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
建国初期,安徽只有合肥、蚌埠、芜湖、安庆、淮南5座城市,总人口50.5万人,各市建成区之和不过20余平方公里。城市小而少,城市经济十分落后。1949年,上述5市的工业总产值仅0.26亿元,商业服务业也十分凋落。50年代初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经济发展很快。1995年,全省有城市20座(其中省辖市10座,县级市10座),城市非农业总人口841万,占全省非农业总人口的68.9%;国内生产总值891亿元,财政收入115亿元,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106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26亿元,邮电业务总量18.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9.2%、77.7%、53.6%、72.7%和80.6%,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40多年来,安徽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50年代后半期,出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对安徽矿产和煤炭资源的开发而新建了马鞍山、铜陵和淮北三个工矿城市,使安徽的城市由5座增加到8座,城市经济总量有很大增长。马鞍山市成立于1956年10月,是以采矿和钢铁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该市境内铁矿探明储量在10亿吨以上,硫铁矿工业储量占全省四分之一。建市以后,钢铁工业发展很快,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拥有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等生产部门的全国十大钢铁联合企业之一,90年代初期按现代企业制度模式改组为股份公司,股票已在香港、上海两地挂牌上市,是安徽最早的上市公司,1995年产铁200万吨,钢160万吨,销售总收入62.12亿元,利税4.42亿元。在马钢公司的带动下,马鞍山市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94.3亿元,占全省的4.7%,职工人均工资7074元,居于全省前列。铜陵市的前身是1956年10月成立的铜官山市,1958年6月更为现名。该市是以铜化和建材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境内铜、硫和石灰石资源丰富,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是全国六大铜工业基地之一,铜陵化工集团也位居全国五大磷肥厂之列,铜陵海螺集团公司是安徽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其股票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排牌上市。80年代以后,铜陵市的轻纺工业发展很快,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1995年12月26日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铜陵市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199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44.3亿元,占全省的2.2%,职工人均工资5540元。淮北市成立于1960年(原称濉溪市,1970年后改为现名),是煤电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该市所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占全省的40%,电力装机容量占全省的30%,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80年代以后,轻纺工业渐有发展,城市产业结构也逐有改善。1995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75.6亿元,占全省的3.8%,职工人均工资5436元。
安徽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是1976年至1987年间,先后成立了阜阳市、六安市、宿州市、屯溪市、滁州市、巢湖市、黄山市(原太平县)、宣州市、亳州市等9座县级市,使全省城市由8座上升到17座,大、中、小城市规模结构有明显改善,城市经济力量也有所增强。上述9市除屯溪市属恢复市建制外,其它8市都是在原县城关镇的基础上建市的。建市以后,大力发展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改善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结构和促进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995年,绝大多数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居全省的位次比建市前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如阜阳市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六安市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亳州市由第十三位上升到第四位,巢湖市由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宣州市由第十八位上升到第八位;其他如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安徽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出现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这次高潮的重要特征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县改为县级市,一些小城市提升了规模等级而成为中等城市。属于前一类的有贵池市(原贵池县)、界首市(原界首县)、天长市(原天长县)、明光市(原嘉山县);属于后一类的有滁州市和阜阳市,实行市带县体制,原滁县地区和阜阳地区仍分别属两市所辖。县改市和小城市的升格,既反映了这些县市已有较强的辖县(市)经济实力与城市建设基础,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建国以来,安徽城市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是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经济辐射功能的综合性区域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历史上,安徽的城市极其落后,直到建国初期,全省尚没有一座城市具有综合性中心城市的功能,而安徽周边有南京、徐州、武汉、南昌、杭州等大城市,这些城市分别辐射我省的部分地区,全省又在上海的辐射范围之内。这样,安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大量地被这些大城市吸引,省内难能形成具有经济集聚力的加工工业中心,是长期以来安徽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安徽要发展若干大城市,将之培育为区域性的或全省性的经济中心,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合肥、蚌埠、芜湖3座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或经济中心。
