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城
县城桃州镇,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始为郡、县治,至今一直是历代广德地方政府驻地。古城原无城池,宋淳熙六年(1179)郡守赵希仁建六门,设子城于内。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部邓愈克广德,朱元璋下榻城郊祠山,令元帅赵继祖、邵荣领军筑城。城围8里,高15尺、宽8尺,濠阔16尺,深6尺。城楼6座:东曰“迎春”,南曰“明威”,西曰“崇德”,北曰“阅武”,东南曰“石溪”,东北曰“常州”。清康熙三年(1664)重修时6座城楼改为5座,东、西、南、北、东南分别易名为“熙春”、“安贞”、“丽正”、“拱辰”、“钟秀”,东北水关不设。清咸同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境内激战经年,古城数次易主,城内历代建筑除大圣宝塔外,余皆毁坏殆尽。民国26年(1937)抗战肇兴,又遭日军轰炸焚烧,全城一片焦土,仅遗房屋106间。28年4至5月,县政府奉令将残破城垣自行撤除。战后恢复的县城,街道较前稍宽,房屋大多矮小简陋。
建国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古城逐步得到改造,城区范围不断扩大。进入80年代以后,县城建设步伐加快。现已形成老城中心商业区,城东大木桥工业区,城西横山教育区,城南花园医疗区,城北交通运输中心等,初步展现出自己的发展规模和特色。1987年,桃州镇已建成为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2.41平方公里的新兴城镇。
(一)街巷
清末至民国时期,桃州镇的主要街道有东、西、南、北、南二等5条大街。街道宽3~5米,路面中间为条石,两边是鹅卵石。巷道有今民主路、市场巷、草街、石灰巷、积谷仓及近郊的东关街、西关街(又名廊步街)、北关街等。巷道宽窄不等,路面多为土路,间有条石、鹅卵石铺面,且都坑洼不平,雨天泥泞难行。
1956年后,县人民政府逐步对主要街巷进行了拓宽改造。50年代末,改修成砂石路面。70年代,整修成沥青路面。80年代,大都翻修成混凝土路面。1987年,全镇共有街、路、巷、弄72条,总长12.29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道路网。
迎春街曾名东大街、东风路等,1982年定为现名。东起环城路,西至大十字街,全长832米。1956年改建为砂石路面。1972年县政府投资3万元,修成沥青路面。车行道宽7米,两边人行道各5米。
升平街曾名南大街、反修路等,1982年定为现名。北起景贤街,南至环城路,全长780米。1956年由镇政府对道路进行裁弯取直并拓宽,修成砂石路面。1973年翻修成沥青路面。1981年7月,县政府拨款7.6万元,由城建局负责修成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7米。
景贤街曾名西大街、人民路等,1982年定为现名。由大十字街至环城路,全长716米。建国初,从大十字街到横山宾馆长400米,为破条石路面;横山宾馆以西路面为泥土路面。1956年全线筑成砂石路面。1986年7月,县政府拨款9.5万元,由镇政府组织改建成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8米。
复兴街曾名北大街、红卫路等,1982年定为现名。由大十字街至芜杭公路,全长480米。1956年由镇政府组织改建为砂石路面。1972年至1973年,县政府投资4万元,翻建修成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8米,两边人行道各5米。
桃州路原名南二街,1982年改称桃州路,由大十字街至市场巷,长280米。1956年将原零乱的条石路面,改建为砂石路面。1973年翻修成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7米。
增谷路南连景贤街,北接环城路。原为曲折小巷,1985年拆迁平房近1000平方米,进行拓宽取直,筑为混凝土路面,长260米,宽4米。
