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馆站活动
1953年,县文化馆有1间图书室和两小间报刊阅览室,每日读者约360人次。1956年,建立了流动图书箱,送书下乡。
50年代初~1966年以前,黑板报、幻灯、喇叭筒是文化馆站的主要宣传工具。文化馆在门前和城关十字街各设1块大黑板报,每月出两期,主要内容配合中心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大事和县内新闻,表扬好人好事。1955年,全县有黑板报30块,幻灯小组8个,读报组18个。文化馆站在工厂、农村建立读报组,开展读报用报活动。至1960年,幻灯站发展到149个。这个时期,文化馆还设立游艺室,主要开展象棋、乒乓球、康乐球等活动,并不定期举办文艺晚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游艺活动基本停止。
1952~1955年,举办“戏剧改革”与俱乐部主任培训班。文化馆设专职“戏剧改革”干部1名,整理传统皖南花鼓戏剧目32个,部分剧目收入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剧目研究室编印的《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
50年代中期与60年代中期,文化馆曾5次组织小型文化服务队下乡开展宣传、演唱活动。1963年,对全县17个常年演出的业余剧团进行了登记和辅导。
1975年5月,文化馆组织建平公社南塘大队农民进城首次举办赛诗会。1976年春节,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姚村、十字、毕桥和县农具厂慰问演出,颇受欢迎。同年5月,还到永丰造纸厂、县酒厂进行文艺辅导,举办县工业系统职工文艺调演。1978年,对县内8名说书艺人进行了考核、登记。
80年代,文化馆游艺室重新活跃,放映电视录像,接待小型演出团体,开展歌舞、演唱、曲艺、杂技、魔术、气功等活动,开始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适当收费,以文补文。1985年,该馆仅放电视录相收入达万元,维修了游艺室,添置了坐凳、乐器,改善了职工福利。与此同时,相继举办了美术、音乐、文学创作和吉他弹奏、舞蹈、缝纫等培训班。至1987年,该馆还举办1~2期少儿音乐与美术培训班,培养县内音乐、美术新苗。
文化馆在每年元旦、春节和“五·四”青年节及“十·一”国庆节都举办歌舞与京剧清唱晚会。1985~1987年,协助县文化局连续参加宣城行署文化局主办的三届《宣州之声》群众音乐会,克服了人才缺乏,经费不足等困难,获奖逐年增多,共获创作、演唱、演奏、舞蹈、编导、辅导奖42个,受到地、县领导好评。
文化站平时开展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组织辅导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举办周末晚会、歌舞晚会和棋类、球类、游艺等文体活动,还布置宣传橱窗和编写黑板报。逢年过节,组织群众开展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十字文化站各项工作开展正常,特别是该站工作人员刘玉铭编写的黑板报,30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主办的宣传橱窗经常向群众提供科技知识,传递信息,被誉为“为民致富”的好窗口。1982年,曾评为安徽省文化战线先进单位。
郎溪县文化馆部分年份举办展览一览表
(表28-1)

(二)业余文化活动
