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太平军三占宁国府的经过】地处皖南核心的宁国府(即宣城),既是拱卫天京的前哨,也是提供经济物资的后方。因此,在太平天国革命的中后期(公元1856年—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对宣城的争夺极为剧烈,双方曾先后三占三陷。现将其经过依次简述如下:
太平军第一次占领宁国府(1856.5.2—1856.12.28)。清咸丰三年(公元1856年)4月17日,石达开回援天京,攻克休宁、屯溪、太平、泾县等县城后,于5月2日首次攻克宁国府(宣城)。军营扎在今宣州影剧院一带。同年8月间,虽有天京内讧,但皖南太平军仍在战斗,至12月28日宁国府被清朝浙江提督邓绍良所部攻陷。太平军共占领宣城达七个月又二十六天。
太平军第二次占领宁国府(1860.9.26—1862.7.11)。清咸丰十年(1860)4月8日,忠王李秀成退出杭州与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右军主将刘官芳、定南主将黄文金等攻克建平(今郎溪),召开了军事会议,共商解救天京之围,从此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6月29日,辅王杨辅清弃广德州(今广德县),进攻宁国府。9月26日,辅王杨辅清、待王李世贤及匡王赖文鸿等部联攻宁国府,击毙清提督周天受、皖南道尹福成、宁国知府颜培文等人,清军又一次遭重创,陷达三年十个月的宣城第二次被太平军克占。年底,安庆已被清军围困。12月15日,干王洪仁自天京经芜湖赴皖,督调各路太平军援救安庆抵达宁国府,这时宣城一带一直在辅王杨辅清部的控制之下,清同治元年(1862)7月11日,辅王杨辅清率部在宣城东南郊被清军鲍超所部围困,杨遂突围走广德州。占领达一年又十个月的宣城,再次被清军陷占。
太平军第三次占领宁国府(1862.10.28—1864.9.2)。清同治元年(1862)7月16日,即清军陷落宣城后的第五天,太平军叛徒童容海突袭广德州,杀死守将马桂成后,投降了清浙江提督鲍超。辅王杨辅清被迫由广德州率部退撤至江苏。同年9月间,由于童容海叛变不得军心,其部将张得胜、陶子高等遂率领二万余人投奔辅王。不久,太平军又回师占领广德州,叛徒童容海逃至宁国府。10月28日,辅王杨辅清、堵王黄文金、孝王胡鼎文等联军激攻宁国府,大败清军鲍超等部,守城的叛徒童容海、韦俊所部均被击溃,陷落于清军之手三个半月的宣城,第三次又被太平军占领。自此以后,直到清同治二年(1864)7月,天京被清军陷落,太平军相继退出皖南。
太平军三次占领宁国府,共历时四年五个月又十七天。至今,宣城境内不仅有太平军当年的连营寨址、战鼓、战刀、铁叉等实物和文献,而且还流传着许多生动的故事。
【宣城光复】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农历八月十九日(公历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芜湖后,芜湖各界进步人士,举“还我江山”的旗帜,在革命党人的策动下,于农历九月二十日(公历11月10日)宣布光复,成立了皖南军政分府。当时,清军在皖南地区拥有兵力最强的是皖南巡防营统标李振标(湖南常德人),其所部共4个营,第一、二两营驻芜湖,第三营驻宣城(营长饶飞鸿),第四营驻广德。由于李振标接受了芜湖地方各界所提出的条件,被军政分府任为芜湖关监督,将原清军驻芜的第一、二巡防营改编为芜湖革命军第一、二营,由军政分府委派营长。与此同时,军政分府派李培之来宣城,将饶飞鸿所部改编为芜湖革命军第三营(营长由饶继任)。继而又委派军政分府司令部军事调查科科长韦师洛为驻宁(宁国府)军政分守。
