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传统节日
一、春节
春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民国以前,称为“过年”。民国元年改用阳历,1月1日为“元旦”,原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郎溪风俗,两节并重,习惯上称元旦为“阳历年”,春节为“旧历年”。
进入农历腊月,人们开始忙碌,揭开了“过年”的序幕。过去习惯,“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从此日起开始筹备过春节的一切事宜。“腊八”即腊月初八日,早餐照例是“腊八粥”,旧志载:“腊八日百果和米作粥。”千家万户都设法做一餐美好的“腊八粥”。过去的大户人家更是竞巧争奇,标新立异,不仅和有桂元、莲子,而且还加上火腿、咸鹅。除家人食用外,还互相馈赠品尝。这天好事者出外讨碗“腊八粥”算是雅事。
过了“腊八”,“年市”开始,家家户户“打年货”,而市场物价也随之上涨,俗话说“有钱不买腊月货”。腊月市场繁荣,衣帽鞋袜、山货土产、鱼肉鸡鸭、爆竹香烛、应时杂物、中堂门神直至儿童玩具充斥市场。集市买卖,热闹非凡,人流量也一日多于一日。自此以后,城乡人民忙着做糖,做豆腐,磨粉,煎豆皮,杀猪宰羊。本地人做团子,河南、湖北人打糍粑。60年代后,逐渐改为“打年糕”,做团子、打糍粑已渐渐减少。到了腊月二十,都已准备齐全。
“送灶”,又叫“过小年”,也叫“小除夕”。当地人、河南人为腊月二十三日,湖北人、皖北人为腊月二十四日,少数人家为腊月二十五日。过去有“军三民四王子二十五”之说。这一天是送“灶神”上天,“灶神”每户一尊,受“天帝”所遣,专察人间善恶,是一户的“监察神”。祭奠时饷以素食即糯米团子或糍粑,全家斋戒。祈求他“隐恶扬善”,“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广德州志》载:“小除日家祀灶神刍马,设粉团糕饧祀之,又剪草撒豆于空中以饲神马,今谓之送灶。”过去,帮长工的亦于送灶后下工回家,谚语云:“廿三团子廿四饭,长工吃罢要滚蛋。”
接下来便是“掸尘”,河南人叫“打扬尘”,一般都在送灶后进行。这天家家扫除庭户,掸除灰尘,擦洗门窗,清洗家具、炊具、食具等等,干干净净过新年。
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夕,民间称为“年三十”或“三十夜”。家家户户祭祖敬神。湖北人供奉“天地君亲师位”,民国后少数人家改为“天地国亲师位”;河南人供奉“祖宗昭穆神位”;本地人则供奉中堂“紫薇星”,紫薇星神旁的华表锁一怪兽即所谓“年”。本地人祭祀做“赓饭”,只烧一柱香和黄表锞子,之后便是去祠堂祭祖,将祖先遗像接回家中供奉,供“三牲”祭品,长幼依次跪拜,称为“暖祖”。河南人、湖北人较为隆重,除“三牲”外,供桌中央供“全猪”,即猪头、猪尾加上4蹄象征一条猪。供饭12碗,奠酒。红腊烛一对,菜油灯3盏,6炉香,烧化钱纸。从除夕起至初二止,连烧三整夜香,点长明灯。祭祖以后,合家团聚,灯烛辉煌,饮酒封岁,俗称“年夜饭”,菜肴丰盛,必备肉圆子和鱼,意为“合家团圆,年年有余”。此时,千门万户贴春联,家家门庭气象新。客籍居民除春联外,还贴门神(神荼和郁垒或秦琼和尉迟恭);江北人贴剪纸挂千。贴了春联意为“封岁”,非到次日拜年邻居不得来往。
除夕夜半子时,即时钟零时,家家户户“接年”,又叫“接灶”,一是迎接新年,二是迎接灶神回归本宅。届时争先放爆竹,以第一声鸣炮者为荣,一年大吉大利。接着爆竹长鸣,此起彼落,彻夜不停。客民风俗。三日不动刀,不扫地,不倒水,谓之“聚财”。另一说法是让灶神、土地、分水龙王也休息3天。
初一凌晨,当地人都手执“堂名灯笼”往家祠给祖宗拜年。农村还要提“五谷丰登”灯笼去土地庙拜年,然后回到家中按辈参拜,长辈给小孩“压岁钱”,给新熄妇、新女婿“见面礼”红包。然后是邻里间互相拜年祝贺。初二日晚辈必须到外祖、娘舅家拜年,女婿也应于是日去岳父家拜年。迟到被视为不恭,甚至遭到训斥。亲戚中有新丧者,亦应于是日携香烛钱纸去给亡灵拜年,叫做“拜新年”或“烧新香”。此后亲友拜年可延续至正月半,甚至延续到二月二。过去农村有“正月过年,二月种田”之说。
