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4月24日郎溪解放,月底由地方游击干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军部队的领导同志组成郎溪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喻孟成,秘书王自强。下设清理敌伪物资委员会和接待室以及政治、宣传、民联、文教、财粮等组。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即自行消失。
1949年5月中旬,成立郎溪县人民政府。中共郎溪县委书记喻孟成(丁浩)兼县长。月底,华北南下干部抵达郎溪。他们在出发前也组成了郎溪县人民政府。两套班子会合后,重新组建郎溪县人民政府,由胡彭年任县长,左秋常任副县长。自县人民政府建立直至1955年12月,县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但重要工作得由政务会议讨论决定。政务会议由县长主持,各科、局长参加,每月例会一次。县政府的日常工作由政务秘书主持,另设一庶务秘书。县政府设秘书室、财政科、教育科、农林科、公安局、邮电局、税务局、中粮公司。8月份将中粮公司的粮政部分划出建立粮食局;后又设立人民银行、供销合作总社。1950年设民法科、建设科、工商科,8月成立县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水利委员会、土改人民法庭。1951年2月设立农税科;4月设财政经济办公室,财政科改为财粮科。1952年1月设卫生科;6月设体育运动委员会,民法科改称民政科;7月农林科并入建设科,农税科并入财粮科,同时设立统计科,11月,设人事科。
1953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了加强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陆续增设了一些机构。1954年8月设立手工业管理科,12月设立计划委员会和计划统计委员会,撤销统计科。1955年5月水利委员会改为水利科,设立农业局,撤销建设科,6月成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办公室,12月撤销监察委员会。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后,县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委”)。撤销政府秘书室,设立人委办公室。1956年2月,设农产品采购局,财经办公室改为财粮贸办公室,3月设林业科,4月设工业科,文教科分设文化科和教育科,设立农业银行和交通科。5月工商科改为商业科,撤销手工业管理科。9月成立法律顾问处。
1957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县人委对所属机构进行精简调整,2月农业银行并入人民银行,撤销文化科、教育科,成立文教科;撤销工业科、交通科,成立工交科;撤销计划委员会、计划统计委员会、统计科,设计划统计科;撤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科,成立农林局;撤销农产品采购局、财贸办公室;10月撤销计划统计科,恢复统计科;成立经济计划委员会,设立县人委监察室。
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大运动中,县人委的工作机构又作了一些调整。1958年5月县供销社并入商业局,设立冶金指挥部。10月成立郎溪县人民公社联社委员会,不久撤销。1959年5月成立劳动局、水利电力局;撤销工交科,设立工业局、交通局。6月撤销手工业管理科,成立轻工业局,撤销冶金指挥部。7月成立房地产管理委员会、科学研究所,撤销人委监察室。1960年2月,撤销农林局,成立农业局、林业局、农业机械局。5月,撤销劳动局,6月成立建筑工程局;财政、民政、文教升科为局。1961年3月撤销建筑工程局,6月恢复县供销社,8月成立手工业管理局,10月撤销农业机械局,12月撤销工业局、交通局,成立工交局。1962年,1月成立物资局;7月成立财贸办公室,11月撤销农业局、林业局,成立农林局。1963年10月成立档案管理科。1964年9月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局,恢复农业银行,1965年10月又并入人民银行。11月成立城镇居民知识青年下放安置办公室。
1966年,实行大办公室制。县人委设立5个办公室,即:人委办公室、农林水办公室、财贸办公室、工交办公室、文卫办公室,县直属各科、局归口管理。
1966年5月29日,中共郎溪县委决定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领导全县“文化大革命”。7月份,形势急剧变化,运动向纵深发展,“文革”领导小组失去领导控制能力,全县一片混乱。1967年1月,“上海夺权”导致了全国性造反夺权高潮。3月,县人委机构瘫痪,接着由军队、干部、造反派代表组成抓革命促生产临时委员会,替代县政权机构,接着又改为革命生产领导小组。3月27日,重新组成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指挥长孙晋尚,副指挥长王乐平、石英魁、刘孟祥、易广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内设农业、工交、财贸、文卫小组,后又增设农业机械、经营管理、“三查”节约小组。这段时间,由第一线指挥部领导县直属各科、局、委、办的工作,实际上是处于停滞瘫痪状态。这期间,县造反组织形成了两大派,即“郎溪县革命造反派总司令部”和“郎溪县红色造反者联合司令部”。两派互相攻击,各占有利地势与据点,抢夺武器弹药和物资,进行打、砸、抢、抄、抓,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农民进城游行,一些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混乱。造反派夺权,大批领导干部被罢官、批斗、游街。
196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四O八部队南字一三O部进驻郎溪,开展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工作(即“三支两军”)。派出军人宣传队进驻机关、工厂、学校、农村。
1968年,驻县支左部队对公安、检察、司法机关实行军事管制,干警集中学习,肃清“流毒”。3月,造反派各派10名代表在芜湖签订了《停止武斗,实行大联合的协议书》。8月,成立军队、干部、造反派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接着,各机关、团体、学校、农村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实行“一元化”的领导。此时,广泛开展“三忠于四无限”(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无限忠于毛主席领导的无产阶级司令部)活动。县革委会设立毛主席像章普及领导组,增设“红宝书”(毛泽东著作)发行点,实行“早请示、晚回报”政治制度。队队建立“忠”字室,村村建造“忠”字门。户户供奉“宝书台”,人人佩带毛主席像章。县设立群众专政指挥部,机关、工厂、农村纷纷成立专政队。12月,县革委会派工宣队进驻学校,建立“东风一O·四干校”。1969年,成立“五七”领导小组,1970年2月成立“一打三反”(即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和铺张浪费)办公室。年底,成立开挖新郎川河领导组。这期间,县内开展“清理阶级队伍”、“批陈整风”、“批林整风”、“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政治运动,局势仍不稳定。
县革委会成立后,下设办事、政工、生产指挥、人民保卫四大组,统揽党务、政权、群团、统一战线一切工作。1969年1月,县革委会将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精简合并成政企合一的“九大站”,即农林水站、百货食品站、工业生产站、交通运输站、医药卫生站、财政金融站、粮油购销管理站、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和人民服务站。12月,邮电局分设邮政局、电信局。1970年,经过精简和整顿,重新设立文教、民政劳动、卫生、物资、交通、水利电力、商业、手工业管理、工业、农林、粮棉、农业机械、财政金融、邮政等14个局,编制163人。6月成立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1月11日撤销“九大站”。1972年5月,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6月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10月撤销财政金融局,分设财税局和人民银行,11月成立县革委会公安局和人民法院,隶属于人保组。1973年1月,邮政、电信两局合并为邮电局,粮棉局改称粮食局。1974年1月,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撤销人民保卫组。1975年6月,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局。1976年底,县革委会共有工作机构25个。这一时期,县革委会工作机构设置较乱,更迭频繁,机构重叠。
郎溪县革命委员会组织系统表

