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圩堤修筑
县内郎川河流域,地势低平,易遭水患,宋代开始筑圩护田。明嘉靖年间已有圩口76个,护田56388亩。清光绪年间圩口增至104个,护田亩数缺载。民国32年(1943年)统计,全县共有圩口53个,护田100690亩,其中郎川河沿岸50个。至解放前夕,全县圩口共48个,其中分布在郎川河两岸的共42个。历来圩区人民为修筑圩堤“皆自携畚锸,裹饭米,捆卧具”,风餐露宿,不堪其累。终因“土瘠民贫”,“修筑难于坚固”。明嘉靖《建平县志》载:“宋绍兴间,圩岸水圮,知县苏十能申常平司给钱米修筑,民赖其利。于后,屡筑屡圮。近岁州判官邢寰、邹守益相继措筑。嘉靖八年(1529年)秋,大水,知县连矿重修。”嘉靖四十年(1560年)大水,破山阳、潘城、杨学等13圩,6年后,知县赵佑卿重修。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县朱之楫发动民夫修筑丁字埂,其后,百姓呼该圩为朱公圩。清雍正四、五两年(1726~1727年)连遭水患,圩堤溃决甚多,知县卫廷璞莅任后,“昼夜巡视,亲率民夫鸠工庀材以次完筑,民力之所不逮者捐资助之。”
民国7年(1918年),袁励宸(字体明)任县知事,根据郎溪地理特点,吸取清代贡震等前人治水经验,制定“全面修筑,重点加固,清除隐患,确保安全”的治水策略。袁知事上圩督工,县内大小圩堤均得维修。民国8年(1919年),洪水泛滥,袁知事与民众一起防汛筑堤,抢修加厚了丁字埂(旧称丁公池埂),使金锁圩与县城等地免遭水害。袁知事治水有功,民国9年(1920年)5月,民众在丁字埂树碑,上篆刻“郎溪县长袁公体明去思碑志”,碑文记述了郎溪地势、水患和袁知事冒风雨狂涛率民抗洪抢险的情况。以颂德政,思念良吏,歌曰:“公之来兮吾民之福,公之去兮吾民胥哭。”
民国以来,军阀混战,日军入侵,人民遭难。及至民国35年(1946年)底,郎川河两岸圩堤已是“年久失修,多被冲决”。
建国伊始,人民政府即组织群众堵口复堤,恢复生产。1949年冬至1950年春,国家拨出工程用粮826719斤,投入342797个工日,动用土方603093立方米,修复圩堤101146米。1951年,政府组织群众圈成南丰圩。同年,联并东门圩、西门圩、金锁圩、杨赛圩等18个圩口为第一联合圩;并入大新、横闸等7圩为第二联合圩。1954年大水后,第二联合圩与大、小花赛圩等联并成幸福圩。1970年,飞鲤、毕桥两公社组织社员围湖造田,经3个冬春施工,围成跃进和团结两个万亩以上大圩。至1987年,全县有万亩以上大圩7个,堤线总长147.6公里,护田14.95万亩;千亩以上圩口4个,堤线总长16.86公里,护田0.73万亩;千亩以下小圩38个,堤线总长64.13公里,护田1.7万亩。
一、第一联合圩
位于老郎川河与钟桥河之间,东至建平乡丁字埂,北抵东夏镇吼儿桥,县城位于圩之上部老郎川河北岸。堤线总长28.8公里,其中:郎川河堤(罗山棚至吼儿桥)长15.6公里,堤顶高程17.28~14.46米,顶宽4~6米,沿线共建块石护岸24处,长2800米;钟桥河堤(钟桥桥头至吼儿桥)长13.2公里,堤顶高程13.5~14.5米,顶宽2~4米。圩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地面高程14~8米之间,总面积37.3平方公里,耕地3.34万亩,水田占97%,为县粮油生产基地之一。
