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
一、组织建立与发展
民国元年(1912年)前,加入中国同盟会的岑述彭,奉命由广州返回建平县,在建平从事革命宣传活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岑述彭任中国同盟会皖支部广(广德)建(建平)特派员。民国元年(1912年)8月10日,中国同盟会皖支部驻建平事务所成立。经会员公推,当众公决夏焕章、徐佩绅为评议员。民国2年(1913年)8月,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组织公开后,岑述彭任国民党皖支部驻建平事务所评议长。
民国16年(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路过郎溪,指派冯素民任郎溪县长,并指示组织郎溪县党部。3月16日,由夏雨初、董小松、戴肇基等组织成立中国国民党郎溪县党部,内设组织、宣传、农民、妇女等部,由中共党员夏雨初担任执行委员,地址设在城关凤凰墩,时称“西党部”。他们高举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等口号,积极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自卫团。同年4月上旬,安徽省政府派张仲权来郎溪任县长,即在城关下街头河南公所处又成立一个中国国民党郎溪县党部,执行委员张克霆,时称“东党部”。两个党部针锋相对,势不两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郎溪国民党右派也猖獗起来,县长张仲权于4月26日晚,出动90名枪兵,突然包围了共产党员夏雨初领导的“西党部”,夏雨初等18人被拘捕,文卷、书籍被掠一空,农民自卫团的枪支被缴。不久,张克霆领导的“东党部”也自行封闭停止活动。
民国17年(1928年)上半年,安徽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派党务指导员来郎溪,成立中国国民党郎溪县党务清理委员会,黄慕芳、李善斋、吴家昌为委员,进行清党,约两个月时间就停止了活动。
民国17年(1928年)7月,国民党广德县党部派刘声远、陈铭常两人来郎溪登记党员,参加登记的党员约20名(当时共产党人都退出了国民党)。是年冬,刘声远等召集党员监选,成立中国国民党郎溪直属区分部,委员由刘润乾、岑德川、张克霆3人担任,下无组织。组织建立后,刘声远又指导郎溪直属区分部进行第二次党员登记,这次新登记的党员约25人。民国19年(1930年),省党部指示,改直属区分部为直属区党部,人员未动,只增添张源长为书记,仍未设基层组织。
民国20年(1931年)2月,省党务整理委员会派乔寄石来郎溪接收直属区党部,接收国民党党员21人,多数党员是知识界和工商界人士,农村很少,并将中国国民党郎溪县直属区党部改为中国国民党郎溪县党务保管委员会,委员乔寄石;8月,改为中国国民党郎溪县党务整理委员会,并由乔寄石主持召开有40名国民党员参加的选举大会,选出应当选人数的数倍人选,报省党务执监委员会圈定。经省圈定,贵锦城为党务委员,杨树芳为监察委员,成持中为执行委员。
民国21年(1932年)党务委员贵锦城奉命主持国民党郎溪县党务整理委员会改选,选举结果:贵锦城当选为常务委员,王宗德当选为宣传委员,潘荣馨当选为训练委员,张克霆当选为组织委员,杨树芳当选为监察委员。并奉命将县党务整理委员会改为国民党郎溪县党务执监委员会。
民国25年(1936年)7月,国民党郎溪县党务执监委员会改为国民党郎溪县党务特派员办事处,内设组织、宣传、计划、总务、民众动员等委员会。
民国26年(1937年)12月,南京弃守,日军侵占郎溪,国民党党务人员纷纷逃难,郎溪的党务机关停止活动。
民国27年(1938)4月,国民党郎溪县党务活动恢复,成立国民党郎溪县党部,第一任书记长施泽霖(又名施雨山)。7月,省党部命令,改为国民党郎溪县党部执行委员会。此时,日军占领郎溪城,县党部机关随县政府机关一起流动。同年秋,省党部专员函派刘润乾、周钧仁为郎溪党务辅导员,主要任务是查办汉奸党员,约4个月时间,就停止了活动。
民国28年(1939年),因受战事影响,国民党的基层组织自行解体。是年上半年,县党部书记长由李济棠接任,并办理党员总报到。
民国29年(1940年)下半年,县党部奉命由姚村迁回县城,书记长为宋传贤,干事乌牧村(后任秘书)。此后,国民党县党部又随县政府流动,直至民国32年(1943年)10月,日军复占郎溪县城,县党部又随县政府流亡到宁国县境。
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年底,县党部随县政府由宁国县迁回郎溪县城,书记长为鲍士鎏,秘书钱志道,干事卢静。迁回县城后,在全县进行党务整理,督导各区整理与配合各乡、保发展组织。截止民国35年(1946年)底,全县有区党部13个,直属区分部4个,区分部31个,有国民党员390余人。
民国36年(1947年)上半年,吴常熙被委任为县党部书记长,秘书姚赞唐,干事姚文蔚。
中国国民党安徽省郎溪县执行委员会组织系统表

