150吨。
泾县机械造纸始于60年代,1961年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在太园乡香山筹建造纸厂, 未投产。1965年交由本县地方接办,经投资扩充建成泾县地方国营第一座机械造纸厂——泾县香山造纸厂,生产木浆纸袋纸。1972年,泾县建华造纸厂采用机械造纸,生产竹桨纸袋纸。80年代初,泾县造纸厂(即香山造纸厂)、建华造纸厂实行技术改造,扩建机制生产线。扩建后,泾县造纸厂年生产能力到5000吨;建华造纸厂竹浆牛皮箱板纸、纸袋纸、瓦楞纸年生产能力达2万吨。1981年丁桥乡又建泾县卫生纸厂,两条机械造纸生产线生产C级卫生纸和文化用纸,年生产能力3500吨。该厂在省中医学院科技人员指导下研制成功的药物保健卫生纸为省内首创,畅销省内外。至1987年,全县先后扩建新办已有9家造纸企业,全年总产值1801万元。
泾县造纸工业产值情况表

泾县造纸工业建国以来部分年份产量统计
表7—8单位:吨

泾县印刷业始于何时无记载可考。现在所见本县有明代谱谍,为邑中梓人镌刻版本,木版刻字印刷。清乾嘉间,本县翟村儒生翟金生率弟子和子孙费时30年,自铸泥活字10万余枚,大小5种规格,曾印刷自著诗文,名《泥版试印初稿》,并为江西作者承印《仙屏室诗录》,印刷本族《翟氏宗谱》等,是为本县活字印刷之始。民国初,县城有印刷社,除木版印刷、木版水印外,并开始石印印刷。民国20年县城有美华印刷社、东亚印刷社、萧元和印刷作坊、民生印刷店等5家。美华印刷社购置脚踏印机和少量铅字,开始承印简单表格,名片等。抗日战争爆发,随六区专署迁来泾县的复兴出版社在县城开业,铅印《宣报》和教科书等。抗战胜利后,复兴出版社外迁。章渡镇王振裕印刷社迁县城开业,增添印机和铅字。铅印业务逐渐扩大。
私营印刷业持续至1955年,以王振裕、美华两户为主合并为振华印刷社,1956年转为公私合营振华联营印刷厂,县财政投资添置印刷机械设备,承接《泾县报》铅印业务。后转为国营泾县印刷厂。该厂80年代已拥有电动对开自动、压痕烫金等印刷机械。1984年后,有丁桥新华彩印厂、泾县城关人民印刷厂、黄田印刷厂、泾县粮油食品局印刷厂相继开办。泾县印刷厂印刷规模、营业范围居同行业之首。
二、机械
抗战时期,民国29年(1940),芜湖萧恒华独资经营的恒升机器铁工厂迁至本县城关南门郊外,以翻砂制造木炭引擎为主,同时修配一般机械零部件,抗战胜利后迁返芜湖。本县仅有铁器、铜器、白铁制品和小型器械修配的铺、坊,设备简陋。1952年,县城部分工匠组建金属修配小组,修理装配一般机械零部件。1954年,城关镇新民街、北街及茂林、马头先后组织了4个镇铁器生产小组,开始翻砂铸造小型铁制产品,仍以手工操作为主。1955年,赤滩迁炉铺至县城南门办机械厂,开始购置台钻、台钳、车床等机械设备。同年,城关金属修配小组集资创办五金厂,生产喷雾器和农具铁器同时开展金属修配、自行车修理业务。1956年,赤滩、榔桥、茂林、陈村、章渡等集镇以铁、木工匠手工业为主,先后建立铁器,金属修配、冶坊14个社(组)。城镇木业农具生产合作社吸收城关、赤滩、晏公3个木器组和后山剪刀组,在城关建简易厂房6栋,购置25马力柴油机1台为动力,安装圆盘锯2台及其他机具,半机械半手工生产水车、风扇、制茶机、茶叶箱、犁耙耖等铁木制农机具和生活用品,年产值5万元。1958年,全县“大办工业”,城镇木业农具社、城关铁器社、金属社合并建立泾县农具厂,各公社农具社、厂都扩充设备,扩大生产。县又投资兴办泾县农业机械厂,翻砂铸造本县铺设轻便铁路所需铁轨和“小火车”输箍,并开展车辆修理业务。后易名中心机械厂,分设小五金厂、农机厂。1963年又调整合并为县农业机械修配厂,增加车、镗、钻、刨机床等设备,生产农用机械配件。1967年,该厂制成第一台JO2系列22—4配泵电动机,更名为县农电机厂,开始生产交流电动机。1973年县农电机厂分开,建县电机厂(1980年,更名皖南电机厂),专业生产电动机;建泾县农机厂,主要生产柴油机与内燃机配件。是年,乡镇(时称公社)办的农具厂(社)、农机修配厂、综合厂已发展到23个。其中城关、太园、赤滩、茂林农具修造厂、园林机械厂、章渡农具综合厂和修造厂、潘村农机修配厂,已有车、刨、钻床、液压机、打孔机、电焊机、翻砂炉等设备,生产铁木农器具和农机修配,少数厂已制造定型产品。水东农具厂生产台虎钳、三抓钩2种产品、太园修造厂生产自来水龙头和110型脱粒机。园林机械厂生产电机端盖,城关农具修造厂生产人力打稻机、制茶机等。1979年全县机械工业产值174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9.7%