该圩于1951年由梁家,东门、西门、施吴、松林、竹杨、松杨、学圩、金塔、顾东、秤梗、金村、史家、周家、金锁、乌沙、兜臂、杨赛等18个圩口联并而成。当年,政府下放工粮246333斤、公款246333437元(旧人民币),共完成土方140246.8立方米。1976年,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建平公社在该圩上部开挖了中港河、北港河和一条南起老郎川河堤,北至吴家桥钟桥河堤的南北向干渠。东夏公社在圩区下部开挖了纵横交叉的十字形排涝沟。1983年大水后,又在南北向干渠西侧加筑长4公里、顶宽4米的防洪隔堤一道,使全圩形成上、中、下三片排水系统:防洪隔堤以东为上片,面积18.65平方公里,由城西、吴桥等排灌站担负排涝;防洪隔堤往西至乌基埂为中片,面积8平方公里,由钱浒排灌站担负排涝;乌基埂至吼儿桥为下片,面积12.7平方公里,由红星、吼儿桥、松林等排灌站担负排涝。上、中两片共有农田2.2万亩,属龙须湖水库灌区,可自流灌溉。全圩共建排灌涵闸36座,其中老郎川河堤24座,钟桥河堤12座。
钱浒闸位于钟桥河堤钱浒村,建于1953年~1955年,闸宽1.8米、高2.5米,装有5吨启闭机。
村西闸位于老郎川河堤朱侯自然村,建于1962年,闸高3.5米、宽2米,拱涵,浆砌块石结构,配有10吨启闭机。
三合闸位于郎川河北岸五里亭,建于1965年。拱涵,浆砌块石结构,闸高2.5米、宽1.6米,配有5吨启闭机。
吼儿桥闸位于东夏镇东南吼儿桥附近,建于1980年。闸高1.8米、宽1.5米,为红星电力排灌分站附属工程。
吴桥闸位于建平乡经村行政村内钟桥河堤。高2.5米、宽2米,1983年冬兴建。
城西闸位于县城西郊韦家埂老郎川河堤,高2.5米、宽2米,配有10吨启闭机。建于1976年。
1984年大水过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在第一联合圩上部、县城以南沿老郎川河北岸兴建了防洪墙一道,东起五里亭锅厂,西迄北港河堤,全长2466米。墙以块石砌成,混凝土压顶,高度超过1984年最高水位1米。计完成土方17750立方米,石方5990立方米,混凝土100立方米。改线拆房31户、计71间。工程始于1984年11月1日,竣工于1985年4月底。总投资331937元,其中县财政拨款20万元,行署下拨水毁经费10万元,县粮食局集资2万元,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干部职工集资11937元。并勒石为记,嵌砌于东门防洪墙面。
二、幸福圩
位于新、老郎川河之间,三面临河,西濒南漪湖。堤线总长26.4公里,其中:老郎川河堤(幸福乡殷村至东夏镇百家保)长11.9公里,堤顶高程15.9~14.08米,顶宽4米,块石护岸8处,共长2600米;新郎川河堤(殷村至盘磨山)长8.5公里,堤顶高程16.91~14.38米,顶宽6米;新湖堤(磨盘山至百家保,1983年大水后重建,较老湖堤缩短1.1公里)长5.6公里,堤顶高程14.08~14.38米,顶宽4米,块石护坡2500米。圩内东部略高,中、西部低而平坦,地面高程8~11.5米,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3万亩,为县内重要粮油产区。
1951年春,并大新、上兴、永兴、横闸、水塔、韩家、鲁家等7个圩口为第二联合圩,共完成土方84203立方米,国家发放工粮164181斤、工款164181687元(旧人民币)。1954年大水,第二联合圩及湖畔大、小花赛圩等圩口同时溃破。为缩短堤线,便于以后防汛、管理,是年冬,将大、小花赛圩、南埂圩、高埠圩、白沙圩圈入,改名幸福圩。1976年,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开挖井字形排涝干沟4条,总长18.5公里,沟深3米、底宽6米,涝时可分片排水。先后建有涵闸11座,其中新河堤2座,老河堤8座,新湖堤1座。
