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营商业
郎溪民风淳朴,崇尚节俭,过去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乐意经商。商人被列入“士农工商”的最末一位,被上层人物歧视,有“无商不奸”的诽谤。明嘉靖《建平县志》载“邑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火耕而水耨,民靡事商贾工技。”所谓“君子业儒术,小人力农桑。”经商人不多。明代管理工商业的机构为纂节局(主要管课税)、酒务厅,纂节局设大使1人。纂节局原名广德州建平县分税局,明洪武四年(1371年)课税大使王敏道更名。明代中叶另设有织染局、杂造局、平准行用库等机构,均设提领大使、副使。
本地经商人不多,较大商号均为绩溪、歙县等徽帮商人经营。据碑碣记载,清乾隆八年(1743年)已有徽帮商人汪姓、胡姓在县城、梅渚等地开设店号经营商业。清末民初,商业逐渐兴旺,外地移民也较多,商号、店铺纷纷兴起。大多数商店均兼手工业,或是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徽商汪姓、胡姓经营的商业几乎遍布全县各地。县城内的槽坊、油坊、蜡烛坊、砻坊、磨坊、酱坊均为徽商所办。县城有汪怡盛、汪怡泰、汪怡兴,梅渚有汪德源、汪德泰,定埠有汪恒泰等“汪”字老号。其余如万康、义大、源森、同仁和、胡祥泰等商号也都为徽商所办。本地人所办为小作坊、小商店和摊贩。
对私营工商业改造以前,县城内共有私商238家,资本总额81381万元(已折成新人民币)。较大商号有戴源盛百货店、太和百货店、正华百货店、源森坊、泰丰米厂。南货店有志成和、胡裕昌、邱盛泰、万孚、协成。布店有永新布店、庆丰布店、麟昌布店。杂货有胡裕美杂货号、黄宏泰杂货号、盛春烟号、益隆烟号、蒋德记、生昌、张恒丰烟茶店。药店有三和堂、颐寿堂、广生堂。书店有潘集文斋、久华堂、展望文具社。其他有裕生冶坊、徐文记、信泰、义成等。
定埠有私商40家,资本总额3113万元。较大商号有汪信昌、同仁和、馥泰祥、裕民粮行、庆丰粮行、春和药号、大年药号、生和柴行等。
飞鲤有私商31家,资本总额3520万元。较大商号有:永裕布店、刘鸿记布店、刘永盛南货号、王泰和南货号、王复兴广货店、李林春药号、夏广仁药号、三泰茶行等。
毕桥有私营商号78家,资本总额15146万元。较大商号有:龙顺兴布店、和泰丰布店、郑祥泰布店、裕厚祥布店、熊顺兴、王志成百货店、方春和药店、汉溪堂药店、福星南货号、同兴炎记、何万顺、张隆盛、张忍和、义昌行、毛兆祥鱼行、李祥泰鱼行、森泰行、陈复兴、崔义和等商号。
东夏有私商63家,资金总额12771万元。较大商号有振丰、益泰、永和、泰隆、刘裕泰、吴聚茂、左万春药店、永丰、纶昌、萌生、久成、谭隆泰鱼行、裕隆泰鱼行、潘德盛鱼行等。
涛城有私商45家,资本总额2974万元。较大商号有:正泰昌、兴隆、肖裕泰、潘兴裕、新泰、刘德源、源昌、鲁盛发、胡茂丰、志盛、方泰来、公和、金万泰、万寿堂、天和祥等。
梅渚有私商132家,资本总额32301万元。较大商号有汪德源、宝丰、裕元衡、永隆仁、鸿大布店、宝大布店、永隆布店、华昌布店、万春堂药号、简易堂、三益号、大生公司、永丰烛坊、裕大茧行、祥大、恒兴正、万泰、裕大、张义丰等。
姚村有私商38户,资本总额10.4万元。大部分为经营竹、木、柴、炭等小商户与摊贩。
钟桥有私商28户,资本总额3.3万元。较大商号有熊裕泰桁、高协记木行,其他为销售日用品的小商小贩。
十字、水鸣、岗南、凌笪、长乐等小集镇有小商户77户,以及部分摊贩与行商。
1950年底统计,全县共有私营工商业725户,其中手工业兼营商业57户(即前店后坊自产自销户),商业568户。另外有小摊贩154户,资金3784万元。 1954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商业的指示》。10月成立郎溪县私营商业改造委员会。1955年6月2日,县财经委员会成立私营商业改造办公室。接着中共郎溪县委成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领导组。上述私改办公室合并成立1个办公室,全衔称郎溪县人民委员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办公室。各区人民政府也成立了“私改”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私改”工作。
1954年9月15日,开始在郎溪镇进行棉布业的安排与改造试点。12月又在郎溪镇进行全镇纯商业的安排与改造试点。1955年在全县各集镇展开。全县纯商业646户,从业人员861人,安排全年营业额1987164元(旧人民币)。
1955年11月7日至30日在郎溪镇进行饮食业的安排与改造试点工作。
