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管理机构
民国时期,文化活动由县政府教育科代管。1949年5月由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组负责文教行政工作。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县教育科兼管文化,由副县长兼政府秘书刘维岳具体负责,科员有陈廷钊、胡耀华。1951年5月,县政府教育科改称文教科。1952年12月,吴家恒任文教科副科长,分管文化。1955年成立县人民委员会文化科,副科长崔田主持工作。1957年文教两科合并,恢复文教科。1959年5月改设文教局。1963年11月撤局改科。1966年撤销文教科并入文卫办公室。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下设文化小组。1969年文卫办公室与其他文教宣传单位合并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0年11月成立文教局革委会。1978年恢复县文教局。1981年1月,文化、教育分开,成立文化局。
(二)民众教育馆
民国18年(1929年),县通俗教育馆建立,馆址在城关南门孔庙内。首任馆长刘万鹏。民国26年(1937年)改为民众教育馆。同年12月5日,民众教育馆所在的孔庙被首次侵占县城的日军烧毁。原馆西边10间瓦房是图书室,有少量报刊,从文昌阁借来的图书不下5万册,古籍居多。东边10间瓦房是游艺室,设象棋、乒乓球等供人娱乐。平时举办各种展览,组织民间剧团演出,开展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民国27年(1938年)1月20日县城收复后,馆址迁郎溪小学。同年2月27日城关第二次沦陷,该馆又暂移腊梅巷耶稣堂内。民国28年(1939年),民教馆经费960元(法币)。抗战时期,民众教育馆曾组织民众抵制日货,大唱抗战歌曲,张贴抗战标语和进行抗战演讲。民国34年(1945年),该馆迁至城内潘氏宗祠后进(今县人民电影院处),恢复开展多种文体活动。民国36年(1947年),潘氏宗祠前进设“中山纪念堂”,兼做戏院。该馆于民国37年(1948年)5月迁至县参议会(城隍庙东首原城关小学)内。民国38年(1949年)初,民众教育馆又迁至保甲长训练所(今县总工会院内)。解放后,由县人民政府接管。
(三)文化馆
1950年2月,县教育科派人接管民众教育馆,负责人范顺宽等。195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郎溪县人民文化馆。馆址设在原保甲长训练所(今县总工会院内)的5间草房里。干部5人。1952年7月,方鹤任馆长。1958年,文化馆改为县中心文化馆,1963年6月仍恢复原名。1987年底,县文化馆在职干部、职工共16人。评定群众文化系列职称: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6人、助理馆员2人、管理员5人。有14间楼房,12间平房。设有美术、音乐等组和录像放映室、舞厅等,添置了电子琴、电吉他、爵士鼓和彩色投影电视录像放映设备。
(四)文化站
建国初期,县内曾建立9个文化站,到1957年大部分撤销。70年代,曾建立7个文化站。80年代,又建立4个文化站。至1987年底,全县共有文化站14个,其中国办站5个,有站房;其余9个皆是民办公助站,绝大多数无站房。除梅渚、毕桥两站工作人员是两人外,其他站都是1人。民办站经费不足,设备简陋,书籍、报刊不多。1987年文化站干部、职工评定职称,群众文化系列评定馆员1人,助理馆员3人,管理员6人。
(五)工人俱乐部
1951年,城关与梅渚镇工会各建工人俱乐部一个,内设宣传、文体等组,1959年后,梅渚工人俱乐部消失。1956年,县工人俱乐部组织工人美术小组出画刊5次,计130多幅画。给幸福农业社赠书412本。1958年与1965年两次组织职工业余文艺演出队参加芜湖地区会演,并选出一人参加全国文艺演出队。
1963年组织男子篮球队14个,开展篮球活动,同时组织乒乓球赛4次。1964年会同有关单位举办“五·一”、“五·四”乒乓球赛、军事野营及“比、学、赶、帮”先进事迹展览。
“文化大革命”期间,2层楼房被占。1982年8月拆除旧房扩建3层楼房,内设图书室、阅览室、乒乓球室、象棋室和教室。1985年底藏书5793册,订阅报纸24份,杂志146种。小礼堂放映录像。
1980~1984年与文化馆举办职工6期书法、美术、摄影展览。1983~1985年成立“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小组358个。组织读书活动讲演团,分赴企业,厂矿讲演。并推选工人参加地区“振兴中华”读书讲演团到各县讲演。
1979~1985年,与有关单位举办了全县职工和教工篮球赛、城关地区职工篮球赛、中国象棋赛、男女乒乓球赛,并开展橱窗宣传等活动。1985年,在全省工人俱乐部评比中,被省总工会授予先进单位。
(六)农村文化室
1953年,县文化馆以在城区幸福乡经村为重点,开展农村文化建网活动。1955年,全县建立农村俱乐部134个,其中中心俱乐部有经村、三益代等20个。主要活动是放幻灯、读报、唱歌、演出文艺节目、图书巡回借阅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俱乐部改名文化室,后又改名红专夜校。全县每个大队和生产队都建立了文化室(红专夜校),组织社员开会、评工、读报、学习毛主席语录、唱“毛主席语录歌”,跳“忠字舞”,学唱“京剧样板戏”,开展文艺演出等活动。80年代初,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室不复存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