汤家墩闸位于幸福乡上袁行政村内新湖堤,竣工于1986年,闸高2.8米、宽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花园闸位于幸福乡沙滩行政村内新郎川河堤,闸高1.8米、宽1.6米,1975年建成。
李村埂闸位于幸福乡王村行政村内新郎川河堤,闸高3米、宽2米,建于1976年。
幸福圩建成后,曾于1957年、1961年、1983年和1984年四次溃决成灾。1983年和1984年连续两年受灾后,国家拨发和外地支援款物共有:款302万元(其中水利经费90万元,生活款150万元,医药费7.08万元,建房款43万元,其他急救款1.8万元,扶持款10万元),大米27万斤,猪肉16400斤,黄豆16400斤,粮食供应指标913万斤,毛竹44000根,油毡312卷,芦席36000张,木材895立方米,平瓦38000张,烧柴200万斤,煤1425吨,衣服、被条22000多件。
三、南丰圩
位于新、老郎川河之间,上起南丰乡汤西沟,下止城南乡王家渡。堤线总长34公里,其中:新郎川河堤长13.2公里,堤顶高程17.10~21.81米,顶宽4米;老郎川河堤长20.8公里,堤顶高程15.77~19.24米,顶宽4米。圩内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下降,地面高程10.5~16.5米之间,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3.23万亩,水田占95%以上,也是县内主要产粮区之一。
建国前,南丰一带称南乡,无圩口,仅有临河小埂,每遇郎川河发水,即漫溢成灾。1951年春,县人民政府拨发粮、款兴筑圩堤,南部沿东西向岗地修筑新堤15.2公里,与下游城南乡丁字埂相接,北面将原郎川河小埂加高培厚,并向上延伸至倒坝头,与南部新堤相连。5月,南丰圩圈建工程完工,共拨工粮414152斤、款414152562.5元(旧人民币),完成土方245226.52立方米。
1971年开挖新郎川河,河床穿过圩区上部,万全等村约3000亩农田被切开,另成万全圩。同时,将下游葛家圩、夏家圩、太平圩圈入圩内。1975年至1976年,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级控制办法,开挖排水干沟5条,共长22公里,深1~1.5米,底宽1.5~2米,其中两条南北向干沟筑有堤埂,将全圩分成上、中、下三片;上片自白王庙至拳头山,面积9.4平方公里,地势较高,可由排灌涵闸自排;中片自拳头山至张家埂横埂,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13米以上高程面积5.3平方公里可以自排,另9.7平方公里由陈村站担负排涝;下片为张家埂以下7.6平方公里,由麻布埂站和王家渡站担负排涝。
该圩建有排灌涵斗23座,麻布埂和小溪两闸较大。麻布埂闸位于南门村老郎川河堤,1972年3月兴建,闸高2.3米、宽2.2米。小溪闸位于新郎川河进口处上里村,孔径2.2×2.2米,建于1972年6月。两闸均装有5吨启闭机。
南丰圩建成后,曾于1954年、1957年、1961年、1970年、1983年和1984年先后6次溃破。1983年和1984年连续两年遭灾后,国家投资6.4万元予以堵口复堤加固,完成土方295000立方米,已达20年一遇防洪标准。
四、建设圩