省会合肥市位居皖中,解放初期仅是一座不足5万人口的县城。建国以后,工业、商业、交通邮电和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市经济功能逐步增强,是安徽重要的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冶金、化工工业中心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基地。80年代以后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工业方面,涌现了一批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达及海内外的大型企业;在交通运输方面,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衔接联动的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在城市建设方面,建成区面积比建国初期扩大10多倍,中心城市的各类功能正在逐步健全。1995年,市区人口116万人,国民生产总值168亿元,占全省的8.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8亿元,占全省的13.3%;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244亿元,占全省的9.4%,经济实力居全省首位,是皖中地区乃至全省重要的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
蚌埠市和芜湖市分别是安徽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蚌埠市的经济吸引和辐射范围达及皖北地区和淮河中下游流域,经济实力也逐渐增强,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116亿元,占全省的5.8%,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89.2亿元,占全省的3.4%。沿江城市芜湖是安徽较早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影响范围达及皖南和皖中地区,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101亿元,占全省的5.0%,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占全省的4.2%。此外,皖南的黄山市和皖西北的阜阳市,经济实力增长较快,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将成为皖南和皖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或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二、小城镇的发展
安徽长期是个传统的农业省份,小城镇大多是农村社区的集贸场所和手工业中心,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经济不发达。建国以后,小城镇受到重视,小城镇经济也不断增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类似,建国40多年来,安徽小城镇的发展也经历过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发生在50年代后期“大跃进”时期,当时强调“大办钢铁”,一些小城镇办起了不少工厂,但因盲目“上马”,很快又只得“下马”,小城镇经济发展遭受到曲折;第二次高潮形成于70年代前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强调大办“五小”工业(即小机械、小钢铁、小化肥、小农机、小纺织等),一些小城镇也办起了“五小”企业,但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发展缓慢,有的小城镇还逐渐衰退。第三次是1984年以后,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不少农民“离土不离乡”,纷纷走进小城镇,乡镇企业也向小城镇集聚,促进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1984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首次小城镇工作暨理论研讨会,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小城镇的政策、措施,为全省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和推动力。1983年末,全省建制镇仅108座,总人口21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3%;1994年,全省建制镇增加到813座,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8%以上,是建国以来安徽小城镇发展最快的时期。从这一阶段的情况看,安徽小城镇的发展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第一,小城镇数量增多,密度增大,布局也趋合理。1984年以来,安徽建制镇和农村集镇都发展很快。就建制镇而言,1984年至1994年的10年间,平均每年增加66座,发展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建制镇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集镇的发展,1994年全省农村集镇达2984个,小城镇密度也随之增大,每1000平方公里建制镇的密度由1983年的0.8座增加到1994年的5.5座;农村集镇的密度也达到每100平均公里约18座。无论是人口稠密的淮北地区,还是江淮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小镇城的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密度差异有所缩小,小城镇布局也逐趋合理。
第二,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小城镇规格等级上升。由于受经济、文化、自然、地理诸因素的影响,安徽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1983年以前,除了县城关镇及少数首镇以外,大多数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只有几千人,建成区大多不足1平方公里。相当多的小集镇,非农人口不过百人,街长不过几百米。1984年以后,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1995年,县城关镇的常住人口大多超过5万人,建制镇中常住人口超过2万人以上的有70余座,1~2万人口的有140多座,农村集镇的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小城镇建成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全省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13座,1~2平方公里的有244座,各县的城关镇和首镇的建成区,大多在3平方公里以上,一些古镇、名镇,在乡镇企业发展中一边建厂,一边建镇,建成区面积也不断扩大。如淮北平原的宿州符离集镇,过去建成区仅1.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万人;1994年全镇人口达3.2万人,建成区达4.2平方公里;皖南山区的宁国县河沥镇1994年人口已达8万人,建城区面积也达3.5平方公里。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些小城镇升格为县级市,如界首市、亳州市、明光市、天长市、巢湖市、六安市、宣州市、贵池市、宿州市,还有一些小城镇升格为地级市,形成繁华的市区,如滁州市、阜阳市。10年间,有705座农村集镇升格为建制镇,还有一批建制镇升格为标准镇。小城镇规模扩大和规格等级的上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省小城镇蓬勃发展的景况。
