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的粮油加工】境内大米加工,多用土砻、木砻脱壳,石臼、石杵舂熟,风车、大筛、手筛去糠除杂。少数地方用牛背石磙碾米,山区用水碾碾米,水碓舂米。菜油加工为人工炒籽、牛碾粉碎、手工蒸麸包饼,然后上木榨。小榨用石杵捶木楔,大榨用木杆撞木楔,挤压取油,其色黄味香,农民习惯称“香油”。
据民国8年(1919年)皖省六十县经济调查资料记载,宣城县私营制米工业(砻坊)有17家,分布于城关、水东、孙埠、水阳、湾沚、周王等集镇。合计年产大米9000石。其中:最早的有水阳镇刘升康,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办。资本最大的有城关张恒发,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办,(时有6部木砻,14张石臼,拥有固定资本5000元(银元),流通资金7000元,年产大米1200石)。经营方式多以自购稻谷加工外运,或接受以稻换米、代客储存粮食。并在四乡小集镇,设有前店(粮行)后坊(砻坊)的分行、分店。制油工业有5家,分布在城关、西河、孙埠、周王、管家渡等地,合计年产油960石。其中:最早的管家渡袁义源,光绪二十九年(1903)开业。资本最大的孙埠章复记,宣统三年(1911)开业,(时有四筒木榨、一座碾槽、二口炒锅,拥有固定资本3800元,流通资金3000元。年产油180石)。
民国15年(1926),城关北门章恒裕砻坊购置碾米机器,用柴油机发电,碾制机米,此为宣城用机器碾米之始。至民国26年,城内主营或兼营砻坊粮行的计有38家;全县油脂加工的油坊计15家。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的积谷和军粮加工,全交当地民坊加工,规定大米加工折率为每百斤稻谷折缴糙米65市斤,加工民坊领稻交米,运输费、加工工资、工具租金,概以副产品(粗、细糠)作抵。当时的购粮机构和仓库多设在双桥镇,因此双桥相继开办了民生、和记、大同、复祥、农村5家简陋机器加工米厂,专为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加工军粮。至解放前夕,城关暨双桥镇能维持营业的砻坊有20余家。县内其它大小集镇都有规模不等的砻坊就地加工大米。除城区的成康、万成、亿丰、天复4家有机械制米外,其余均系手工操作。当时大部分砻坊都为县政府田粮处加工军粮和公粮,有的为粮行代加工成品粮,也有的是“前店后坊”,自加工,自外销。农民自食部分,都是家庭手工砻碾。
城内主营油脂加工的油坊只有“益大”“同复和”两家。四乡较大集镇计有油坊10余家。
【解放后的粮油加工】
▲大米加工解放初期,城乡粮食加工,仍以木砻、石臼、水碓、水碾为主。城关和几个大集镇原有几家小型机制米厂,均已相继停业。1950年城关镇私营工农米厂、私营新生米厂、孙埠镇私营德丰米厂和水东镇36名工人组成的同生米厂,相继开业。机器设备只有20匹马力的内燃机、米机、砻谷机。1951年工农米厂、新生米厂先后停业,其设备移交县供销社。孙埠德丰米厂雇工20余人,拥有资金一万余元。为当时全县较大的私营企业,1956年改为公私合营孙埠米厂。水东同生米厂1958年初并为孙埠米厂水东车间。
建国初期,皖南行署决定,将芜湖第四分米厂的30匹动力机及砂砻、风车等设备,搬迁于宣城北门老盐仓旧房安装,成立“宣城直属加工库”,1950年2月正式投产,日产大米2.8万斤。始属地区粮食局领导,1951年6月划归县粮食局领导,此为宣城首家国营米厂。
自1951年起,县粮食局、中粮宣城支公司、县供销社等部门陆续建立了一批小型米厂:县粮食局在陵阳路建立了东门米厂;中粮支公司在北门别士桥建立了华东米厂;县供销社在溪口、水阳建立了溪口、水阳供销社米厂。同时,县粮食局在各集镇先后建立了一批大米加工车间或米厂:1954年建寒亭制米车间,1955年建双桥、洪林、西河、雁翅、夏渡、团山、狸桥等七个制米车间,1956年建新河、周王两个米厂。由于全县行政区划的变动,粮站也随之改动,有些制米车间如寒亭、洪林、团山等车间和新河米厂,时并时撤。1957年全县独立核算的米厂7个,1970年扩建为8个。至1987年,经过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合并为宣城、水阳、孙埠、周王4个米厂。其中,位于县城东门交通路的宣城米厂规模最大,1987年有职工96人,碾米机6台,饲料机6台。固定资产原值11108万元,流动资金13万元。年产大米23296吨、饲料7277.03吨,产品销售额1067万元,利润69.39万元。此外,境内各地电力排灌站均兼代农加工大米和粗饲料。
▲面粉加工1957年前,县内无专业加工的面粉厂,军需民食的面粉,一部分靠当地私人磨坊用人力、畜力、石磨、箩筛加工,一部分靠芜湖面粉厂调入供应。
