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一、卫生管理机构
建国后至1951年底,卫生行政工作由县人民政府文教科兼管。1952年1月,县政府设立卫生科,同年8月戴品南为第一任科长。1955年下半年改称县人民委员会卫生科。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1966年10月,县人民委员会成立文卫办公室,下设卫生等组,撤销卫生科。1968年12月,成立县医药卫生服务站。1970年11月撤消该站,成立卫生局革命委员会,1978年4月改称县卫生局。该局于1986年1月从县南门仓巷迁至北门护城河北岸,与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在编干部职工共13人。有办公楼一幢,宿舍楼一幢,总建筑面积880平方米。
二、县卫生院
民国29年(1940年)8月由诊疗所改建,院址在南门村,潘德刚为院长。抗日战争初期曾一度搬迁姚村。民国30年(1941年)该院迁入城南龙灯庙中,房屋仅三四间,设备极为简陋。药品不齐,无病房。有医师、检验员、药剂员、助产士、卫生稽查、事务员各1人,护士3人。公务员或赤贫者一律免费诊治。中心工作是春秋两季种牛痘,夏季组织防疫队,分赴乡村注射防疫苗。民国31年(1942年)该院医师苏龙涛接任院长。抗战胜利后,朱菘文继任院长。民国35年(1946年)6月,该院迁至戴氏宗祠。
三、诊所
自民国19年(1930年)~29年(1940年),县内先后开设的私人诊所(医院)有梅渚姜雨仓诊所、翟天民诊所、城内黄万林诊所、民众诊所、南洋医院(实为诊所)、梅渚谢雅善眼科诊所、城内健民诊所、梅渚吴瑞庭诊所,后又开设梅渚黄占和诊所、梅渚安安医院、詹大春诊所、城内彭寿仁诊所、青年诊所、梅渚广渚诊所等。郎溪解放时,上述尚存的和新开设的诊所有健民、济民、民生、寿仁、黄占和、冷文学、朱国俊、章本立、利民、大众、曾子良、王代印、广仁、福民、平民等15家私人诊所。
四、贫民施疗所
民国33年(1944年)在城内设立,所长余寿甫,有医师、药剂师、事务员、工勤5人。经费由汪伪县政府向地方劝募核发。穷苦百姓患病求医,持有保甲证明则予免费施诊、施药。
五、县医院
1949年7月,成立县人民卫生院,有3人,罗飞龙任院长。没有设备,筹集少量药品维持门诊。1950年,医院门诊部设在下街头现文化馆南侧屋内;病房系草屋,在现总工会院内,病床8张。1953年,门诊部与病房迁至田一民住宅与江北会馆(粮食局老宿舍院内)。1955年迁至戴家村。1956年2月改称卫生院,同年12月又改名为县医院。1952年有职工16人,病床10张。分设内、外、助产3科。1953年内部分设医务、公卫、总务3股,病床16张。1955年有27人,病床26张。1957年以后,每年都有大学、中专毕业生分配来院,技术力量逐步加强。1960年,病床增加到120张,房屋、设备逐步增多。1964年,人员增至66人,其中医师14人。1970年以后,建成门诊大楼和病房大楼,并陆续新建一批宿舍。1984年有正式职工185人,病床200张。1985年2月,与上海第二人民医院达成关于医疗技术援助的协议,在引进医疗技术,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医疗水平方面,收到显著效果。1987年底,有正式职工20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6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主管)医(技)师63人)。病床210张,急诊观察床8张。全年门诊10万人次。房屋建筑面积9290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6400平方米。外科能进行肺叶、甲状腺、胃癌、乳腺癌、直肠癌切除与硬脑膜外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及各种复杂创伤处理。内科在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内科疾病诊治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
六、红山医院