1976年,粉碎“四人帮”,宣告了十年动乱的结束。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修改后的《宪法》,规定各级革命委员会为地方政权机关,既具有人民代表大会职能,又是行政机构。因此,县革委会一直延续到1981年。1979年7月,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通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规定地方政权机构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981年12月,郎溪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决定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政府。
1977年6月,党、政机构分设,县革委会撤销办事、政工、生产指挥三大组,成立革委会办公室、工交办公室、农林办公室、财贸办公室和计划委员会,作为县革委会分管各系统的协调机构,下设29个局、院、行等工作机构,10月成立广播事业局。1978年2月成立政策研究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建设银行郎溪办事处,撤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4月,各工作机构不设革委会,恢复原来名称。撤销科技局,成立科技委员会。6月,成立基本建设局。10月,财税局分设财政局和税务局。1979年1月,恢复县人民检察院。4月成立档案局。10月,恢复县农业银行,成立水产局、气象局。1980年6月,设立编制办公室,恢复统计局,12月成立司法局。1981年1月,文教局分设文化局与教育局。
1981年12月12日县人民政府重新宣告成立,启用新印。原革委会工作机构全部转为县人民政府下属机构,共设48个职能单位,编制474人。1982年10月设立农业区划办公室。1983年3月撤销农业机械局,4月撤销工业局。1984年2月,进行机构改革,撤销财贸办公室、农林办公室,水产局并入农业局,计划生育办公室升格为计划生育委员会。同时设立审计局、烟草专卖局。3月,粮食局改称粮油食品局,农业局改称农牧渔业局。9月,成立县保险公司。12月,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局。1985年1月成立县工商银行。3月成立侨务外事办公室。4月经济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工交办公室合并成立计划经济委员会。10月,成立科技文化研究中心,后改称经济文化研究中心。1986年1月成立财经领导小组、物价局。5月成立标准计量局,农村经济委员会。7月设立土地管理局,教育局改为教育委员会。
郎溪县人民政府组织系统表

郎溪县人民政府组织系统表(1987年)

郎溪县人民政府历任县长、副县长更迭表
(表22-4)

郎溪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沿革表
(表22-5)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