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采取安排与改造相结合的政策和逐个行业安排改造的办法,全县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于1956年基本完成。经过公私合营及组织合作商店、合作小组、代销等形式安排从业人员共1436人,占1596名从业人员的90%。
(二)公私合营商业
1955年,全县开展宣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县工商联组织工商业者学习全国工商联《告全国工商界书》,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1956年1月至4月,组织公私合营商店4个,由原7家商店组成,从业人员94人(家庭人口158人)资金66550元。通过清产核资、定股定息改为公私合营,并调整网点,调整税收,改革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经营管理。由国营归口公司派出公方代表任经理或厂长。协助私方代表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郎溪县供销社万怡合营酱园,1955年12月29日成立,地址郎溪镇。从业人员23人,资金23522元。经营酱制品、糕坊、槽坊、南北货,下设3个门市部。公方代表吴子明任经理,私方代表吴心斋、汪国祥、章悟云任副经理。
郎溪县东夏供销社泰隆合营酱园,1956年2月成立,地址东夏集镇。从业人员11人,资金13924元。合营后不久与万怡合并,成为万怡的东夏分厂。公方代表史继明任经理,私方代表章竹如任副经理。
郎溪县供销社联益孵坊,1956年2月3日成立,地址郎溪镇。从业人员17人,资金3174元。1957年归口单位为食品公司。公方代表方振亚任经理,私方代表张国汉、秦学陶任副经理。
公私合营时美新印刷厂,1956年4月成立,地址郎溪镇。从业人员10人、资金2559元。后划归《郎溪报》社,公方代表余章一任厂长,私方代表史汝才任副厂长(详见工业志)。
公私合营光明电厂,1955年12月成立,地址郎溪镇。从业人员10人,资金26490元。公方代表张世钧任厂长,私方代表章周生任副厂长(详见工业志)。
1958年4月,公私合营商店分行业并入国营专业公司,其网点变成各国营公司的门市部或销售点,资方代表及店员转为国营公司职工。
1960年私方领取定息人数43人(工业23人,商业20人),私股资产100033元(工业24127元,商业75906元),每季定息1251元(工业302元,商业949元)。
(三)供销合作社
民国23年(1934年),郎溪县设立合作指导员办事处,其业务范围为指导办理农业、渔业、商业、消费、加工、运输、信用等合作社。民国29年(1940年)12月成立郎广合作指导队,在郎溪、广德两县巡回指导。
民国31年(1942年)8月20日县政府成立合作指导室,设主任1人,指导员5人,举办货物供应站、消费合作社、粮食运输社等各种类型的合作社70个,入社社员5504人,入股9582股,股金法币33085元。
民国32年(1943年)1月,安徽省建设厅供销合作总处皖南分处举行成立大会,2月1日郎溪县派代表出席大会。4月14日,成立第三战区郎溪县军民合作站指导处,地址小南门。由县长孙治嘉兼主任。该年县合作指导室改由县建设科管辖。6月20日至26日县举办合作社会计讲习会,31人参加。8月20日,开办物品供应合作社,资金194000元(法币)。次年沦陷时损失173600元。
民国36年(1947年)10月举办各种类型合作社76个,入社农民16480人,股金29716892元(法币)。
民国37年(1948年)3月24日,中国合作事业协会郎溪支会召开创立会,选举理事会和制定章程。这些徒具虚名的合作机构,随着历史的进程,昙花一现,很快便成为陈迹了。
1949年7月28日,郎溪县合作总社成立,共有职工6人,负责人李盛喜。主要业务为代购代售大米,组织灾民生产自救,砍伐枕木3618根、顶木4900根,发放救灾大米123164斤,收购土特产品和组织日用品供应。
1950年10月,设立毕桥、梅渚两个合作办事处。
1951年3月15日启用“皖南区郎溪县合作总社”印信。中共郎溪县委书记汤太元兼主任,副主任杨树藩。
1954年6月21日召开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安徽省郎溪县合作社联合社,选举理事会委员9人、监事会委员7人,汤泽洪当选为理事会主任,制定通过了《组织章程》。当时全系统共有职工590人,其中临时人员277人。县社内设组导、秘书、计划、干部、财会、供应、推销、粮食、生产9股和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办公室及直属油料加工厂。1955年5月28日生产股改组筹建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筹委会。