1952年周王等11个集镇,有私人磨坊28家,从事面粉加工。1959年,国家投资筹建宣城面粉厂,1961年投产,属芜湖专署粮食局领导。1962年初下放归县,改为宣城县米厂面粉车间(四台磨子,日投料10万斤)。1984年于城区梅溪路重新建立县面粉厂。1987年,全厂有职工77人,磨粉机8台,固定资产117.51万元,流动资金6万元。年产面粉8891吨,产品销售额379万元,利润31.6万元。
▲油脂加工建国前的油脂加工,以牛背、石碾、人工撞榨生产,日产量很低。大榨每榨投料250斤,小榨每榨投料180斤。
解放初期,城关镇姚敬等集资20股在原倒闭的“益大”油坊的基础上开办私营恒大油坊。时有木榨4台,忙时榨菜籽,冬闲榨桐子,并接受国家委托加工和代农加工。1956年改名为“公私合营恒大油厂”,1958年划归县粮食局领导,更名为“国营宣城县油厂”。北乡管家渡袁义源油坊,解放初由县供销社接收经营。与此同时,县公安局在北门别士桥建立了一座劳改油厂。后两家油厂1958年并入国营宣城县油厂。
1952年周王等11个小集镇和附近农村计有私营小油坊12个,其中有些仅为季节性的生产。1953年后,私营油坊逐渐停业。国营宣城县油厂由原来的牛碾和人力撞榨,过渡到以柴油机为动力,夹籽机粉碎和半机械化手拉榨。1965年县粮食局所属的宣城、水阳两家油厂,改用90型95型烘车榨油。1983年由国家投资247.3万元,于城区梅溪路新建一座占地3.45万平方米的浸出油厂,将原县油厂并入,1986年5月正式投产。1987年全厂有职工125人,榨油机3台,平转浸出器1台。500吨钢板储油罐2只。生产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日产油脂23.42吨。年产值837.33万元。利润41.48万元。
【粮油食品加工】1958年,县粮食局将湾沚粉丝厂,扩建为“宣城县粮食局薯类综合利用加工厂”,同时在城关镇建立了“宣城县粮食局食品复制加工厂”,1961年分别划归当地米厂和粮站。1959年新建的宣城面粉厂附设一个面条车间,1963年迁往北门划归城关区粮油管理站领导。从70年代起,城关、孙埠、水阳、油榨、狸桥、周王等中心站及一些分站,先后利用合同工、家属工,办起了面粉车间和豆腐坊。加工操作,始由人工手摇,逐步改为电机带动,有的还备有拌粉机、烘干房。1979年粮油食品产量为218吨。
1982年建立了“宣城县粮食局粮油食品厂”,将城关中心站面条车间并入,并更新设备。生产的品种有富强粉面条、建设粉面条、蛋黄面条、龙须面条等,除满足本县供应外,还销往外地。尤以生产的小磨麻油闻名县内外,产品供不应求。
1987年,全县粮油食品产量达1208吨,是1979年的5.54倍。
【饲料加工】1958年全县各米厂和车间,开始利用米机含糠加工。1963年采用二号米机生产统糠,随后各厂建立了加工车间,改用饲料粉碎机生产统糠、二八糠、三七糠、四六糠等机制饲料,有时还代农加工。据统计,1965年全县饲料产量621吨,1975年为977吨,1979年增到8915吨,是1965年14.3倍。1984年,除宣城、水阳、孙埠、周王4个米厂都有附属饲料车间外,省、地投资在西门新建一座现代化年产6000吨配合饲料厂。1987年全县饲料总产量达18807吨,是1965年30.33倍。生产的配合(即配方)饲料,品种有苗禽、子猪饲料和成肥的家禽家畜饲料。配方原料为细糠、大糠、麦麸、油饼、碎米、生产粉,有的掺以大麦、玉米、鱼骨粉、蛋壳等。
【技术改造】50年代初期,全县粮油加工基本沿袭40年代的旧法,60年代初,碾米设备稍有改进,增添了升运机和除杂等机械设备,减少了手搬肩扛,产量质量有所提高。油脂、面粉也逐步改用机械设备,结束了木榨榨油和牛背石磙石磨的时代。1982、1983年,省、地主管部门先后下达本县新建日投料15万公斤面粉厂、80吨浸出油厂、年产6000吨的配合饲料厂,配套仓库1500万公斤,油罐100万公斤等粮油加工技术改造任务,并批准投资542.79万元。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宣城县粮油工业工程建设指挥部”,抽调二十余名干部、职工负责工程实施。根据总体规划,于县城西南郊九同村托牛庵,先后征用土地计115.4亩,1983年9月土建开工。饲料厂1984年4月开工,同年8月18日试机投产。粉、油两厂1985年底竣工投产。面粉厂安装8台磨粉机可制精粉;油厂浸出车间,从预榨饼或机榨饼中取油,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大;饲料厂可用电脑DC机程序控制自动化生产。成为皖东南地区目前最大的面粉、食油、饲料加工中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