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自1958年人民公社开始兴办社队企业以后,工业企业一直是乡镇企业的主导产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社办工业大多从事粮油加工、砖瓦砂石、农机具制造等行业,工业门类较少,发展也很缓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乡镇工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1984年以后,由于联户个体企业的出现,给乡镇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镇工业的构成也由原来单一的乡村集体企业发展成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等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局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投入的加大,乡(镇)村两级工业企业在企业数量、企业规模、产品品种、工业门类、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87年底,全县乡(镇)村工业企业221个,企业人数5686人;工业产值2495万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54%,占乡(镇)村两级企业总产值的61%;工业总收入2165万元,实现利税270万元,工业总额506万元;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85万元。
1987年,全县乡村两级工业建设项目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8万元,其中1987年5月动工兴建的涛城麸酸厂是涛城镇与江苏镇江味精厂联办企业,一期工程总投资320万元,是全县迄今最大投资规模的乡镇企业项目,其中新上的项目有定埠日用化工厂、梅渚化妆品厂、水鸣涂料厂、姚村四青造纸厂、定埠杨窠制钉厂等。同年,正在积极筹建的乡镇企业还有南丰黄酒厂、钟桥可锻铸铁厂、梅渚葡萄糖厂等。
(一)构成
乡(镇)村工业由轻工业、重工业两大类构成。1983年末,轻工业企业共71个,总产值311万元,重工业企业共82个,总产值462万元。轻重工业的比重为4∶6。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52个,产值236万元,占总产值的76%;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19个,产值75万元,占总产值的24%。在重工业中,采掘工业企业19个,产值267万元,占总产值的58%。加工工业企业63个,产值195万元,占总产值42%。
到1987年末,轻工业企业达123个,总产值708万元;重工业企业达98个,总产值1787万元,轻重工业的比重为2.8∶7.2。
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共105个,产值584万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82%,其中主要为食品制造业,产值为475万元;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共18个,产值124万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18%。
在重工业中,采掘工业企业15个,产值698万元,占重工业总产值的39%,其中主要为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产值为695万元;原料工业企业10个,产值210万元,占重工业总产值的12%;加工工业企业73个,产值879万元,占重工业总产值的49%,其中主要为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产值为637万元。
(二)门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村工业企业所属的工业门类逐年增多。1977年,按照当时国家统计局12个工业门类的划分标准,社队工业企业主要分建材工业、食品工业、森林工业、机械工业、其它工业等门类。到1983年末,按当时国家统计局15个工业门类的划分标准,乡(镇)村工业企业已有建材工业、食品工业、文教艺术用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森林工业、缝纫工业、皮革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其它工业等12个门类。其中建材工业产值42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5.4%;食品工业产值23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0.4%;其余门类的工业产值均低于50万元,其中不足10万元产值的工业门类有7个。 到1987年末,按照国家统计局40个工业门类的划分标准,郎溪县乡(镇)村工业已发展到19个门类,其中:工业产值超过50万元的门类已达9个,不足10万元产值的工业门类为6个。
1987年全县乡(镇)村工业企业中,以黄砂、萤石等为主要原料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总产值695万元,占乡(镇)村工业总产值的27.9%;以粘土、砂石等为主要原料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总产值637万元,占乡(镇)村工业总产值的25.5%;以稻米、油菜籽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制造业总产值475万元,占乡(镇)村工业总产值的19.0%。这3个门类的工业总产值在乡村工业中所占比重接近四分之三,是乡镇企业的传统支柱产业。
另外,其它行业也有所发展,特别是以东夏钢球厂为代表的机械工业;以建平汽车修配厂、上海汽车修配三厂十字分厂、城南汽车修配厂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定埠日用化工厂、梅渚化妆品厂、钟桥硝酸钾厂、下湖泡沫厂、梅渚香料厂为代表的化学工业,以梅渚花炮厂、城关花炮厂、钟桥炮引厂、定埠包装盒厂(工艺美术厂)为主的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等工业门类,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到1987年末,在全县乡(镇)村工业中已占有一定的比重,成为新兴的工业门类。
郎溪县1987年乡(镇)村工业行业构成情况统计表
(表10-5)

郎溪县1985~1987年乡镇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表10—6)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