建国前,郎溪城乡逢年过节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十分活跃。有龙灯、狮子灯、旱船、高跷、蚌壳灯、舞叉、赛龙舟等群众文化活动。定埠节日庆典和庙会祭祀还举行四会:马灯会(小马灯)、五猖会、降福会、祠山会。姚村有云舞;幸福、东夏有人灯。抗日战争时期,城关民众教育馆还组织群众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开展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文化宣传活动。民国27年(1938年)春,涛城还成立了以李允功为团长、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抗日话剧团,不仅深入乡镇教唱、演唱《流亡三部曲》等抗日歌曲,还演出《闹茶馆》、《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小话剧。同年,王高烈、黄厚甫(黄叶村)等9人创作了大量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的街头画、招贴画,在城关举办了“郎溪县救济难民金石书画展览会”,参观人数众多,颇受欢迎。展后将所得润资“概捐于救济难民之用。”这年,城关“义社”、“和社”两个业余京剧团联合成立了“郎溪抗敌剧团”,演出京剧传统戏,宣传鼓动抗日。有时实行义演,捐款抗日。民国27年(1938年)台儿庄战役大捷,剧团免费公演两天,欢庆胜利。
50年代初,全县人民欢庆解放,随着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的蓬勃开展,全县城乡掀起了群众业余文化活动高潮。城乡组织广大群众扭秧歌、打腰鼓、挑花篮、打连厢、唱革命歌曲,出现了男女老少以至全家跳秧歌舞的动人景象。每逢节日或大会都开展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街道、建筑社、机械厂等4个单位曾组织妇女玩4条龙灯。1953年城关曾搭3个鼓动台,主持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吴云指挥。有时观众与玩灯者竟达1万余人。
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提倡“人人写诗,画画”,不少干部、群众写民歌,画壁画,歌颂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诗画中曾出现浮夸现象。城关北郊的经村是县内“诗画满墙”的样板。
此外,群众业余文艺演出也十分活跃。1958年3月3~4日,举行全县职工业余文艺会演,8个代表队计80多名演员参加,演出节目24个。1959年1月28~31日,举行了全县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11个代表队计321人参加,演出节目101个。同年2月11~16日,又举行了为期1周的全县群众业余文艺会演。
“文化大革命”时期,城镇单位、街道至各公社、大队甚至生产队都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或业余剧团,干部、群众纷纷跳“忠字舞”,唱“语录歌”,演唱《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样板戏”,并自编自演歌颂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革命路线、“文化大革命”和“斗批改”的歌曲、曲艺、小戏曲等。民间传统文艺一律视为“封、资、修”予以禁演。