建国后,政府倡导移风易俗。春节放假3天,欢度春节,党政机关慰问烈军属、复员退伍及伤残军人和离退休干部。文艺团体、广播、电视台都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文艺节目。60年代后,春节意识逐渐淡化,祭祖敬神也较简单,但民间拜年,会亲访友仍然如前,不过持续时间也只有三五天而已。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旧俗这天必须吃汤团。郎溪北乡有“送祖接灶”的风俗。十四日晚,以糯米汤团在祖宗画像前献祭,然后将祖宗画像送入祠堂中之祖先堂存放;十五日将买回的新灶神像供于灶台上之灶公庙内,供奉汤团,鸣炮拜祭,接灶神归位。元宵节吃汤团起源于南宋,吃汤团取“团圆”之意。是日合家欢聚,晚餐丰盛,旧俗“元宵大如年”。
元宵闹花灯,从正月十三日开始,城镇商店张灯结彩,农村花灯也陆续上街。各地以龙灯为主,城南的老龙灯,定埠的小马灯各具特色。玩灯时伴以火流星,烟花等,十分壮观。同时还有踩高跷、旱船、玩狮子、挑花篮等。儿童提灯,有三脚蛤蟆灯、鲤鱼灯、兔子灯、元宝灯、绣球灯……等等,品种繁多,不可胜记。爆竹齐鸣,烟花同放,十五日夜通宵达旦。
元宵夜,住户人家处处点灯,一夜灯火通明。本地人“撒红灯”,用红、白萝卜块做灯座,上插小红烛,凡是有门的地方和灶台、米缸、牲畜栏、鸡埘等处都放一盏灯。客民做面灯,别具特色,即以麦粉调以各种色彩做成各式形状小灯,中留一孔灌菜油,插入灯草点燃。如猪圈点猪灯,鸡埘点鸡灯等等。十五日点灯,谓之“放灯”,正月十八日“收灯”。
建国后,除元宵大放花灯,玩龙灯、小马灯,舞狮子等继续进行外,各户“撒红灯”、“放灯”的习俗逐渐停止,无暇顾及。县文化管理部门每年灯节组织“迎春灯展”、“灯赛”、“灯迷”等各种活动,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三、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阳节,也称“端午节”。古时因五月初五日系两个单数,故称“单五”,又叫“重五”、“重午”。端午节前,僧尼、道士挨家逐户送“端阳符”,端午节家家张贴“端阳符”,挂钟馗或张天师像。门插鲜艾,叫“艾虎”,插菖蒲叶,谓之“蒲剑”,皆驱鬼辟邪之意。室内撒雄黄酒,小孩额上涂雄黄酒,以辟“五毒”。
端阳节吃粽子,多以箬竹叶或笋壳叶包裹,内实糯米,有的还和以红绿豆或火腿肉,形状有元宝形、犁尖形、小脚形等多样。应时糕点水果为绿豆糕、蜜蒸糕、桃子、枇杷。早餐吃粽子、五香蛋,中午菜肴丰盛,必备咸鸭蛋,饮雄黄酒。
妇女儿童都穿新衣新鞋,谓之“换夏”或“换季”。姑娘们还用绒丝线缠成各种形状的香袋,有的用绫罗花布缝制,内装中药香料。悬挂于小孩胸前和老人的旱烟管上,或挂于床帐上。系五彩花线于臂上,叫“长命线”。是日,姑娘们都走亲戚,已婚妇女归宁省亲。古时定此日为“女儿节”。
县城、东夏、定埠等地,一般年景均举行赛龙舟活动,游人络绎,观众如云。
郎溪县北乡人民主要是当地人,只过五月初五日一个端阳节,而南乡群众主要是客民(河南人、湖北人)过两个端阳节,五月初五为小端阳,十五日为大端阳。
四、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当地习惯都于这天合家团聚,饮团圆酒,赏月庆丰收。中餐家筵必备“子鸡炒板栗”和“清炖鸭子”,并饮桂花酒。过去江南人民受元朝统治者压迫,郎溪抗元英雄王静照被杀头,“南人”反抗意识强烈。民间常流行一句谚语“八月十五杀鞑子”,后来把这句话改成“杀鸭子”。
中秋节的应时糕点为月饼,大如盘,小如茶杯口,并以此为馈赠佳品。中秋吃月饼象征永远团圆如满月。明月初升,家家摆设香案,呈上酒肴、月饼、菱、栗、石榴、梨子等果品祭月,预祝来年丰收交好运,高科得中或生意兴隆。文人雅士则赏月赋诗,兴浓时甚至达旦不寐。
县境内乡村客民还兴“摸秋”之风。好事青年或希望得子者,深夜外出偷瓜,不以为“偷”,被偷者也明知不管,任其抱去,并暗为庆贺。将所偷南瓜、冬瓜等送与新婚夫妇,祝贺他们来年生个胖娃娃。此风历久不衰,60年代还很盛行。
(二)时令
一、二月二
二月初二是农民的节日,称此日为“龙抬头”,又是土地的生日,古称“社日”。农民都于这天做“土地会”,敬土地神,并到土地庙挂红上灯,预祝丰收。敬神后,全村设宴会餐,议论农事,互勉互励。