1980年始,全县工业体制改革,机械行业在转换调整中,骨干企业得到发展,皖南电机厂以生产Y系列节能电机替代源jO2系列产品,1983年由机械部确定为定点生产厂。县农机厂改以专门生产农用三轮车变速箱和离合器为主要产品,由省机械厅定为定点生产单位。同时,新办电机配件厂,生产永磁系列交流发电机;扩建县汽车大修改装厂,承担南京“跃进牌”和沈阳金杯系列汽车特约修理业务,改装生产“江南”旅行车和农用运输车。乡镇机械企业在技革竞争中部分迅速发展成为优势企业,浙溪乡原有农机修配厂经过技改,改为油箱厂,专业生产11个系列20多种型号柴油机油箱和调整滑盘。产品行销24个省,部分配套出口。太园农机修配厂发展成生产各种水泵、喷灌机、手提式2电泵的专业厂。1984年,西阳乡个体户徐龙海和当地政府共同投资联办“五金机械厂”,生产土豆削皮机、两用切削机。产品销往东北、华东各大、中城市。
1987年全县机械工业已发展有通用设备与零部件制造、锅炉与原动机制造、铸锻毛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制品等。机械行业企业18个,年末职工1855人,固定资产原值1317万元。机械工业总产值289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7.6%。
泾县部分年份机械工业生产情况
(1980年不变价)

三、化学
民国初,本县已有私人家庭土法熬制土硝,具体户数不详。民国21年(1932)县政府曾设硝磺管理机构。此外,城镇、茂林、马头等乡镇有蜡烛作坊10余家。县城作坊较具规模,有男女工20多人。集镇作坊规模甚小,农村油榨(坊)少数也兼制蜡烛,一般都是季节性生产。民国22年茂林镇私人小业主开办胭脂花粉厂,应用部分化学原料配制生产胭脂花粉,不久歇业。
抗日战争期间,煤油来源受阻。一时黄田、茂林、黄村平垣等地先后有私人炼制松油脂出售,替代煤油供应照明。抗战胜利后停产。
建国后,1958~1960年,县商业等部门投资兴办江梓山松脂油厂、硝磺厂、酒精厂等小型化工企业,因技术和设备不足先后停产。70年代始,泾县化学工业重新起步。县工业部门先筹建泾县化肥厂、泾县微生物农药厂。1972年化肥厂建成投产,生产碳酸氢氨;县微生物农药厂1973年投产,生产“920”农药和“5406”菌肥种。继之,又建磷肥厂。1974年,县交通部门建化工厂,生产84号炸药。1977年化工厂改产电石和硫化碱。与此同时,乡村社办企业中也开始有化工企业。1973年赤滩建成塑料制品厂。1977年凤村建成磁性材料厂,生产永磁铁氧体,产品为扬声器用磁体和工业用磁体。1980年县磷肥厂停产;县微生物农药厂转产味精,经过扩建,至1987年年产量达1500吨。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中新建一批化工企业。1984年建茂林化工厂,生产包装合成胶;黄田建玻璃化工厂,生产玻璃纤维;北贡、太园分别建漂白液厂,生产漂白液;榔桥建塑料制品厂,生产农用薄膜;昌桥建海棉厂,生产各种规格海棉;经委系统开办建筑涂料厂、新型建材加工厂,生产聚酯树脂各种涂料。1986年茂林建成氟塑料制品厂,生产氟塑料合金磁力驱动泵,年产非金属耐蚀工业泵6000台。其卧龙牌氟塑磁力泵已小批量出口丹麦、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1987年全县已有化工企业17个,24种化工产品。化学工业在全县工业企业中已占一定位置。县化肥厂1987年合成氨产量7371吨,氨肥折纯5365吨。是年全县化学工业总产值733万元。
泾县化工企业与产品一览表


四、建材
泾县生产建材历史久远,考证现存实物,宋时砖瓦生产已具规模,工艺已达较高水平。建于宋大观、绍兴间的今县城对岸水西双塔,塔体所砌各式青砖、碟瓦,规格整齐划一,至今外观平整光洁。此外,散见于全县村镇明清民居宅第所用砖瓦建材,也足以证明当时建材生产已较普遍、工艺亦高。普通青砖分整砖、开砖和大小地面砖不同规格,碟瓦亦有大小之分。其中尤以用作砌筑外墙墙面(也有部分内墙墙面)、门头、门面之磨花砖,砖面不仅光洁细平,且黑白花纹颜色鲜明,构成清晰画面,或如山水、鸟兽,或如人物脸谱,自然逼真,美观耐用。民国间,县城郊区有砖瓦窑3处,常年生产青砖、碟瓦,年产量约20~30万块。农村砖瓦窑属季节性生产,一般集镇附近较大村落均有窑户,石灰窑较砖瓦窑多。具体窑数不详。磨花面砖和地面砖抗日战争后已不见生产。缸瓦生产古已有之,产于琴溪乡陶窑、施窑一带,为陶制产品之一种,销本县和宣城、南陵等邻县。
