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
一、组织建立与活动
民国15年(1926年)春,中共党员夏雨初受党组织派遣,从上海回到家乡郎溪开展工作。民国16年(1927年)8月,夏雨初在中共安徽省临委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共郎溪县通讯处。9月,正式建立中共郎溪特别支部,夏雨初任书记。到10月间,全县已发展党员13名。特别支部先属省临委领导,12月省临委解散后,由中共芜湖县委指导工作。
民国16年11月,江苏省宜兴秋收暴动失败后,中共宜兴县委派遣一批共青团员来郎溪,协助郎溪特支创建建平公学,以此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翌年(1928年)2月,共青团郎溪县委在建平公学内诞生,发展团员30多名。
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郎溪特支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于民国17年(1928年)5月9日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郎溪农民暴动。后遭国民党派兵围剿,农民自卫团撤出县城,夏雨初等18人突围转移到上海,特支解散。
民国19年(1930年)春,广德农民武装暴动节节胜利,革命风暴波及郎溪。8月初,以纸槽工人陈建富为首成立了姚村农民赤卫队。不久,他们攻击姚村乡公所获胜。11月13日,在夏桥路途村成立姚村苏维埃政府,接着广郎宣苏维埃准备委员会在姚村成立。随着农民运动的发展,郎溪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
民国19年(1930年)春,李允功等在涛城乡沙桥村建立中共郎溪特别支部(又称沙桥支部),先后隶属于中共芜湖特支、皖南特委、芜湖中心县委领导。民国20年(1931年)特支已有党员30多名。民国21年(1932年)春,因中共芜湖中心县委被破坏,特支也随之解散。民国21年(1932年)5月,陈老五在姚村成立中共郎溪特别支部,有党员8名,隶属于中共宣城特委。后宣城特委被破坏,支部活动停止。
民国22年(1933年)4月以后,在软桥、高升园、王家村、营盘山、郎溪城关等地,又分别建立了支部,具体情况不详。
民国25年(1936年)至26年(1937年)6月,郎溪党组织隶属于中共上浙皖特委。此后因郎广地区受国民党“围剿”和上浙皖特委撤离,郎溪党的组织活动中断。
民国27年(1938年)12月,在中共广德县工委的帮助下,郎溪涛 城地区重新创建了中共涛城区委。民国28年(1939年)7月,中共苏皖特委成立。8月,随着郎广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广德县工委改为广郎县工委,广郎县工委由皖南特委领导改为由苏皖特委领导。
民国29年(1940年)3月,根据苏皖区党委的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郎溪、广德成立广郎中心县委,下辖广德、郎溪两个县委。郎溪县委下设涛城、长乐、罗家园3个区委和郭家店、御陵碑两个直属支部。同年6月,新四军第四兵站(即郎溪毕桥兵站)遭到国民党的破坏,切断了云岭与茅山的交通联络。因此,中共中央东南局决定将广郎中心县委由苏皖区党委领导改由东南局直接领导。同年12月,因新四军转移,东南局又决定将广郎中心县委仍划归苏皖区党委领导。
民国28年(1939年)4月,国民党皖南行署在江苏、安徽两省交界的郎溪县梅渚设立安徽省郎溪县进出口货物检查处。为了打通皖南与苏南的通道,中共中央东南局决定通过关系,将原在国民党皖南行署任视察员的中共党员石云阶派往该处任处长,随石同来的有原屯溪货物检查处的宋天波等7名党员。7月,中共郎溪县进出口货物检查处支部成立,属中共苏皖特委领导。民国29年(1940年)10月改属中共广郎中心县委领导。民国30年(1941年)4月,货检处撤销,货检处支部随之消失。
民国29年(1940年),中共党员梅光庾(梅达君)、关键之、张企(张蓬)、张英(女)4人,受中共江苏省委派遣,从上海赴皖参加新四军工作。梅光庾通过关系,由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派到郎溪县任县长,其余3人也同来县政府分别担任职务。9月,在国民党县政府内秘密成立中共郎溪特别支部(一说是党小组),先属中共苏皖区党委领导,后属中共苏皖特委领导。次年10月,党支部活动暴露,人员先后转移,党小组消失。
中共郎溪县委建立后,党组织有了新的发展,县委下辖3个区委、29个支部,共有党员220多名。民国30年(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不久,6月,原郎溪县委委员孙瑾和原广郎县委妇女部长徐竹芳叛变投敌,出卖组织,使广郎地区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5月,苏皖区党委决定将所辖地区调整为4个特委,将广郎中心县委与宜兴、溧阳之南部和高淳、宣城两地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苏皖特委。接着,中共江南区委成立,苏皖特委属其领导,苏皖特委下辖郎溪县委、宜溧广县委、宣郎高县委和广德中心区委。苏皖特委并在广德誓节建立广郎县游击队。郎溪县委活动中心在涛城、长乐、山一带,县委机关驻涛城上阳村“永盛”磨坊。7月,郎溪县委负责人被捕,9月县委组织消失。
民国30年10月,苏皖特委与路西北特委合并为路西北特委(亦称苏皖特委)。下辖13个单位,其中有原郎溪县委与广德中心区委合并成立的广德县委。民国31年(1942年)1月,江南区党委改为苏皖区党委,5月上旬,苏皖区党委决定撤销路西北特委,在广德、郎溪、宣城、高淳地区成立中共广郎中心县委。此时,广郎两县均未成立县级党组织机构,部分基层党组织实行单线联系,秘密活动。
民国32年(1943年)夏秋间,国民党第三战区特务组织派叛徒徐士良联络广德、郎溪两县国民党县党部,勾结叛徒孙瑾、徐竹芳,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人。广德、郎溪两县党组织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到年底,郎溪仅存10个党支部,57名党员。
同年10月1日,郎溪沦陷,日军设据点建碉堡长期盘踞。新四军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进入郎广地区,坚持敌后斗争。年底,收复溧阳、溧水、广德、郎溪的部分地区,重新成立中共郎溪县委。民国33年(1944年)元旦,郎溪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郎溪党组织经过审查与整顿,进一步恢复与发展。年底,中共郎溪县委已建立5个区委、26个支部,共有党员268名。郎溪县委属苏皖区四地委领导。民国34年(1945年)2月,苏皖区党委决定将苏南二、四地委合并成立苏南二地委,郎溪属之。7月,苏皖区党委撤销,成立苏浙区党委,郎溪县委属苏浙区党委苏南二地委领导。
民国34年(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8月24日郎溪解放,中共郎溪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进驻县城,9月底,郎溪党政军组织随苏浙军区主力部队北撤。苏浙区党委决定留下部分党政军人员,坚持游击斗争,并成立了中共苏浙皖边区特委,下设郎广、太氵鬲、茅山、浙西4个工委。中共郎广工委负责领导宣城、郎溪、广德、长兴4县的游击斗争。年底,郎广地区遭受国民党军队的“清剿”和党内叛徒的出卖,郎溪党组织再次遭到严重破坏。直到民国35年(1946年),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七一指示》下达后,郎广地区形势好转,郎溪各级党组织才陆续恢复。8月,中共苏村区委成立;年底,鸦山区委和路北(宣长公路以北地区)区委相继成立。