民国37年(1948年),国民党郎溪县党部执行委员会与三民主义青年团郎溪县团部合并,成立国民党郎溪县党团统一委员会,书记长张克霆,副书记长吴国光,执行委员杨介甫、陶然、张影、刘先典。并规定所有三青团员转为国民党员,办理党、团员重新登记,确定党籍。
民国38年(1949年)4月,郎溪县全境解放,国民党县党部彻底瓦解。
二、县党部
民国2年(1913年),国民党郎溪县党务组织建立后,机构名称、负责人职称和产生方法,多次变动。民国17年(1928年)前,负责人均由上级党务机关委派。民国18年至27年(1929~1938年),由国民党员全体会议或代表会选举产生县党务负责人,报上级党务机关圈定。民国27年(1938年)以后,县党务负责人,仍由上级机关委派。
中国国民党郎溪县党团统一委员会组织系统表

国民党郎溪县党部负责人名单(民国2年~民国37年)
(表19-8)

(二)基层组织与党员
民国20年(1931年),县党务整理委员会,下设涛城、城区、梅渚3个区党部,每个区党部根据党员驻地和人数多少,分别设3到6个区分部。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1946年),县党务执行委员会,下设10个区党部,3个区党部筹备员,县直属区分部4个,区党部下辖区分部36个。民国36年至37年(1947~1948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设3个区党部筹备员,1个县直属模范区分部和5个县直属区分部。见下表:
民国36年国民党郎溪县党务执行委员会下辖组织机构表
(表19-9)

郎溪县几个年份国民党员统计表
(表19-10)