1956年7月8日,召开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新的理事会委员15人,彭吉芝当选为主任;监事会委员11人,孙德胜当选为监事会主任。8月5日内设机构改组为秘书、干部、业务、计划、组检、财会、物价7股;设立日用杂品、土产副食品、生产资料、中药材4个经理部和“对私改造”办公室。
1957年5月10日内设机构调整为秘书、财会、计划、人事4股和采购、供应2部。同年4月县农产品采购局业务并入采购经理部。
1958年3月23日,县食品公司、县水产组、城关供销社并入县供销社,4月1日办理交接。
1958年6月1日,县供销社与商业局合并,6个基层社和3个收购站同时并入,时有职工272人。
1961年10月3日,恢复县供销社,恢复后的县供销社内设人秘、组干、计划、业务指导、集市贸易管理5股和农业生产资料、土产日用杂品两个经理部,共有职工390人。
1963年1月18日,召开了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彭吉芝等11人为理事会委员,甄焕德等11人为监事会委员。1964年2月19日设立政治办公室,各经理部、基层社配备政治指导员。
1965年3月11日撤销县供销社监事会,成立监察室。
1968年8月16日成立郎溪县供销社革命领导小组。
1969年1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县供销社、土产杂品公司、木材公司、煤建公司、物资局等5单位联合成立郎溪县生产资料购销管理站。5个单位仍独立核算,各负盈亏。
1970年11月,县革委会决定撤销县供销社和县商业局,成立郎溪县商业局。此时,县供销社下属有8个基层社和1个生资土产公司。
1978年5月1日,恢复县供销社建制。内设人秘、计财、业务、基层指导4股。1980年增设副业生产指导股,1984年并入业务股,同年增设物价信息股和职工教育培训班,下辖15个基层供销社和农资、土产两公司,代管外贸公司。农村集镇合作商店仍归县供销社管理领导。全系统有职工652人。
1987年内设机构有人秘、业务、计财物价信息、基层工作、审计6股和纪律检查组、职工教育培训班。下辖农业生产资料、土产日用杂品、废旧物资回收3公司;以及铁路运输联运公司和淀粉厂。
一、县供销社直属经营机构
(1)经理部1955年1月1日成立,系混合性经营机构。12月25日分设生产资料、日用杂品、土产副食、中药材4个经理部。中药材经理部于1956年10月并入县药材经营处。1957年6月22日撤销3个经理部,分别成立供应经理部,下设糕饼加工厂;采购经理部下设姚村、毕桥、飞鲤3个采购组。上述经理部于1958年6月1日随县供销社并入县商业局。1962年2月恢复县供销社时尚存生产资料、土产日用杂品两个经理部。1963年1月21日土产日杂经理部又分设为日用杂品和土产两个经理部。
(2)县土产杂品公司1965年2月25日县土产、日用杂品、生产资料3个经理部合并成立安徽省土产杂品公司郎溪县公司。1970年11月属商业局管辖时名称为“郎溪县生产资料土产杂品公司”。1973年2月生产资料划出单独成立农业生产资料公司。1985年下设3个批发部、6个门市部和1个废旧物资回收站,共有干部152人。1986年下设土产副食品、日用工业品、废旧物资回收3个经理部。
(3)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1973年2月设立,1978年下设建平、城南两个供销站,后又成立1个贸易部。1979年城郊供销社成立,建平、城南两站划归城郊社。1985年开办铁路运输代办业务。
(4)县物资回收公司1986年8月由县土产日用杂品公司划出于9月份成立,有职工26人。
(5)县铁路联合运输服务公司1985年8月19日成立,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贸易部与南京铁路分局宁国车务段联营。后单独设立,独立核算。
(6)县淀粉厂原系县供销社与土产公司家属办的综合加工厂的一部分,1973年10月28日成立,定名“郎溪县土产公司粉丝厂”,投资127658元。1982年4月改名为郎溪县供销社淀粉厂,收购鲜山芋加工淀粉及粉丝并经营山芋粉购销业务。1982年4月至1987年底累计经营亏损10万多元。共有职工30人,固定资产55万元,流动资金2万元,欠银行贷款59万元。
(7)万鸡场1957年3月18日经县人委批准,划拨荒山700亩建畜牧农场,场地在城南乡得儿洼,距城5公里,东至高基头,西至望十路,南至杨仁冲,北至劳改农场前王冲松林。总投资19767元,其中畜牧投资5960元,饲料3076元,林果1000元,设备7625元。原计划安排40人,实际上只安排19人。栽了梨、桃树,种植山芋、水稻,养殖肉鸡,后更名“万鸡山”。1963年11月25日撤销,房料拆回另建南门仓库。