民国36年(1947年)2月,在苏浙皖边区特委的基础上成立苏浙皖边区工委,郎广工委改为郎广分工委。3月,郎溪县民主政府成立。10月,边区工委为了向南发展,进行地区机构调整,撤销郎广分工委,成立郎溪、广南、广宁孝3个县工委。郎溪县工委辖原郎溪县和宣宁县地区。同月,姚村地区成立了中共姚村区委。此时县工委辖苏村、路北、姚村3个区委。
民国37年(1948年)7月,边工委撤销广南县工委,其一区划归郎溪县工委领导。年底,边工委为了开辟天西(天目山西)新区,边工委领导的主力部队进入浙西地区,并决定撤销郎溪县、广宁孝县工委,在郎广的宣长公路以南地区成立了中共路南分工委,下辖誓节、姚塔、太山、柏垫4个中心区委。誓节中心区委辖郎溪县境和广德誓节、苏村的部分地区,中心区委下辖一、二、三3个区委。此时,全县党的组织进一步发展,年底,中心区委共辖3个区委、27个支部、177名党员。到1949年4月,一部分党员调往新解放区开展工作,中心区委下辖3个区委、12个支部、66名党员。
二、组织发展与党员
郎溪党组织创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民国16年(1927年)建党初期,只有党员13人。民国20年(1931年)底,有特别支部1个,支部5个,党员30多人。党员成分绝大部分是工人、农民,文盲较多,只有少数人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活动范围主要是郎广、郎宣交界的涛城、姚村等丘陵地带和山区。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党对郎广地区领导力量的加强和新四军活动范围的扩大,郎溪党组织较前有所发展。民国28年(1939年),建立区委1个、总支1个、支部17个,共有党员170多名。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中共郎溪县委辖4个区委、26个个支部,共有党员268名。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根据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郎溪的党组织及其武装大多随苏浙军区主力部队北撤,只留下少数人员坚持游击和地方工作。年底,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反复围剿和叛徒出卖,郎溪党组织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许多党员被逮捕杀害,只剩共产党员13人。民国35年(1946年)8月,华中分局《七一指示》下达后,随着正面战场形势的发展,郎广地区革命斗争形势有所好转,郎溪各级党组织才陆续恢复和建立。据当年11月份统计,有区委2个、分区委1个,11个支部,党员50名。民国36年(1947年)10月,中共郎溪县工委下辖3个区委、23个支部,党员140多名。
民国38年(1949年)4月,郎溪解放。4月25日,中共路南分工委干部喻孟成(丁浩)、王自强、孙德胜率游击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在郎溪县水鸣桥会师。5月初建立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中旬,经皖南区党委批准,成立中共郎溪县委,书记喻孟成。下旬,南下干部到了郎溪,重新组建中共郎溪县委,属中共宣城地委领导。县委下设5个区委,11个党支部,党员131名。党员年龄均在45岁以下,其中25岁以下15名。党员中有中专文化程度1人,其余均在初中以下。
建国后,郎溪党组织逐年发展壮大。在中共郎溪县委(以下简称“县委”)的领导部署下,开展党的建设工作。1950年,县委下设8个区委、23个党支部,有党员329名。1952年2月,中共宣城地委与巢湖地委合并成立中共芜湖地委,郎溪县委属芜湖地委领导。1951年11月至1952年,全县各级党组织进行整党。1952年2月,县委在涛城、梅渚、在城3个区委的重点乡进行建党试点工作。1953年县委举办建党训练班两期,培训建党对象511名,主要是土地改革后涌现出来的农民、机关干部和妇女积极分子。1956年,县委贯彻中共中央知识分子会议精神,指定专人分工负责,发展初、高中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65人入党,占党员总数的0.24%。党员年龄、文化结构开始改变。1956年党员总数2666人,其中25岁以下的509人,26~30岁的2016人,46~50岁的141人。党员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人,高中6人,初中以下2659人。1951年至1956年全县吸收新党员2359人。1958年大办钢铁运动前后,一批工农积极分子被吸收入党。到1960年,县委下设11个基层党委,79个总支部、380个支部,共有党员3393人。其中35岁以下的共3170人,46~50岁的222人,60岁以上的1人。1966年5月底,县委下设22个基层党委,1个总支部,260个党支部,有党员3579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党组织陷入瘫痪状态。广大党员被迫停止组织生活,大部分党员干部被“罢官”揪斗。1968年至1969年3月,先后在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建立党的临时组织。1969年4月至1971年10月,按照中共“九大”《党章》规定,全县分批分期进行整党建党,各级党组织基本恢复和建立。在整党运动中,大批老干部蒙冤受屈:有的被错误地开除出党,有的受党纪处分,有的被停止组织生活。同时不按规定与程序,突击吸收了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人入党。1969年3月,中共郎溪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立,行使原县委的职权。随着党的基层组织陆续恢复,1970年11月,中共郎溪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恢复郎溪县委。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党的组织生活逐渐恢复正常。1976年10月,县委下辖基层党委19个,总支部9个,党支部332个;党员6087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全面复查“反右派”、“反右倾”、“四清”、“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中造成的冤假错案,改正、平反与昭雪了冤案与错案。1983年5月,进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开、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制。1984年全县开展整党工作,参加整党的共有8748名党员,1987年3月结束。经过整党,党的组织建设走上正轨。同时,按照新时期党员标准,加强党的发展工作,重视吸收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入党,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1982年至1987年,全县共接收1552人入党。1987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党委23个,总支部24个,支部567个,党员9542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由1966年的2名上升到354名,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由1966年的41名上升到1392名。党员中30岁以下1170人,40岁以下3940人,50岁以下1274人,60岁以下2183人,60岁以上975人。