位于县东部涛城镇境内,东靠亭子山,南至无量溪,西临老郎川河,北为东西向长岗,依山临河,东高西低,地面高程10~15.8米。圩之西部,沿老郎川河堤防一道,东起向家湾,西止前高村,长10.5公里,堤顶高程16.9~20.4米,顶宽4~5米。圩内总面积16.4平方公里,耕地1.3万亩,其中水田1.23万亩。该圩属郎源水库灌区,大部农田可自流灌溉。 该圩原名北圩,民国时期,沿河圩堤都是低矮小埂,且有杨家湾至前高村700米左右一段敞口,平时亭子山及广德下寺一带山下之水,顺势从敞口流入郎川河,汛期河水上涨,大水又从敞口涌入圩内淹没农田,当地群众称它为“通屁股圩”。建国后,虽历年培修,而洪涝灾害仍频繁发生。1965年,涛城公社组织社员进行大修,顺直堤线,封闭敞口,使之成为完整圩口,并在圩区上部加做撇洪工程,以利山水下泄。此后,又陆续兴建排灌涵斗12座,其中保丰闸最大,位于河堤西端,闸高3米、宽2米,配有五吨启闭机,竣工于1966年5月。
五、保丰圩
位于县东南涛城镇境内,东北邻无量溪,西连桐河,南接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12.2~17.8米之间,总面积10平方公里,防洪保护面积1.07万亩,其中水田0.92万亩。圩内有该镇管村、红星两个行政村和白茅岭农场一个中队。堤线总长16公里,其中新郎川河连接河堤长4.8公里,堤顶高程21.8~22米,顶宽8米。老河堤长11.2公里,堤顶高程18.7~20.7米,顶宽1.5~3米。有块石护坡3处,长500米,涵闸11座。
该圩堤埂窄小,加之河道迂回曲折,逆流顶冲险段多,上游堤段又因含砂率高,防冲能力低,河道比降大,洪水陡涨陡落,堤外坡不断遭到冲刷,有些埂段几乎成为陡坎。截止1987年底,是全县7个万亩大圩中,防洪标准最低的一个圩口。
六、跃进圩
位于县西南部,东、南临飞鲤河,西濒南漪湖,北依丘陵岗地。在飞鲤乡境内。堤防总长12.1公里,堤顶高程14~16.5米,顶宽3~4米,其中湖堤长1.28公里,砌块石护坡600米。圩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呈东西向长条形,地面高程8~13米,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1.3万亩,水田占95%。
该地区原有广西、东头、强盗、天心、破圩、小兴、杨家等8个小圩,大部分为湖边冲滩田,每遇湖水上涨即漫溢成灾,农业生产极不稳定。1970年冬,飞鲤公社组织群众在新沟嘴上游3公里处,兴筑南北向湖堤1280米,将8个小圩连同5000多亩湖滩地一并圈入成为跃进圩,连续修筑3年,于1972年冬竣工。全圩建有涵斗14座,湖堤大闸最大,建于1971年8月,浆砌块石拱涵,闸高2.2米、宽2米,装有10吨启闭机1台。1983年和1984年连续两年大水破圩,灾后两次堵口复堤和加固堤防,共完成土方35万立方米,砌块石护坡400米,修复涵洞2处,加上东、西两排涝站更换水毁电气设备,国家共投资8.95万元。
七、团结圩
位于毕桥乡境内东北部。1970冬动工修筑,1972年完成。全圩由邱村、夏兴、泥塘、火塘、东圩、西圩等小圩和鸭子湖及上游大片冲畈田、下游约3000亩湖滩地圈建而成。圩堤总长17.6公里,其中:北河堤长7.1公里,堤顶高程15~17米,顶宽2~3米;南河堤长9.2公里,堤顶高程14.2~18米,顶宽2~3米;湖堤长1.3公里,堤顶高程14.2米,顶宽1.5米,砌块石护坡800米。圩内地势东高西低,地面高程8~14米,面积13.6平方公里,耕地1.25万亩。全圩共建涵斗15座,湖堤大闸较大,浆砌块石拱涵,高、宽各2米,装有10吨启闭机,竣工于1971年9月。1983年,水决圩堤,当年冬完成堵口复堤土方26.8万立方米,混凝土52.5立方米,砌石772.7立方米,国家投资94230元。1984年圩堤再次溃破,大水过后,完成堵口复堤和加固土方23万立方米。