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申“双百”方针,党的文艺政策进一步开放,再度出现群众文化热潮。禁锢10多年的许多电影、戏剧重新放映、演出,民间传统文艺活动恢复。80年代初,收录机、电视机陆续进入县内城乡人民家庭,港台等地歌舞大量传入县内,青少年乐于接受,兴起歌舞热。城镇出现电视录像放映室、歌舞厅。县文化馆设有电视录像投影室、舞厅。1987年全县有录像放映队16个。1985~1987年,县文化局组织业余歌舞演出队,连续参加了宣城地区三届《宣州之声》群众音乐会,并在县城、东夏镇以及上海市白茅岭农场演出。春节和元宵节,文化局除组织开展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外,还举办灯展、猜灯谜、知识竞赛、歌咏赛、舞会,与白茅岭农场歌舞队联欢等活动。节日期间,县工会、县体委和县妇联等单位还经常举行棋类、球类、拔河、长跑等竞赛活动。 (三)民间歌舞
县内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尤以定埠的跳“五猖”、小马灯、姚村的云舞及城南乡南门村老龙灯更具有地方特色。
一、跳五猖
“跳五猖”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神舞,源于周代祭祀中的傩仪,脱胎于傩祭、傩舞、百戏,是巫、道、释多元文化的载体,流传于郎溪定埠镇。
“五猖神”传说是“祠山神殿下诸将。”“祠山神”相传是西汉时的张渤。张渤先世佐禹治水,故张渤被派往广德镇守治水,引浙江长兴之水,益广德山田,形成“圣渎河”后,坐化而死。后人感其功德,将其神化,造庙祭祀。庙额题赞“禹后一人”,神牌上的全称是:“广德灵佑崇德祠山大帝”,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敕封。
建国前,江南各地如芜湖、绍兴等,也有出“五猖”神会的,唯独郎溪县定埠镇的五猖神会是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跳神,表演者戴上各尊神威严的面具头套。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是祠山神诞辰,初八起各地即有庆贺,定埠于此日出会(江苏高淳胥溪乡改为二月十八日出会)。五猖神是取“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青、黄、赤、白、黑)而形化成像。诸神中又配以“判官神”(意主生死)、“土地神”(意主五谷丰歉)、“和尚神”(意主消灾降福)、“道士神”。前者五猖神称“正身”,后者四种称“副身”。正身五猖神的形象是:东方神青脸,南方神红脸,西方神白脸,北方神黑脸,中央神黄脸,全系木雕面具,戴盔披甲,头插雉尾,背插威武旗,双手执长刀。副身四神的形象是:判官、土地的面具及其装束与戏剧形象同。判官手脚扎有铜铃,双手拿两束纸马。土地一手拄拐杖,一手拿拂尘。和尚的面具是整个头套,和尚青光头,笑容露齿,宽服大袖,颈挂佛珠,手拿大白纸摺扇。道士头挽束发,身披道袍,手执拂尘。
“跳五猖”在广场进行,中设香案,供祠山神牌位,9张大方桌圆形排开,诸神站立方桌上,1队(10至20人不等)武士装束的舞叉者,分别排列诸神两侧。祭祀开始时先由领祭者“门司”取公鸡一只,用手摘下鸡头,将鸡血分别滴在诸神跟前。“门司”退下后,即由舞叉者开始舞叉,乐器配以小锣鼓。有“单舞”、“对舞”,“群舞”等场。舞毕,跳神开始,诸神由桌上下来站圆圈,出场顺序是先道士,次土地,再和尚,后判官。然后是五猖神东、南、西、北、中依次登场,整个神舞分“朝礼”、“邀请”、“对舞”、“独舞”诸节。副身4神舞蹈时,乐器伴奏以板鼓、大小锣、大小鼓、小马锣等6种打击乐器为主,也可伴以长喇叭。五猖神出场时则停止打击乐器,伴以唢呐吹奏。