二、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日,古为上巳修禊日,农村尚存此风。这一天农村做“巴魂粑”,客民用“齐头蒿”草叶,当地人用“白毛头”叶,和以糯米粉捣烂做成的粑粑,吃了可以“安魂”,以免被鬼摄去。有的还烧香化纸祭祀孤鬼游魂。传说阳世间人们踏春,阴世间鬼也游春。半夜还有青年人去田野偷看“鬼火”。建国后,迷信成份逐渐消除,但做“巴魂粑”之俗还存在。
三、清明
清明前一日是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建国前在知识阶层和僧道中还很流行,群众中已不为节,偶而有人提及此事,讲述故事。
清明节家家门前插柳技,儿童戴柳圈。此俗源于唐高宗渭阳祓禊,说是“戴柳可免虿毒”。清明节是祭扫祖坟怀念前人的节日。清明前3日后3日均可上坟,唯清明当天不可上坟。上坟时插柳飘纸钱于坟上,谓之“标祭”或“飘祭”。客民不插柳飘钱,只往坟上壅土,加高培厚,切做“坟帽”,如当年系农历闰月年,则不培土。祭祖扫墓回来,其祭品则全家围坐共享,叫做“吃清明”。建国后,除个人扫墓外,机关团体和中小学师生常集体组织祭扫革命烈士墓。
四、四月八
四月初八日本“浴佛节”,这天城乡人民都吃“乌米饭”。典出《目连救母》故事。乌米饭用“乌米饭树叶子”揉汁浸糯米煮成。又名“青精饭”(树名青精或南烛)。
五、田节
农历六月初六日是田公田母生日,郎溪农民都做蒸糕(即用米粉置木模中蒸制而成),并备祭品上田塍祭祀田公田母。当日若是晴天,家家户户曝晒衣服、书籍。遇上风调雨顺年景,在城关、东夏、定埠一带还举行赛龙船活动。
六、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日,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都于当日清晨采桑叶、黄荆叶洗头,此日洗发一年清洁。是日晚,妇女在院中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求帮助,提高刺绣技术。客民于这天洗刷香炉、烛台等供具,俗传这一天是清除污秽日。建国后,对这一节日渐渐淡化。妇女不再蓄长发挽发髻,人们的卫生清洁习惯也已改变,各种洗发用品日益增多,妇女改变了一年洗发一次的旧习惯,而是经常洗发。
七、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民间说是“鬼节”。群众都于这一天做“七月半”,祭祀祖先。傍晚,土、客居民都到野外和十字路口焚纸箔,赈济孤魂野鬼。有些地方还举行盂兰盆会。建国后,此节已基本上废除。
八、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建国前的文人常有登高赋诗之风。学校师生也于此日组织登高秋游。80年代后,各地已约定俗成把此日定为“敬老节”。
九、冬至
冬至又称“长至日”,过去各宗族都于这天开祠堂门祭祖,凡男丁均可入祠参祭,吃冬至酒,又叫“吃公堂”。当地习俗,冬至修缮坟墓,并于此日立碑。建国后,县境内大部分祠堂被拆毁,开祠堂祭祖的旧俗已经废除,而修墓立碑之俗尚存。
(三)法定节日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定10月10日为国庆节,又称“双十节”。定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为植树节,并定4月4日为儿童节,8月27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述节日被废。
建国后的法定节日有:“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三·十二”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诞辰、“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九·十”教师节、“十·一”国庆节。上述节日各机关、团体、学校、工厂都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礼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