民主路俗称狮子桥路,东起草街,西至桃州路。原为泥土路面,宽窄不等,西头为原花鼓剧团宿舍区阻塞。1981年5月县政府投资13万元,拆迁民房575平方米,打通全路,修成长400米,宽6米的混凝土路面。
市场巷东起体育场,西接升平街,全长270米。1980年投资2.5万元,修成宽4米的混凝土路面。
1987年桃州镇街路巷一览表



(二)桥梁
古城桃州,粮长河环绕西厢,无量溪流经东侧,护城河呈月芽状偎依老城(城南无城河)。城区原建有桥梁多处,因年代久远,或坏或损,大多已经重建。1987年,城区内共有桥梁14座。
狮子桥原名王家桥,座落在民主路迎春河上,建于元至正八年(1348),明嘉靖年间改称狮子桥至今。原为石桥,1962年改建为长4米,宽7米的钢筋混凝土平板桥。
白虎桥曾名复古桥,位于迎春河白虎沟上。原桥在解放时被军车轧毁,1963年整修为长3米,宽7米的钢筋混凝土平板桥。
迎春桥曾名济民桥、梅婆桥,座落在迎春街迎春河上(原名秀水)。1964年,县政府拨款4000元改建为长4米,宽8米的混凝土桥。
护城河东桥原名平安桥,位于县酒厂西侧护城河上。因受1983、1984年两次洪水冲击损坏严重,1987年县政府拨款6万元重建为长9米,宽7米的单跨石拱桥。
娘娘桥座落在东关街东端,为单跨石拱桥,长15米,宽5米。1987年重建。
熙春桥俗称板桥,在东关街县酒厂东侧。为明代建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水冲毁,屡修未果。道光二十二年(1842)邑人葛士俊等募资修竣。此桥为料石落地拱结构,长13.1米,宽4.3米,至今保留完好。
东大木桥座落在城东无量溪上。曾名星桥、福星桥,旧传此地曾有陨星降落,因此得名。始为明嘉靖六年(1527)乡宦张金妻曹氏、媳陈氏捐资修建,后屡圮屡修。1972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T型桥,长51.26米,宽7米,两侧人行道1米,荷载汽—13吨、挂—60吨。
濯缨桥位于西门外粮长河上,原为三跨石拱桥。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1972年倒塌,1980年重建为单跨双曲拱桥。
西关石拱桥位于西关街濯缨桥西100米处,长7米,宽4米,系明代建筑。清乾隆初年重修,后被洪水冲毁。嘉庆二年(1797)重建,至今保留完好。古胜关桥位于景贤街横山宾馆西侧。1960年重修,为钢筋混凝土平板桥。
护城河西桥原名“城河桥”,又名平安桥,位于景贤街西端护城河上,为三跨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四年(1576)知州吴同春重建,至今保留完好。
保德桥座落在北关街北端粮长河上,原为单跨石拱桥。1980年6月21日15时轰然倒塌,同年底由县政府拨款重修为长24米,宽6米的单跨双曲拱钢筋混凝土桥。
凤凰桥座落在北门护城河上,原名梅花桥。明隆庆年间知州钟振在桥的西侧凤凰堆上筑凤凰台,桥亦更名为凤凰桥。原为双跨石拱桥,1973年重修为长15米,宽9米的单跨钢筋混凝土平板桥。
水灌洞城河桥原名斗门桥,位于县糖酒公司仓库后面护城河上。系钢筋混凝土平板桥,长6米,宽8米,1970年建。
(三)房屋
桃州镇的现有房屋几乎都是抗战胜利以后陆续建成的。建国前的民宅多为土墙草顶,间有砖木结构小瓦屋面的平房,街面商业、公务用房瓦房居多,最好的是木质楼板的两层楼房,草房也不鲜见。民国38年(1949)全镇共有房屋1943间,38854平方米。
1950年至60年代中期,居民建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也有土墙瓦顶房屋和草房。营建商业、办公用的楼房开始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此间,主要建造了工人俱乐部、新华书店、县供销社、食品公司、饮服公司、百货公司等两层楼房以及桃州戏院、人民电影院等文化娱乐设施。60年代末至70年代,随着施工设备的逐步完善、开始向砖混结构转变,建筑风格日趋新颖。单位建房以2~3层楼房为主,并使用予制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单位及个人建造住宅也在向楼房发展。1980年以后,楼房建筑发展到4~5层,广泛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造型也力求与环境、功能相适应,室内外讲究装饰,注意设备配套。1987年全镇共有公用建筑291320平方米;住宅用房385557平方米,人均15平方米。