“跳五猖”中诸神的舞姿动作,以和尚神最为精彩突出。他在舞蹈中手、腰、身、步都得运用,如“朝礼”舞中的“鹞子翻身”、“扭丝步”等。并能通过扇子将“邀请”、“对舞”时的施礼传神地表达出来,特别是邀请判官时,由低头、束手、小心慎重的“慢步”,继而发展到“对舞”时逗趣喜乐的“小碎步”。这时判官威姿武势,蹬足拉架,手脚所缠的铜铃犹如奔马作响,刹时震惊全场,气氛森严,如此一文一武,一动一静的“对舞”,是“跳五猖”中最叫好的舞段。“正身”五猖神的舞蹈动作大致相同,所执双刀比古代兵器中的单刀略短,平刃尖梢,柄缠黄纸马,两手各执一刀,舞时双刀起落缓慢,有“分刀亮相”、“云手刀”、“对挡刀”、“比试刀”等。
“跳五猖”有“满场”、“简场”之分。“满场”跳五猖中的正身五神,必须逐个“朝礼”、“邀请”、“对舞”、“独舞”;“简场”跳五猖则由中央神代表性地只跳“朝礼”舞终场。
“跳五猖”因属迷信色彩的神舞,建国后即停止了活动;只是其中的“和尚独舞”于1956年参加了芜湖地区民间文艺会演。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绝大部分面具、服装被查抄烧毁,只有“中央”、“和尚”两神面具保存至今。
“跳五猖”已由安徽省民间舞蹈集成办公室于1986年摄相录音,并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二、小马灯
小马灯流行于县内定埠、东夏、幸福等乡镇,每年正月十五日出灯。十六日罢灯。灯为“马型”,用竹篾扎制,蒙以布绸。表演时将马首尾两节系于腰间,夜点蜡烛(后改装干电池灯)。跑马玩灯者多为十岁左右的儿童,故称为“小马灯”。郎溪定埠吕氏马灯,兴于民国17年(1928年),从师于胥溪河北江苏高淳定埠祥屋村马灯。历久不衰,享有盛誉。
小马灯一般有24人登场。“骑马”舞蹈者10人(10匹马),扮演三国时的刘备、关羽、张飞和南宋时岳飞、金兀术等历史人物。每匹“马”后紧随“搭伴”,戴小额子,穿绣花袄裤,手执三角旗,被视为押阵的“夫人”。二马夫手执摇旗,活跃于舞队前后,为马灯舞的领阵与收阵者。另有二名装扮的金邦官员,手摇破扇,来回跳跃,风趣逗乐。
马灯的阵式分“跑阵”、“运马”、“摆字”三种。跑阵队形多变,满场穿花,舞姿健美,颇为壮观。有长三阵、毛尾阵、跑十字八门、双牌梅花阵等。“运马”分单运与双运。单运为二人对舞式,如关公与周仓、赵云对搭伴。双运由二匹马和二搭伴同时起舞。“摆字”根据字的笔画多少而决定上场人数,夜间马腹蜡烛或电珠齐明,字型尤为清晰,光彩夺目,引人入胜。建国前常摆“天下太平”,现在摆“大干四化”等字型。
小马灯的音乐伴奏尤为考究。大、小两套鼓班,每班十余人,大锣鼓音响亮,用于开道与造气氛;小锣鼓为主要伴舞锣鼓。同时有12支长短喇叭合奏(长喇叭与短唢呐各半),现减为二长二短,所奏曲牌有“大开门”、“雨夹雪”等。建国前,一班马灯配有三副“火流星”(可以舞动的两个装有炭火的铁丝网球),用于开道,疏散观众,扩大场地。小马灯队伍庞大,加扛彩旗、打彩灯、领班等勤杂人员,有时人数竟达200余人,是县内影响较大,深受群众欢迎的传统灯舞。
三、云舞
云舞又称“跑云灯”,是县内民间舞蹈中稀有品种,建国前盛行于姚村乡。云舞最初是借用“龙灯”、“马灯”中的跑灯形式。玩灯者全为男性,双手执云朵道具,鱼贯登场,来回穿花于龙灯每节之间,舞蹈程式比较单一,象征神龙驾彩云给地方带来丰收和太平,因此称云舞。后经玩龙灯艺人加工创新,从“龙灯”、“马灯”的伴舞中演变以跑为主的独立舞蹈。
云舞登场表演者15人,其中跑云者10人,男女各半。男的头扎白巾,穿白布短褂、灯笼裤;女的穿彩绸裤,腰围绣花兜兜,另有5名少女,衣着与跑云女相同,手捧彩色精制花篮。篮内插有五谷(道具),象征着“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少女穿花跑4角或摆字亮相,犹如“天女散花”,造型优美,风采动人。