宣城为宁国府治所,当时宁国知府陈肇庆和宣城知县李长郁,虽然竭力想维持旧秩序,但在芜湖光复以后,宣城的群众奔走相告,出城迎接革命军。九月廿一日(公历11月11日),韦师洛由芜赴宣城时,仅带舢舫一只,士兵10名。宁国知府陈肇庆获悉后,认为不是大军压境,还想组织衙门里的三班六房进行顽抗。讵料韦师洛抵宣时,已接受改编的芜湖革命军第三营营长饶飞鸿,率队去北门码头迎接。并协助韦师洛当晚召集地方各界人士开会,宣布宣城独立。第二天,全城区挂满了白旗,知府、知县见大势所趋,不得不各自交出了大印。军政分府临时委派范源廉为知府、彭小泉为知县。从此,清专制王朝在宣城的统治,被彻底推翻。
【庙埠暴动】民国19年(1930)7月底,中共芜湖特委派何冰心(后叛变)来宣城,在城内鳌峰夫子庙附边召开党团员和部分积极分子会议,提出“以暴动纪念暴动”、“发动全国总暴动”等口号,并决定在城北十里庙埠举行武装暴动。同年11月下旬,何冰心、张宅中再次来宣城,在双塔寺召开党团临时委员会议,由芜湖特委派来的军事委员张宅中在会上提出了暴动的具体方案。正式决定12月15日举行暴动,由张宅中、胡兴奎、陈应笙3人组成暴动指挥部,设在庙埠镇外约二三华里的一个山岗上(汤老四的一间空屋)。具体步骤:(1)派人做驻庙埠国民党宣城县自卫团十三支队的策反工作,争取里应外合,悉缴其械;(2)派人做土匪工作,争取一伙有20余人枪的土匪武装;(3)派陈应笙去南陵借枪;(4)派万亚新去广德联络王金林部队,配合暴动。
12月8日前后,一批批农协会员纷纷提前赶来庙埠一带集中。至9日晚,指挥部已集结到500多人,大多数以土枪、刀矛、棍棒为武器。指挥部为防止敌人察知暴动意图,决定提前行动。把500多人分成5个“赤色先锋队”,任务是:一部破坏宣芜公路独山车站附近的木桥,剪断独山车站电话线;一部占领独山汽车站;主要力量攻打驻庙埠“广王殿”国民党自卫团十三支队。
10日凌晨3时,暴动开始。暴动队首先攻占“广王殿”,缴获部分步枪和弹药,并火烧了广王殿。国民党宣城县县长段永新急调特务队长周云龙率部配合自卫团十三支队“平叛”,至黎明时分,暴动队伍因人多枪少,加之指挥失当,竟跑散了大部分人,张宅中因无法指挥而离队,胡兴奎、黄克卓等带领百余人沿着敬亭山向芜湖方向且战且退。
10日清晨,暴动队伍退经麒麟山(现属养贤),打垮麒麟团后备队,击伤团丁两名,缴枪两支。上午8时,到达岗林。中午,自卫团十三支队尾追而来,胡兴奎等抢占竹棵土山为依托。午后,国民党驻团山之自卫团二支队以及湾沚的联防队、县城特务队等数支武装沿着芜宣公路聚集而至,向据守土山之暴动队员疯狂射击,邹世坤等数人中弹牺牲,另有10余人负伤。暴动队员在弹尽无援的境况下,向西北方向散去。与此同时,省立第四中学和城内党团组织以及“反帝大同盟”等群众组织,为配合庙埠暴动,组织了二三百人,于暴动开始后,在城里张贴标语、散发传单,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冲击,20多人被捕。
庙埠暴动虽告失败,但揭开了宣城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用革命武装去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序幕。