1987年桃州镇主要房屋一览表

附:桃州镇典型房屋建筑简介
广德县客运站(汽车站)
工程总建筑面积2740平方米,其中候车厅800平方米,站房1700平方米,停车棚740平方米,设计日客流量6000人次。建筑设计规模适宜,客货流线简洁通畅。立面为三段式造型,平面一字型排开,气势恢宏,端庄大方,候车厅为单层15.6米,高8米,钢筋砼现浇梁式排架结构;站房为两层砖混结构;停车棚为钢筋砼装配式Y型钢架;厕所为顶盖园拱型钢筋砼薄壳结构。设计形式新颖多样,与其功能结合得恰到好处。由广德县建筑公司设计施工。1975年4月开工,翌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被时人誉为“华东第一站”。
县委党校综合楼
工程建筑面积1079平方米,二至三层砖混结构,为集教学、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平面布置为一“品”字型,中间主楼为三层,东西配楼为二层,立面为“三段式”造型。总体设计对比强烈,烘托了该建筑的使用性质与环境的关系。由县建筑设计室助理工程师吴映贵设计,浙江黄岩市头陀工程公司施工,1985年竣工。
县委办公楼
工程建筑面积1767平方米,为四层混合结构,建筑高度15.6米。平面设计为“一”字型,南北向,对称布局,南为封闭式单面外走廊。立面设计,以密排的大壁柱作竖向垂直划分,大出挑沿口,4米悬挑大板式雨蓬。整栋建筑庄严活泼,烘托了建筑主题。由县建筑设计室助理工程师吴映贵、刘厚林合作设计,无为县姚沟建筑公司施工。1985年8月开工,1986年竣工。曾获1986年宣城地区建筑设计三等奖。
县纺机厂铸造车间
工程建筑2550平方米,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铸件2000吨,安装15米跨五吨单梁行车一台。单层,为装配式钢筋砼排架结构,采用现浇杯型基础,予制牛腿柱,吊车梁及拆线型层架。屋面采用装配予应力大型屋面板,卷材防水。由机械工业设计院设计,县建筑公司、宣城地区建安公司施工。1986年4月开工,1987年5月竣工。
桃州宾馆
工程建设面积3280平方米,总平面设计为自由式平面,主楼(普通客房楼、门厅、接待室等)置中,标准客房楼置后,服务楼(厨房、小卖部、舞厅等)置东,其间由多层连廊相接。建筑设计,主楼为内廊型一字形平面,四层砖混结构;标准客房楼,采用庭院式平面二层仿古式建筑,设平台、连廊,并置以美人靠及落架;服务楼为二层框架结构,二层舞厅,采用折线墙身,底层收进,外墙装饰为淡黄色马赛克。由县建筑设计室设计,获1985年省设计鼓励奖、宣城地区优秀设计二等奖。
(四)给水排水
给水桃州镇居民原来一直饮用天然河水及井水,全城约有水井百余口,深度一般不超过5米。干旱之年,唯有城南凤凰井不涸,居民半夜起身排队挑水,用水十分困难。
1968年7月,县饮服公司投资2.5万元,在城西粮长河濯樱桥边兴建日产300吨的自来水站,铺设直径50毫米铸铁管道1610米,主要供应本行业的饭店、茶水店等。此后,县化肥厂、酒厂等企业建造了水塔供应厂内生产、生活用水。70年代中期,城内少数居民在自住院落内打井,安装手压水泵取水,实用方便,至今仍在使用。
1979年,县城开始筹建自来水厂。为选准水源点,直到1982年4月才确定在城东南郊苏觉庙动工兴建。此处水质好,水源充足,水源保护区14000多平方米。当年10月,一期工程竣工,安装了4BA—8型,4DA—8×4型,1505—78型水泵电机各2台,真空泵3台,2J—2型转子加氯机2台等设备,开始向城内部分地区供水。次年,向县城供水16.6万吨。至1984年自来水厂完成近140万元的投资项目,此后县城供水范围逐年扩大。1986年,位于横山脚下地势较高的广德中学、横山高级职业中学也用上了自来水。为解决师生夏季用水困难,并在广德中学建了一座600吨储水池。1987年底,县城居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年供水77.2万吨。
排水桃州镇地势为南高北低,形成水皆北流的总态势。全城排水系统由排水管、排水暗沟、内城河、护城河以及外城河等构成。
城内迎春、升平、景贤、复兴、桃州等大街,在整修路面时,均埋设有排水涵管或砌筑了排水暗沟。白虎桥、迎春、古胜关等三条内城河总长约300米,宽2.5~3米。目前仅迎春河河道完好,水流较畅。其它两条河道几乎全为建房所占,淤塞严重,已经失去排水功能。护城河原长约5公里,宽4~5米,深2~3米,为城内防洪排水的主河道,汛期洪水及城内污水由此注入外城河。由于建筑物的挤占以及居民乱倒垃圾,现河道已宽窄不一,河床升高、淤塞严重,急待治理。