第三,小城镇基础设施有明显改观。安徽是传统的农业省区,经济实力不强,长期以来,用于小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十分有限,致使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不仅在数量、规模上有很快发展,供电、排供水、交通、邮电、住房、教育、卫生、娱乐、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明显改观。1994年底,全省村镇实有砖瓦以上结构房屋建设面积8.14亿平方米,建制镇和农村集镇人均住房面积为13.8平方米;全省建有供水设施的村镇2146个,建制镇和集镇自来水厂538个;全省村镇实有铺装路78133公里,占村镇道路总长的56.5%;100%的制镇、95.6%的集镇通电;633个建制镇安装了直拨国际、国内长途电话。许多小城镇路灯、娱乐、卫生、生活设施等都有了较快的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四,城镇建设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80年代以来,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注重因地制定,不搞“一刀切”,各类小城镇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或是依水建镇(如荻港、临淮关、华阳),或是依矿建镇(如月山镇、朱仙庄镇),或是依路建镇(这类小城镇最多),或是依景建镇(如半汤镇、皖南山区的不少小城镇),或是依城建镇(如各类城市的卫星镇)等,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从总体上看,按小城镇的功能划分,全省大体形成了以下6种类型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1、综合型城镇。这类城镇大都是县城关镇或首镇,已成为一县或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模最大,产业门类较多,经济实力较强,人口多在5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较大,城镇基础设施较好。
2、工矿型城镇。这类城镇都是依托其特有的矿产资源或国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起来的,如淮北市烈山镇、濉溪县临涣镇、淮南市平圩镇、宁国县港口镇等。
3、商贸中心型城镇。这类城镇比较普遍,有的成为一乡或数乡的商贸中心,有的成为一县或数县的商贸中心,还有的以某一商品集散地的特色十分突出,成为跨省、跨区的专业市场或商贸中心。如颍上县南照集已成为有名的粮食批发市场,年成交额在2亿元以上,粮食流向全国各地;无为县刘渡镇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木材专业市场,木材流向达大江南北。
4、交通枢纽型城镇。这类城镇多位于交通要道之处,由于交通位置的优越而发展起来的,如宿州的符离集镇、肥西县的三河镇、怀宁县的高河铺镇等。
5、旅游型城镇。这类城镇多是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而成,旅游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或特色明显,如青阳县九华山镇、歙县深渡镇等。
6、边贸型城镇。这类城镇位于省与省或地区之间的边界处,商贸比较发达,如霍邱县叶集镇、当涂县丹阳镇、和县乌江镇等。
第五,小城镇经济发展很快,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广大农村小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和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集聚,壮大了小城镇的经济实力,不少小城镇成为农村地区的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和工业中心,如宁国县的甲路镇就有上百家乡镇企业,其中,最大的乡镇企业甲路通用机械厂以生产通用机械为主导产品,就业人数3000余人,年创产值2亿元以上,对该镇的经济发展以及该镇对周围农村经济的带动起到了集聚和辐射作用。二是农贸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经济繁荣,小城镇成为农村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交通中心和商品流、信息流、劳务流的集散地,一些小城镇已形成相应规模的专业市场。如繁昌县的峨桥镇茶叶市场繁荣,旺季时日人流量上万人,已成为江南第一茶市,茶叶流向全国20多个省市。素有安徽沿江第一镇的和县乌江镇,由于该镇的市场建设较好,对周围以及邻近的江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成为周围农村地区粮、棉等农副产品的重要交易场所和农村经济的聚集、辐射中心。三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小城镇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80年代以来,小城镇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大开镇门,吸引农民带资进镇,兴办了大批个体私营企业,这些企业面向市场,很有生机,既带来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农村商品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如霍邱县叶集镇,1994年个体私营企业2611户,自有资金3479万元,从业人员1068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4%,镇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来源于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的税收,镇财政实力增强了,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也有力可为而发展很快。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了安徽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对推进全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