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郎溪家畜饲养以猪、牛、羊为主,少数地区饲养家兔,60年代曾引进长毛兔,70年代出现了少数养貂和豚鼠专业户。家禽饲养以鸡、鹅、鸭为主,70年代出现了少数鹌鹑、鸽子饲养专业户。农业合作化前,畜禽都是社员家庭私养。农业合作化后,耕牛等大家畜以生产队集体饲养为主,并办了一些集体养猪场,农户可以养猪,也可养少量家禽。70年代后期,畜禽饲养恢复以社员私养为主,并出现了许多专业户和饲养大户,饲养量逐年增长。
(一)饲养
一、家畜
(1)猪解放前后至50年代,沿南漪湖湖滨的乡镇饲养量较高,种母猪大部分集中于湖草等水生植物丰富的南漪湖滨。这一地区以至姚村等低山丘陵区,以散养放牧为主,其他地区则以圈养为主。50年代后,国家重视畜牧业,实行计划生产,品种与饲养量都由国家统一安排,分布较均匀。50年代后期,国家办了一些大型集约化的猪场,饲养少数种猪,饲养量仅占全县的1.18%。
1958年畜牧业在“以猪为纲”的方针指引下,县委决定建立“万头猪场”。先后在建平乡高湾、城南乡高岭、水鸣乡跑马岗建立了3个“万头猪场”。3个猪场总计养种猪102头、肥猪180多头,在场人员720多人。到1961年由于粮食紧缺,3个“万头猪场”无法再坚持下去,先后撤销。此时全县生猪饲养量由1958年的23863头跌至4324头。进入70年代,逐渐推广混(配)合饲料,改变熟饲料喂养为生饲料喂养,重视杂交良种的推广,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1973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137712头,户均2.95头。这一年全县共办集体养猪场433个,养猪3380头,其中母猪1008头。1977年全县集体养猪场发展到896个,其中公社办14个、大队办116个、生产队办766个。养猪共8061头,其中母猪2202头。1981年大部分集体猪场解体,只剩78个,其中公社办8个,大队办54个,生产队办16个,养猪共503头,其中母猪87头。1983年集体猪场只剩公社办的4个,养猪77头。其中母猪70头,1985年全部解散。1985年生猪饲养量达142301头。下湖乡涧西村农民沈正富年养肥猪42头、母猪4头,年产仔猪100多头,年收入达万元。涛城镇长乐村农民徐铭光,开设豆腐店,用豆渣养猪,1986年出售肥猪113头,年收入在万元以上。1987年全县生猪饲养量已达182933头。
50年代前以本地土种黑猪为主,邻近江苏的少数乡镇以“油葫芦”种猪为主。黑猪适合放牧,“油葫芦”猪适于圈养。50年代引进约克夏、巴克夏、苏白猪、皖南花猪。60年代推广长白猪和新金猪。70年代引进荣昌猪、内江猪。80年代引进金坛大花脸、太湖二花脸猪和太湖系二花脸为母本的杂交一代猪以及南陵圩猪。
(2)牛郎溪养牛是为了种田役用,以水牛为主。只有低山丘陵地带少数农户饲养黄牛。春至深秋以放牧为主,冬季及初春为舍饲,喂稻草,适当加添黄豆等精饲料。50年代初主要是农民私养。60年代人民公社化后,耕牛由集体饲养。1951年全县耕牛存栏6454头。其中黄牛110头。1958年增长到12658头,其中黄牛528头。1959年县农业部门曾在毕桥三道门成立“万头牛场”,养牛100多头,后因条件不具备而解体。1962年全县耕牛下降为6977头,其中黄牛78头。70年代后又转为农户个体饲养,1972年达12328头,以后保持在1万头左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出现了养牛专业户,城南乡新埂村农民杨光雨利用河滩地“天然牧场”的有利条件,1985年养牛50多头,收入超万元。
郎溪养牛都是役用,没有饲养菜牛的习惯。水牛、黄牛都是当地品种。50年代曾引进蒙古牦牛、贵州黄牛。60年代引进海子牛。80年代引进印度摩拉牛。牦牛因气候不宜而淘汰。
(3)羊郎溪养羊主要分布在南北丘陵地区,南部以放牧为主,北部以圈养为主。历年都是农户家庭饲养,没有形成规模。1951年年末存栏5018头,1957年达12479头。1980年发展到16438头,1987年年底存栏18107头。
农家饲养的主要是肉用板皮山羊。1958年曾从新疆引进细毛羊,又从浙江等地引进湖羊、滩羊。1976年引进美丽奴半细毛羊,1987年从宿县引进马头羊,饲养在姚村等低山丘陵区,与姚村山区的土种山羊杂交以改良当地品种。