(8)土纸厂1957年7月在姚村乡齐村建立,安排8人,不久停办。
(9)野生植物加工厂1957年1月在姚村建立,安排5人。后因原料困难,不久停办。
二、县供销社下属机构
(1)基层供销社1949年6月城关第一个消费合作社成立,后改名供销社。1950年先后组建了姚村、定埠、南潘、管村4个农村供销社,共有社员3503人,每股股金大米5至6公斤。1951年7月全县共有13个基层社,社员49119名,占全县人口的32%,1954年通过整顿,共有10个基层社、17个分销店、54个零售门市部,入股社员53305人。1958年6月县供销社并入商业局时,下属6个供销社改称商店。
县供销社恢复建立后,1962年1月5日以后先后恢复10个基层社、6个分社。1970年随着县供销社的撤销再度划归商业局管辖。
1978年5月县供销社重新恢复建制时有15个基层社。1979年3月6日又重建建平供销社,4月5日易名城郊供销社。
1987年全县共有16个基层供销社、9个供应站、4个供销点。即定埠供销社(下设新发供销点)、梅渚供销社、岗南供销社(下设下吴供销站)、凌笪供销社、涛城供销社(下设长乐、管村供销站)、南丰供销社、水鸣供销社、十字供销社(下设天子门供销站)、姚村供销社(下设姚家塔、夏桥、袁村供销站、庄村岭供销点)、毕桥供销社(下设毛家店供销店)、飞鲤供销社(下设丁家冲供销站)、幸福供销社(下设大王村供销点)、东夏供销社、下湖供销社、钟桥供销社、建平供销社(下设城南供销站)。
1983年底统计全县共有入股社员47956户,占全县农户的84.3%,该年体制改革经过清理和扩股计55573股,股金173303元,而帐面金额是200662元,有待清理。
(2)农业供销部农业合作化后,为了促进生产,便利购销,县供销社于1956年4月23日发出通知,在200户以上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供销部。全县共建立农业供销部39个,农村代销店44个,贷郎担22副。1957年5月,8个供销部移交给县商业局;31个供销部移交给当地农业生产合作社。
(3)合作贷栈1963年初在城关、梅渚、毕桥、姚村4地建立合作贸易货栈,归当地供销社领导核算。因不符合规定,1964年11月9日撤销。
三、几项重要业务移交
县供销社建立后,起初担负了全县商业贸易的全部职能,为县内国营商业机构、粮食机构、手工业机构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输送了人才,逐步将所辖有关机构、人员、财产、经营业务划出或移交,建立其他有关商、粮、贸机构。
(1)粮油移交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时,1955年4月中旬,全县供销系统32个粮油收购供应点全部移交给县粮食部门。计移交大米加工厂10个,仓库房屋300余间,财产总值72907.75元,人员109人。
1956年5月4日后又将6个油料加工厂(含油榨33台、24寸碾粉机2部、12马力柴油机2台、石碾槽4副)全部移交粮食部门。
1963年9月又将10个供销社的粮油议购议销业务办理移交。
(2)中药材移交1956年9月22日,将经营的中药材业务移交给县商业部门,成立中药材经营处。
(3)工业品移交1957年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经营业务进行新的分工,供销社主要经营农副土特产品(除粮油)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收购供应,以及畜产品与废旧物资的收购。将工业品的经营移交给国营商业部门。1957年4月至5月上旬交接结束。共移交8个基层供销社的工业品门市部23个,以及设在农村的8个供销部。另外随工业品移交同时交给农业社经管的供销部31个。总计随工业品移交的职工191人,商品总值(零售价10%倒扣)358924.34元,固定资产净值30642.92元,低值易耗品5394.7元,包装物2020.62元,待摊费用925.10元,修建基金1299.72元,福利基金6069.44元。
(4)毛竹经营业务移交供销社经营的毛竹业务于1958年10月移交给县林业部门。1962年11月22日林业部门交回供销社经营。不久交回林业部门。1978年10月21日林业部门又将木竹三类产品、毛竹、小材小料移交给供销社经营。1979年5月24日根据上级通知,仍交林业部门统一经营。
(四)国营商业
郎溪县商业局与县供销社曾经两度合并,两度分设。在合并与分设期间,其下设经营机构及网点,撤并增减频繁,经营范围时有变动。
一、工商科时期(1950.2-1955.12)
