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职工体育】1950年2月,城厢工人俱乐部建有一个篮球场及体育活动室,经常组织城区职工开展篮球、乒乓球和棋类等活动。1954年,工会系统有41个职工篮球队、580多名队员(其中女队2个、20名队员)和1个排球队、35名队员。1955年后,县工人俱乐部(1985年改为县工人文化宫)内一直设有乒乓室、棋室等,供职工活动。1957年8月,县工会联合会举办首届职工体育运动会,历时2天,92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12人)参加了11个项目的比赛。是年,全县有41%的职工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仅城关就有23支职工运动队。职工经常开展的体育活动有:广播体操、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武术、举重、射击、足球、自行车等。1958年下半年,县工会选拔27名运动员参加芜湖专区职工体育通讯赛,夺得男子100米、200米赛跑2项第一名,并以12″和24″1的成绩打破职工省纪录。这一时期,职工篮球活动普及,城关的机关厂矿均有篮球队,有的还修建了篮球场,节假日和周末经常举行各种比赛;县职工篮球队也是专区和省的劲旅。“3年困难”和“文化大革命”初期,职工体育活动基本停止。1972年,县印刷厂根据工人的劳动特点,开展工间操活动,后持之以恒形成制度,受到行署和县的表彰。1973年县总工会恢复后,全县职工体育活动逐渐活跃起来,逢节假日经常举办职工篮球、乒乓球、棋类等比赛;基层工会也时常组织一些小规模、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1977年,全县举办各类职工体育比赛33次;有27个厂矿、机关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体育机构,兼职体育干部27人;职工运动队42个(1180人参加)。1983年,全县共有31个基层工会组织了职工体育比赛,参赛职工874人。此后,每年逢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县总工会、体委等都要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职工体育竞赛活动;主要项目有:篮球、乒乓球、棋类、长跑、桥牌等,形成体育竞赛制度。自1985年11月起,县各级工会纷纷建立职工体育协会,规模较大的厂矿企业都有一支常年坚持不懈的多种项目的职工体育队伍。县茶厂不仅有灯光球场、乒乓球室等体育活动设施和一支水平较高的篮球队,还成立了80多人组成的龙灯队,逢春节期间龙灯队“出府游城”、沿街欢舞。每年春季,座落于敬亭山麓的县纺织厂、化肥厂、硫酸厂等厂矿都要组织职工开展登山比赛;一些企业的青年职工偏爱足球,相继组建2个足球队;中小学校将教职工运动会与学生运动会同时举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也因人因地制宜开展干部职工的体育活动,先后举办了篮球、羽毛球、健身操等比赛活动。
至1986年8月,全县有各类职工体育运动队362个,参加职工3967人;进行球类、棋类、田径、工间操、登山、游泳、桥牌、钓鱼、武术、气功等活动和健康性散步,以及用拉力器、吊环、哑铃、保龄球等器械锻炼身体的职工体育人口(指每周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0分钟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职工)达10876人,占全县职工总数的53%。
全县职工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

【农民体育】解放以前,农村流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形式有:抵棍、肘扁担、玩石锁、舞狮、玩龙灯、赛龙舟等,不仅因时因地开展,而且代代传承沿袭。
建国后,现代体育项目田径、篮球、乒乓球、棋类等逐渐在农村普及,不少地方还成立运动队,修建运动场地,劳动之余进行训练和比赛。五、六十年代,高桥乡村村都有篮球队、田径队和简易篮球场,各种体育活动遍及全乡。“3年困难”时期及“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民体育活动曾一度停顿。70年代,农民体育活动有所恢复,并涌现出双桥公社泥湾大队、周王公社茅山大队等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1972年底,全县60%的生产大队、生产队都组织了篮球队;双桥公社有6个大队利用晒稻场装上电灯成为简易灯光球场,泥湾大队还组建起妇女篮球队;新田、沈村、周王、文昌、水阳、水东、孙埠等社镇举办了篮球邀请赛。1974年,全县各社镇、大队基本上都建有篮球场,有的还有乒乓室以及沙坑、单杠、双杠、吊环、举重器材等。1977年,全县已有32个公社成立体育领导机构,配备专职体育干部1人、兼职31人;有业余运动队243个、4896人;举办各类农民运动会和体育比赛141次。
1979年开始,周王公社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成绩显著,数次受到行署、省和国家的表彰,县委、县政府也多次向全县介绍推广周王的经验,促进全县农民体育活动的发展。1982年后,县体委以周王、文昌、孙埠、水东、水阳、朱桥、狸桥、溪口8个乡(镇)为农村体育活动点,把全县分成东、西、南、北4片,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球类、田径、棋类、龙舟、舞狮、抵棍、拔河、自行车等体育活动;农闲坚持小型活动,节假日举办农民体育比赛。1983年春节,县有关部门在城关镇举办盛大灯会,有20多个乡镇派出龙灯队进城表演。1984年5月,北乡圩区12个乡镇在水阳江进行龙舟比赛,12条龙舟参赛。从1984年开始,每年9至10月,县体委、农牧局和团县委等都要联合举办全县农民“丰收杯”篮球赛,各区、乡、镇有80多支球队进行选拔赛,区(镇)冠军队进城决赛,争夺“丰收杯”,声势浩大。随着乡镇体协的成立,全县农村掀起了修建体育场地、开展体育竞赛的高潮。1985年建国乡举行男子篮球赛,每个村都同时有几个代表队要求参赛,推动了篮球在全乡的普及。赛后,全乡各村共树起简易篮球架30多个,有的行政村几乎是每个自然村都有篮球架;每个村均有自己的篮球队,甚至一些村民组也有球队。是年,乡里还举办了农民田径运动会。1985—1986年10月,各乡镇共组织180余次以篮球为主的体育比赛;有230多个农民篮球队活跃在乡村。
至1986年5月底,全县有38个乡镇在县资助42650元的基础上,群众集资11万元,共建起23个200米田径场、11个灯光球场、547个普通球场,实现了乡镇体育设施“一场(篮、排球场或200米田径场)一室(乒乓球室)”化。
1984—1986年5月底,全县所有区、乡、镇均成立了体育协会(合计45个)。1986年,全县各乡镇共举办各类体育比赛354次、11174人参加。同年,周王镇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