1953年前,全县建材生产仍为个体窑户经营,多数亦工亦农、季节性生产。1953年始,县城建立工农砖瓦生产小组,建蒙顶窑2座,生产开片砖,斧脑砖、碟瓦,年产约50万块。1957年各地个体砖瓦窑户组织起来,建立砖瓦窑生产合作小组,多数属生产大队副业,少数属农业生产合作社单独核算。这类小型砖瓦、石灰窑全县最多时有百余处。县工农砖瓦小组扩建土窑达9座,工人60余,年产青砖80万块,碟瓦6万块,产值5.4万元,固定资产4万元,为全县规模最大砖瓦生产单位。1958年“大办钢铁”,兴建小高炉,砖瓦需求量大增,工农砖瓦小组改成泾县砖瓦厂,工人达300余人,两年生产青砖350万块。农村公社砖瓦窑都成倍扩大生产,规模较大的砖瓦窑有太园、章渡、蔡村、赤滩、白华等公社窑厂,一般年产砖瓦在20~30万块左右。1960年始,砖瓦生产大减。县砖瓦厂精简职工,产量减半。农村窑厂多数先后停产,少数时停时续。
1962年开始机械生产砖瓦,县砖瓦厂由解放军驻泾后勤部队支持平瓦机1台投产制瓦。1965年自购简易制砖机1台开始机械制砖,是年产砖40万块,平瓦9万块。70年代县砖瓦厂停止传统碟瓦生产。1974年在幕山兴建18门川式轮窑,购420中型制砖机1台,当年7月试产红砖527万块,红平瓦44万块。嗣后,太园公社、丁桥公社相继于1970、1974年分别建成18门轮窑厂,机械生产红砖、平瓦。赤滩、蔡村(毛田)、潘村(山口)、汀溪、西阳、陈村、包合、黄村、茂林、浙溪等公社也相继兴建砖瓦土窑厂、平瓦厂。1980后,又有潘村、章渡、昌桥等乡先后建成轮窑厂、立窑厂。1985年县园艺场建22门轮窑场,年产砖瓦1700万块。至1987年全县有县、乡(镇)办砖瓦厂23个,村办、联户办、个体办砖瓦厂60余个。
泾县耐火材料生产始于70年代,1972年从县陶瓷厂析出耐火材料生产车间,建成县耐火材料厂。建厂后研究试制产品有粘土砖、高铝砖、轻质保温砖,生熟配比耐火材料等,年生产能力达1500吨。
1970年泾县水泥厂建成投产。1972年扩建改为普立窑,由年产水泥500吨增加到3000吨。1979年又改为机立窑。1985年产量达2.5万吨。1977年、1984年乡办企业太美水泥厂、北贡水泥厂先后建成投产,年产水泥都在2万吨以上,产品均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25”、“325”,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质量标准。
随着水泥生产发展,县城建、广播部门和部分乡镇先后兴办水泥预制品厂,产品有水泥预制板块、门窗框、涵管、电杆、多孔板、水泥砖、瓦、石棉瓦等。
80年代始,还先后兴办大理石厂、石子厂等建材生产企业。至1987年,全县共有建材工业企业(不含村以下)46个。其中水泥生产业3个,水泥制品、石棉水泥制品业10个,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25个,耐火材料制品业1个,土砂石开采、加工业7个,另外有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建材企业42个。1987年产砖8331万块,水泥予制件12677立方米,水泥37618吨,大理石板材464立方米,荒料571立方米,平瓦984万片。产品多数销于本地。大理石荒料销往上海、江苏及本省市县,其中大理石板材——泾川白玉畅销国内大中城市,并出口东南亚各国。是年,全县建材工业总产值889万元(1980年不变价),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4%。
五、采矿冶炼
铜矿开采清嘉庆《泾县志》称:旧志载泾县西南铜山产铜,昔冶于此。相传汉吴王濞尝鼓铸于是。辩证以为误说。1958年省地质勘测队在铜山勘探,发现该地有铜矿老井,多处积废渣成堆,初步测算当是明代以前。70年代初,当地铜山公社开始试采,散掘鸡窝铜矿石。1979年省、县投资100余万元筹建开采铜矿,1980年正式投产,至1983年采铜矿金沙百余吨,全部供应铜陵有色金属公司作原料,治炼因产出少、亏损大,1984年下马。