1950年4月12日成立郎溪县人民政府工商科(2月初已有专人办公)。先后建立的国营商业企业有:
郎溪县专卖事业分销处1951年11月14日成立。下设涛城、飞鲤、毕桥、姚村、东夏、梅渚6个销售点。
县百货公司1954年6月,宣城县百货公司设立郎溪百货小组。1955年3月成立郎溪县百货公司,下设梅渚、毕桥、十字、涛城4个分销处。
芜湖水产公司东夏营业组1953年3月设立。1961年5月成立县水产经营处,1978年4月改为县水产公司。
县花纱布公司1955年5月成立,1958年改为纺织品公司。
二、商业科时期(1956.1-1957.12)
1956年5月18日,县工商科改称郎溪县人民委员会商业科,其经营的工业业务并入工业科。在此期间下属经营单位有:
中国百货公司郎溪县公司下设梅渚、十字、东夏、毕桥4个分销处。1957年4月县供销社经营的工业品移交后,设立梅渚、城关、十字、涛城、东夏、飞鲤、毕桥、姚村8个零售部下属15个营业组,另将26个供销部交给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
中国专卖事业公司郎溪县公司下设梅渚、涛城、东夏、飞鲤、毕桥、姚村6个分销处。
中国花纱布公司郎溪县公司后改为纺织品公司,1958年撤销。
中国食品公司郎溪县公司下设梅渚、毕桥、涛城、东夏4个收购站。
中国医药公司郎溪经营处1953年成立,1956年设立姚村收购点。
中国水产公司郎溪县东夏经营处后改称县经营处,1975年更名县水产供销公司。
三、商业局与供销社第一次合并时期(1958.1-1962.2)
1957年12月28日,县人民委员会商业科改称郎溪县商业局。1958年4月1日撤销百货、纺织品公司。6月1日县供销社并入商业局,实行政企合一体制,设人事秘书、计划财会、业务组技、商业行政4股。设立采购(食品公司撤销后并入)、供应(后改为工业品)两个经理部。下辖梅渚、涛城、东夏、毕桥、姚村5个商店、6个分销店、3个供应点、32个供销部。
1960年4月27日,各人民公社建立商业科,领导所属范围内的商店。
此间,局内设机构增加生产企业股,下设土产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工业品、副食品、饮食服务5个经理部,水产经营处、茶叶采购站、计量检定所,以及综合工厂、食品加工厂、畜牧场(即万鸡山)、细菌肥料厂、野生植物厂、造纸厂、酱醋厂、孵坊。各人民公社共设9个商店。
四、商业局与供销社分设时期(1962.2-1970.11)
商业局与供销社经过4年合并之后,于1962年2月分设。恢复原来建制,撤销各经理部,设立专业公司。国营基层商店交各基层社经营。商业局内设4股,下属经营机构有:
县百货公司下设3个批发部、3个零售部、1个(梅渚)中转站。
县食品公司下设梅渚、涛城、毕桥、东夏、十字5个收购站,1个梅渚中转站,将合营孵坊改属其领导。1963年2月增设定埠、凌笪、管村、水鸣、姚村、飞鲤、南丰、钟桥8个收购点。
中国糖业烟酒公司郎溪县公司下设批发部、零售部。
所属经营机构还有:安徽省饮食服务公司郎溪县经理部、中国石油煤业建筑器材公司郎溪县经营处、安徽省盐业局郎溪县经营处、中国药材公司郎溪县公司、中国水产公司郎溪县经营处、郎溪县标准计量管理所、郎溪县食品厂。
1965年商业局设立政治部。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商业局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将百货公司、食品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食品厂、水产经营处、食盐经营处6单位合并成立百货食品购销管理站。
1969年1月,又将供销社、土产杂品公司、石油煤建经营处、木材公司、物资局5单位合并建立生产资料购销管理站。
五、商业局与供销社再次合并时期(1970.11-1978.4)
1970年11月,县革委会将商业局、供销社合并成立郎溪县商业局,内设办事、政工、生产指挥3组和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下属所有商业机构也都以公社为单位合并为一个单位,统一领导,统一核算。重新组建的商业企业有:
百货公司、食品公司、蔬菜公司(1975年11月成立)、石油煤建经营处(1975年6月更名县石油煤建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医药公司、食品加工厂、水产经营处(1975年6月更名水产供销公司)、工农兵制药厂、自来水厂(1976年元月建立)、标准计量管理所。
六、商业局、供销社再度分设时期(1978.4-1987.12)
1978年4月,商业局与供销社再次分设,恢复原来建制。商业局内设人秘、业务、计财、商政4股。下属企业有:
县百货公司、县五金交电化工公司(1978年10月成立)、县石油公司(1979年5月与煤炭公司分开,各自成立公司)、县水产公司(1979年10月划归水产局)、县食品公司、县蔬菜公司、县盐业公司(1981年元旦成立)、县糖业烟酒公司(1981年10月析出烟草公司,更名糖酒公司)、县食品加工厂、县饮食服务公司、县医药公司(1980年11月划出)、县工农兵制药厂(后划归计经委)、县自来水厂(后划归城建局)、县陈醋厂(1982年4月成立)。
七、国营专业公司简介
(1)百货公司1955年3月成立,经营百货、文化用品、西药等批发业务。5月将棉纱棉布划出成立花纱布公司。1956年5月下设4个分销处,1957年4月设8个零售部、15个营业组。1958年3月并入商业局的工业品经理部。1962年恢复建制。1963年与纺织品公司帐务划开,7月纺织品公司并入,设立针纺织品批发部。1978年10月将五金交电化工商品划出,成立五金交电化工公司。1980年11月又将医药品经营划出,设立医药公司,归卫生局领导。1980年设立知青门市部2个,知青服装厂1个。1987年经营品种7000多种,仓库建筑面积5170平方米,门市部3400平方米。
(2)食品公司1956年5月成立,下设4个收购供应站、2个收购供应组、1个禽蛋门市部。1958年并入商业局采购经理部。1962年恢复建制,设1个肉食品门市部、5个收购站、1个中转站。11月又增设5个收购组。1978年下设5个收购供应站、11个食品组、1个家禽孵化厂、2个变蛋厂,共有职工196人。1987年设立12个收购供应站、2个食品组、1个副食品商场。
(3)五金交电化工公司1978年10月建立,下设批发部1个、零售门市部3个。经营铅丝、元钉、五金交电工具、收音机、录音机、电风扇、电视机、洗衣机、电信器材、化工染料共7000多种。
(4)蔬菜副食品公司1975年11月成立,下设3个门市部。1976年2月在城南乡建立蔬菜专业生产队。55户231人,菜地186亩。后因管理不善,流于形式。1981年将经营食盐业务划出,另建盐业公司,更名为蔬菜副食品公司。1982年将米醋车间划出另建陈醋厂。1986年设立批发部,全系统共有职工46人。1987年下属各厂产量:年产豆制品40吨、酱制品92吨、酱油93吨、米醋46吨。
(5)盐业公司1963年4月成立食盐经营处,11月设立梅渚食盐转运批发小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并入食品公司,1975年又改属蔬菜公司。1981年元旦设立盐业公司郎溪县公司。
(6)石油公司1979年5月石油煤建公司分出设立,另设立燃料公司属物资局。1985年8月建立汽油加油站1座,有50立方米卧式油罐18个、油罐车4辆。下设东夏、梅渚2个经营管理站。 (7)糖酒公司1951年11月成立专卖事业分销处,1955年成立专卖公司,下设涛城、飞鲤、毕桥、姚村、东夏、梅渚6个分销处。1963年成立糖业烟酒公司。1963年4月恢复专卖事业管理局,加挂衔牌,内部为一套班子。1965年重新设立梅渚、十字、东夏3个分销处,县食品加工厂并入。1981年10月烟草经营划出,另行设立中国烟草工业公司郎溪县公司。
(8)饮食服务公司1961年5月成立饮食服务经理部,主要是经营郎川饭店和对城关饮食服务行业的管理。1962年郎川饭店改为中共郎溪县委、县人委招待所,饮食服务经理部只经营旅社的2个门市部。1962年7月开设高价饭馆。1964年与郎川饭店合并办公。新建郎川菜馆一幢,三层共1600平方米,1971年10月1日开业。1973年10月成立饮食服务公司,新建郎川旅社一幢三层共1400平方米,客房84间,床位262个。设有食堂、冷饮部和清泉浴池。
1980年恢复饮食服务公司,现有饮食业独立核算单位3家,门市部8处,旅社1家,浴池1家,职工共90人。
(9)县医药公司1951年5月13日,由中药店成立药材收购联营店。
1953年县供销社设立中药组。1955年改称中药材经营部。
1956年成立中国药材公司郎溪县经营处,隶属工商科。11月设立姚村收购点。1958年隶属县委宣传部。1959年2月20日设立药材培植场。1960年6月23日,成立中国药材公司郎溪县公司,设立门市部。同年,将百货公司经营的西药移交药材公司经营。1961年改称医药公司。
1962年设长乐收购点,公司内设人秘、计财、业务3股。1963年先后设立涛城、凌笪、毕桥、十字4个收购供应站。
1964年12月,县药材培植场停办,移交给县农业技术学校。
1968年12月4日,由县血防站、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材公司、县医院联合成立县医药服务站。
1970年药材公司从医药服务站划出,改属商业局。1980年属省药政管理局系统,直属芜湖地区药政管理局。
1986年5月1日设立农贸市场门市部。业务股分为中药、西药2股,增设生产收购股,建立中药饮片加工厂。