【汪佳山战斗】民国26年(1937)农历十一月初四,日军侵占宣城后,在城东汪佳山(现属丁店乡)构筑工事、设置铁网作为据点。汪佳山附近的陆冲里农民张明良的儿子张维才、继子易捷三,常在汪佳山附近放牛,熟悉日军进出的路径和地形。民国27年(1938)7月19日,国民党陆军第九十八师受命进攻汪佳山之敌,张维才、易捷三两人自告奋勇为部队领路。21日黎明,由旅长朱上珍、团长朱济猛率部迅速攻占有利地形,敌寇怆惶败逃,余寇700余人被第九十八师歼灭。缴得大炮2门,步枪1800支,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张维才、易捷三在战斗中被流弹致伤,捷三医治得愈,维才伤重身亡。
【水阳白沙李伏击战】民国27年(1938)初,宣北水阳镇被日军侵占。与此同时,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和第一、二、三支队相继进入宣(城)、当(涂)、高(淳)边境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民国28年(1939)1月6日午后,新四军二支队得报:由宣城退回之日军130余人,下午1时许到达新河庄,3时左右进入水阳镇。敌是否在水阳宿营,尚不明悉。新四军二支队粟裕副司令经过分析判断,以三团1个连,四团3个连的兵力在水阳镇北白沙李作了伏击战的部署。7日上午8时左右,敌果从水阳江沿东西两岸平行北进。敌之主力走西岸,东岸之敌首先与新四军东岸的八连接触,而西岸主力闻枪声均沿埂之西南斜坡行进,正合新四军右翼部队之侧击。战斗历时3小时之久,敌人仓促向黄池方向溃退,新四军遂即占领水阳镇,战斗中毙敌31人,伤敌不详。
战斗结束,水阳镇群众向二支队赠送绸旗一面,书以“杀敌致果”四字,迎慰抗日子弟兵。
【狸头桥突围】民国27年(1938)9月,新四军二支队机关由当涂培南阁移驻本县狸头桥。民国28年(1939)4月,日寇集中1600余兵力,从当涂、芜湖、溧水多路合围新四军驻狸头桥地区的二支队机关和主力部队。
根据上述态势,二支队作出粉碎敌人分进合击计划。4月9日上午9时,新四军二支队实行战略撤退,由四团六连、三团五连占据九龙山,与敌对峙5小时之久,掩护撤退;用穿插办法,变内线为外线,主力向郎溪方向撤退。下午4时,敌人占领狸头桥时,新四军二支队机关和主力部队早已安全转移。并毙敌40多名,伤敌30多名。
【大战新河庄】民国29年(1940)初,国民党驻宣部队陆军一○八师六四三团第三营,奉命驻守于北乡新河庄镇(距县城50华里),担任对水阳、湾沚两镇日军据点的防御。同年2月26日晚,日军114师团所部盘距于九连山、湾沚、水阳3个据点的日伪军合计500余人,分三路悄悄出动,向新河庄进犯。次日凌晨两点左右,与国民党驻防部队打响,拂晓后,日军发起3次正面进攻,均被一○八师第三营官兵奋力击退,当场毙敌30余名,伤敌不祥,并守住了阵地。激战至上午9时许,日军以少数人就地佯攻,大部分人迂回至背后,抢占有利地形,形成合围进攻。一○八师第三营由于孤军无援,致使官兵伤亡严重,营长邵玉璋在指挥突围中,被日军机枪子弹射中腿部,小腿骨被打碎。当日军疯狂冲入阵地时,他对守护在身边的勤务员说:“在鬼子面前,我们临死也不当俘虏!”说罢,举起手枪,自尽于阵地。上午10时,日军全部撤回据点,战斗始告结束。在清理战场时,3营官兵共阵亡300余名,遗体均被运至县城北郊敬亭山麓双塔寺东安葬。后人称之为“大战新河庄”。时有人撰联曰:“噫!成功成仁兮,诸君虽死精神在;干!吾侪继志兮,杀尽倭寇慰忠魂!”