郎溪县解放后若干年份基层党组织分布表
(表19-1)

郎溪县解放后若干年份党员基本情况表
(表19-2)

三、县委会
民国29年(1940年)3月成立中共郎溪县委员会,存在的时间不到一年,未设工作机构。
民国32年(1943年)12月,中共郎溪县委再次成立,次年成立县抗日民主政府。重建后的县委机关下设组织部、敌工部和工作队。民国34年(1945年)9月,新四军主力部队北撤后机构消失。
民国36年(1947年)10月,中共郎溪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工委主要领导游击斗争配合全国解放战争,未设工作机构。
1949年郎溪解放后,5月成立中共郎溪县委员会,县委领导体制是委员制。在中共郎溪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县委委员、书记、副书记由上级党委任命。1956年6月,中共郎溪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县委委员、常委、书记和副书记,县委的领导体制改为常委制。1960年2月,县委设立书记处。1963年8月,县委书记处撤销,仍为常务委员制。
自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67年1月,县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及基层组织虽然受到冲击,但工作还能勉强开展。1967年1月后,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造反派开始“夺权”,除军事系统外,全县党的各级组织无法开展正常工作,陷于瘫痪状态。1969年3月,中共郎溪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立,行使原县委职权,实行“一元化”领导,未设工作机构,日常工作由县革命委员会的工作机构行使。
1970年10月,中共郎溪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郎溪县第四届委员会。县委机构恢复后,仍未设立正常的工作机构,其职权由县革命委员会的工作机构行使。此后一直到1982年12月,12年多的时间内,未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县委领导成员没有换届。中共芜湖地委(1980年2月为中共宣城地委)多次调整、任命郎溪县委的领导成员。1982年12月,中共郎溪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县委委员、书记和副书记。自此以后,按时召开党的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
1949年5月,中共郎溪县委成立后,先后设立了一些工作机构。以后随着工作的发展,先后增设了一些工作机构。在增设机构的同时,对一些重叠机构作了精减,随后又先后撤销了一些与政府工作机构职责相同的部门。县委的工作机构在各个时期曾有多次调整与变动。
1949年5月,县委设立秘书室,1959年5月改为县委办公室。同时设立的有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武装部。1950年初撤销社会部,同年10月武装部改属军事系统。1950年1月设立县委党训班,1958年10月改称县委党校。1950年4月设立中共郎溪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5月改称中共郎溪县监察委员会,1959年5月改称中共郎溪县委监察委员会,1968年撤销。1950年3月设立县委青年运动委员会,1951年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郎溪县工作委员会合并。1950年10月设立县委工人运动委员会与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1951年初两个机构同时撤销,1952年10月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1954年9月设立农村工作部,1966年1月撤销。1954年12月设立审干办公室,1962年7月撤销。1954年7月设立五人小组(肃反)办公室,1959年5月15日撤销。1955年12月设立财政贸易工作部,1962年7月撤销。1956年5月设立文化教育部,1957年2月并入宣传部。1956年5月设立政法工作部,1957年3月撤销;1959年5月恢复,1961年10月撤销。1956年5月设立工业交通工作部,1960年3月分别设立工业部和交通部,1961年9月又合并为工业交通工作部,1962年2月撤销。1964年7月设立财贸政治部,1967年1月撤销。1964年7月设立工交政治处,1965年12月改为工交政治部,1967年1月撤销。1955年底成立《郎溪报》社,1961年2月撤销。1957年5月设立县直属机关党委会。
1977年5月撤销县革委会办事组、政工组、生产指挥组,恢复县委办公室和组织部、宣传部,7月恢复县委统战部。1978年2月撤销县革委会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恢复县委党校。1978年2月,县委设立农村政策研究室,同县委办公室合署办公。1984年3月,农村政策研究室与县委农村工作部合并,同年11月撤销。1987年8月重新设立县委农村政策研究室。1979年1月设立县委政法领导小组,1982年9月,改称县委政法委员会。1979年4月设立档案局,1984年3月划归县政府领导。1979年9月,设立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3月改为中共郎溪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981年12月恢复农村工作部,1984年3月撤销,同年11月又恢复,1986年3月撤销。1982年3月成立党史资料征集小组,下设办公室,1985年12月改称党史工作委员会。1982年5月成立县委老干部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4年3月撤销,设立老干部局。1982年设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公室,归县委办公室管理。1984年4月设立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办公室,1987年10月撤销。1983年3月设立县委组织员办公室。
中共郎溪县委工作机构沿革概况表
(表19-3)

(二)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建国前,处于战争状态,没有正式举行过党员代表大会。建国初期,只开过一些讨论工作性质的党员代表会议。1956年5月至1985年11月,先后召开过6次党员代表大会。