云舞的布局,分“跑云”、“跑五朵梅花”、“云朵摆字”3种阵式。第1舞式,全体登场,跑云者双手执用马粪纸绘制的彩色云朵,在欢快的锣鼓声中鱼贯登场。队型跑S和∞型,云朵上下移动,来回穿花。捧花篮者,穿插四角。舞云的快慢取决于锣鼓的节奏。快节奏时,舞步和云朵起伏较大,犹如行云翻滚;慢节奏时,又似彩云轻飘。舞毕全体离场。第2舞式,先由1人持云朵,登场独舞,少时,第2者上场与前者对舞,如此先后,直至跑云者全部登场,在场正中形成较大的云朵造型,按此法穿花跑舞于四角,每角都有1个云朵型的亮相,形成1种梅花形的舞蹈造型,故称“跑五朵梅花”。第3舞式,是通过云朵道具,摆成“天下太平”等字型。摆字时,打击乐停奏,由1人领唱,集体合唱《云歌》。基本曲调有《云调》、《赐福调》、《五更调》(曲谱略)等。唱词多是天官赐福,五谷丰登一类象征吉祥如意的内容。歌罢一曲,锣鼓齐奏,变换队型,另摆第2个字。每摆一字都要唱一段《云歌》,如此类推,直至摆字结束。
建国前,姚村乡每年春节都要举行“跑云灯”活动。1958年“云舞”出席芜湖地区业余文艺会演,获得好评。
四、南门村老龙灯
县内龙灯一般都是篾扎布蒙,彩绘龙身的“滚龙”,而城南乡南门村老龙灯会却别具一格。此灯会曾闻名全县。建国后虽然没有出过这种灯会,但南门村老龙的传说仍在全县广为流传。
相传在宋朝,一条受伤的老龙跌落在南门村,一连数日村民烧香许愿,老龙康复平安升天,未曾伤害村中的一草一木。村民为还愿,表示对老龙的敬奉,照老龙的形象制扎了一条巨龙,逢闰年正月举行灯会。灯会由王家祠堂48户人家主办,世代沿袭,成立灯会公堂,外姓人不得加入。公堂有水田10亩出租,公推4人管理公堂经费和收租业务,收入主要用于老龙灯会。每出1次灯,材料费与工匠工资需花200多担稻谷,全由公堂开支。玩龙户义务献工,不取报酬。老龙会规定王姓48户在灯会拥有玩灯权和公堂财产所有权。此权可以转卖,但必须转卖给王姓祠堂的人。
南门村老龙比一般龙灯庞大。据最后一次老龙灯的制扎者之一王显龙介绍,民国36年(1947年)制扎的老龙,已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缩小,但长度仍10丈有余,全身13节,头部长8尺,高8尺,2只角各4尺,1只角需1匹白绫,颈长8尺,直径1尺4寸,尾长8尺。其余10节为身筒,各长4尺,直径3尺8寸,每节之间的空隙即龙衣为3尺,另外4只爪子4条腿。全部制扎需60棵毛竹,约2000斤左右。头部扎成后,仅竹子部分重120斤,5个工匠需扎20天,约100个工作日。老龙全身为绿色,两角为白色,嘴唇为红色,上下唇各高1尺2寸,用红绫镶制,玩龙时每班需26人,最少两班人马。头部3人,其中1人,扛龙头,龙头底部装一扁担式架子,玩龙头人扛在双肩上,用手向前上方托住,身子不能起立,用坐蹲式步子向前倾倒。后面左右各1人用红布带将龙头朝后拉着,不让龙头向前倾倒。扛龙头的每走一丈多远就要换人。龙尾后面需3人用绳子系在腰上,将龙尾向后拽住。其余每节1人。玩龙时除龙头、龙须、龙尾较为艰难外,其余各节只需紧握把杆向上高举,跟着龙头向前走,不需作任何表演动作。由于龙头的牵引和龙尾的摆动,龙身自然作上下起伏状,如同活龙行走,蔚为壮观。夜晚老龙灯用蜡烛照明,仅头部内需44支,颈部4支,尾部3支,其余每节2支。 老龙灯在清朝出过多少次,无从查考。在民国时期出过3次,一次是民国9年(1920年),第2次是民国15年(1926年),最后1次是民国36年(1947年),这一年正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二个春节,为欢庆胜利,出了一次“太平灯”,此后未再举行灯会。
