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沿革
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郎川河北岸,北纬31°07′31″,东经119°10′32″,海拔10~14米,面积2.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4亩。南与城南乡隔河相望,东西北3方紧接建平乡。辖建平、新华、中山、新建4个居民委员会,46个居民小组和东郊、北郊两个村民委员会,15个村民小组。全镇共5276户,19400人,其中农业户653户,2476人。此外,自1985年以来,农民进城办企业新增自理口粮户252户,1174人。
县城古为郎步镇,形成于东汉年间,建县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民国11年(1922年)设吉原保,属城厢区,区署及保办事处均设于城内。民国28年(1939年)设置在城镇,属第一区。民国29年(1940年)直属县政府。民国31年(1942年)12月10日改名郎步镇。民国34年(1945年)11月8日,更名吉原镇。取“脊鸟令鸟在原”之意,简为“吉原”。
1949年4月,郎溪解放,仍沿用吉原镇名。1950年2月,撤销乡镇建制,城区内划新华、中山、建平、大同、胜利、和平6街,直属在城区。1952年5月,成立郎溪镇。1956年1月,撤销区级建制,郎溪镇直属县人民政府。1959年7月,撤消郎溪镇建制,并入钟桥人民公社。1961年6月1日,将原郎溪镇及城西、文昌两个大队划出,成立城市人民公社,1962年1月改称建平人民公社。1963年12月,郎溪镇从建平人民公社析出,恢复建制,更名城关镇。1982年1月,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4月18日将建平乡的城东村5个村民组和城北村10个村民组划入建制,建立东郊村和北郊村。
(二)城池
建县时,“因聚为治,无城。”只建4门,东为朝阳门,南为清徽门,西为甘露门,北为瞻天门。明初,东为仁育门,南为熙和门,西为义正门,北为光泽门。现存明嘉靖十年(1531年)《建平县志》载《建平四境图》,县治只有城门,未筑城墙。
据东门城墙记事石碑,县城墙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八月。碑文载:监造阴阳官:李忠;督工良民:乌彪、杨辂二、陈泽十、王棠立、史孝九、陈聚六、乌堂一、王理、陈堂一、王尧一;浙江石匠:张葱、张洪、王本涛。城墙周长784丈,高1丈,城墙基宽2丈5尺、上广1丈。东西北3门建有城楼,南门正对黉宫,灵秀所萃,不建城楼,以免障碍文峰。另于南门右侧建1水关,名听政门,俗呼“小南门”。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知县潘桂重修,碑刻嵌于西门城墙。崇祯八年(1635年)知县侯佐修葺,碑刻嵌于南门渡口。
清康熙四年(1665年),雷雨旬日,大水泛滥,致使城西南隅倾圮数丈,知县李景火荣意欲修葺,费用无着,但又不愿仍按旧册追呼困民,经多次斟酌,决定捐俸增修,然而这一善举却遭到官吏反对,地方权势者竟向广德知州杨苞指控。杨苞接受了权势者的要求,颁“以按田亩为派修城墙久远之额”,并勒石训民“永遵守焉”。
东门为吴越通衢,守望尤亟。城楼年久失修,逐渐败落。康熙十二年(1673年)知县高自远捐俸建楼五间,更名旌阳门,派卒巡守,击柝以戒不虑。城内下街头内门名闰阳门(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门楼匾额“闰阳门”,系县岁贡宗槎手书。)。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广德州知州李勋摄篆至县,见城垣颓败,集四乡士民,佥谋补葺,购备灰砖,未及兴工。次年知县茅成凤上任,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整修。
