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广德知州张廷銮在东乡大塔保三官殿创办初等小学堂一所,以天宕山寺产、水田、竹山等收人为常年经费。是年,有学生8名。开修身、讲读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8门课程。宣统三年(1911)开办州立小学堂,址在城内复初书院,有学生43名,开修身、讲读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9门课程。
民国元年(1912)改州立小学堂为县立高等小学堂。不久,又在誓节渡开办启明学堂。以上学校学制为初小5年,高小4年。7年,县立高等小学堂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启明学堂改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同时在县城开办县立女子小学。并将初小、高小学制分别改为4年、3年。9年,在门口塘唐兴寺开办县立第三高等小学。18年,全县有小学98所,其中县立完小4所、初小1所、区立初小93所。20年,全县完小3所。初小94所,学生3478人,教职员189人。自19年起,高小学制改为2年,初小仍为4年。
民国23年广德大旱,民无食,学校锐减。翌年实施义务教育,并改良私塾,开办短期小学25所,25年、26年全县短期小学分别增为43所、63所,多系改良后的私塾。27年,全县有县立完小6所、初小4所,乡保初小22所,短小63所。翌年,全县有县区乡保小学92所。
民国29年各小学改称乡(镇)中心小学或保国民小学。翌年又改“小学”为“学校”,全县有乡(镇)中心国民学校20所,保国民学校100所。33年县城和部分农村被日军和汪伪军侵占。国民党县政府控制区内仅存6所中心国民学校和38所保国民学校。
民国34年春,广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许道珍,委托他人开办了山北乡国民中心小学,先在双槽卡,后迁吴家村。聘请的教员,只管伙食,没有薪水。开设国语、算术等课程。当年10月新四军北上后学校停办。
民国35年9月,全县有乡(镇)中心国民学校20所,保国民学校155所,教职员507人,学生10678人。同年秋,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在东关娘娘殿开办一所附属小学,为六年制完全小学,课程教材同普通小学,主要是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方便。后于38年秋随简师并入广中,后又并入一小。
民国期间,本县除了隶属县、区、乡、保的公办小学外,还有私立小学,教会小学,省立第七临时小学,难民子弟小学、官兵子弟小学。
私立小学本县私立小学城乡皆有,尤以民国初年为盛,今多已失考。其中办学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主要有:址在县城西大街董氏宗洞,董承刚创办的文清小学;址在县城贫儿院,温季愚任校董会董事长的乐成小学;址在山北伏卡,钱文选独资创办的士青小学;址在城南,蔡海晴任校董会董事长的中正小学等。
教会小学民国初期广德天主教会在城内城东大主教堂附近办小学一所。分男堂、女堂,各开2班,有学生80余人。教材除圣经外,使用国民小学通用课本。25年,月湾大主教会在月湾天主堂内开办一所小学,分男、女两堂。各有学生30余名。办学初,教师由男、女教徒担任,教材仅《圣经》一种。第二年秋,聘请非教徒汤光宗任教,汤增开了国民小学的课程。两校主要是教徒子女,免费入学,膳食、医疗也由学校提供。38年春,广德解放前夕两校停办。
省立第七临时小学民国29年(1940)2月,省立第七临时小学在广德杨滩蔡氏宗祠成立,并在大刘村设有分校,以解决战时失学儿童的就学困难。共有教职员9人,学生240人。翌年下半年,临时小学奉命撤销,改为桐乡示范中心小学,经费仍由省拨。
难民子弟小学民国27年(1938年)夏,为解决县城徙居难童和本乡难童入学困难,笋山乡张村、粮长等村村民集资创办难民子弟小学,又名笄山乡中心小学。有学生200余人,其中住校生50余人。34年,改为笄山乡第一中心小学。
官兵子弟小学抗日战争期间,为解决出征官兵子弟和阵亡官兵遗属子女人学困难,本县驻军曾于民国28年(1939)开办两所官兵子弟小学。一所是第三战区江南挺进第二纵队特务营营立高山官兵子弟小学,校址在柏垫高山原省第七工厂旧址。另一所是忠义救国军忠义小学,校址在卢村王岭。两校办学情况无考。前者何时撤销不详,后者34年忠义救国军撤离后改为笄山乡第二中心小学。
1949年4月广德解放时,全县有小学160所,其中乡镇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国民学校140余所。5月,县教育科对全县小学进行调整,以乡为单位办完全小学,以村为单位办初级小学。调整后,共有小学164所,其中完小17所,学生2460人,教师293人。初小、高小学制仍为四、二分段。
1951年土地改革中,将闲置的祠堂、庙宇和没收地主的部分房屋改作校舍,全县小学增至253所,学生15401人,教师444人。1954年起,按照中央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对全县小学布局陆续作了调整。至1957年全县共有小学265所,学生23865人,教师892人。
1958年“大跃进”时,贯彻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全县小学猛增至391所,学生40173人,教师1039人,其中民办教师169人。由于发展过快,办学条件一时难以跟上,致使教学质量下降。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实行停、并、迁、改,调整压缩小学。至1961年,全县小学减至246所,学生15364人,教师768人。
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及“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教育事业发展趋于正常,至1965年,全县共有小学756所,学生43652人,教职工·1274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7月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春复课,改为五年一贯制和春季始业,部分中心小学和生产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学生逐年上升,由复课年的35439人至1976年增至81127人。1969年农村小学全部交给生产大队办。教师由大队选任,实行评工记分,年终凭工分领取粮款。“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活动,小学课程设置混乱,教学质量下降。1978年恢复秋季始业,并使用全国统编五年制小学教材,强调教学质量,学校全部恢复由县、公社、大队三级管理,教育事业开始稳步发展。是年底,有小学602所,学生88532人。此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学校和学生数逐年减少,。1986年底,经省、地、县三级联合检查验收组验收合格,本县荣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普及初等教育县合格证书及奖金1.5万元。1987年全县有小学295所,学生627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6%。
1949~1987年小学基本情况


附:桃州镇第一小学
桃州镇第一小学创办于清宣统三年(1911),时称广德州立小学堂,址在文庙西北的复初书院,有学生43名。民国元年(1912)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分甲、乙两班上课。7年改称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7年更名县立万桂山小学后不久,增设初级部,便易名为万桂山完全小学。26年日机炸毁校舍,次年修复时更名夫于庙小学,后迁校于城西郊祠山庙,易名为景贤镇中心小学。35年迁南街徽州会馆,即今校址,改称景贤镇中心国民小学。1949年4月广德解放,校名改为景贤镇中心小学。1950年8月,广德中学附小和私立中正、乐成两小学并入该校,改称广德县人民小学。翌年改为城厢第一小学。1972年改称城关第一小学,1982年改为桃州镇第一小学。
该校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五四”运动爆发不久,该校师生曾发起组成“广德五四爱国运动委员会”,发动全县师生举行反帝爱国游行示威,焚烧日货。“五卅”惨案之后,该校师生又参加“广德五卅惨案后援会”组织的爱国宣传活动。中共广德党组织早期领导人邓国安、王金林在此就读或任教期间,都曾从事过革命活动。该校创办初期,就以校纪严明,校风“勤、朴、笃、敬”,受到社会赞誉。建国后,该校一直被定为县重点小学,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教学质量亦始终居全县前茅。该校1984、1985连续两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86、1987年均被走为地区体育(田径)传统学校。教师金珍月1957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984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7年,该校有15个班,学生717人,教职工135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