一、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6年5月29日到6月4日,中共郎溪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这次大会共有正式代表207名,代表全县2666名党员,实到代表181名,列席人员36名。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审查郎溪解放7年来党的工作;提出努力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全面实现《1956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具体措施;讨论和部署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落实全年粮食生产计划,迎接革命和建设新高潮。孙德胜代表县委作工作报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中共郎溪县委7年来工作总结和1956年工作任务的报告的决议》和《关于落实1956年粮食生产计划和迎接革命与建设新高潮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郎溪县第一届委员会,选出王书琴、王镇南、石英魁、孙德胜、刘漱尘、刘秉庭、何有云、苑连仲、易广银、胡述胜、赵金祥、高汝南、郭秉恺、冀敬贵等14人为县委委员;同时选出石英魁、刘秉庭、苑连仲、王新元、任炳南等5人为监察委员会委员;选举确定出席省党代会代表。一届一次县委全委会选出王书琴、石英魁、孙德胜、刘秉庭、高汝南为常务委员、孙德胜为书记、石英魁为副书记,石英魁为监委书记、刘秉庭为监委副书记。
第一次党代会后,调整增补李白凡为县委第一书记、孙德胜为第二书记、王自强为第三书记、刘俭为副书记。增补范瑞峰、何增太、周来喜、李天保为县委委员。
二、第二次代表大会 1958年1月22日至24日,中共郎溪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86名,代表全县2721名党员,实到代表160名,列席人员108名。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共安徽省委一届二次会议精神;审议县委自第一届党代会闭幕以来的几项主要工作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布置1958年的新兵征集任务和干部整编工作;并对县委领导干部搞好试验田工作作出规定。县委第二书记孙德胜代表第一届县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两年来工作总结和1958年工作任务的报告的决议》和《关于组织机关干部分乡包产和层层搞试验田的决议》。选举产生中共郎溪县第二届委员会,选出万寿康、王书琴、王自强、石英魁、田兆胜、孙德胜、刘俭、吴光文、李白凡、李天保、何有云、何增太、陈仪、易广银、胡述胜、高汝南、郭秉恺、冀敬贵等18人为县委委员。二届一次县委全委会选出王书琴、王自强、石英魁、孙德胜、刘俭、李白凡、高汝南等7人为常务委员,李白凡为第一书记,孙德胜为第二书记。王自强为第三书记,石英魁、刘俭为副书记。
第二次党代会后,增补卢寿乾为县委委员。
三、第三次代表大会
1960年2月8日至13日,中共郎溪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316名,代表全县3023名党员,实到代表214名,列席人员42名。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和省委召开的县、团级以上干部会议精神;检查总结县委自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各项工作;讨论1960年工农业生产任务和十年远景规划。中共芜湖地委常委赵奇峰致开幕词,甄焕德代表上届县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第二届党代会以来的各项工作总结和1960年工农业生产任务的报告的决议》和《关于1960年至1970年十年远景规划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郎溪县第三届委员会,选出万寿康、王书琴、左元三、石英魁、田兆胜、卢成有、卢寿乾、刘俭、吴华、李天保、汪绍钧、何有云、何增太、陈仪、易广银、赵奇峰、胡旭斋、夏可成、郭秉恺、彭吉芝、甄焕德、燕常修、冀敬贵等23人为县委委员;选出佘明刚、刘农裕、苏英杰、易林富、唐灶久等5人为候补委员;选举赵奇峰、胡旭斋、王书琴、陈敬华、万寿康、钱 家兴等6人为出席中共安徽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三届一次县委全委会选出王书琴、石英魁、刘俭、汪绍钧、何有云、赵奇峰、胡旭斋、甄焕德、燕常修等9人为常务委员。根据中共安徽省委的指示,本届县委设立书记处,选出赵奇峰为第一书记、甄焕德为第二书记、胡旭斋为第三书记;石英魁、王书琴、刘俭为书记处书记。
第三次党代会后,调整和增补夏可成、吴云、孙德胜为书记处书记。
1963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县委不设书记处和县委第一书记的规定,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撤销中共郎溪县委书记处,书记处第一书记改称书记。县委书记先后为赵奇峰、甄焕德、庞锡田,副书记胡旭斋、孙德胜、甄焕德、董增林,夏可成改任县委常委。
1961年7月,经中共芜湖地委批准,县委候补委员佘明刚、苏英杰增补为县委委员。
1968年11月18日至23日,郎溪县革命委员会召开中共郎溪县党员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412名,其中党员388名、群众24名。会上讨论了中共“九大”代表名单及新《党章(草案)》。并作出关于整顿党的组织,清理阶级队伍,深挖暗藏的阶级敌人以及向毛主席敬献忠心,坚持“毛主席著作天天读”制度等决议。1969年3月,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中共郎溪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代行县委职权。
四、第四次代表大会
1970年10月22日至26日,中共郎溪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这次大会正式代表430名,代表全县3858名党员,实到代表384名。大会主要任务是学习毛主席建党学说和“九大”文献以及九届二中全会报告;学习新《党章》;审议县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李廷恩代表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作工作报告,大会经过讨论通过了这个报告并作出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郎溪县第四届委员会,选出王木森、王永禄、叶根年、刘绍辛、李天保、李廷恩、吕水生、苏英杰、吴子英、汪绍钧、何万胜、何有云、邱彩银、赵坤、郑名山、易广银、金乐天、郭树棠、胡根子、唐灶久、章本洲、彭吉芝、韩志山、蒋明洲、潘德品、黎小友(女)等26人为县委委员;选出郑文金、周波(女)、周秀英(女)等3人为县委侯补委员;选举李廷恩、郭树棠、马祖厚、陈红兰等4人为出席中共安徽省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四届一次县委全委会选出李廷恩、郭树棠、李天保、金乐天、叶根年、赵坤、潘德品、何有云、苏英杰等9人为常务委员,李廷恩为书记,郭树棠为副书记。