雍正六年(1728年),知县卫廷璞自割养廉银修复倾圮女墙,二月上旬动工,六月中旬竣工。不料八月十八日,暴风突起,城之西北女墙被刮倒70多丈,不得不再次修复,续用工费银达一百余两。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电令拆除城墙。地方迟未遵行,士绅竭力反对。民国29年(1940年)1月8日,谢芳圃等人呈云:“本县城墙三面环水,县城易漫。建城防水,旧志载详,若将拆除,水涨时城厢尽成泽国。且中部低洼,四周圩埂高于城垣,素与军事无关紧要,特请免拆。”民国29年(1940年)12月19日,新任县长邱光远到职即认为:“前任曹县长姑息地方意旨,迄未奉行拆墙,长此苟且偷安,殊非善策。”乃发动一万多人,“未及三日将城墙拆除”。而实际拆除的仅是女墙及险要处。
民国32年(1943年)郎溪沦陷,12月汪伪自治会派和平军第三方面军修补城墙,仅修补一部分。次年3月汪伪军独立第十五旅一八九团进驻郎溪,强拉民夫用碎砖泥土继续修补,6月间竣工,并利用城墙制高点构筑碉堡。
抗战胜利,民国34年(1945年)8月25日,抗日民主政府进驻县城,9月4日发动民工千余人拆除城墙上的碉堡及工事。郎溪城墙虽经几度拆修,城楼久已不复存在,而城门匾额门一段城墙濒临郎川河,因具防水作用,基本保存完好。
1965年4月20日,改建入城公路,拆除东门与北门之间的一段城墙,由汽车站至县人民银行(现为工商银行)全长860米,以后即发展成为新建路。此后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已颓圮的城墙除临水一隅外,其余逐渐被拆除。县城建成区逐渐向东北方向扩张。
残存的东南一隅明代城墙,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百多年来,墙身经风吹雨打,砖石风化;基础遭水拍浪侵,逐渐圮败,1985年6月,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补筑女墙,基本保持了原貌。
(三)街道
抗战前,县城主街道为东西大街,房屋参差不齐,高低不一,街道狭窄,道路不平,雨天泥泞,晴天积水,步履艰难。抗战爆发后,日军扫荡,纵火焚烧,敌机狂轰滥炸,街道房屋毁坏殆尽。据皖南行署视察员胡钟吾民国27年(1938年)6月15日报告:“郎溪房屋仅存千分之二,满目疮痍,不胜凄楚。”据民国30年(1941年)6月调查统计,县城人口只剩8459人。
民国35年(1946年)9月,成立城区营建委员会,划定街线,放宽马路,翻修街道,砌筑阴沟,年底竣工。民国36年(1947年)1月东西大街拓宽翻修工程告竣。2月,废文庙基,辟南大街,由伞巷口至花园巷口与北门大街相接,南北大街与东西大街在伞巷口相交成为十字街。民国37年(1948年)4月,成立郎溪县地方建设协会,接办前县政府建设委员会工作,完成南北大街建设工程。拓宽翻修的东西、南北大街各宽二丈,砂石路面。不久又新建了环塘路。
建国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对老城区街道进行数次整修。1969年翻修南北大街,长360米;1971年翻修并拓宽郎步路,长220米;1980年7月成立街道翻修工程指挥部。1981年翻修东西大街,长650米,城内两条主街道均为水泥六角块路面。1982年修建郎川路,长175米,水泥浇灌路面。
1965年以后,街道已突破老城区向东北方向扩张。9月集资将入城公路改建成新建街,沥青路面,现已成为城内繁华街道。1984年翻修东埂路,将河堤拓宽为碎石路面,长700米。1985年兴建中港路,长864米,水泥浇灌路面。1985年冬建富裕路,长278米,水泥浇灌路面。以后相继新建了城东路、学后村路,其余街道的拓宽改建工程正在进行。县城建成区有15条路,4条老街,14条巷,街道总长6225米,人均道路面积5.6平方米。镇区面积由0.6平方公里扩展为1.5平方公里。
(四)供电
民国15年(1926年)私营明星电灯公司开业,火力发电,年发电量6万千瓦时。民国26年(1937年)日军犯境时倒闭。民国36年(1947年),郎溪县政府在明星电灯公司的基础上开办郎溪电厂,年发电量约1万千瓦时,解放前夕关闭。1954年10月1日,私营光明电厂发电,年发电量2万千瓦时,以后逐年投资,增加并更新设备,到1969年,年发电量增至30万千瓦时。1970年由上海市白茅岭农场涛城分场架设一条35千伏高压线至祥村,建立变电所,火力发电厂停办。镇区内有供电所一个,变压器12台,2200千伏安,年供电量700万千瓦时。