煤炭开采据有关资料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县东晏公堂石山铺西边棠叶村上段之磨子山一带(今属潘村乡),已有江西矿工来此开采原煤。沿露头煤层挖筑30度左右斜井,用锄镢工具挖掘,用麻袋背筲出井。清光绪三十年(1882),泾县已有私商建万安煤矿公司,在琴溪一带开采煤矿,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只有本地冶坊、锅坊、铁铺等作坊购用,积煤甚多,生产不能发展。宣统二年(1910),有泾铜煤炭公司在潘村画眉岭、晏公堂一带开采煤矿,煤质优良,曾于民国5年(1916)在巴拿马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展出石炭获奖。是年,向实业部领照注册,正式营业,雇用工人200余名,日产煤50余吨。其时本县琴溪、章渡、水东等处都有私营煤矿公司,以泾铜煤炭公司规模为同行中之最。民国8年《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表》矿产部分载:泾县有泾阳公司(施阳村)、宝兴荣公司(杨梓山、画眉岭)、泾川公司(摇头岭)、王丰公司(毛田村)、昌大公司(李村)、瑞安公司(安子坑)、永泰公司(黄道冲)、泾铜公司(晏公堂、鼓楼铺)、老源盛公司(石碧山)、泾山、茨山、利记、宝华等16个私营采煤企业。抗日战争发生,先后有10家关闭,仅存五、六处继续开采。全县年产原煤约2~3千吨。后受战事影响又相继停产。抗战胜利后,泾铜、宝兴荣等煤矿公司先后恢复采煤,产量较前大为减少。民国37年(1948),两公司又先后停业。翌年,泾县解放,零星恢复生产。1950年晏公堂成立“联合煤矿”,主要是原来泾铜公司矿工组成(1956年改“工友建生煤矿”),继有“巧石煤矿”建立。1954年章渡成立“复兴煤矿”。1957年,县合并“工友煤矿”和“巧石煤矿”改为晏公煤矿,由县人委颁发“小窑煤开采证书。”继又成立昌桥煤矿。是年全县煤炭工业总产值15万元。1958年,“大打矿山之仗”。省决定在晏公组织大规模露天开采,是年10月在晏公堂成立“泾县煤炭生产指挥部”,随又更名“宣广煤矿筹建处泾县煤炭指挥部”,以“大兵团”作战方式,从阜阳、安庆两地区调来30189名民工,开挖汪家山煤田,剥离土方,进行大规模露天开采。指挥部下设发电厂、矿山机械厂、焦煤厂。是年产原煤49301吨,为1957年的37.3倍。全县煤炭工业总产值136万元。1959年,煤炭工业总产值上升到384万元。1960年,矿区无法浅部采掘,转入井采。指挥部撤销,民工遣返回家和调往繁昌、宣城等地,留有600余工人继续井采扫尾。1961年恢复为“晏公煤矿”,仅保留百余名工人生产,是年全县煤炭工业总产值仅31万元。此后全县煤产量逐年下降,1968年全年煤炭工业总产值只2万元。1969年始,在“大力开发江南煤田,迅速扭转北煤南运”口号下,全县兴办小窑煤,先后恢复建立潘村、邱村、东方红大队、琴溪、蔡村、毛田、兰山、水东、汪家山等小窑煤矿,共有煤井9处,年产原煤7500吨。1970年建摇头岭煤矿。潘村公社煤矿转为县社联营,更名“泾县巧峰煤矿”。是年县成立煤炭管理局,对泾县煤炭工业布局、生产安全实行行政管理。1972年全县大小煤矿扩大开采,建煤井87口,见煤有37口,便改为打浅井,开采露头表层原煤,由于投入大,技术设备不足,除上胡煤矿外,大多亏损。1973年始,巧峰、蔡村、东方红、中村4矿进行技术改造,蔡村公社煤矿,开始半机械化开采。1974年全县煤炭工业总产值113万元。至70年代末,煤炭总产值基本稳定在110~140余万元之间。
80年代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全县除县办和乡办煤矿外,先后兴办村办、联户办小型煤矿15个。1987年统计,全县注册煤矿10个,其中县、乡煤炭开采企业6个,村5个,年产原煤96885吨,总产值225万元。全系井下开采,分无烟和2号肥焦煤两种,供应当地工农业生产燃用,部分销往邻县及外省市。