【金宝圩事件】本县北乡金宝圩,是苏皖宣城、当涂、芜湖、高淳4县交界处,抗战期间是苏南敌后战略要地。民国27年(1938)6月,新四军派人到这里开展抗日工作,建立了宣当芜中心县委,县委机关设金宝圩,并开辟了宣、当、芜独立游击区。独立游击区不仅有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等群众抗日组织,而且还有两支抗日武装:一支为中心县委领导下的“新四军宣当芜游击大队”,大队长缪得胜,副大队长庄景余,指导员周峰;一支为金宝圩地区民兵武装组织一防匪团,团长王宏钧。
民国29年(1940)9月10日,国民党金北乡副乡长兼乡中队长唐伟亚带40多人枪、当涂常备队中队长鲁震五带30余人枪和国民党一○八师的一部,突然窜到金宝圩,在下坝、中垾、程垾杀害了农抗会负责人葛秉志、防匪团团长唐佑伟、副团长徐良金、唐人双等,挑起了“金宝圩事件”。9月12日,防匪团30余人(10余支枪),在海字垾与张村垾交界处同国民党一○八师首先接火,加之唐伟亚、鲁震五两股武装共计四五百人枪,一起向游击大队和防匪团发起进攻。15日,庄景余大队长率部与敌激战,缴机枪一挺,俘敌7人。但未能及时转移,敌众我寡,部队损失较大。随后,宣当芜中心县委主要负责人许道珍指示队伍向大官圩转移。16日,队伍在大官圩棋盘村再次受鲁震五部包围,损失惨重。
遂后,宣当芜独立游击大队与当芜县委游击小组合编,由当芜办事处主任贾济民任大队长,当芜县委书记侯光任指导员,在当涂塘南阁一带开展活动。9月22日晚,游击大队宿营板埂于村,被当地国民党伪保长孙文刚密报,24日午饭后,国民党一○八师、当涂常备队及地方土匪数百人包围袭击。由于板埂于村三面环水,唯一陆路和少量船只又被封锁,突围中,大队长贾济民、指导员侯光,当芜县委组织部长唐永源、文化教员范士然等牺牲。宣当芜独立游击区两支抗日武装,被国民党顽固派打散。
【狸头桥反扫荡】民国34年(1945),汪伪15旅妄图消灭中共宣当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党政机关和抗日武装。6月22日,该旅第189团,从东线出发侵占宣当根据地中心狸头桥、漕塘等地。伪团部设狸头桥北侧河北村,全团1000余人。在狸头桥地区开展“大扫荡”,疯狂残杀共产党人。民兵于大华、云山农会主任周小木、红杨农会主任陈思春等相继遭杀害。在塔山还活埋了两名新四军战士,狸头桥一片白色恐怖。
7月中旬,新四军主力在天日山地区受命转战苏皖。月底,新四军6师16旅47团负责人与宣当办事处主任朱昌鲁、宣当县委组织部长徐德建制定了“狸头桥反扫荡”作战方案。调集第16旅47团及宣当地方武装约2000人,团指挥所设在莲花塘。具体方案是:一营攻打狸头桥;二营一部及宣当自卫总队两个连攻打耕牛巷、昝村、韦村、郑村;三营1个连攻打慈溪并阻击水阳之敌增援,余部作团预备队,宣当自卫总队武装主要协同47团作战。
8月9日上午,新四军按预定方案隐蔽接敌后,迅速将塔山、云山、狸头桥之敌进行分割包围,各营战斗到次日先后结束,均完成各自任务:一营在叶营长率领下直捣狸头桥镇,次日下午2时结束战斗,毙敌70余人;二营以两个连攻打耕牛巷、1个连和宣当警卫连攻打郑村、韦村。敌又派第189团一个营增援耕牛巷,被预备队阻击歼灭。至次日中午耕牛巷之敌被歼,毙敌30余人;三营预先拆掉了水阳至狸头桥通道——路桥,并在路桥和白马一带设伏阻击。各营完成任务后,8月10日,按预定方案实施围歼伪团部。晚上10时许发起总攻,两小时结束战斗,除伪团长阎斌偕10余人落荒逃跑外,全部被歼。整个战斗历时30多小时,全歼汪伪15旅189团1000余人,缴获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42挺,长短枪千余只。
【湾沚大捷】民国38年(1949)4月20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路渡江部队的第七、九兵团,一举突破了安庆芜湖之防线,强渡长江后,乘胜追击向南溃逃之敌。