1966年10月,因战备需要,在姚村公社姚家塔创办县医院红山分院。1972年起经济上改为独立核算,直属卫生局管理。1972~1978年,医疗业务一度兴旺。以后,由于技术骨干逐年调出,业务骤然下降,到1987年仅有职工11人,门诊病人寥寥无几,病床常空。现有房屋53间,总建筑面积1613平方米。
七、马山医院
1972年5月,县民政局、卫生局在十字公社天子门附近小姚村合作筹建麻风病院,年底建房竣工。1973年11月正式成立马山医院。首任院长李业勤。行政、业务分属民政、卫生二局管理。同年底,该院职工6人,3名行政人员工资由民政经费供给,3名技术人员工资由卫生经费供给。有平房26间,建筑面积672平方米。
八、县中医院
1987年7月23日成立,租房开诊,同年12月底共诊治病人1700多次。在中港路东北征地2000平方米,建房400平方米。有医务人员15人,吴绍宏为副院长,刘绍贵为副主任医师。病床、设备当时还来不及添置。
九、卫生防疫站
建国前,县内没有卫生防疫机构,县卫生院与私人医院定期开展天花、霍乱和疟疾的预防接种工作。1952~1956年9月在县卫生院内设公共卫生股,定员3人。1956年10月在“公卫股”的基础上建立县卫生防疫站,配备8人。站址在城关仓巷。“文化大革命”前,经费、人员缺乏,房屋、设备简陋。“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8年,防疫站并入卫生系统成立的“医药卫生服务站”。1970年12月,“服务站”撤消,防疫站恢复,逐年有所发展。1987年底,该站有正式职工24人,其中主管医师7人,医师7人,医士8人。内设防疫股、结核病防治股、卫生股、食品卫生股、检验室等。房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基层防疫工作过去由乡(公社)卫生院指派一人兼管,1984年起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专职防疫人员。
十、血吸虫病防治站
1956年10月建立县血吸虫病防治组,归芜湖“血防所”统管。1958年划归县卫生科管理。“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卫生系统合并成立“医药卫生服务站”,“血防组”消失。1970年12月成立县“血防站”。1987年底有职工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人。站内设血防股、地方病股、寄生虫病股、检验室等。建筑宿舍16间560平方米,办公楼14间440平方米。
1956年10月在建立血防组同时,县委成立血防领导小组,县长高汝南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办事员2人。1964年调整并全面建立基层血防领导组织。3个流行公社成立了领导小组,7个流行大队成立了血防委员会,28个生产队成立了血防小组。1970年9月,成立县消灭血吸虫病大会战指挥部。1984年5月,改血防领导小组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原血防办公室也同时改称。1986年9月,撤销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十一、妇幼保健站
建国前,县内没有妇幼保健机构,县卫生院有助产人员,民间有接生婆。1952年10月成立县妇幼保健站,与县卫生院合署办公,有助产士(员)3人。11月,全县8个区各办一个民间接生站,短期培训接生员20人。1953年和1954年先后在梅渚、十字各设一个区级妇幼保健站,各配助产士一人。“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卫生系统成立医药卫生服务站,妇幼保健站撤销,1972年12月恢复。1981年开设妇女保健门诊,1985年增设儿童保健、婚检门诊。1987年底有职工19人,其中有技术职称者17人,建有门诊部200平方米,宿舍698平方米。
基层未设妇幼保健机构,配有专职妇幼保健人员。17个乡镇卫生院共有妇幼保健人员22人。
十二、中心卫生院
1951年7月,设立姚村区卫生所,所址在十字铺老街(当时十字属姚村区管辖)。1952年8月,设立梅渚区卫生所。1957年3月,撤区后两所分别改称“十字中心卫生所”、“梅渚中心卫生所”,1958年又更名“地段医院”。1962年8月两院就地下放,由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曾一度改称“公社医院”,1977年至今称“中心卫生院”。十字中心卫生院,有病床25张,职工18人,房屋总面积1500平方米。梅渚中心卫生院,有病床15张,职工19人,房屋总面积800平方米。
