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境内邑民向称淳朴。清光绪《广德州志》称:“桐民耕读为业,勤俭自如。贫不为仆妾,富不蓄奴婢。客至以子弟供使。”“人性直而好义,俗信巫而尚鬼。君子业儒术而尚质朴,小人节俭而力农桑”。“桐虽僻处山郡,而彬彬质有其文,先辈典型,犹及见之”。清咸、同以后,来自河南、湖北、浙东、皖北的客民大批入境定居,相错杂糅,而其中淳良敦朴者亦多。
捐资公益,扶危济贫,乐善好施,尊老爱幼,历来为邑人称道。义举善行历代迭出不穷。乾隆四十年(1775)州大旱,梓民陈益先、陈树澄弟兄二人,将家中积米140余石、钱百千拿出捐助灾民。乾隆五十年(1785)又遇饥荒,兄弟俩又捐米350石、钱50千救助饥民,因而被“勒姓名于旌善亭”。民国23年(1934)广德大旱,树皮草根掘食殆尽。县人葛守诚首倡捐资购买谷米,在县城设立4个施粥点,每天都有五六千人前往喝粥。时旅居杭州的县人钱文选亦多方奔走呼吁,除将在沪、杭等地募集的棉衣3000余件、免税大米4500余石调运广德救灾外,自己也垫款3000元购买大米,以进价售给灾民。同时他又捐款2000元、大米100石、棺木100具及大量药品等,帮助灾民度荒。此举至今仍在县内广泛流传,人们无不交口称赞。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遍注重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树立和教育,往昔优良传统和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50年代提倡“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60年提倡“学雷锋”、“学人民解放军”、“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80年代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五好家庭”等活动。1981年全县共评选出“五好家庭”124户,好婆婆39人,好媳妇116人、好夫妻44对,好妈妈21人,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1985年3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35个“文明单位”或“文明村”,42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