(五)供水
建国初,城区居民饮用郎川河水。过去是“进出一条埂,吃水下河挑”。街头常有以卖水为业者。河水混浊,污染严重,汛期泛滥,泥沙俱下,不堪饮用。1975年于东门埂建自来水厂,日供水140吨。汲郎川河水,无消毒过滤设施,水质仍是原样。夏冬与干旱时,用水紧张,楼房往往断水。1978年大旱,河水枯竭,只好在郎川河床中间打井,抽地下水维持。1987在龙须湖畔新建一自来水厂,建有过滤消毒与储水等设施,日供水11000吨,水质良好,日夜供应。
(六)环境保护
建国初期,污水由阴沟排出,经常堵塞,雨天排放不畅,常造成街道积水。谣云:“郎溪城内十大怪,大街晴天穿雨鞋……”1969年以来,在翻修拓宽街道的同时,整治了地下排水设施,安放排污管道长8.68公里。下水道畅通,消除了城内“一大怪”现象。街道清洁实行门前“三包”,主街道两侧设有垃圾桶60个,城关坏保所拥有29人的清洁工人队伍,有小型拖拉机2台、自动吊桶垃圾车和洒水车各一辆,日洒水两次,年清除垃圾4.87万吨。
民国26年(1937年),东西大街两侧植柳树,至解放初时只剩数株。1952年改植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机关内院植悬铃木、白杨、中槐、樟树。拓宽改建和新建的街道,都植樟树和广玉兰,人均绿地2平方米。机关、居民庭院内花圃、盆景布置错落有致,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环境已蔚然成风。
民国11年(1922年)城内曾建有郎城公园,园内有菊花墩、荷花塘、鹿苑、正明亭、练武厅、中心茶园。日军进犯时被毁。1984年建“伯园”,为老干部活动中心。现在新公园址已在中港路圈定。
(七)交通邮电
望十公路穿越镇东,至十字铺与芜杭路相接,汽车客运班车直达上海、南京、杭州、芜湖、合肥、黄山、九华山等地,每日开出省、县际班车39班,县内班车80班,过境班车18班。郎川河经南漪湖可通长江。
县邮电局设于新建街,并设有邮政储蓄所。开办函件、包件、汇票、邮政快件、农话、电报等业务。市话交换机容量500门,农话交换机容量820门。电信程控大楼正在中港路北兴建。
(八)工商财贸
县内主要工商财贸单位都集中于城区。城区有机械、印刷、轻纺、五金、化工、建材、制药、食品、酿造、服装等工业门类,另辟有城北工业区和南山工业区。名优产品有上等白面粉面条、标一粳米、菜籽油、加饭酒、灵芝酒、生姜丝、虾子酱油、陈醋、老油五香干、桃酥、千层酥等。1987年镇办企业共497个,总产值903万元,其中工业企业140个,产值462万元。镇属农业粮食产量437吨,油料66吨,蔬菜528吨。
城区商业网点1450家,有大型百货商场5家,农贸市场两处,建筑面积13426平方米。县级各商贸单位在城关都设有批发部、门市部。
(九)文化设施
城区内有普通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并设有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进修学校和电教馆。
文化设施有:文化馆1所、文化站1所、图书馆1所、电影院1所、影剧院1所,县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卫生医疗设施有:县医院、县中医院、血吸虫病防治站、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各1所。镇医院和建平医院也设在城区。
体育设施有:水泥篮球场,灯光篮球场和溜冰场。
附:1、明嘉靖十年县境之图
2、清雍正七年建平县治之图
建平县境图引自明嘉靖十年(1531年)《建平县志》

建平县治之图引自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平县志》,原书版框高21厘米、宽15厘米。

上一篇:第三节 区划
下一篇:第五节 乡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