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电话
民国20年(1931年)8月,县成立长途电话房,架设电话线路45公里,共用木杆900根。线路所用“铅线(镀锌铁线)细小,不能远达”,“只供县政府与各区署通话”。民国21年(1932年)4月,架设郎溪经毕桥至宣城洪林桥单线通讯电路37.5公里,接通郎溪至宣城长途电话。因“需用急迫,仓卒完成,致线杆不一律,发音也欠明晰。”民国24年(1935年),电话房改组为电话管理处,配主任1名,话务员1名,话务生1名,技工2名。县内共有西门子电话单机5部,交换机容量10门。民国26年(1937年)12月和民国27年3月,日军两次侵入郎溪,电话业务一度停顿。民国27年下半年至民国28年初,县城至梅渚、定埠、涛城、姚村等地电话线路次第修复并恢复通话。民国30年(1941年)初,架通县城至东夏电话线路,并接通广德、宣城两县长途电话。同年3月,增设十字铺电话分站,配话务生2名,装置5门总机1部。民国32年(1943年)9月底,日军再次侵占郎溪并长期盘踞,电话网毁坏殆尽。抗战胜利后,安徽省保安司令部为“适应军情政令之传达”,命令“未通话之县镇,应由县电话管理处负责从速架设电话。”民国36年(1947年)8月,郎溪与广德长途电话接通,9月20日接通宣城县长途电话。民国37年(1948年)2月,县电话管理处因十字、梅渚两地“为支干线集中点,军讯商用频繁”,各设电话分站1处,装5门总机1部。同年7月底,全县各乡镇电话线路相继架设竣工,并全部通话。1949年4月24日郎溪解放,5月中旬县党、政机关成立后,将原有线路稍加检修,随即恢复通话,时有20门磁石交换机1台,农话、市话混用。
一、长途电话
1950年上半年,修复郎溪至洪林桥37.5公里电话线路,接通郎溪至宣城长途电话,县与外地挂发电话也由宣城转接。同年,长话业务去话单101张,收费224元。1954年,县内设长途电话服务点2处,1957年增为7处。1959年开通郎溪至芜湖长话直达电路1条,增加郎溪至宣城长话实线电路1条。1960年县内长话服务点增加到15处,1962年经过调整减为8处。1963年,县局安装30门磁石式长途电话交换机1部,1970年换为50门。1976年,县长途电话线路发展到6条,其中二级省际电路1条,二级省内电路5条。1984年底,用铝绞线线路开通郎溪至广德3路载波电话(电子管机)。1986年6月,又用铝绞线线路开通郎溪至宣城12路载波电话(晶体管机)。同年,开通郎溪至合肥长话直达电路1条,开通郎溪至宣城半自动拨号电路1条。至1987年底,郎溪长途通讯电路已达12条,其中二级省际电路1条(郎溪至江苏高淳)。二级省内电路9条(郎溪至广德1条,至合肥1条,至宣城4条,至芜湖3条),出租长话电路2条(县公安局至宣城、县人民政府机要室至宣城)。全县承办长话业务的局、所共13处,其中设在农村的12处。长途电话杆线:郎溪至宣城,55杆公里;郎溪至广德,46杆公里;郎溪至江苏高淳(望牛墩),17杆公里。
二、市内电话
建国初,城区仅县委会、县人民政府、县公安局等几个单位装有电话机。1951年底,市话杆路长度2.6公里,明线长度12.7条公里,交换机容量50门(与长话、农话混用),市话用户11户,其中免费用户6户,计费用户5户。1957年,架设市话电缆0.56皮长公里,芯线长度36对公里,市话用户发展到61户,交换机容量增加到100门。1960年,市话用户增至105户,交换机容量达到200门。1976年,县邮电局从南门新华街迁入新建路邮电大楼,市话原用磁石式交换机拆除,改用共电式交换机,并将各用户手摇磁石式话机全部换为共电式桌机。市话电缆皮长增加到2.6公里,芯线长218对公里,市话杆路长度6公里,架空明线长13对公里,共有用户166户。1979年后,市话电路以发展架空电缆为主,辅以架空明线。到1987年底,市话电缆发展到16.1皮长公里,芯线长609对公里,杆路长度增加到12公里,架空明线长32对公里,出局电缆742对,交换机容量扩大到500门,接入交换机的用户话机上升到375部。市内电话杆线:杆路长度6.2杆公里;电缆长度6.4皮长公里。
三、农村电话