第四次党代会后,经上级党委批准,增补吕奋志为县委书记,朱克好、潘德品、胡根子、李联四、贺平海为副书记,江晓华、方励为常务委员。
五、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2年12月26日至29日,中共郎溪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这次大会正式代表320名,代表全县8105名党员,实到代表301名,列席人员3名。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动员全党为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和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县委书记聂犹轩代表第四届县委在会上作了题为《沿着党的“十二大”指引的方向,为开创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县委纪检委书记方励代表县委纪检委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上述两个工作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郎溪县第五届委员会,选出干松泉、王瑞国、方励、孙才秀(女)、宋灶根、李才良、李天保、李长钧、李报春、佘明刚、何永桂、何万胜、陈克玉、陈根木、张志翔、张学海、张秀庭、郑文金、杨自祥、周波(女)、贺力行、侯兰英(女)、徐达明、谈光水、唐灶久、殷志修、聂犹轩、彭吉芝、彭燕山、彭维祥、谢群、翟根荣、冀文亭(女)等33人为县委委员;选出杨木喜、李国祥、郝允品、张治汉等4人为县委候补委员;选举产生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选出方励、张学海、胡泽之、吴忠稳、甘良琦、方农青、于淑媛(女)等7人为纪检委委员;选举聂犹轩、陈克玉、孙宗溶、何万胜、贺力行等5人为出席中共安徽省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五届一次县委全委会选出聂犹轩、陈克玉、陈根木、方励、李才良、张秀庭、杨自祥、谢群、彭维祥等9人为常务委员,聂犹轩为书记,陈克玉、李才良为副书记;同时选出方励为纪检委书记,张学海、胡泽之为副书记。
第五次党代会后,增补何时坤为县委书记,王荣培、葛国正、何昌启、谢群为副书记,楚宝山、胡德庆、周生元为县委常委。
1984年2月,根据中央文件精神,中共郎溪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改称为中共郎溪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并设立常务委员会,升格为副县级单位,成为独立的纪律检查机构。彭维祥、张学海、冀文亭、任家骝、赵士福、周扬清、梅华珍、胡荣华等8人为纪检委常务委员,彭维祥为书记,张学海、冀文亭、周扬清为副书记。
六、第六次代表大会
1985年11月22日至24日,中共郎溪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这次大会正式代表281名,代表全县8693名党员,实到代表270名,列席人员9名。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二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稳步发展。县委书记何时坤代表第五届县委作了题为《坚持改革,乘胜前进,为郎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而团结奋斗》的工作报告。县纪检委副书记周扬清作了工作报告。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上述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郎溪县第六届委员会,选出王建国、王荣培、刘春葆、孙广福、李长钧、李玉宽、李国强、杨正、杨在森、杨基胜、萧玉恒、何时坤、张志翔、张熙德、陆金娣(女)、陈梦理、周生元、周扬清、胡德庆、姜善钦、晋国胜、钱培祥、谢群、楚宝山、缪先斌、黎大成、冀文亭(女)等27人为县委委员;选出章亚、李玉霞(女)、胡学强、江学书等4人为县委侯补委员;选举产生中共郎溪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选出周扬清、任家骝、张学海、赵士福、胡荣华、梅华珍、张盘大、邓世海、周宏声、洪建强、高明达、蒋兴隆、戴光裕等13人为县纪检委委员。六届一次县委全委会选出何时坤、王荣培、胡德庆、萧玉恒、缪先斌、周扬清、谢群、楚宝山、周生元等9人为县委常务委员,何时坤为书记,王荣培、谢群、胡德庆为副书记。同时选出周扬清、任家骝、张学海、赵士福、胡荣华、梅华珍等6人为县纪检委常务委员,周扬清为书记,任家骝,张学海为副书记。
第六次党代会后,增补王荣培为县委书记,孙广福、鲁远荆为副书记;增补李子明、杨邦孝为县委常委。增补张志翔为县纪检委副书记。
中共郎溪县委历任书记、副书记一览表
(表19-4)

中共郎溪县委历届书记、副书记一览表
(表19-5)

中共郎溪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一览表
(表19-6)

(三)党务
一、社会宣传
郎溪党组织自建立之日起,就重视宣传工作。民国19年(1930年)春,中共郎溪特支建立时设立了宣传委员,开展社会宣传。民国28年(1939年)中共涛城区委设立宣传科,并成立了抗敌话剧团,同时开展“一和五”(即1名党员联系5名群众)活动,进行革命思想和抗日宣传。此后,民国29年(1940年)中共郎溪县委设立宣传部,所辖区委、支部也都设立了宣传委员,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民国37年(1948年)12月,中共誓节区委创办了不定期油印刊物《快讯》。
1949年4月郎溪解放,5月中共郎溪县委成立并设立宣传部,在各个时期围绕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宣传。1950年至1956年,宣传工作主要是围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组织宣传员、报告员深入各地进行宣传,同时组织各地读报组、业余文艺宣传队运用黑板报、墙报、幻灯、广播等工具,通过各种会议、冬学、民校以及文艺活动等形式,广泛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1956年7月,在全县108个农业社配备了79名政治副社长,并在508个大队配备了447名政治副队长,专管政治思想和宣传工作。
1950年2月,县委宣传部结合土改运动开始在农村建立宣传员队伍。1951年1月19日,县委宣传部和土改大队联合发出《关于建立宣传网的通知》并经县委批转各区、乡执行,要求按人口1%的比例发展宣传员,全县8个区、72个乡和两镇都发展了1至3名宣传员。9月间,县委组织检查组检查宣传员发展情况,结合检查又发展了一批宣传员。至此,宣传网在全县城乡形成。1951年至1953年,县委先后召开宣传员代表大会11次,布置任务,开展评比表彰工作。1954年8月14日,县委宣传部主编的《生产快报》发刊,到9月14日共印发28期,以后改为《生产简报》,是年冬改为《办社简报》。1955年创办《征兵简报》,当年征兵结束后,该报改名《郎溪简报》。1956年底,在原《生产快报》和《郎溪简报》的基础上创办《郎溪报》,先为8开4版3日刊,1958年元月1日改为4开4版隔日刊。1961年1月29日停刊,共出版556期。
