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郎溪县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全年气候温和,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
(一)气温
郎溪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5.9℃,最高年分为16.8℃(1961年);最低年分为15.2℃(1980年)(表2-3)。
郎溪县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2.9℃,平均年较差为25.6℃(表2-4)。
郎溪县历年逐月年平均气温表
(表2-4)

郎溪县历年极端最高温度为40.0℃(1966年8月9日),大多数年份均在36℃~39℃之间,一般出现在8月居多,7月次之;历年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16℃(1969年2月5日),大多数年份均在零下5℃~10℃之间,一般出现在2月居多,1月次之(表2-5、2-6)。
(表2-3)

(表2-5)

(表2-6)

郎溪县1960~1981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表
(表2-7)

郎溪县春季(候平均气温10℃~22℃)始于3月16日,终于5月25日,计71天。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不稳定,日际变化大,时冷时热,时阴时雨,天气多变,常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对春播作物极为不利。夏季(候平均气温大于22℃)始于5月26日,终于9月20日,计117天,是一年中最长的季节,亦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季节。大多数年份的夏初,冷暖空气往往在这里相持不下,雨云停滞不前,出现梅雨天气,雨量集中,常出现大到暴雨,形成洪涝灾害。秋季(候平均气温22℃~10℃)始于9月21日,终于11月20日,计61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季节。秋季气候凉爽,天气晴朗少雨,气温日较差较大,年际变化亦较大,时有“夹秋旱”灾害出现。冬季(候平均气温小于10℃)始于11月21日,终于次年3月15日,计115天。冬季常受北方冷空气侵袭,气温低,雨雪少,多吹偏北风。
郎溪县初霜多出现于11月上中旬,平均初霜日为11月14日,最早初霜日为10月28日(1966年),最迟初霜日为11月27日(1960年),平均终日为3月17日,最早终日为2月17日(1961年),最迟终日为4月9日(1963年)。平均无霜期241天,最长279天(1961年),最短207天(1970年),80%保证率有226天(表2-7)。
郎溪县地温累年统计值(1960~1980年)
(表2-8)

郎溪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平均初日为1月31日,平均终日为次年的1月3日,初终日间隔342天,积温5804.6℃。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的平均初日为2月16日,终日为12月15日,初终日间隔为303天,积温5651.7℃。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平均初日为3月4日,终日为12月4日,初终间隔276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为4月4日,终日为11月7日,初终间隔231天,积温5071.1℃。10℃初日至20℃终日间隔179天,积温4210℃。
郎溪县地面年平均温度为18.1℃,最高达65.7℃,最低为零下21.4℃(表2-8)。
(二)降水
郎溪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43.2毫米,最多达1499.6毫米(1977年);最少仅697.4毫米(1978年)。从1960~1980年降水资料中,降水量大于其平均值20%的年份只有1975年和1978年两年;小于其平均值20%的年份仅有1978年一年,可见大多年份都在平均值附近变动。全县多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710.1毫米)为137天,最多167天(1970年);最少112天(1971、1978年)(表2-9)。
郎溪县1960~1980年降水量、降水日数表
(表2-9)

一年中,春季降水日数最多,达42天,占年雨日30.7%,夏秋次之,冬季最少(图2—1)。全县降水日数以小雨日数居多,全年平均102天,占年雨日数的74%;中雨日数,全年为24天,占年雨日数的18%;大雨日数,全年只有9天,占年雨日数的6%。暴雨日数,全年仅有3天,占年雨日数的2%。特大暴雨,从1960~1980年的21年中,只出现一次,雨量为109.0毫米(1970年7月13日)。全县降水日数有3/4是小雨,小雨和中雨要占据大部分(92%),余为大至暴雨(表2-10)。
四季雨日分配图
(图2-1)

郎溪县累年平均各月各类降水日数
(表2-10)

