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传统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广德旧俗,节庆活动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起,直到农历正月初五,约有十天时间。主要活动有:
送灶农历腊月廿四日(也有廿三日的)过“小年”时送灶神上天。是时,设粉团、糕点、糖饣果(灶糖)祭祀,并把剪断的稻草及黄豆撒向空中喂灶神的马。各户将灶上供奉的灶神像揭下和黄表纸(一种专供敬神用的黄色纸张)一同焚烧。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供奉的糕糖多为粘性食物,目的是“粘灶神的嘴,只讲好话,不讲坏话”。从这天起,家家忙于购买年货,做年糕、打糍粑、磨豆腐、给孩子添置新衣,俗称“忙年”。掸尘从过小年开始,各户扫屋掸尘,洗抹家什,称“掸扬尘”,以“除旧迎新”,干干净净过新年。
除夕即腊月最后一天,先祭祖先,然后喝封岁酒吃团年饭。菜肴讲求丰盛,其中必有整鱼和圆子。鱼是不吃的,取“吃剩有鱼(余)”的吉兆;圆子则寓“合家团圆”之意。外出的人,这一天尽可能赶回“团年”,万一不能回家的,也要留一空座及杯筷。饭前,大人用草纸给小孩擦嘴,并说“童言无忌”,再贴门神、春联、吉条,长辈给晚辈包“压岁钱”。年节中忌讲不吉利的话。
接灶接家神回家过年,供奉面条,“送灶团子接灶面”,然后“守岁”。妇女炒瓜子、花生,准备招待客人的食品和初一的早餐:一般为本地土著做团子,客籍人包饺子。青少年放爆竹、焰火。除夕夜烤火,火要烧得旺,山区烧陈年的树蔸子,有“除夕烧个大蔸子,来年养个大猪子”的说法。家长给祖宗“上香”,保证香火不断,直到黎明。也有三天三夜不断香火的。
接年拜年春节黎明,合家老幼穿戴得衣冠整齐,拜神像,祀祖先,再拜尊长。然后看“岁吉所向”去神庙烧香,称为“蹈喜”。建国后,迷信习俗破除,代之而起的是接年,就是在凌晨燃放爆竹、焰火,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初一晨吃过早餐,紧张的拜年活动开始,先内后外,由近及远,凡是熟悉的亲邻都要跑遍。旧俗“初一拜家门,初二拜村邻,初三拜丈人(岳父母)”,拜年持续到整个正月,远道的亲友还有“青草盖驴蹄,仍是拜年时”的谑语。
伴随拜年活动而来的是“请春酒”,同事、村邻、亲朋之间互相宴请,借此机会联系感情或释前嫌。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佳节,又名上元节。“设灯、缀以五彩,张于衢,鼓吹其下,儿童射谜为嬉”。十三日“上灯”,节庆活动开始,十五达到高潮。是夜各户灯火齐明,俗称“三十夜的火,十五晚的灯”。荒郊野外,集中的墓葬群处灯火犹如繁星,名为“送灯”。出嫁的妇女在亮灯前要离开娘家,理由为“姑娘不看娘家灯,看了娘家冷清清”。现在,多数已不再相信,惟老年妇女仍恪守此俗。建国后,灯节仍很热闹。届时文化部门常举办灯展、文艺会演。农村的龙灯、舞狮、旱船等民间传统游艺进城联欢,盛况空前。
清明节古代,清明日“扫先茔、祭祖庙”,“家家插柳枝于门,老幼首簪嫩柳,族姓各以纸钱系祖祢之墓”。另备酒菜祭品,鼓乐前奏,上坟祭奠,“以次罗拜,名曰‘标祭’,亦曰‘飘祭’。分给子孙烘饼,谓之“清明饼”。上坟以后再祭宗祠,老幼分食祭品,谓之“吃清明”。建国后,迷信色彩愈来愈淡,而纪念先人,缅怀劬劳养育之恩的传统习俗,却愈久弥新。每逢清明节前几天就陆续至祖墓挂“清明吊”、烧纸钱、培土(若干年一次),谓之“插青”。家家做“蒿子粑”,以籼米、糯米掺嫩蒿磨粉,包肉菜馅蒸吃,色泽碧绿,清香可口,此俗今仍盛行。是日,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前往烈士陵园祭扫,敬献花圈。
四月八旧俗,农历四月八日,各寺院用香水洗木雕神像,设供。每家制“青精饭”,俗称乌米饭。方法:先一日采南烛树叶(土名乌饭叶)和糯米浸泡,次日米变乌色,煮饭黑色,青香可口。至今吃“乌米饭”仍很盛行。
端午节是日,家家吃粽子、咸蛋、喝雄黄酒。门头插艾蒿、菖蒲、用苍术、菖蒲烧烟薰室内和畜禽舍,谓之“辟五毒”。儿童胸前挂香袋(以花布或丝线做成动物、花篮、粽子等形状,内装香料),在耳后涂抹雄黄酒。晚辈给尊长送节礼,以表孝敬。60的代以后,佩香袋习俗渐趋消失,其它仍旧。
六月六古代有神会,给祠山大帝晒龙袍。循此,各家晒棉衣、皮袍、毛衣及贵重衣物。读书人家晒书籍、宗谱、契约。如遇天雨,则延期补晒。建国后,仍有晒衣物的习俗,但并不拘于六月六。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日称七夕。“晒书以防早蠹,夜设瓜果于庭,穿针乞巧”。抗日战争爆发后,此俗已消亡。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设“羹饭”祭祖。各寺院设“盂兰盆会”,祭祀“孤魂野鬼”。农村除祭祖外,还在田畔祭“田公地母”。建国后,参与祭祀的人逐渐减少,祭祀活动也很简单,仅在野外或僻静场所烧化钱纸,以示“念祖”。
中秋节为团圆佳节。旧俗互送节礼,吃月饼。夜晚阖户团聚赏月。乘月色到菜地摘南瓜,称为“摸秋”。有的将摸得的瓜伴以锣鼓、爆竹,送往希望“得子”的亲友家,称“梦熊之兆”。摸秋不为偷窃,种瓜人亦不追究。建国后,农村仍存摸秋习俗。阖家团聚进餐、吃月饼赏月如旧。
重阳节古时,“重九祀祖祢于家庙,采茱萸,制蓬耳,携酒登高”。糖坊用糯米粉加糖做成三角形小块,蒸熟后上插彩纸小旗应市,称“重阳糕”。建国后,此节已被人们淡忘。
冬至古称长至日,“官民俱相贺,是日祀先”。冬至前后有给祖墓包坟培土的习俗,至今犹存。
腊八农历十二月八日,传统习惯吃“腊八粥”,“百果和米做粥,各寺院为之”。清末,移民来自各地,腊八粥也就各异,有咸和甜,有荤有素。一般取用籼米、赤豆、豇豆米、蚕豆、黄豆、山芋、芋艿、南瓜、花生仁、红黑枣、板栗,还有加腌腊的肉丁、鸡鸭肉丁等。配料多少,视原料和口味而定,以“品多者为佳”。腊八粥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含热量高,为群众喜爱食品,至今盛行不衰。
二、法定节日
民国时期有:元旦、“三·一二”植树节、“三·二九”青年节、“四·四”儿童节、“六·六”教师节、“十·十”国庆节(又称“双十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元旦外,余皆废。
建国后新增节日有:“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九·十”中国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同全国一致,遵章放假,且分别有节日庆祝活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