十三、乡镇卫生院
是从联合诊所、公社卫生院演变而来的。1、联合诊所:1952年上半年动员个体及社会闲散医药卫生人员联合办医,当年7月城关成立第一个联合诊所——城关镇西医联合诊所。从此掀起走集体化道路、大办联合诊所热潮,1954年组成10所,1957年底发展到16所,中西医卫生人员79人,占全县医药卫生人员62.7%。2、公社卫生院:1958年,大办农村医院,8月实施“乡乡有医院”、“社社有产院”的规划,共办起乡医院12所,产院70所。同年10月实现人民公社化,11月改乡医院为公社医院,1960年上半年又一律改称公社卫生院。3、乡镇卫生院:1983年4月,随着撤社建乡的体制改革,公社卫生院一律改称乡镇卫生院,“三权”(人权、财权、管理权)仍属县卫生局。1985年底15所乡镇卫生院有病床182张,职工2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8人。1986年深化改革,乡镇卫生院(含十字、梅渚两中心卫生院)全部划归乡镇政府直接领导与管理,办理了交接手续。
十四、基层医疗网点
大队(村)医疗网点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卫生院设立:1961年为方便社员就医,公社卫生院共设立大队卫生所91个,绝大部分是1人1所,人员全由卫生院派出。开始是院所统一核算,后来有些卫生所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到1970年尚有卫生所50所,后来逐渐消失。2、合作医疗:从1968年开始,大队兴办合作医疗室,1971年有72个大队设立合作医疗室,有赤脚医生186人。1976年4月底全县17个公社152个大队全部办起合作医疗室,共有赤脚医生403人。1977年合作医疗开始衰退,1979年队办医疗室降到39个,到1982年合作医疗基本解体。3、私人行医:合作医疗解体后,大队医疗网点中:包医不包药的11个队28人,赤脚医生联办的65个队142人,单干的67个队91人。无医无药的25个队。至1987年所有村级都是个体办医,单干的医生和卫生员共224人。
十五、县卫生进修学校见第二十九章《教育》第四节
郎溪县若干年份卫生事业机构人员增长一览表
(表32-1)

(二)队伍
民国时期,城乡中医最盛时不过百人,专业者甚少,多数是药店坐堂医生或兼营药业。郎溪解放时,全县有各类中医60余人,专业医生20余人。
建国后,1955年上半年,城关组织起第一个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8月,县医院开设中医科。1958年有各类中医50余人。1987年底,全县共有中医27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1人,主治中医师11人,中医师8人和中医士7人,有中药人员8人。另有十几名伤外科、中草药人员分布在县内城乡。中医带徒濒于中断。县内名老中医有岑泰(有传)、查子明、主任医师胡翘武、副主任医师刘绍贵。岑泰精通内外科,尤以治湿温时病见长。胡翘武善治外感疾病与内科杂症。刘绍贵擅治肝胆肾病。其中胡翘武于1981年选调安徽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其6个子女(国珍、国堂、国俊、国瑛、国隆、国荣)皆从事中西医,可谓中医世家。
西医在建国前多是私人开办诊所,每个诊所1~2人,共有50余人。另有少数牙医分布于部分乡镇。建国后,1952~1954年,先后分配来6名助产士和1名药剂士,是郎溪县建国后最早有正式中专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1957年以后,大、中专毕业生逐渐增多。1958年浙江医学院分来的姚玉麟是卫生系统第一位大学生。1965年底,全县有280多名医务人员,其中大、中专毕业生80多人。1987年底,全县中西医药卫生人员共有536人,其中西药461人,有技术职称396人,为全县人口的1.62‰。知名西医副主任医师有岑绍鼎、孙开达、唐慕贤等。岑绍鼎专治肿瘤,孙开达善诊治内科疾病,唐慕贤主治外科疾患,尤擅手术。
县卫生部门各级技术职称人数分科统计表
(表32-2)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