玩灯有一定地点路线:正月12日出堂,朝拜城隍、孔庙等,谓之亮灯。正月13日正式玩灯,从县城东门到西门。14日晚由南门到北门。15日晚上从东门史家宕到西门韦家埂。16日晚上玩东门渡和南门村,玩完罢灯。一条街一游就是一整夜,沿路有接灯户摆设香案,隆重而严肃。从玩灯到罢灯不收馈赠,只收蜡烛和红布。出灯时不吃人家酒饭,唯有到韦家埂时由郝家宕人在路边供给每人一团糯米蒸饭。出灯时前面有一红一绿牌灯引路,上写“龙门”、“四进”字样。用数支喇叭和两班锣鼓吹打,振奋人心,热闹异常。罢灯后老龙灯不毁,长期供奉在村庙里,以供人们朝拜或祈祷。
五、舞狮子
舞狮子城乡很普遍,一般是2人舞,1人玩绣球,在绣球的引导下,除模仿狮子动作在地上跳跃翻滚外,还有玩板凳、玩桌子,有的是几张桌垒起来,狮子在其中上下翻舞。舞狮子时有锣鼓伴奏。
六、玩旱船
又名玩彩船。玩船者多为农村中河南客民,演唱多用河南方言。船用竹篾和彩纸制扎,也有绸布蒙面的。船上扎长方形亭。玩船者3人,旦角(男性扮)戴凤冠和茶色眼镜,立于亭中,手持船帮,操作彩船,翩翩起舞。小生穿长袍,戴礼帽,手持竹竿作撑船,边舞蹈边领唱。艄公为小丑打扮,穿短衣,戴草帽,手执蒲扇,活跃在船尾两侧,插科打诨,幽默风趣。另有鼓班4人,锣鼓伴奏兼帮腔。演唱曲调为“蛮蛮腔”,又叫“垛子歌”。唱词有即兴编唱和数唱民间戏文两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七、踩高跷
踩高跷者多为农民和木瓦匠。踩者双腿缚上木制跷腿,腿高3尺许。踩高跷如观众拥挤过不去,可靠在屋檐边歇脚。踩高跷分故事高跷和出会高跷,扮演的多为古代戏剧和民间传说故事中人物,如“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等。人物登场,或立长队,或走圆场,伴以欢快的打击乐和唢呐吹奏。1954年春节,城关建筑工人开展过踩高跷活动。
八、赛龙舟
赛龙舟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举行,相传是纪念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及1985年县内群众都举行过赛龙舟。
九、打蛮船
蛮船1米多长,用木料制成,有4条腿。船头供一小型木雕观音,演唱者1~2人,演唱时,木船放在户主门口,船架上有大锣、小锣、钹、扁鼓、镲5件乐器,演唱者自打自唱(扁鼓和小锣用绳拴拉动敲响)。演唱曲调有河南调“数垛子”,唱词多为即兴编唱,内容是吉祥如意,四季发财之类。建国后很少演出。
十、推旱车
推旱车建国前流行于郎溪县农村。表演者为1生1旦。车用竹篾制扎,旦角立于车中,手撑纸伞,伞杆上挂有一个红灯笼。小生扮演推车的脚夫,作推车舞蹈和领唱。另有鼓班4人敲锣鼓兼帮腔,演唱曲调为“采茶调”和“叹五更调”。建国后失传。
十一、拉犟驴子
用竹篾扎成驴子灯型,表演1人,手牵纸驴表演出拉驴、喂驴、骑驴等各种舞蹈,打击乐伴奏,3、4人兼帮腔,唱腔为花鼓小调。建国后失传。
十二、马灯戏
是马灯戏舞蹈与戏剧演出相结合的歌舞形式。主要流行在姚村,又称姚村马灯戏。姚村马灯有别于定埠小马灯。仅有白马4匹,跑马者全为女孩,另有红马1匹,由男孩扮演,称为雄马。每匹马配有马夫1名,跑马者共计10人。主要跑舞阵式有“五马破曹”等。跑灯先在稻田或广场跳舞,然后登台跑灯,舞毕玩灯者卸去灯型,开始演唱“十八相送”、“种大麦”、“小放牛”等有一定情节的歌舞小戏,主要唱腔是花鼓小调。建国后失传。
十三、十二番锣鼓
民间打击乐为郎溪大锣鼓,统称“十二番锣鼓”。前为小5套,后为17套,最早的大锣鼓原有14套。由于缺少挖掘和整理,目前尚存的仅有十二番锣鼓,每年多次在庙会和节日中出现,象征人寿年丰,世道太平,又称为“太平鼓”。“十二番锣鼓”的乐器有:大堂鼓、大广钹(2面)、中号苏锣(2面)、小京钹(2面)、小锣(2面)、铜质长喇叭(2只)计11件。(乐谱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