1953年至1954年,主要是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粮食棉花统购统销和“一化三改造”。1958年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动员全县人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办钢铁、大办工业,争取粮食亩产超千斤。1960年后,宣传工作主要是围绕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农村整风整社工作进行。开展“学雷锋”和“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等宣传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正常宣传工作停顿,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宣传小组取代了县委宣传部的职权。在此期间,突出宣传“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四无限”(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信仰毛主席、无限热爱毛主席、无限崇拜毛主席)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以及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广泛开展《毛主席语录》的学习和宣传。
1979年开始,党的宣传工作步入正常轨道。全县城乡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8月份后,开展《宪法》等7个法律的宣传月活动。1982年全县开展了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从9月份开始,重点宣传党的十二大文件。县委宣传部编印《十二大文件宣传提纲》2000份,分发各乡村及县直属单位。1983年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活动,并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活动。下半年还开展了反对和清除精神污染和“严打”的第一个战役的宣传教育活动。1985年后,重点宣传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农村第二步改革,同时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宣传教育。1987年县委宣传部组织宣讲团在城乡巡回宣讲,并通过报告会、讲座、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
二、党员教育
民国27年至民国33年(1938~1944年),中共郎溪县的地下党组织曾两次派党员去延安“抗大”和东南局学习。民国33年(1944年)12月,中共郎溪县委副书记喻孟成在凌笪的董树头村创办冬学,郎广两县的28名干部参加学习,除文化课外,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学习《共产主义》、《游击战争》等课程。
建国后,党员教育工作逐渐正规化、经常化。经常性的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三会一课”(党小组会、支部大会、支委会、党课)活动进行,定期对党员进行党章、党纲、党风、党纪、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路线教育。1985年结合整党确定每月5日为党日活动制度,并建立党员活动室,支部创办《党的生活园地》墙报。同时开展“创优(优秀党员)争先(先进支部)”活动。到1986年底全县共有534个党支部建立了党员活动室。
从1950年开始,党员教育除通过上述“三会一课”制度进行外,主要是通过各级党校进行培训。1950年后先后选送一批党员到地委、省委党校学习。省委、地委党校除设有定期轮训班外,还开设了一些大专班、中专班,培训经济管理、师资、新闻、纪检等各方面人才。1950年初选送33名支部委员去地委党训班培训。1956年选送8名干部去省委党校学习。1985年考取中央党校的干部1人,其次是由县委党校分批分期进行培训。
1950年1月24日,县委党训班开学,第一期培训党支部干部55人,培训时间10天,学习内容以《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为教材。1951年下半年,县委建立业余党校。1952年建立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主要是党章、党史、共产主义常识和政治经济学常识等课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县委党训班共举办18期,培训党员干部7148人。1958年10月建立县委党校,同时建立县人民公社干部学校。到1965年底,县委党校共开办22期,培训党员干部5136人。县委为了加强干部的在职学习,1960年成立中心学习组,县直机关干部根据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分别编为中级组和初级组,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校和干校随之消失。1968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创办“东风一O·四干校”(后改为“五·七”干校),名为干部学校,实质上是将一批有“问题”的干部送到干校一面劳动,一面继续批斗受整。1970年4月,县革委会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成立,代替了党校职能。这一时期,举办了31期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共训练4243人。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学习班成了宣传“左”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阵地。
1978年2月,中共郎溪县委党校恢复,开展正规化的理论教育工作。1982年10月至11月,先后举办学习《“十二大”文件》的轮训班两期。每期学习时间10天,一共轮训近800名党员干部。12月15日,全县257名干部参加地委组织的《“十二大”文件》和经济理论考试,平均得分88.35分。1983年各乡镇党委举办《“十二大”文件》轮训班共42期,培训党员干部7620人。同年9月,县委组织173名党员干部参加《邓小平文选》学习轮训班。1984年8月,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概要》两书。11月,县委常委和副县级以上干部参加地委组织的《政治经济学》统一考试,平均得分85分。1985年县委党校举办的各种类型短期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干部4533人。同年,县委宣传部组织城关地区干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1978年至1985年县委党校共举办培训班19期,培训党员干部2492人。