铁矿开采1958年“大办钢铁”浪潮中,在发展煤炭工业的同时还开采铁矿。是年开办北贡铁矿。至年底,采铁矿石1.6万吨。此后逐年下降。由于铁矿石品位较低,含硫、锰较高,1961年中断生产。1969年恢复开采,供锰配料炼铁。1970年,蔡村公社与大队联合在张家岭开采蔡村铁矿,1974年停产转移上胡窑冲开采,年产铁矿石80余吨,1980年停产。1976年,南容硫铁矿建成开采。1987年全县有乡、村铁矿开采企业2个。
1979年后,全县非金属矿业兴起,到1987年先后兴办采石矿厂18个。其中乡镇企业8个,村办及民办10个。开采石英石、泾川白玉、斑马、彩云、条纹大理石及瓷石、粘土、瓷土、石炭岩等。
炼铁清代与民国间,赤滩、章渡等地有冶铺、炉坊(锅坊)六七处,多为回收废旧钢铁重新冶炼,加工制造工农业生产工具和铸锅。50年代开始合作生产,多数加入当地农具厂或农机修配厂。
1958年,全县“大办钢铁”,城乡各地造大小土高炉数以百计和无数土甘锅,调动万人参加炼钢炼铁。建造8立方米“小高炉”一对,又建泾县钢铁厂、焦化厂,因设备、技术落后,产铁量低,土焦硫重,质量差,投入大,1960年先后停产。1970年重新筹建泾县钢铁厂和泾县焦化厂,11月1号高炉建成投产。1973年4月13立方米2号高炉建成,和1号炉轮番运行,是年产生铁6840吨。1979年生产焦煤脱硫试验失败,焦炭生产终止。1983年,县钢铁厂1号炉技改扩容为24.5立方米,1985年3月投产,从此双炉投入运行,扭亏为盈。1987年产生铁24407吨。
泾县采矿、冶炼工业部分年份产量产值统计

六、电力
泾县电力工业始于新中国建立后。
1957年12月,县水利电力部门开始筹建安吴渠水电站,翌年8月正式建成发电。总投资76万元,拥有发电机2台150千瓦。建输电线路两条,一条为电站至章村电灌站,长6公里,途经青紫庵、花林、凉亭、茶场,后延伸至焦石埠和洪村,在凉亭处分支,经大路徐、新街跨青弋江至章渡,后又延伸至兰山;另一条由电站至泾县县城,沿途经湾滩、观武、官庄、甘露庵、跨新渡河、桂花墩、郑家荡、沙河、五里村、长16公里,木杆架设裸铝线,供县城用电。当时,该水电站为安徽省小型水电站中装机容量最大、设备较完善的电站。因无坝引水,发电受到水位枯丰、灌溉多寡影响,机组出力不能充分发挥,发电量逐年减少。1959年8月,建晏公火电厂,投资40万元,按装185千瓦发电机、CK—250HP锅驮机各1台,另装3台40马力柴油机带动发电,供应晏公矿区煤炭开采。同年10月,县财政投资在县城北郊筹建地方国营李子园火电厂,翌年,安装750千瓦、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2台,重点供应采煤用电。1961年,晏公火电厂并入李子园火电厂,作为李子园电厂停机检修时备用电源,向矿区和县城供电。1962年10月,李子园火电厂易名泾县火电厂。1963年后,泾县地方电网发展,电力用户扩展到县城郊区、安吴、章渡一带8个公社及数十个厂矿。70年代初,“五小工业”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渐突出。1972年8月,陈村水电站(中央企业)经华东电网向本县供电,架设泾县至化肥厂至上海设在本县的312电厂(三线厂)35千伏输电线路19公里。10月,泾县火电厂和晏公火电厂、安吴水电站停机发电,从此结束了地方孤立电网供电,实行趸售供电。全县架设以县城为中枢35千伏输电线路11条,全长80.5公里,形成地方输电网络。
泾县输电线路里程

泾县地方电力工业发电统计
表7—13单位:万千瓦时

全县先后建成7个供、变电所,分片对城乡输电。
晏公变电所建于1972年8月。有6千伏供电出线5条,分别至蔡村乡、汪家山煤矿、泾县宣纸厂、607、683厂上海内迁三线厂等用电户,分布于潘村、乌溪、古坝、蔡村、赤滩、琴溪6个乡。
白华变电所1975年建。受电35千伏、10千伏供电至浙溪、黄田、榔桥、乌溪、西阳、苏红、漕溪、汀溪、爱民9个乡及宁国县板桥部分地区。
溪口变电所1974年9月建。此前为溪口大坝闸门起闭电源,次年增容扩建和工程配套,1975年9月竣工使用。10千伏出线3路:分别由溪口~章渡~中村~云岭~北贡~南陵县烟墩;溪口~茂林~凤村~南容;溪口~溪口大坝~铜山。最远用户铜山乡麻岭村距溪口27公里。下辖水东供电组1974年9月建成,接替陈村万村变电所对查济、厚岸、包合、陈村乡供电。1962年至1969年从陈村水电站施工电源接电,1979年9月后改由陈村电站万上变电所供电。水电部14局为查济、厚岸架设30公里10千伏输电线交泾县地方使用。