(4)兔养兔一直是农村家庭副业,少数家庭作为“玩物”饲养。50年代大都是当地土种肉用兔。50年代末各地已普遍饲养肉用兔以弥补猪肉之不足。60年代后逐渐减少,多数死亡。1981年全县饲养量共1942只。1984年仅存398只。1985年大量饲养长毛兔,饲养量增至2722只,年产兔毛414公斤。1986年饲养3865只,年产兔毛743公斤。
70年代曾引进肉毛兼用兔,1980年引进安哥拉长毛兔。1982年引进獭兔。80年代饲养以安哥拉长毛兔和肉用土种兔为主。
附:蜜蜂50年代前后,仅有少数家庭饲养土种蜜蜂。50年代末引进意大利蜂种,饲养量不大。1981年养蜂266箱,年产蜂蜜3379公斤。1982年达316箱,年产蜂蜜6665公斤。1986年饲养288箱,产蜂蜜8905公斤。
二、家禽
饲养家禽是农村的一项主要家庭副业,城镇也有些家庭饲养。以前农民零用钱主要依赖出售禽蛋收入,被称之为“鸡笼银行”。家禽全年饲养量:1949年为16.99万只,1955年达33.32万只,1956年高达46.66万只,1958年达82.18万只。以后逐年减少,徘徊在29~34万只之间,1978年为23.76万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家庭饲养量逐年增加,1984年达127.61万只,1985年为377.14万只,禽蛋年产量2433吨。1987年全年饲养量为303.32万只,禽蛋产量1804吨。
(1)鸡1958年前均为农户家庭饲养。1959年县财贸系统在城南七里店办了“万只鸡场”,实际饲养量不到6千只。各公社也都办起了大型集体养鸡场,这一时期集体饲养与农民个体饲养并举。“文化大革命”末,农户家庭养鸡成了“资本主义尾巴”被割除,每户养鸡不准超过两只。70年代后逐渐转变为以农户饲养为主,饲养量不再限制,并出现一些饲养大户或专业户。1984年全县饲养量为56.63万只,1985年为153.07万只,1986年达175.93万只。
郎溪养鸡的品种,解放前后都是肉蛋兼用型的“三黄鸡”。成年鸡每只重1.5~2公斤,年产蛋150枚左右,蛋重45~60克。鸡肉细嫩,味鲜可口,就巢性强,是当地良种。由于选配保种不良,现已无纯种。70年代前后引进了来克杭、白洛克、新浦灰、红菠萝等品种。
(2)鸭建国初,郎溪农村除每户饲养少量鸭外,也有一些农户专业饲养棚鸭(群鸭),每棚养鸭200~500只。棚鸭以牧放为主,育肥后,运至南京、无锡等地出售。农业合作化后,棚鸭由生产队集体饲养。80年代后,恢复农户个体饲养。1984年全县饲养量达47.05只,1985年达119.41万只,1986年为90.72万只,产蛋798吨。
郎溪一直是以饲养绍鸭(小河鸭,蛋用)和高邮鸭(大河鸭,肉用)为主。70年代曾引进湖鸭、媒鸭、北京白鸭、1986年又引进樱桃谷鸭。
(3)鹅郎溪养鹅较普遍,主要分布在平畈、圩、湖地区,山区饲养量较小。1984年全县饲养量达23.93万只;1985年为58.41万只,产蛋159吨;1986年饲养75.85万只,产蛋203吨。
50年代前以饲养白鹅、四季鹅为主,60年代引进雁鹅。普通白鹅需人工孵化,四季鹅与雁鹅就巢性强,自然孵化,春季产蛋,春季孵化,繁殖力不高。1982年县科委与农业部门开展雁鹅人工孵化研究,1985年试验成功,孵化率90%,先后获省科技成果奖,省农牧渔业厅“丰收”二等奖,农业部“丰收”三等奖。1987年雁鹅的饲养量突破100万只。雁鹅与四季鹅逐步形成具有郎溪地方特色的品种。
(二)繁殖
畜禽繁殖,建国前是由养殖户自养、自繁。农业合作化后,畜禽繁殖由集体统一安排,并从政策上予以照顾。
1958年下半年芜湖地区在郎溪举办耕牛繁殖现场会。1984年县畜牧兽医站根据家畜繁殖“三化”(公猪引进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一代杂交化)的要求,建立家畜人工授精站,开始进行家畜配种业务。1986年用印度摩拉牛精液,对当地母牛进行人工授精,授精母牛11头。1986年11月在钟桥乡经过冷配的一头当地母牛产下一犊,发育正常,体格健壮,显示出明显的杂交优势。到1987年共进行耕牛冷配35头。
生猪繁殖,70年代前,是由农户自繁自养。70年代后形成以县种猪场和配种站为中心,农户自然繁殖为补充的格局。1972年建立县种猪场,引进丹麦长白猪、巴克夏、约克夏种猪75头。1973年开始向农村提供杂交仔猪,1975年种猪达3800多头。1985年引进汉普夏、杜洛克种公猪,同时引进太湖种猪,有二花脸、金坛猪、梅山猪等品种。以后以太湖系种猪为主,金坛猪、二花脸成为郎溪饲养的主要猪种。