1986年3月,县直机关170名干部参加省委党校组织的《哲学》统一考试,168人获大专单科毕业证书。1986年县委党校举办的短期培训班共培训390人,中专班培训24人。1987年县内共培训干部8098人,其中科局级干部84人,县直一般干部958人,农村干部7056人。县委党校举办的短期培训班培训193人,中专班培训34人。选送省地委党校培训的108人。
三、组织整顿
1950年下半年,开展了建国后的第一次整风。县委自上而下地逐级召开了干部整风会议,检查和总结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951年,中共中央第一次全国组工会议作出《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下半年,全县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县委有步骤地对基层组织进行普遍整顿,1953年3月,完成了党支部的整顿工作。“三反”运动中,受处分的党员11人,占党员总数的3.7%。
1956年3月,结合整风整社,对全县4个区25个乡和两个镇的党支部,分两批进行整顿,参加这次整顿的党员有1565名。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全县开展了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后来,整风运动转为反右派斗争,出现扩大化的错误,误伤了一些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反右”时处分党员16人,占党员总数的0.6%。
1958年12月,在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中,整顿了党的基层党支部112个,参加整顿的党员有2717名,占党员总数的91%。在这次运动中,受处分党员43人,占党员总数的1.6%。
1959年冬至1960年春,结合社会主义教育和整顿人民公社,开展了农村整党。先在一个公社试点,后在全县10个人民公社120多个党支部中全面铺开,95%以上的农村党员,参加了这次整党。但在“左”的错误影响下,错误地批判了一些人,逮捕了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和群众。1957年后到1962年的其他各种运动中受处分党员38人,占党员总数的1.4%。1962年至1965年农村“社教”和“四清”运动受处分的党员37人,占党员总数的1.1%。
1969年“九大”后,林彪、“四人帮”借整党之名,迫害老党员、老干部。全县广大党员,特别是一些为党奋斗几十年的老党员、老干部,蒙受不白之冤,被无辜地批判和斗争,甚至被诬陷为“走资派”、“叛徒”、“现行反革命分子”。“文化大革命”中因“叛徒”、“特务”等问题受处分的党员45人,占党员总数的1.3%。
1976年粉碎“四人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展了清查林彪、“四人帮”活动,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混入党内的打、砸、抢分子清除出党。同时,为一批老党员、老干部平反了冤、假、错案。
1983年10月11日,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整顿党的决定》公布后,1984年12月,中共郎溪县委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先后派整党联络员93人(地委派22人,县委派71人)驻基层党委。到1987年3月,历时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分四批对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参加这次整党的有6个党组,22个基层党委,21个党总支部,533个党支部,8748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410名)。整党期间受党纪处分的党员共58名,其中开除党籍的9名,留党察看的13名,党内警告的24名,党内严重警告的12名。整党后期对党员进行重新登记,全县8338名正式党员中准予登记的8298名,不予登记的12名,缓登的27名,暂未讨论是否登记的1名。通过这次整党,达到了“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党纪,纯洁组织”之目的。
四、纪律检查
1950年4月27日,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后,开展了经常性的纪律检查工作,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违反党章、党纪和法规的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肃的处理。1950年至1955年共查处违纪案件122件,122人受到党纪处分,其中劝告16人,警告33人,撤销党内职务的5人,留党察看的23人,开除党籍的45人。
1956年5月,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改称中共郎溪县监察委员会。1956年至1960年受党纪处分的党员共629人。其中劝告4人,警告99人,严重警告95人,撤销党内职务的45人,留党察看的150人,开除党籍的236人。仅1958年受党纪处分的就达257人。其中开除党籍的达103人,是党内受处分人数最多的一年。
1961年至1965年受党纪处分的党员共347人,其中警告80人,严重警告91人,撤销党内职务的35人,留党察看的82人,开除党籍的59人。1961年9月16日,县委成立平反领导小组,下设甄别办公室,对1957年以来所发生的案件进行复查。到1962年8月底,对全县受批判和各种处分的7908人进行复查,经甄别作出平反结论的7164人,分清了是非,消除了怨气。
“文化大革命”中,党的纪律被破坏,一批党员干部遭到迫害,受到错误的处理。
1979年9月,中共郎溪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当年复查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案件1021件,并对过去的历史旧案也进行了复查,对冤假错案及时作出改正与平反。1970年至1985年受党纪处分的党员共304人。其中警告45人,严重警告68人,撤销党内职务的36人,留党察看的69人,开除党籍的86人,另外劝令退党的3人。1985年整党工作在全县展开,整党后期处分了一批违纪党员。县纪委在查处党员违纪案件的同时,着重帮助各级党组织进行组织建设与端正党风,积极执行“预防为主、教育为主和严格执行纪律相结合”的方针,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协助党组织进行党风建设,维护党的纯洁与加强党的团结。
郎溪县若干年份党员受纪律处分统计表
(表19-7)

五、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27年(1938年)12月,中共涛城区委成立后,在城关、东夏、涛城等地建立了“兄弟会”、“姐妹会”等群众组织,广泛联系并团结各界人士共同抗日。同时指派共产党员加入第三战区皖南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及其下设的青年工作团、青年协会、妇女协会、农民协会和抗敌剧团工作,搜集情报,联系各界人士。在此期间,争取了开明士绅徐仲甫等人为党工作。1943年中共郎溪县委设立敌工部,由县委副书记喻孟成兼部长。敌工部的任务是在日军、汪伪军、国民党军政机构中进行统战、瓦解、策反等工作。民国35年至36年(1946~1947年),多次通过打入国民党乡公所、乡中队的共产党员进行策反工作。如民国35年(1946年)2月,何增太、王春发等人从誓节乡公所策反,发动兵变,带领14人和两挺机枪、4支手枪、17支步枪回到中共郎广工委。解放前夕,中共路南分工委通过徐仲甫、胡国民等统战关系策动了郎溪自卫队起义。