(10)县烟草公司1951年11月成立县专卖事业管理处。另设专卖公司分销处。1963年4月并入糖业烟酒公司,加挂县专卖事业管理局衔牌。1981年10月10日由糖业烟酒公司划出,成立安徽省烟草公司郎溪县公司和郎溪县烟草专卖局。内设人秘、专卖、业务、烟叶、计财等股。管理全县烟草(卷烟)专卖和烟草种植工作。
县烟草公司经营全县的卷烟批发。各乡镇由供销社负责批发,全县共18个批发处。零售网点有国营30个、集体119个、个体536个,总计685个,县以下批发、零售网点大部分为兼营。
(11)县竹木公司其前身系县林业局森工股。1962年9月在此基础上改组为安徽省木材公司郎溪县支公司,下属姚村木材购销站和森林砍伐队。1963年8月21日撤销砍伐队,38名工人遣散。
1963年4月29日,木材公司移交给县物资局,时有干部工人11人。移交木材906立方米,毛竹归县供销社经营。
“文化大革命”期间,木材公司属生产资料管理站领导。
1977年,林业局机构恢复,木材公司由物资局划归林业局。1978年3月毛竹经营又由县供销社划归木材公司,改称县木竹公司。
(五)集体商业
1956年初,按照分散经营、流动服务、自负盈亏的特点,全县组织合作商店86个,从业人员964人,合作小组40个,从业人员305人,代销店67户,从业人员73人,合营7户,从业人员94人,共计1436人,占整个商业人员1596人的90%;未组织起来的160人,占10%,主要是老弱病残及不便于组织的零星服务行业。
在商业合作化过程中,逐步核资,逐人安排,分行业编组,调整网点。为了调动其经营积极性,银行增加了贷款,放宽期限。贯彻新税制,一年核定,按月交纳,免征小贩所得税。根据“吃饱有余,以旺养淡”原则,安排营业额,并促使营业额实现。国营商业调整批零差价,降低批发起点,消除硬性搭配,实行自由选购。
1958年底,全县有合作商店64个,合作小组23个,门市部196个,流动固定摊贩233个,货郎担60副,从业人员896人,资金总额143171元。从1959年3月至1960年3月,以集镇为单位,实行企业统一管理,资金统一核算,人员统一调配,先后合并为11个高级合作商店。
城关原有的食品、棉布、百货文具、锅瓷、轧花、寄售、花炮、货郎担等8个自然行业,门市部30个,从业人员212人,股金总额24490元。1960年1月31日组成高级合作商店后,实行固定工资,最高每人每月37元,最低10元,平均26元。并调整网点,撤掉3个门市部。选出11人成立管理委员会,设正副经理4人,委员7人。多余人员以工商界农场为基地,组织店外生产。饮食服务高级合作商店,以菜馆、旅店、浴池、理发、照相、豆腐、蔬菜等7个行业组成,从业人员194人,在店搞业务的153人,下放到工商界农场的41人。
1961年9月,进行商业体制改革,在梅渚镇试点,将原高级商店由大划小,由一个统一核算单位恢复以原点原摊、各自单独核算,股金、债务、人员均划归原行业。工资形式根据行业性质调整为3种:浴池、理发2个行业采用拆帐制,按营业收入提取4%为公益金,纯收益提10-30%为公共积累,其余为拆帐工资。食品、棉布、旧货、蔬菜、旅店、菜馆5个行业为基本工资加奖励。陶瓷业采取固定工资加提成(提成比例按纯收益的1-10%作为奖金)的办法。
1962年9月,为了加强业务、财务的具体领导及人员安排,城关合作商店(组)分别划归各专业公司(归口)领导。
1962年12月全县小商贩过渡到国营、公私合营、供销社的人员有106人,其中孵化厂2人,酱醋厂3人,医药公司8人,食品公司19人,油厂3人,烟酒公司2人,郎川饭店17人,中百公司5人,供销系统47人。
1964年3月,根据中央决定,对合营、合作商店(组)及个体小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县城归国营商业领导,县城以下归供销社领导,实行分口包干的办法,既包业务,又包改造。
1964年4月,在社教工作中,整顿合作商店,进行清帐、清钱、清商品的“三清”运动。打击投机倒把、贪污盗窃和现行破坏活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整顿组织,加强经营管理。7月份开展“五好”商店、“五好”店员劳动竞赛。
劳动报酬,城关每人每月平均38.32元,全县平均37.01元。
1965年8月全县各集镇工商业者过渡到国营公司、公私合营商店的人员共计82人。
1966年9月对城关合作商店清产核资,整顿网点,清理资金,核定资金定额。渔业、饺面馆、浴池、理发合作商店(组)没有进行清产核资。
1972年1月将饮食、旅社、浴池、百货、烟酒、水作、渔业等7个门市部转为国营,67名从业人员转为国营商业职工。其中:饮服公司31人,烟酒公司20人,百货公司6人,食品公司5人,水产经营处5人。
原由小商贩组织的合作商店,从1968年起,由于劳动部门招收大集体职工,并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其体制转变为新大集体。