1954年、1964年、1983年、1984年县城先后四次遭受洪水袭击,城西、城北不少土墙房屋倒塌,许多居民家中进水,形成内涝。灾后,县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加固河堤,整修水坝,筑防洪墙,扩孔加宽桥梁等,增强了防洪泄洪能力。
(五)照明
民国初年以前,县城没有公共照明设施,居民大都使用豆油灯,少数人家用油松照明。民国13年(1924)春,富商名绅赵少丞等集资筹建的“广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发电,县城大十字街一段安装了16W路灯30只、城内居民用的16W灯头1500只。26年(1937)底,县城供电、照明设施悉为日军战火所毁。此后,城内居民开始大量使用煤油灯。
1956年,县电厂建成后,县城五条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均为白炽灯,功率不大。部分机关、商店、学校及居民安装了电灯。60年代后期,县城民宅80%以上都装上了电灯。后很快普及。1980年后,家庭照明讲究装饰,日光灯、高档台灯、吊灯、壁灯进入普通人家。1987年,县城照明路灯均为250W高压炽灯,共有71盏。主要分布为:桃州路4盏,复兴街7盏,迎春街7盏,景贤街9盏,升平街12盏,民主路5盏,市场巷2盏,积谷仓1盏等,由县供电局管理维修。其它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内部安装的路灯,功率大小不一。
(六)绿化
古时,县城居民就有在房前屋后种花栽树的良好风习。民国初至20年前后,每逢春天来临,县城机关团体以及各小学都自备树苗,栽插于房前屋后,或河塘边。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停止。民国38年(1949)2月,县政府成立市容整理委员会,开始进行街道绿化。景贤镇及县商会筹集糙米12石,在浙江湖州购买法国梧桐树苗500株,栽植在大街两旁。
建国以后,县人民政府重视县城环境绿化,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植树,美化县城。50年代初期,机关干部带头在县政府大院栽种法国梧桐及风景树苗木,美化了工作环境。城厢镇外购法国梧桐等树苗,栽植于县城五条大街两旁,间距3~4米。其中复兴街74棵,迎春街185棵,升平街242棵,景贤街近200棵。至1956年,县城共植法国梧桐树1451棵。此后又进行了几次补栽。并加强管理,每隔一、两年修枝一次,喷洒药剂。如今,法国梧桐树早已根深叶茂,春夏之季,郁郁成荫。
1958年,环城公路整修后,公路两边先后种植了柳树、白杨和梧桐。1965年,城内北门王金林就义处--凤凰墩被辟为烈士陵园,面积1公顷。园内遍植林木,今已成为县城最为集中的园林绿化区。横山至党校一片,面积约300公顷,经历年全民义务植树,现已成为满山葱郁的新绿化区。1981年、1983年,在护城河旁局部地段及部分单位大院内种植水杉,成活率较高。此后,随着县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许多人家喜欢在房前屋后栽植树木外,还有不少人家开始种植花卉、盆木。(七)卫生设施
民国期间,设清道夫清扫县城街道。逢年过节,由各商户派人丁或出钱雇工,突击清扫。建国后,街道仍由清洁工打扫。1982年成立县环境卫生所。1987年,县环境卫生所有职工21人,机动车4部,负责清扫街道、厕所,装运垃圾、粪便等。城区设有垃圾堆放点19处,公共厕所22座。因限于人力、运力,垃圾滞留、厕所不洁的现象仍然存在。
(八)规划管理
建国前广德县城是否进行过全面规划,无考。1957年,根据县长王乐平的指示,县文教科郑书琴等同志对街道建设进行了初步规划,绘制了规划图,作为县城建设的依据。后因政治运动接连不断而未能付诸实施,以至造成县城建设长期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