郎溪解放后,1949年至1952年10月,县委宣传部兼管统战工作。1952年10月县委建立统战部,负责进行全县统战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统战部被诬蔑为“执行投降主义与修正主义路线”的部门,统战工作被否定。1977年7月,统战部恢复。1982年后,县委统战部设立了对台工作办公室和宗教事务科。
(1)组织各界人士学习
1950年后,县委宣传部以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和县工商联为阵地,组织各界人士开展政治学习,学习时事政策,进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1952年组织私营工商业者参加“三反”、“五反”运动。在国家“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指导下,组织工商业者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教育他们端正态度,接受改造。1957年,县工商联成立整风领导委员会,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58年4月,县委统战部召开知识份子、民主人士和工商界人士誓师大会,共200多人参加,会议内容主要是改造政治立场,“破资立社”,会后成立了学习委员会。1959年12月开始,县工商联在县工商界畜牧农场举办政治讲习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先后举办7期,每期45天,参加学习的工商业者每期100人左右,共培训700多人。1963年10月至11月,县委统战部举办工商界从业人员政治讲习班,每期30天,共办3期,每期学习人数80人左右,共250多人。
1977年县委统战部恢复后,先后召开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学习会,组织各界人士学习党的方针政策。1979年后,着重组织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81年县政协委员会设立学习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定期学习《邓小平文选》、党的方针政策、各种法规和政协有关文件,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组织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为振兴郎溪献计献策。
(2)举荐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1950年至1953年,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举行了11届会议,历届会议均有一定比例的民主人士出席。第一届会议民主人士14人,占代表总数的9.3%,第二届占7.1%,第三届占6.9%;从第四届起,以后各届会议民主人士代表占5%至8%左右。每届常务委员会中的党外民主人士占40%左右。历届常委会副主席都是党外民主人士。县人民代表大会从第八届起设立常务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中党外人士81名,第九届105名,第十届39人。人大常务委员会中有党外人士2至3名,每届常委会都有1名民主人士任副主任。县政协第一届与第二届常委会各有两名副主席是党外人士,第三届有3名副主席是党外民主人士。政协常委中有民盟、民革成员2人。自1954年至1987年共有党外人士5人担任省人大代表。县人民委员会自第一届至第四届的11名委员中有6名委员是党外人士,第五届至第六届的17名委员中有8名委员是党外人士。
(3)落实统战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统战部对1957年以来的错划右派、起义投诚人员、去台人员家属、工商业者和宗教等方面的案件进行全面复查,改正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落实了党的政策,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1978年11月县委成立专门机构,对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份子的案件进行复查,复查后对197名错划右派全部改正。1983年1月又删除了错划右派23人改正结论中的不适当的保留部分,至此,右派改正工作全部结束。1983年1月县委成立落实政策领导组,复查了226件有关统战方面的案件,落实政协委员、台属、民主党派、起义投诚人员、无党派爱国人士、非党知识分子等方面有关政策237人。其中:清退被占房屋(3间72平方米)1件;退还查抄财物案件4件;补发被扣工资4件共12121元;收回受株连的下放户口59户176人;安置工作99人;恢复原政治身份2人;修改政治结论的36件;给予生活安置的2人;归还宗教团体房产的5件共41间2835平方米;改正“四种人”,按规定工资补发差额共2040元;明确起义投诚人员身份的12人,颁发了《起义投诚证书》,其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处理的6人经复查全部撤判改正,恢复公职2人,恢复党籍1人,办理离休1人,定期补助1人,死亡怃恤1人;12名工商业者经落实政策甄别为劳动者身份的5名。
(4)对台湾统战工作
1979年以前对台工作由县政法部门管理。1982年县委成立对台工作领导组,并设立办公室。对台工作领导组成立后召开了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宣传干部会议,调查摸底,开展对台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1982年复查改正4件台属错误案件。1986年6月13日,统战部召开郎溪的黄埔军校同学座谈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的10名校友出席会议。会上确定何平波为同学会联络员。同年7月6日和9月20日两次接待并宴请台湾回乡探亲人员。9月10日至12日,县政协、侨务办公室、对台工作办公室召开“三胞”(台胞、侨胞、港澳同胞)眷属座谈会,共49人出席。会上成立郎溪县三胞联谊会。10月4日又召开了台眷、侨眷座谈会。11月2日至8日,县委统战部与政协祖国统一工作组组织台属代表赴浙江宁波、奉化参观。1987年统计,全县共有台属70户394人,其中有通信通汇关系的56户,占台属总户数的80%。几年来,对台工作办公室广泛地宣传了“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意义,全面落实了台属中被错误处理的房屋以及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冤假错案。几年来,台属中入党的14人,入团的57人;县十届人大代表1人,县三届政协委员9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