茂林变电所1984年建,翌年10月正式运行。有4路出线,分别通往茂林、凤村、南容、铜山乡。10千伏线路总长72.7公里。配变总容量为2890千伏安。
云岭变电所1985年建,次年10月运行,分割溪口变电所负荷。架设云岭至花林8公里35千伏LGJ——70输电线,向中村、章渡、北贡、云岭4乡以及南陵县烟墩乡部分村输电。
黄村变电所1973年建,为黄村大坝闸门起闭电源,沿青弋江架设溪口~黄村35千伏线路,1974年扩建、配套,6千伏配电线路63公里,输电至黄村、安吴、丁桥。
城关变电所1973年10月建立,始称城关中心变电站,1978年扩建,至1982年1、2期工程先后竣工,线路供电改原6千伏为10千伏,共改建108公里,35千伏电源进线3路,在电源切换,运行方式变化时,起中心变电枢纽作用,供电线路122.8公里。供电范围为城关、昌桥、孤峰、童疃、田坊、太园、百园乡及赤滩、琴溪乡部分地区,年用电量占全县总用电量的70%左右。
泾县供电统计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全县山区农村先后还自办小型水力发电站40余处。电网输电后,多数先后停止发电。1987年全县仍存4所小水电站。
县内国家电力工业1958年,国家水电部在境内陈村乡兴建陈村水库。1970年8月建成陈村水电站利用陈村水库蓄水。当年10月3号机组并网发电。2号、1号机组分别于1971年10月、1975年7月发电。1973年4月在距陈村水电站下游40公里处,兴建纪村水电站,为陈村电站分电站。利用陈村电站发电尾水和徽水发电。1977年7、8月先后两台机组投产运行。两站总装机18.4万千瓦,为华东电网主要水电站之一。
华东电管局后方电力处于1969年6月在本县乌溪乡姚村建“312”火电厂,装有2台1.2万千瓦的发电机组,35千伏输电线路由旌德(县)星火变电所进入境内,经浙溪,榔桥至乌溪312电厂。1981年停办,基础设施移交本县。
七、食品
泾县的食品工业有酿酒、酱制,糕点制作、粮食油料加工等类,以酿酒历史最为悠长。早在唐代泾县豪士汪伦邀李白游桃花潭,酿美酒款待,李白作《过汪氏别业》咏道:“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宋代泾县治署已建酒税务于治南赏溪楼。且“官酒照额尽数”。清代泾县酿酒已有烧酒、高梁酒、米酒(甜酒)、蜜酒之类,素有五香酒、雪酒、封缸酒之别。民国期间,城乡各地集镇都有漕坊酿酒,抗日战争前,全县大小酿酒漕坊达30余家。仅马头一镇就有5家漕坊。民国29年(1940),县政府为控制粮食,查封章渡、榔桥两地区漕坊11家。
1949年初先后又有11家歇业。1950年,全县有私营漕坊5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私营漕坊先后转为社队工业或停业。
1954年,在县城西岸桃花台山麓建地方国营泾县酒厂。始以酿制白(干)酒高粱大曲为主,后研制生产53度、38度桃花潭名酒;53度云岭特曲、高梁大曲和50度泾川白酒。70年代,童疃公社建童疃酒厂生产白洒。1976年全县产白酒662吨。80年代先后有琴溪葛仙庵酒厂、汀溪饮料厂、太园乐园饮料厂、春满园食品厂饮料车间建成投产。有3条饮料自动生产流水线,生产糯米酒和各种饮料。1987年全县年产白酒、饮料酒2130吨。
建国前,全县城乡集镇都有酱制品和制作糕点的生产作坊,俗称酱坊和糕饼坊。一般为前店后坊,手工操作,工艺虽不复杂,但各有特色,生产规模不大,自产自销。糕点有字糕、酥糖、京枣、麻球、明心糖等20多个品种。其中以字糕、酥糖、明心糖最著名。此外各地还有糖坊、欢团店、炒货店,生产米糖(俗称“灌心糖”)、花生酥、芝麻片、炒米糖等。酱制品生产主要是豆制品和各种酱菜、酱油米醋等。其中溪头干子,章渡公益酱坊酱菜,县城元昌酱园干子和酱油,都为当时颇具名声的产品。
50年代起,县办国营食品厂及各地供销社设糕点坊,生产各种传统糕点,并增加饼干、香蕉酥、糖果等新品种。80年代始,食品生产发展最快,乡镇办、商店办,联户办、个体办食品厂、店遍及城乡,至1987年有糕点、糖果、罐头、调味品制造工业企业16个,除生产传统糕点外,徽式、广式、苏式、西式糕点等系列产品140多个,供应本县市场并销往省内外。其中县食品厂、云岭食品厂、城关春满园食品厂产品颇有声誉。
