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管理机构】建国前,县内私营商业议定物价、交流信息、调解同行间纠纷和集体采购等一切事务,均由同业公会和商会负责。
解放初,县内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由县税务局兼管。1950年4月,成立工商科,1956年5月撤销工商科,分设工业、商业两科。1957年11月,商业科改称商业局。其职能是贯彻执行商业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全县国营商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组织商品流通,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调节市场余缺,组织城乡物资交流,收购、分配、调拨和管理国营商业网点。1958年6月,县供销社和农产品采购局并入,撤销专业公司,实行政企合一,设立局属工业品、副食品、生产资料、采购4个经理部,局内设人秘、业务、计财、商政4个股。次年4月,增设计划、储运、生企3个股。1961年5月,上述4个经理部分别改为工业品供应经理部、副食品采购经理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经理部、土产采购经理部。同年8月,商业局、供销社分开。11月,商业行政与企业机构分离,撤销经理部,恢复专业公司,局内设人秘、计财、商政、业务、组技、外贸6个股。1963年12月,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个名称。1966年9月,商业局撤并于县财贸办公室。1968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生产指挥组内设财贸小组。1969年1月成立财贸革命领导小组,翌年9月撤销后,成立商业局革命委员会,供销社再次并入。内设政工、生产、计财、商政4个组。1978年8月,商业局、供销社再次分开。局内设人事、计财、业务、工商4个股。1979年7月,商业局、工商局分开办公,各司其事。1984年3月,根据县编委关于“县直机关编制分配与内设机构的规定”,局内设有人事、监察、业务、计财4个科。下属8个公司和2个商办工业的厂。至1987年,商业局内设有人事、监察、业务信息、企业管理、计财5个科,职工18人。辖有百货、五交化工、糖业烟酒、盐业、蔬菜、食品、石油、饮服、副食品酿造9个公司和肉厂、食品厂。
【计划管理】建国后,国家对商品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1950年,对国营专业公司实行独立核算,编报商品流转、财务、费用、工资等计划,国家对国营商业的计划是指令性的,商品实行统一调拨;各公司根据上级公司下达计划分配供应。计划分配只是主要商品,其他商品根据市场需求,自购商品可以本地本省为主,自行采购。购进渠道是上级公司、二级站、兄弟单位或生产厂家。
1968年,随着商业管理体制改变,计划管理改为各企业编制计划报商业局汇总,转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财政部门审核下达执行。1979年,对国民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管理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1983年起,各公司不再编制商品购销计划;商业部管商品与购销计划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商业行政转告各公司执行。其他商品一律自行采购,自由经营。利润指标由县财政部门核定。各企业统计报表仍按时编制报送主管局综合汇编。同年,各公司率先跨地区、跨部门、多渠道、少环节、按批量作价,采取灵活经营方式。继而又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大力疏通、扩大和增加流通渠道,做到货畅其流,有力地促进了国营商业的发展。1987年,商品纯购进2943万元,纯销售5597万元,比1979年商品纯购进2234万元,纯销售2742万元,分别增加31.74%和1.04倍。
建国后宣城县国营商业若干年份主要经济指标实绩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