1974年全县共有合作商店56个,其中自营店46个,下设门市部93个;“三代”店(代销、代营、代加工)10个,下设门市部19个,从业人数513人。合作商店中属于纯商业的23个,其中自营店16个,下设门市部39个,“三代”店7个,下设门市部16个;饮食服务业33个,其中自营店30个,下设门市部54个,“三代”店3个,下设门市部3个。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取消股金分红制,实行固定工资加奖励的分配制度,集体商业渐渐过渡为国营商店的分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逐步过渡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集体商业在改革中进行调整,将“三代”形式的集体商店复归原合作店(组),退还公积金,恢复股金分红制。1980年后,在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导下,逐步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划小核算单位,实行门市部或柜组承包,多数合作商店已分散经营。此后新办集体商业纷纷兴起。到1987年底,全县有集体商业432个(内有知青待业商店11个)。其中代购代销店51个,均系零售商店,从业人员3921人。集体商业占商业机构总数的17%,从业人员占商业人员总数的39.6%。
(六)个体商业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前,1953年全县有摊贩374户,从业人员380人,资金10.713万元,行商挑贩371户,从业人员361人,资金15.398万元,合计735户、741人,资金26.111万元。1954年小商小贩减少45%,当年有摊贩254户,从业人员283人,其中小百货摊18户、香烟摊153户、杂货摊40户、鱼菜摊43户,资金总额11887万元,挑贩152户、152人,资金5524万元。在“私改”中,一部分摊贩并入合作商店,一部分组成货郎担小组。“私改”基本完成后,尚有个体商贩219户,从业人员219人,他们在经营上服从国营经济领导,服从国家计划安排,分散经营,自负盈亏。1957年个体商贩尚有160人,到1958年只剩116人。1959年,小商贩全部并入高级合作商店。“文化大革命”开始,个体经济被取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决定拓宽经济流通领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引导支持个体户经商务工。1981年全县个体商业有335户,其中城关205户、集镇63户、农村小卖店67户。
1982年新发展个体商贩157户,变更15户,发展农村小卖店120户,个体商贩达743户。
1983年有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946户,从业人员2914人,其中待业青年占10%左右,农业户占58.8%。从事商业的有1616户,从业人员2434人;从事饮食业的142户,284人;服务业70户,70人;修理业45户,66人;运输业9户,18人;手工业64户,69人。
1984年个体工商业发展到2593户,从业人员3206人。其中商业1699户,2172人;饮食业142户,206人;服务业88户,123人;修理业144户,189人;手工业264户,326人;运输业84户,121人;其他行业5户,5人。个体工商业营业额1940万元,交纳国税85.5万元,支援灾区物资70多件,折款1800多元,资助兴修水利款1200元。
1985年个体工商业发展到4554户,从业人员8126人,个体户总数和从业人数比1984年分别增长76%和73%。第三产业经营额达1657万元,上交税款120万元,认购国库券12065元,社会福利捐款12720元。
1986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89户,全县达4953户。年底经过整顿合并,实有个体户3087户,从业人员4554人。
1987年,全县城乡个体工商业户共有3432户,从业人员5196人,资金726.49万元,营业额2061.34万元。其中城镇973户,从业人员1394人,资金214.72万元,营业额827.43万元;农村2459户,从业人员3802人,资金511.77万元,营业额1233.91万元。
郎溪县1987年商业机构人员统计表
(表13-1)

郎溪县若干年份商业零售机构统计表
(表13-2)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