芜湖江防部队国民党第二十军,企图以第一百三十四师、军部、第一百三十三师之序列向宣城逃跑。22日拂晓,第一百三十四师由鲁港向本县湾沚(1971年划属芜湖县辖)撤退,军部率第一百三十三师由芜湖随后跟进,到湾沚集中后,再向宣城转进。当日夜间2更时分,其先头部队第一百三十四师到达湾沚,军部和一百三十三师在距湾沚5公里处宿营。24日拂晓,敌先头部队第一百三十四师与人民解放军二十五军七十四师的一个营在湾沚镇场口外遭遇,双方展开激战,因力量悬殊过甚,解放军暂作撤退,国民党军乘机南窜。解放军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在师长张怀忠的指挥下,迅速组织全师部队尾追,在青弋江左岸的桂花山、皂角树和芳山镇一带与国民党军第二十军和保安四旅主力展开激战,战至中午时分,双方均采用炮战,战况更为剧烈。下午4时许,国民党军弃重武器,沿左翼小路向宣城逃跑,解放军七十四师乘胜作逼近包围,经过近一天的激烈战斗,人民解放军终于以一个师的兵力,击溃了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江防骨干部队第二十军,军长杨干才于溃逃中自杀身亡。解放军共俘虏国民党军2万多人,生擒第一百三十四师师长李介立,缴获军用汽车、大炮、轻重机枪、步枪、弹药、战马等大批军用物资。解放军七十四师湾沚战斗大捷,为宣城解放,扫除了障碍。
【宣城解放】随着湾沚大捷,人民解放军长驱直进,4月24日拂晓,解放军兵临宣城西郊(今四中和县窑厂一带),以摧枯拉朽之势,不到4小时便击溃了逃窜至宣城城区的国民党军残兵败将和县属地方武装。上午10时左右,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从西门、南门、北门先后进城。解放军入城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欢迎。进而一举解放宣城全境。解放后的第三天(4月26日),中共泾旌宁宣县委率领武装游击队和党政工作人员进城,会同华东野战军某部组成军管会,对宣城实行全面军事接管,并成立了宣城县大队和县公安队,首先收缴城乡流散之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在城区收缴了大炮5门,轻重机枪10余挺,步枪500余支,手枪10余支。在北乡水阳、雁翅、杨泗、裘公、新河、油榨、狸桥以及湾沚、红杨等地,接收国民党乡公所的武器计有:轻重机枪10余挺,汤姆生手枪20余支,步枪300余支,各种弹药1万余发。
【杨泗渡剿匪】1950年9月,境北杨泗渡对岸当涂县乌溪、黄池、大官圩土匪活动猖狂。其中有一支由抗战时期当过汉奸的反动会道门堂主周××为司令和原国民党的两个特务为副司令、参谋长的“皖南救国军”,主要成员是大刀会、红枪会、国民党残兵和地方地主豪绅共四五百之众,下辖3个大队。
9月上旬,这股武装土匪在本县北乡杨泗渡、当涂乌溪一带袭击了皖南军区自宣城开往当涂的军运轮船和乌溪税务所,抢劫枪支和物资。宣城县大队奉宣城军分区命令,由副大队长唐俊,副政委凤岐山率150多人,携带60迫击炮3门,机枪5挺,自驻地双桥出发,强行军至当日中午饭后抵达杨泗渡,在当涂县大队配合下,与匪激战两个多小时,毙敌80多人,缴获重机枪5挺,冲锋枪10余支,步枪100多支,大刀200多把,俘虏匪众100多人,并依法镇压了一批首恶份子。
附:日军侵宣罪行录
▲轰炸县城民国26年(1937)11月25日上午,一架日军侦察飞机盘旋于宣城县城上空,进行长时间空中侦察。11月27日上午9时起,约有20余架日机先后飞临县城上空。一批重型轰炸机首先在东门连投数弹,轰炸了东门火车站。接着又一批日机俯冲于城内南门鳌峰一带,先用机枪扫射,后又投弹轰炸,一批飞走又来一批,轮番交替。从上午9点左右直到下午2点多钟连续五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使城内浓烟弥漫,火光冲天,人声惨叫,血肉横飞。整个南门街和东门城外数千间房屋毁成瓦砾,伤亡同胞难以计数。第二天(11月28日),又来10多架日机,从上午8点到下午1点,在城区中心地带复兴街,轮番投放燃烧弹,整个十字街上下左右被燃成一片火海。仅隔一日,又有10多架日机连续两天在城区四门零散投弹和用机枪扫射。北门大街胡德和杂货店内聚集了男女老少38人,仅在一小时内全遭惨死。南门豆腐巷落下一颗炸弹,有18人被炸死。