1951年县商业部门在县城创办酱制品厂,私营酱坊后都为其兼并。集镇私营酱坊亦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纳入供销合作部门组织生产经营。70年代末,将原来章渡供销社酱制品生产部扩建为章渡酱菜公司。在保护持继承传统基础上,改进酿制工艺,扩充设备,部分采用机械生产,产品实行标准化管理。有黄豆酱,香辣萝卜条,菜瓜条、酱生姜、酱辣椒、蒜、酱莴笋、竹笋、香菜,以及酱油、米醋、辣酱等50多个品种,用真空小包袋的有10个品种,其中红个辣椒、什锦菜、香辣萝卜条等为名优特产品。该公司年产各类酱制品4千余吨,销往省内外30个县市。80年代始,乡镇企业中又兴起开办酱制品厂、豆制品厂,并有联户、个体户开办小型作坊。其中丁渡酱菜、溪头干子相继恢复传统产品。1987年全县食品工业总产值达2251万元。
八、纺织服装
泾县历来种桑养蚕、种棉、种麻,女勤纺织,缫丝销省内外。手工纺织遍布全县,生产棉布(俗称家机布)、麻布。鸦片战争后洋布倾销,农村手工纺织业日渐衰落。
资料载:清光绪间至民国初,泾县销出白丝,麻布收入年平均在百万银以上。民国元年,县城天生丝行开业有缫车10架,缫锅10口,职工20多人。年产白丝1500公斤。相继有章渡、水东(今陈村)、厚岸、赤滩、马头等地丝行开业。年产白丝约3000公斤,销往芜湖上海等地。民国元年至民国15年期间,上海丝织业在泾县各集镇设茧厂10家,收茧缫丝运往上海加工丝织品。抗战爆发后,缫丝生产一落千丈。
民国9年(1920)始,茂林、县城、马头等地,先后有私人开设锦华、泰康织袜厂,用手摇机生产男女棉纱袜。后又有致和、太美等织布厂、机坊、棉线店开业,用木机纺织棉布。民国25年,泾太合作事务所提供资金在丁桥开办袜厂,有织袜机2台,后又扩建为生产袜子、麻布、染布、纺织综合性生产厂。芜湖、宣城沦陷,外地纺织品无法入境,泾县织布业一时兴起,织布厂、机坊遍布城乡,最盛时达百余家。一般机坊规模小,大厂不过20余名纺织工人。木机织造本色或彩条棉布。民国29年,县政府办平民工厂,生产棉纱、棉布、毛巾。年产布400匹,毛巾1300打(每打12条),产品销往县内外和徽州各地。“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在泾县小河口建立毛巾生产合作社,生产毛巾供军需民用。民国30年,第六区行政公署在榔桥开办“纺纱实验厂”。民国32年,易名省立泾县纺织厂,年产棉布1200匹,毛巾1800打,棉纱5400公斤。抗战胜利后移交泾县地方接办,一年后停产。另外,泾县黄麻生产和编织以黄村、丁桥最为集中,质量最好。农家自种、自纺、自织居多,所产麻布行销大江南北。抗战开始,丁桥、黄村一带先后组织麻布生产合作社8个,年产麻布2万匹。新四军驻泾期间曾扶持4个麻布生产合作社。
解放初,全县有私营机坊95户,棉丝线店7户。1950年全县产棉布49万米。1951年,县城棉织工人自愿结合,成立城关棉织生产小组,后改为生产合作社,50年代末扩建为泾县纺织厂。赤滩、蔡村等地亦先后建立棉织合作生产组。1956年全县年产棉布114万米。1958年“大跃进”开始,棉纺业生产秩序被打乱。1962年,泾县纺织厂工人精简下放,年产棉布降为11万米。1965年调整产品,开始生产蚊帐布和条格布、被单布,产量回升,年产36万米。1971年被列为省轻工业部门棉布生产定点企业。1980年后更新设备,1987年已拥有1511型织布机55台,宽幅提花织布机12台,改产以宽幅提花被单布为主,兼产彩条毛巾,100厘米漂白蚊帐布,1986年,棉布、被单布年产89万米。此外,1984年至1985年乡镇企业中开始发展纺织业,先后有云岭针织厂、中村丝织厂、香山丝织厂建成投产,生产开司米服装和被面、绸布。
泾县缝纫业民国时多为来料加工,手工操作。民国19年始有裁缝铺使用缝纫机,后逐渐增多。1949年,县城有缝纫铺25户,从业34人,乡镇有缝纫铺50余户。另有零散缝纫工匠上门加工。1955年起多数实行合作。是年,县创办泾县被服厂,各乡镇建立缝纫生产合作社(组),除来料加工,并承接工商部门订货,成批生产。1957年,全县缝纫工人570人。70年代,县服装厂以加工订货制作为主,兼营来料加工;集镇缝纫社多以来料加工为主,少数社承接订货,小批量加工成衣。1978年,县被服厂开始自制成衣投放市场。80年代服装业又有发展,全县相继兴办泾川服装厂、舒乐衬衫厂(为上海舒乐衬衫厂泾县分厂)、榔桥服装厂、百园新星服装厂,生产西服、雨衣、衬衫等男女成衣,均为电动缝纫机械,实行流水作业。原来乡镇集体缝纫合作,大多先后解体。个体缝纫业迅速增加。1987年全县有棉纺、织造、丝绢纺织、纤维原料初纺加工企业3个,服装制造企业6个。全年总产值470余万元。