1978年,县建设局着手进行县城建设规划工作。1981年9月测绘完成了县城近郊8平方公里的1∶11200的地形图,其范围为“东至下马桥,南至县人民医院,西至西关街西端,北至县委党校。1982年7月,规划工作人员向县有关领导汇报了县城总体规划初步设想,研究确定了县城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及县城性质,发展规模、方向、功能分区等。年底,完成了“广德县城总体规划图”的设计,后来又作了局部调整后上报。1984年6月14日,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以建规字[1984]321号文件批准了广德县城的总体规划,并要求正式按规划进行实施。该规划为本县第一个县城建设管理法规。
二、集镇
建国前,广德农村集镇规模一般很小,建筑多为居民住宅,商业和手工业店铺不多。有的集镇上有学堂或者庙宇、祠堂。街道或道路则多为泥土路面,有的是石板与卵石铺就。房屋以小瓦房居多,亦有砖木结构的简易房及草屋。饮用水取之于河、井或塘坝。稍大的集镇有柏垫、誓节、门口塘和流洞。
建国初期至60年代中期,随着交通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誓节(芜杭公路)、柏垫、杨滩(广宁公路)、门口塘(广溧公路)等紧靠公路的集镇人口逐渐增多,市面亦渐趋热闹。1957年开矿采煤,独山、牛头山形成新的集镇,各集镇先后增加了商店、粮店等平瓦房建筑,柏垫兴建了二层供销营业办公楼。
“文化大革命”期间,集镇建设发展缓慢,仅建筑了一些平房用于文教、邮政等事业。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社队企业的兴起,加快了集镇建设的步伐。大的集镇街道铺筑了水泥或柏油路面,安装了路灯,兴建、翻建了2~4层机关、供销、工商、税务、金融、邮政、商贸等营业或办公大楼以及影剧院等公共设施。独山、牛头山、流洞、柏垫、卢村、山北、赵村、同溪等集镇还兴建了水厂,日供自来水100~5000吨不等。至1987年底,全县除县城桃州镇外,还有誓节、柏垫、独山、流洞4个建制镇。
誓节镇位于县城西部25公里处,与郎溪县交界。民国以来,一直为乡、区政府驻地。1986年3月,撤乡建镇,镇区面积0.29平方公里,道路总长1.1公里,多为柏油路面,少数是水泥路面。主要房屋建筑(不包括住宅,下同)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镇政府办公楼2155平方米,影剧院1013平方米、1137个座位。
柏垫镇位于城南25公里处。民国28年(1939)始设镇。建国后为区、乡政府驻地,1987年撤乡建镇。镇区面积0.23平方公里,道路总长1.3公里,主要是柏油、泥土路面。镇区房屋建筑分布于广宁公路两侧。1987年兴建了农贸市场,面积2000平方米,114个摊位。截止年底,主要房屋建筑面积19600平方米,镇政府办公楼、农行营业所分别为1500平方米、1490平方米,均为四层砖混结构,影剧院950个座位。
独山镇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建国后,一直为乡政府驻地。1986年6月撤乡建镇。镇区面积0.164平方公里,街道总长1000多米,宽4~6米,均为水泥路面。镇区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1986年兴建了农贸市场,面积2870平方米、355个摊位。至1987年,除浙江省长广煤矿在镇区的建筑外,镇内主要房屋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镇办公楼、影剧院均达1000平方米。
流洞镇位于县城北部偏东25公里处。建国后一直为区、乡驻地,1986年8月撤乡建镇。镇区面积0.14平方公里。1987年镇区道路总长1000多米,均为柏油路面。镇区中心逐步向东北转移。主要房屋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
1985年,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完成了各建制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各镇中期发展的规模、布局、公共设施、绿化等进行了科学规划。为各镇的建设管理,提供了蓝图和依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