1951年,全县农用电话杆路总长132公里,明线长度180条公里,实有用户12户。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村电话网迅速扩大,年底,农话杆路增长到299公里,明线长度321条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6倍和1.9倍。电话机总数由上年的25部,发展到72部,其中农业生产合作社装机47部。1957年,全县有农话交换点9处,交换机总容量140门。1958年,县内各行各业开展“大跃进”,电信事业随之迅速发展。到1960年,农话杆路激增到1139公里,明线长度达682对公里。全县设农话交换点14处,交换机总容量扩大到775门,共装电话机509部。此后,因线路维修量大、器材缺乏以及经费困难等原因,1962年遵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开始对农话网、交换点等进行调整。到1965年底,农话杆路调整为334公里,架空明线长357对公里,农话交换点调整为8处,交换机总容量减至340门,电话单机数下降到175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政、电信先分后并,农村电话发展缓慢。至1976年底,农话杆路长度314公里,明线长度402对公里,电缆皮长2.1公里,电话机总数255部。1977年后,农话发展较快,注重推广载波电路。1978年,全县开通单路载波电路已达7条,共有单路载波机14部。1980年,开通郎溪至梅渚3条载波电路1条。1985年,开通郎溪至定埠特高频无线电路1条。至1987年底,全县单路载波电路增加到10条,其中郎溪至东夏2条,至梅渚2条,至十字铺2条,至定埠1条,至涛城2条,至凌笪1条,共有单路载波机20部。农话交换点增加到18处,交换机总容量840门,共装电话机645部。农村电话杆路:杆路长度164杆公里;电缆长度8.5皮长公里。
(二)电报
一、有线电报
民国时期,县内无电报局,不能办理民间电报业务。1952年1月,县邮政局利用郎溪至宣城长话电路,开办话传电报业务,当年发报122份。1958年,开始使用莫尔斯符号发报机,以手工操作代替话传。1965年下半年配置15瓦无线电台一套,电报电路由此增加到两条,即有线和无线各1条,均直达芜湖,有线报路是幻线。1978年,郎溪至芜湖电报电路开始使用国产(武汉)55型电传打字机。1986年,开通郎溪至芜湖载报电路1条。同时,开始使用5单位自动发报机,县局承办电报业务能力大有提高。1987年,开通郎溪至合肥专用载报电路1条,购置自动译报机1套,载报电报机增加到2部,电传打字机发展到4部。全县有4个邮电支局、9个邮电所承办电报业务。
二、无线电报
民国23年(1934年)5月,设立郎溪电台,专供省县间军事、政治通讯之用。电台呼号XLS,波长58米,发射机为哈脱莱式,电力5瓦,射程1000公里,收报机为三管(电子管)再生式。电台有职员3人,工役2人,全年经费1560元。民国26年(1937年)12月,日军侵犯郎溪,电台机件被毁。此后,郎溪、广德两县电报,改由宁国电台收发。民国28年(1939年)1月,皖南行政公署(设屯溪)因“三县电报集于一台,难免积压搁置,政讯军情无法及时传达”,饬令郎溪重建电台,准予在盐余(注:盐余—郎溪县食盐统制运销处盈余款。)项下提取1000元,作为购置机件和开办费。同年5月恢复通报,收、发报机系皖南行署电台筹办组装。电台配主任、报务员、练习生各1名。后因电料价格飞涨,购储不足,电信时有停顿。
建国后至1958年前,县邮电局完全采用电话传递电报。1958年开始使用无线发报机传递电报,当时有电台1部。
1969年12月邮电分家,分别成立邮政局和电信局,电信局隶属县人武部领导。1972年下半年因战备需要,电信局将1部15瓦无线电台安装在县人武部,每日与芜湖定时联系4次(01:00、08:00、14:00、21:00),直到1973年底,邮政局与电信局合并时无线电台才迁回邮电局。以后,随着电传机、汉字终端机的出现、使用,无线发报不利保密,一般情况下不用。只在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发生战争等特殊情况下,有线通讯设备无法使用时,才使用无线电报,平时仅作备用。1987年,县邮电局有电台两部。
郎溪县1950~1987年电信出口业务统计表
(表12-16)

上一篇:第四节 邮政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