郎溪县万亩以下圩堤情况统计表
(表7-2)

(二)河道治理
一、郎川河
古称郎溪,自东而西横贯县境中部,为县内最大河流。郎川河源出广德之桐水、水和无量溪。桐水源于广德南部泰山(也称白石山)西麓,流经四合、杨滩、月湾等地至独树乡老莫村。汭水源于泰山东麓,经四合、柏垫、历凤桥至老莫村。桐、两水在老莫村合流后称桐河,然后经石鼓、苏村、誓节、杨杆至县境涛城合溪口,全长66.8公里。无量溪源出广德东南之乌石山,全长76公里,至合溪口与桐河合流后称郎溪。郎川河本干自合溪口起流经涛城、廖店、五里亭、县城至吼儿桥,纳钟桥河之水,经东夏入南漪湖,流进长江,属水阳江水系。
郎川河段地势低平,均在海拔20米以下,总流域面积538平方公里,河谷宽100至250米,全长32.7公里,落差7米。沿河两岸有圩田13万余亩,圩内水网稠密,盛产水稻。
郎川河流域受季风影响,雨量集中于5~8月间,常因上游山洪倾泻,下受湖水顶托,宣泄不畅而泛滥成灾。志载,东门堤、西门堤,各长4里,自元至明屡决屡筑,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都遭水决后重修。民国20年(1931年)大水,堤毁田淹,数年后才修复。建国初,郎川河两岸堤防千疮百孔,抗洪能力极差。从1949年下半年起,县人民政府即发动群众治理,除对河堤普遍加高培厚、修堵渗漏缺口外,并于迎流顶冲等薄弱险段加筑块石护坡。经20多年培修,堤顶高程平均比建国前加高2米,顶宽达3~4米,河堤防洪能力大为提高。由于郎川河河道蜿蜒曲折且宽窄不等,最大泄洪能力为每秒1100立方米,远不能适应排洪要求,1969年和1970年,仍连续两次漫溃成灾。
为根治郎川河水患,1970年冬,中共郎溪县委决定另辟新河分洪。新郎川河自南丰乡栗园始,经城南乡山脚底、幸福乡大王村至磨盘山入南漪湖,全长23.3公里,宽200~300米。开凿新郎川河工程从1970年12月中旬开始,施工6个冬春,1976年完成。整个工程共投工1000多万个,每次上工人数均达3万以上,除沿河受益社队组织劳力施工外,全县非受益社队都大量投工支援。6年中共完成土方702.1万立方米,砌石1.67万立方米,混凝土0.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共340万元(包括修建山脚底和王村公路桥、管村机车桥以及修建排灌涵闸23座、护坡工程3处)农民劳务投资达530万元。
1973年新河第一次分洪。1975年新河按设计要求受益,泄洪量每秒1160立方米。据多年分洪记载,泄洪能力最高可达每秒1600立方米。
二、梅渚河
位于县东北梅渚镇的西北,在镇境内长1.1公里。下通江苏省溧阳县河口乡三尖嘴(古称三塔堰),入胥溪河(建国后改称南河),属太湖水系。该河常年通航,是郎溪主要省际航运河道。
该河原状,上段从王家桥老屋经梅渚小学前,穿镇北街至丁家场园,折向北至码头口,长0.3公里,宽10米,深3~4米。其间有两座小桥,一座位于镇北街,为石板桥;另一座位于丁家场园,为木桥。1958年该镇为解决街心被淹,结合乡镇建设和发展小水电,将该河上段以人工挖土填塞,改道从镇郊东门头,经范家场园至北门头入河,长250米。并在北门出口处建控制闸一座,闸为2孔,每孔2米。后因拦水发电未成,改建为机车桥即跃进桥。
1967年与1982年,为发展水运,由县交通局投资进行了两次疏浚。现河宽4米,河底高程1.5~2米,河深一般在6~7米。改道与两次疏浚,共完成土方7万立方米。
1984年梅渚镇集资和1987年宣城地区航运局拨款先后将该河码头两次扩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