一座千年以上的州府之地、古老县城,仅在三四天之内,被日本侵略军轰炸得到处是断墙败壁、倾屋倒舍,或成焦土、或成废墟,有的地方尸体成堆,有的地方残骸遍地,情景之惨,目不忍睹。
▲血洗北郊民国26年(1937)12月8日(农历十一月初四),日军侵陷了宣城县城,城内居民纷纷逃往城区四郊避难,在城北郊区敬亭山南麓避难者较多。
民国27年(1938)2月7日(农历正月初八)清晨,大雪初晴,城内日军分三路到北门郊区扫荡。一路到顾村,一路到高塘桥、孙家庄,一路到金土地庙,然后到韩家庄汇合。日军在这块方园10多华里的农村,见屋就烧,见人就杀,逃难的人们扶老携幼踏着深雪向敬亭山南罗汉肚子一带的山沟里躲避,据当时目睹者回忆,在逃难中被日寇惨杀的有:北门搬运工人曹国江一家4口(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被枪弹打死在花园冲路口;居民陈金全的老伴因小脚跑不快,被尾追上来的鬼子用刺刀截破肚皮,将肠子带了出来,在雪地里爬了一节路死去;韩家庄的理发匠张江海被鬼子抓住要他带路进山沟,他不肯,鬼子就举刀将他头砍掉(3天后,他的二哥赶来给他收尸,在200米外的田沟里找到了正被野狗刁着的人头);鬼子在山脚下抓住一个跑失散的小女孩(约四、五岁),将她挑在步枪刺刀尖上,小女孩惨叫,鬼子们狞笑取乐,然后将小女孩扔进一个熊熊火堆里烧死。此外,在逃难途中活活被抓住的有北门金谷春浴池工人高小宝一家5口人,卖灯草的王老头一家4口人,韩家庄农民童宗旺、袁老四、马正财、王明友以及金老三的妻子,老少一共13人。当天下午除高小宝妻子一人外全被关进哑吧冲邝家草屋里,将大门反扣起来。一批日寇持枪守住草屋四周,几个鬼子同时放火烧屋,老少12个人在惨叫声中被活活烧死在里面。于此同时,几个日军将高小宝的妻子衣服扒光,绑在一条长板凳上施行轮奸。兽性发泄后,又用刺刀乱戳其下身,而后又将她连板凳从大门塞进还在燃烧的屋子里。第二天,死者家属亲友来收尸,屋里被烧死的大小12俱尸体挤作一团,卷缩在一个土墙角里。有的尸体被烧焦难以辩认,土墙壁上布满了用手指抠的大洞小眼。高小宝的妻子一半塞进门里,上半身全被烧焦,下半身是裸露的血肉残躯,其状惨不忍睹!时隔一日,城内日寇又来北郊扫荡,将山沟里逃难者栖身的草棚全部烧光,并将山上寺庙烧了几十间,同时惨杀了五六十名避难于此的群众。
▲火烧水阳民国27年(1938)1月3日(农历腊月初二)拂晓,日寇从湾沚出发进犯北乡首镇—水阳。在河东南圩埂遭我地方抗日武装阻击,但敌众我寡,力战不支,日寇俘去我30余名抗日志士,将他们劫持到水阳河东街下码渡桥头空地上,用铁丝缀成一团,在他们身上浇透煤油再点着火,30余人被活活烧死。同时,日寇铁蹄踏进水阳河东街(华侨集居地),有一粮店主张荣发因逃避不及,被日寇发现后,举起刺刀直抵张的胸膛,逼令他脱下衣服,对着他腹部,连戳几刺刀,张立即倒地而死。接着,日寇就从张家粮店放起了火烧水阳的第一把火。进街以后,见屋就放火,见人就枪杀,顿时,火势蔓延,浓烟四起,大火延烧10多个小时,归侨多年营建的河东华侨街,成为焦土。在烧尽河东街后,日寇于当日下午3时左右,从下码渡浮桥闯进水阳河西街,由下码渡到中码渡沿街继续放火烧屋,当火头正起时,日寇突接撤退命令,来不及在全街放火,河西中、上街房屋才幸而留存部分。仅此一日,水阳镇一千余间房屋被日寇烧毁,数百名同胞遭日寇杀害。尤为残酷的是,日寇将我一名抗日志士计根宝捕住后,捆吊在河西街大庙旁的一棵古树上,剥去衣服,先用刺刀割掉生殖器,再剜出睾丸,使其活活痛死。惨绝人寰的罪行,宣人世代难忘!
上一篇:第五节 民兵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