郎溪县春季以小雨和中雨为主,降水量为338.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9.6%;夏季多为大雨至暴雨,降水量为434.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8.0%;秋季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均有,降水量为233.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0.4%,冬季以小雨、中雨为主,降水量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仅有136.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2%。
郎溪县降水量不但季节分配不均,而且各月变化亦很大。全年以6月份降水最多,高达165.9毫米;7月次之,为138.0毫米;12月降水最少,仅有37.4毫米;1月次少,只有38.2毫米。
从逐月降水量变化图(图2-2)可知,3月下旬至5月中旬,降水量迅速增多,6个旬降水量达299.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3.3%,占春季降水量的79%,这表明全县春雨充沛,对小麦、油菜等午季作物生长有利,但春雨过多,也往往容易引起渍害和病害。全年降水量最为集中的在6月下旬,高达855毫米,时值梅雨季节。出梅后,进入盛夏,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量锐减,8月上旬雨量只有37.5毫米。入秋后,副高压南移,旬降水量有所增加,8月中旬至9月中旬,平均旬雨量为4.5毫米以上。
全县降水变率按季节以冬季最大,1968年冬季降水量为306.9毫米,而1967年只有59.7毫米,相差5倍之多;按月份以10月最大(62%),超过平均降水量1倍以上的有3年,少于平均降水量1/2的有8年,其中1979年10月滴水未降;其次为7月(57%),1969年7月降水量419.5毫米,而1979年7月仅有41.0毫米,相差10倍之多(表2-11)。降水变率大,说明县境旱涝极易发生。
郎溪县各月降水相对变率表
(表2-11)

郎溪县降水量变化方直图
(图2-2)

(三)降雪和积雪
郎溪县降雪初日平均为12月22日,最早为11月16日(1969、1976年);最迟为2月7日(1962年)。降雪平均终日为3月2日,最早终日为12月13日(1974年),最迟终日为4月4日。全年降雪日数平均9天,其中1~2月占7.3天。
郎溪县平均积雪初日为1月8日,最早初日为11月16日(1976年);积雪终日平均为2月13日,最迟为3月19日(1976年)。积雪最大深度22厘米(1964年2月19日)。积雪深度在10厘米以上的有4年,相当于五年一遇;无积雪的只有3年,相当于七年一遇。
(四)日照
郎溪县日照时数年平均2107.5小时,最长年日照时数为2406小时(1971年);最短为1872小时(1960年)。从1960~1980年的21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8%(表2-12)。
郎溪县1960~1980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表
(表2-12)

按月分,以8月日照时数和百分率均为最大值,此时梅雨结束,时处盛夏,高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热天气所致;2~3月日照时数和百分率均为最小值,此时初春,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多阴雨天气(图2-3)。
(图2-3)累年平均各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曲线图

(五)风
郎溪县年平均风速2.9米/秒,相当于2级风。风速一年中有着明显季节变化,春季(3~5月)平均风速3.3米/秒,是最大的季节,夏季次之,为2.9米/秒;秋冬季各为2.7米/秒、2.8米/秒。一年中以3、4两月最大,3.4米/秒;10月和12月最小,为2.6米/秒,见下表。
郎溪县累年各月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表
(表2-13)

从表中还可看出,各月最大风速除7、10、12三个月外,其它各月最大风速均在15米/秒以上,其中1974年6月18日出现了22米/秒的NW大风。
县常年最多风向为SE和ESE,频率为15%,其次是NE风,频率14%,SSW为最少风向,频率为1%。冬秋季以NE风为主,而春、夏季则以SE风为主,这说明郎溪县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图2-4)。
(图2-4)累年各风向频率

郎溪县累年各月、年最多风向及频率

(表2-14)
(六)湿度与蒸发
一、湿度
郎溪县9月相对湿度最大,达82%,5月最小,为76%,6~9月高于78%,其它各月低于或等于78%。绝对湿度的变化特点是:1~7月逐月上升,7月份是全年最大值31.1毫巴,7~12月下降,元月份是全年最小值,为5.9毫巴。这种变化规律与郎溪县降水、湿度等分布特点基本一致,这说明了绝对湿度的变化是以气温与降水的变化为基础的。
(图2-5)郎溪县累年平均各月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图

二、蒸发
郎溪县7月份蒸发量最大,为221.8毫米,1月最小,为50.8毫米,全年各季变化是:夏季最大,春大于秋,冬季最小。
(图2-6)郎溪县历年各月平均蒸发量曲线图

郎溪县农业气候区划图

郎溪县年降水量分布图

上一篇:第二节 地貌
下一篇:第四节 水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