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蜜枣
蜜枣是郎溪特产之一,主要产于凌笪乡侯村。侯村所产青枣个大、肉厚、皮薄、核细,宜饯制。侯村蜜枣建国前就负有盛名,当时枣坊遍布侯村、梅渚、殷桥一带。蜜枣行销上海、南京等地。其制作工艺独特,全系手工操作。品种有枣王、特选、超蛋、大面、面面、秃面、大兰花、小兰花、破枣等。其中枣王、特选又有金丝琥珀、天香等品种。金丝琥珀赭黄透明,香甜酥软;天香枣去核填糖,每斤重约20个左右。内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出口主要销往香港和东南亚各国。上海出口商标代号为(1—1)。1986年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全国林特产品展销会,郎溪送展金丝琥珀和天香枣2000公斤,质量优居全省之首。
枣树栽植面积,建国初只有几十亩,到1974年已发展到400多亩。青枣产量1974年高达205702公斤,以后逐年有所下降,到1987年只有9200公斤。县林业局从1984年起在凌笪乡发展枣园,到1987年新植枣园共2098亩,青枣基地逐渐形成。
(二)板栗
系县内乡土传统产品,是人们所喜爱食用的干果,生食熟食均可,糖炒板栗尤为时令佳品。板栗也可做菜,如仔鸡炒板栗、蹄膀炖板栗,味美可口,是中秋节的佳肴。
郎溪板栗栽培历史悠久,结实饱满,果味香甜,质地优良。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处暑红、二黄早、九月寒、大油栗,其中以油栗为糯性栗。《广德州志》云:“州县通产,可以代粮。”郎溪以岗南乡下吴村和伍牙山林场清水塘作业区栽植最多,涛城、凌笪、姚村等乡镇也有分布,年产量15至20吨。1985年至1987年新植板栗林1953亩。
(三)杨桃
即中华猕猴桃,亦名“羊桃”。野生落叶藤本果树,果实圆形或椭圆形,小于鸡卵,皮黄褐色,上有棕色小点,果肉黄绿色,子黑,营养价值高,可制罐头或酿酒。郎溪杨桃主要产于姚村,当地有“七月羊桃八月楂,九月毛栗笑哈哈”之谣。1987年已引为家种。
(四)蕨
又名蕨菜,因幼芽萌发时形如小孩拳头,故俗名“娃娃拳”。属蕨科蕨属,营养价值很高,人们奉以“山珍”的桂冠。在国际上誉之为销路久畅不衰的“天然食品”或“健美食品”,其根茎可制成蕨粉食用,幼叶有特殊的清香美味,可炒食或制成干菜,全县的大部分山区及丘陵地区均有分布,资源丰富,近年来有关部门已组织生产收购,销往日本等国家。
(五)石耳
生于山地悬崖绝壁上,形如木耳,背面灰白色或灰绿色,腹黑褐色,革质块大厚实,表面有绒毛。供食用,亦供药用,有健胃消食、利水消胀、驱虫之效。《本草纲目》云:“其味胜于木耳,素食家以为珍品是也。”郎溪县主要产于姚村。
(六)松脂
1953年起,姚村山区开始采割松脂,年产量约15至20吨。1959年,国家收购松脂采用奖售办法,即交售100斤松脂,奖励粮票5斤、布票2.4尺。此后,采割量大幅度上升,年产量达50吨左右,1965年最高产量达58吨。由于长期不按规程采割,加之松木砍伐过量,松脂产量逐年下降,1981年产松脂15吨,1982年起停止采割。
(七)桐油
县内山区及丘陵区农民历来有四旁栽植油桐的传统,但成片桐林甚少。1963年,高井庙林场种植油桐1300亩,1967年进入盛果期,年产桐油20多吨。1967年,郎溪列为省油桐基地之一。至1983年,共有油桐林8700亩。其中水鸣乡自1978年至1980年共发展油桐林3100亩,1982年承包到户,1984年进入盛果期,共收鲜果800多吨,榨油150吨。据县粮油部门资料,1921年至1935年,全县每年约调进桐油50吨投放市场,1984年后,县内桐油产量已能自给并开始外调。
上一篇:第二节 水产品
下一篇:第四节 中药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