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封建地主武装
宋时,广德有“乡兵”,“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
明弘治间(1488—1505),“郡县有佥民壮法,有司训练,遇变调发,给以行粮,称为机兵;在巡检者称为弓兵”。嘉靖间,增民壮额,广德有民壮五百,谓之“民兵”,专捕盗贼,备御地方。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广德州设团练局,“选壮丁二百,分为鸟枪、藤牌、长枪、短兵、齐眉棍教演。备器械号衣,逢十送州操演,二十三年撤局,散勇归农”。咸丰、同治年间,为镇压太平军,广德乡有团练,保有民团武装。
二、国民党地方武装
自卫队民国元年(1912)9月,广德县成立民团,招募团兵40名,县知事张赞巽任团长,北乡武举刘克昌任副团长,驻城内夫子庙。民国14年改称自卫队,朱东成、邓钟岳先后任队长。
保安团民国16年(1927)3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政治部秘书周赢干任县长时,成立了广德县保安队,驻城内,队长邓秀山。民国20年,为“清剿”皖南红军独立团,县保安队扩编为保安团,县长邓质仪兼任团长、黎亚豪任团副。
民国兵团民国22年(1938),广德凡18岁至45岁男性公民均入壮丁册,后编为壮丁队,县称县总队,下设区队、联队、分队。民国26年时,县壮丁总队常备大队辖两个中队。民国27年初,集中各区民用枪支组编成县抗日人民自卫军。是年12月,又整编为广德县国民自卫总队,直辖两个常备中队。官兵共230人,步枪211支、机枪1挺,驻县政府所在地王山冲。民国29年,县国民自卫总队改编为县国民兵团,仍辖两个常备中队(又称保警队),每中队有官兵130人。
自卫团民国35年(1946)9月26日,县国民兵团改称县民众自卫总队,所属常备队扩编为常备自卫大队。各乡建自卫大队,各保建自卫中队,乡保长分任大、中队长,县民众自卫总队辖1个常备大队、18个乡大队、178个保中队,民国37年12月20日,县民众自卫总队改编为县自卫团,常备自卫大队、中队分别改称为营、连。民国38年,广德自卫团编为2个常备营、6个连。
三、共产党地方武装
郎广游击队皖南事变后,民国30年(1941)4月,中共苏皖区党委指示在郎广地区组建地方游击武装。5月,中共广郎中心县委书记张思齐派许道甫、伍家卫前往郎溪梅渚镇货税处,从处长石云阶(中共党员)处取回长枪2支、短枪1支、手榴弹8枚,组建了郎广游击队,由许道珍、龚铁领导。开始仅有7人、5支枪,到民国32年6月,发展到40余人,12月,郎广游击队在砖桥与新四军第十六旅会合,扩编为郎广游击大队,龚铁、阮维良先后任大队长。民国33年7月,郎广游击大队分编为广德县警卫连和郎溪县警卫连,一部分编入新四军主力部队。翌年8月,广南县、广北县合并时改编为广德警卫连。
抗日民主政府县、区、乡游击队民国32年(1943)12月,王长槐、王安义、胡金保等前往花鼓乡开辟根据地,建立了花鼓乡抗日民主政府、组建了游击武装——乡中队。该中队成立不久,在袭击忠救军“清剿”队时,缴获枪支12支。民国33年1月,广德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0月,成立广德县总队,领导广德县地方武装,张羽任队长,下辖流洞、开化、东亭、凤井等乡中队。民国34年4月,广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原广德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名为广北县抗日民主政府),以花鼓乡中队为骨干成立了广南县游击连,胡金保任连长。6月,又以东亭乡中队为基础组建了广南县游击第2连,王贯一任连长。8月,这两个连编为广南县独立营,广北县独立营亦在田里戈村同时成立,阮维良任营长。9月,抗日战争胜利,广北、广南地方游击武装光复县城,进城后合编为广德县独立团(警卫团)辖1个独立营,营长阮维良、教导员李晓光。下属10个连的连长为胡金保、王贯一、时子友、朱传仁、赵开富、葛林、郭石生、程学炳等,连指导员有黄荣、屈健伸、李明德等,卫生队长为谢震。10月初,随江南新四军北撤。郎广工委警卫连、武工队民国34年(1945)10月,新四军北撤后,留守广德的人员随之成立中共郎广工委警卫连及武工队,坚持敌后武装斗争。是年10月至年底,警卫连及武工队遭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反动武装连续3个多月“围剿”,警卫连长傅家齐胁迫战士10余人携械叛变,队伍只剩下10余人,遂分散行动,坚持斗争。民国35年9月,中共郎广工委直属武工队成立,队长史纪昌。民国36年6月,中共郎广分工委成立了由李轩任连长的直属连,拥有四五十支枪,七八十名战士,年底达200余人。是年,负责广北地区工作的太氵鬲分工委副书记胡惠明组建了广北武工队。
广南县工委、广宁孝县工委等游击武装民国36年(1947)10月,随着广德地方党组织的变动,相应成立了广南县警卫连和广宁孝县工委直属游击队,负责人分别为张青、彭海涛。活动在广德的游击武装还有中共苏浙皖边工委孙章禄领导的游击大队和中共太氵鬲分工委胡惠明领导的直属武装。
中心区委游击武装民国37年(1948)至解放时,还有多支中心区委游击武装活动于广德全境,主要有史纪昌、许梦麟领导的柏垫中心区委游击队;孙德胜,王自强领导的誓节中心区委游击队;李明德、韩寿德领导的溧郎广中心区委游击队;高明山(李轩)领导的泰山中心区委游击队等。
独立第三营为肃清残余匪特,维护社会治安,保卫人民政权,1949年6月5日,广德游击武装编为广德县大队,隶属中共广德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1950年12月,县大队改编为宣城军分区独立第三营,受军分区和广德县委、县人民政府双重领导。1951年12月,该营撤销。
人民武装部1949年5月9日,广德县人民武装部成立。设作战教育,组织宣传,后勤3个股,人员编制20人。1950年12月,县人民武装部划归军队序列,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德县人民武装部,隶属宣城军分区及地方党委领导,设军事、政治2股,下辖9个区人民武装部,区人武部由部长、参谋、干事3人组成。1952年5月,宣城、巢湖军分区合并,成立芜湖军分区,广德县人民武装部隶属芜湖军分区。1954年10月,因实行兵役法需要,设立广德县兵役局,同时保留县人民武装部名称,由兵役局对外行使职能,仍隶属芜湖军分区,受军分区、地方党委双重领导。兵役局设动员、征集、统计、民兵、预备役军官5个科,区人民武装部缩编,设现役武装助理员1人。1959年12月,恢复县人民武装部对外职能,保留兵役局名称,设作战、组织、动员、政工、装备5个科。1961年兵役局撤销。1982年2月,县人民武装部进行体制改革,设军事、政工,后勤3个科。1986年6月,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
县人民武装部主要领导人名单(一)

县人民武装部主要领导人名单

县人民武装部主要领导人名单(二)


县人民武装警察中队原系县公安队,建于1949年6月,隶属于县公安局。1966年7月划归县人武部接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德县中队”。1975年12月复归县公安局,改称“广德县人民武装警察中队”。1982年12月,属宣城地区武警支队和县公安局双重领导,全队干警30余人,执行看管监犯、维持社会治安等任务。
上一篇:第二节 驻军
下一篇:第四节 民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