1965年引进雁鹅良种后,由于自然繁殖力低,发展缓慢,1982年县科委、农业局与吴江县科委合作进行雁鹅人工孵化科研,1985年人工孵化试验成功。1987年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县财政局投资45万元建立现代化种鹅繁殖场,年孵化能力可达10万只。
(三)疫病防治
危害郎溪禽畜较严重的疫病有:猪瘟、猪丹毒、仔猪白痢、仔猪副伤寒,鸡新城疫、禽霍乱、鸡白痢,耕牛有锥虫病、血吸虫病、口蹄疫等,特别是口蹄疫,牛、羊、猪均患。
1952年前,全县畜禽疫病防治,全部依靠民间中兽医。他们既无组织,且人数少,又分散。常是各据一方,技术水平低,既保守又互不交流。偏重于牛病、猪病,只治不防,家禽疫病放任自流。1952年县兽医站成立后,组织民间中兽医成立防疫队,进行简单培训,开展巡回防疫注射等工作。同年开展了牛炭疽病的防疫注射。1953年培训中兽医对猪丹毒的防疫注射。1954年又进行猪瘟、猪肺疫、牛肺疫的防疫注射。
1956年培训农业社的防疫员,配合民间兽医负责农业社的畜禽防疫工作。 1958年各公社成立兽医站,由兽医站领导组织兽医人员开展春秋两季的防疫注射,定时间、定人员、定任务。同年配合血吸虫病防治站开展对大牲畜血吸虫病的普查。
1974年县兽医站组织各公社兽医与防疫员对鸡新城疫、牛出血性败血症、仔猪副伤寒等疫病进行注射防疫。注射家禽10万多只,家畜1万多头。
1976年7月,在东夏首先推广“四包一扶持”的畜禽合作医疗制度,即包检查、包防治、包药品、包阉割,死亡进行扶持。随后在全县推广,每生产队配备1名防疫员。这一制度一直坚持到1979年。
1980~1981年,县畜牧兽医站组织开展畜禽寄生虫病的普查,共查出寄生虫15种,其中牛羊寄生虫6种、猪8种、鸡1种。
1982年5月20日,在建平乡徐湾村首次确诊发生耕牛锥虫病例,以后全县许多地方流行,致使耕牛大量死亡。
1983年4月3日,江苏运来70头仔猪到十字镇出售,首次查出口蹄疫病畜。4月6日,郎溪县防治性畜疫病指挥部成立,随后,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家畜家禽检疫工作的通告》。县兽医站开展了全面的检疫防治工作。至8月底,从14个乡镇、62个大队、488个生产队、12个仔猪交易所与食品站发现口蹄疫患畜,猪4373头、牛29头、山羊11头,耕牛死亡3头,猪死亡412头。接着又组织兽医144人进行6次全面普查和25次重点检查。到1985年4月12日止,共检查耕牛9850头,猪112536头,羊8965头。经过防治,到1985年底,基本上控制了口蹄疫的流行。
1982~1986年连续5年开展耕牛锥虫病普查,检查耕牛9647头,阳性率为5.86%。经治疗后,到1986年底已有所下降。
1985年县农牧渔业局在全县推广畜禽防疫承包制,以前是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防疫注射,以后再增加常年补防办法。同时推广仔猪窝防措施。
1987年县内狂犬病蔓延,县人民政府于6月和9月两次发出通知,加强狂犬病的防治工作,并于11月份召开专门会议,制定措施,明确责任。至12月底,全县共9个乡镇开展防治工作,注射狂犬疫苗1992头份。
郎溪县的畜禽捡疫工作始于1958年3月,当时有检疫员3人。由于缺乏检疫手段,人员又少,只在城关市场和交通要道开展畜禽运输检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断。
1980年5月恢复畜禽检疫制度,在城关、梅渚、定埠、毕桥设立检疫点,确定专职检疫员,其余乡镇由基层兽医站负责,并由县兽医站统一制发《检疫证》和印章。
1984年县兽医站成立畜禽检疫组,开展畜禽运输、仔猪交易和白肉市场的检查。到1987年,全县经考试合格的检疫员31人,兽医卫生监督员3人。
1985~1987年共检查仔猪72962头,检出病猪2113头,检查肉猪24520头,检出病猪122头,检查山羊38头,检出病羊2头,检查耕牛176头。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水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