(三)党务
民国元年(1912年)前,建平县有少数同盟会员进行秘密宣传活动,宣传打倒列强,建立共和国。民国2年(1913年),国民党组织建立后,公开进行革命活动。
民国13年(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少数国民党员,在郎溪开展国民革命活动,进行打倒军阀、取消不平等条约和“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宣传。声援上海“五卅”惨案,悼念孙中山逝世以及秘密在梅渚、涛城组织皖南游击队等群众运动,对启发民众觉悟,产生了积极影响。
民国16年(1927年)4月,在北伐军的帮助下,以中共党员夏雨初为首,正式成立国民党郎溪县党部,开展农民运动,组织有50多人参加的农民自卫团,组建农民协会,县东南西北4乡还组建了农民协会分会。接着在全县开展了反霸、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等群众斗争。逮捕一批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其中有东乡的谭二麻子,北乡陈纪堂,南乡刘海桥、黄慕芳、鲁凤举,教育局长周颂麟、教育会长刘万明等10余人入狱。同时组织了200余人的群众游行示威,并将恶绅刘坤戴绿帽子游街。将西乡土豪陈福堂逮捕,没收大米四船,铜钞(硬币)一船。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剥削的革命斗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群众运动遭扼杀。
民国18年(1929年)后,国民党郎溪县直属区分部,每逢纪念日,召开国民党员会议,攻击谩骂共产党,赞扬国民党,进行分裂宣传。民国19年(1930年),成立县党部,他们积极与县政府合谋,大肆捕杀共产党员,破坏中共郎溪县地方组织。县党部为配合反共围剿,还发起召开“反共祝捷大会”,组织“青年励志会”,实行公民军事训练,保甲长训练,增派军事特捐等等,致力于反共内战,以及持续数年的“新生活运动”。并创办了《郎溪简报》、《郎溪日报》、《民意报》,强化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共第二次合作,县党部曾一度建立各界抗日后援会、民众动员委员会、抗敌协会、农民协会、募捐慰劳前线寒衣经费委员会以及宣传工作团、慰问工作团等组织,从事唤起民众,宣传抗日和肃奸活动。民国28年(1939年),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疯狂镇压进步力量。郎溪国民党当局害怕民众力量,不久就将民众动员会等组织解散。而省党部所属郎溪谍报站、情报网则积极执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每月上报中共郎溪抗日地方组织活动情况。民国30年(1941年)皖南事变时,郎溪国民党组织配合江苏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汪国栋,抽调郎溪国民党员,在山丫桥(江苏溧阳县境)办干训班,训练大批特务,化装商人、店员、教员潜入郎溪抗日游击根据地,探听情报,袭击抗日游击队。还组织青年暗杀团,专门暗杀共产党员、抗日游击队员和进步人士;烧毁抗日游击队员住房及独家单湾农民房屋。仅民国33年(1944年)和34年(1945年)上半年,就杀害共产党员、乡村农会干部、抗日游击战士及其家属达14人之多,破坏了抗战时期的中共郎溪地方组织。
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在肃清汉奸工作中,由于国民党县党部和县政府的包庇,致使郎溪没有重办一个汉奸。民国35年(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党部对党务工作作了较大调整,在组织上实行按乡设区党部,保设区分部,重新登记党员,大量发展新党员,换发党证。县党部与县政府还联合成立了“特别小组”。民国37年(1948年),实行党团合并,在县党团统一委员会领导下,将“特别小组”和党政军特种汇报会合并。此时,郎溪国民党党政军领导层的贪污腐化现象愈加严重。强派党务特捐,抢购农民粮食,限期征收田赋,挂名吃空额,贪污壮丁粮款,结伙盗窃巨额公粮,挪用公款等等不胜枚举。与此同时,中统特务CC系组建“南京大生公司”,在梅渚设“大生行”,经理许少炎,监视共产党,搞特务活动。县党部与县政府组建“戡乱动员建国委员会”,实行宣、郎、广三县联防,围击中共游击区,使游击队伤亡120余人,杀害游击连长高明山,排长彭世杰;在农村实施保甲联坐切结,强令拆除山区、丘陵的小村小湾、寺庙、祠堂,强派农民巡逻站哨,限期修建军用公路等。
民国38年(1949年)4月24日,郎溪县全境解放。至此,结束了国民党在郎溪的统治。
附:国民党郎溪县的其他党政军组织
1、第三战区皖南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郎溪分会。民国27年(1938年)5月成立。县长兼主任,县党部书记长、县参议会参议长兼副主任。下设青年工作团、青年协会、妇女协会、农民协会。民国28年(1939年)上半年,国民党郎溪县党部下令解散。
2、郎溪县谍报网。民国27年(1938年)下半年,郎溪县政府奉第七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成立,设立谍报分站1个,支站6个。每日均有敌情报告皖南行署、第九区专员公署、总指挥部和第七十九军军部第九十八师及第七十六师师部。
3、郎溪县党政军特种汇报会。民国30年(1941年)11月2日成立。县长兼任主席,县党部书记长、国民兵团副团长兼副主席,属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领导。下设行动队,每半月举行一次会议,监视并汇报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及游击队的活动情况,直接向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汇报,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4、督导区。民国30年(1941年)10月,县党部将全县划分为3个督导区,设“区长”1人,指导员2人。第一督导区辖县直属乡镇;第二督导区辖十字区所属各乡;第三督导区辖梅渚区所属各乡镇。民国32年(1943年)7月7日重新划分为两个督导区,第一督导区辖王村、飞鲤桥、毕桥、姚村、十字、水鸣、长乐、涛城8乡;第二督导区辖郎步、钟桥、支傅、冈陵、梅渚、定埠、谢蔡、东夏8乡镇。
5、军事委员会第三宣导组苏南分组郎溪联络站。民国33年(1944年)9月设立,设站长1人,组员若干人。
6、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政治部调查室苏南调查组郎溪联络站。民国33年(1944年)上半年设立。设中尉站长1人、组员若干人。
7、郎溪县党政军革新运动推行委员会。民国35年(1946年)7月成立。县长兼主任,县党部书记长、县参议会参议长兼副主任,乡镇设分会。
8、郎溪县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民国36年(1947年)10月15日成立。县长兼主任,县党部书记长、县参议会参议长兼副主任,乡镇设分会。
9、郎溪县文化运动委员会。民国37年(1948年)3月15目成立,主任委员、委员由县党部酌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