泾县制鞋业在抗战前,仅有县城1户鞋店,前店后坊手工生产皮底布鞋自销。民国29年增加到2户。1952年创办泾县制鞋小组。1958年后,几次合并为泾县服装鞋帽生产合作社。1974年改为泾县鞋帽厂,生产皮鞋和部分劳保用品,增加注塑布面鞋子生产,款式10多种。同时增加草帽生产。1984年乡镇发展制鞋业,先后办有黄田皮鞋厂、黄村皮鞋厂、爱民皮件厂,生产皮鞋、布鞋及其它制品。
九、其他
泾县制笔生产历史悠久。唐、宋时已有毛笔制作业,因县隶属宣州,总称宣笔。宋末元初,连年战火,制笔工人外流,泾县宣笔业遂趋衰落。民国初,全县城乡共有制笔作坊4家,以县城南门刘步云笔店著名,前店后坊,手工制作,业主参加制笔,工人4人,最盛时年生产毛笔约6万余支。抗战爆发后一度歇业。民国30年前后,县城相继又有汪锦云笔店、时青云笔店开业,毛笔有百多种规格,年产4~6万支不等,大部分在县内销售。解放初产量减少。60年代初,安吴人民公社发展社队企业,建湛岭毛笔厂,1963年改泾县宣笔厂,扩大毛笔生产。70年代,厚岸、黄村两公社先后创办鹤岸堂笔厂、楚中山笔庄、黄村徽笔厂,在发掘继承传统工艺和传统品种的同时不断研制新品。1979年后,相继投产的有书法家林散之设计的“鹤颈”笔;画家刘海粟设计的“古法胎毫”;国画家匡亚明设计的“北尾合笔”。1987年,全县毛笔制品已360余个品类,年生产量达400万支,产品销往国内各省市及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和地区。
泾县生产纸质雨伞久已闻名,其中以榔桥、乌溪、茂林等地质地最优。解放前,全县雨伞店约五六十家,县城、榔桥、乌溪、茂林、孤峰分布最多,年产雨伞4~6万把,行销沿江各商埠集镇。解放初期,不少伞店停产歇业。1950年县城雨伞业工人组织起来,成立雨伞生产小组,1956年改为城关雨伞生产合作社。1958年12月,雨伞社、竹器社、麻绳社,蔡村福利厂合并,成立泾县工艺品厂,生产雨伞、竹器、麻绳等。1961年划开恢复雨伞社。榔桥、孤峰两地亦相继建立雨伞生产合作社(组)。改制油布雨伞为主,纸伞渐为淘汰。70年代末,外来晴雨伞充斥市场,本地布伞滞销,雨伞社、厂先后转产。1987年泾县福利厂开始生产晴雨钢骨布伞。
泾县工艺品制作无记载可考。清、民国间,县城、茂林、水东等镇均有装裱、纸扎店,装裱书联、画屏,以县城、茂林两处工艺最佳。抗战爆发渐趋衰落。民国30年仅存县城2处裱画店,后亦改从其它产业。1979年3月,泾县工艺美术厂创立,开始生产折扇,宣纸册页、各种仿古宣纸制品并从事书画装裱,制作笔帘笔挂,有10种产品。其中水磨玉骨折扇有巨型挂扇、中等、微型折扇。规格有方楞、麻花眼花瓶、竹节、鱼尾等30多种造型,畅销全国各地,部分销往香港和东南亚各国。80年代始,古坝、榔桥、西阳、汀溪等乡镇先后开办小型工艺制品厂,利用本地资源生产根雕、根塑、镜框、笔架、笔筒、相架、盆景、花架等20多种竹木工艺品。
泾县制陶业古已有之。琴溪乡陶窑施窑二村素有“陶乡”之称。1984年,省文博部门在陶窑村至摇(窑)头岭、窑峰一带考查,发现刻有“宣”字陶具和青瓷,用“蟹壳青”釉。初步鉴定系唐、五代时期4处宣州古窑址。清末至民国25年前陶窑、施窑、新溪、罗家冲等村长龙窑多达60~100余条,窑工达千人,产品销芜湖、南陵、宣城、当涂、太平、青阳及沿江各地。抗战期间销路受阻,制陶业衰落。1949年,全县有大小窑3条。生产日用生活陶制器皿及缸瓦,窑工40余名。1956年建陶窑生产合作社,后成立泾县陶瓷厂,年产陶制品40万件。1980年后,黄村、孤峰、琴溪兴起联户、个体建窑生产陶瓷制品,至1985年底,全县共兴办陶窑11条,年产陶制品百万件左右。
此外,建国前泾县还生产用黄泥土烧制的风炉。因泥土中含有金沙片,熠熠发光,故称金沙风炉(类似现在的火锅炉)。以凤村一带产品为上乘,行销县内外,现仍有个体户少量生产。
上一篇:第一节 体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