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宣城物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方便,集市分布较均,向为商旅云集之所,是皖南地区大宗物资的集散地。建国后,城乡贸易市场几经起落,时而关闭,时而开放。自1978年起,全县城乡市场走向正轨,日益繁荣。截止1987年专业市场发展到24个(其中城区9个),农村集贸市场35个。全县商业网点共有7959个(其中:全民所有制234个,集体所有制708个,个体商业7017个),服务面为94.7人/个。
【县城市场】古时,县城东门外滨水而居者多为巨室大户,商业鼎盛甲于一城。入清,市场延伸于城内,东、西、北门逐渐形成街市,城中十字街为商业中心,百工货物买卖各有区肆。东大街的茶叶市场,济川桥沿河以北卫城街(今江滨路)的竹木棚,木直街(今陵阳路)的木器业,北门外和西大街的粮食行业,十字街的绸布百货商业,成为县城市场的主要支柱。及至民国26年(1937),城区共有各类商店1200余家。其规模之盛,曾有“小芜湖”之称。抗日战争初期,县城遭日机轰炸,商业中心一度移集于北门外,时城区共有各类商店约900余家。解放以后,原来的老十字街,重现繁盛,至今仍不失为城区商业黄金地段。1987年,城区有9个专业市场,其中:菜市场6个分布在陵阳路、抗建路、澄江路、城北凉亭塘、城西叉路口、宣纺云盘山;农副产品市场位于南市路;柴草市场位于法制路北端;瓜果市场位于豆腐巷;耕牛市场位于宣(城)港(口)公路北首;苗木市场位于交通路;仔猪市场位于南市路中段,双庆木材市场位于东溪桥之东;大型综合市场——宣州市场位于南市路东侧。常驻经营的国营、集体和个体商户达500余家,每天参与经营的有3000多人,平均日人流量1.5—2万人次。市场幅射面近涉江、浙、沪,远及闽、赣、鲁、豫等20多个省(市)、59个地、县。1987年,城区集市贸易总成交额达6622.24万元,比1980年总成交额704.93万元增加了8.39倍。
【集镇市场】解放前,境内共有双桥、孙埠、水东、洪林桥、沈村、油榨沟、新河庄、裘公渡、仁村湾、杨泗、雁翅、水阳、黄池、狸头桥、湾沚、红杨树、西河、寒亭、杨柳铺、周王、溪口、新田、黄渡、夏家渡等24个集镇市场。1971年,黄池、湾沚、红杨树、西河划属芜湖县辖。建国以来,先后依托乡(镇)人民政府驻地自然形成的农村集贸市场共有丁店、建国、朱桥、文昌、向阳、南湖、昝村、卫东、华阳、杨林、五星、团山、金坝、高桥、叶家湾、榨门、马山埠、峄山、慈溪、双沟、军天湖等21个。水东、孙埠、水阳等集镇素为商旅云集之地,商业盛旺,因其水运甚便,常有外埠客商来此采办,为县内主要通商之集镇。
▲孙埠镇以竹木、粮食行业最兴盛。绩溪、旌德、宁国以及浙江省的昌化、孝丰等县部分地区和县内东南山区的竹木山货向经此集散,并带动了棉布、百货、杂货、饮服等行业的兴旺。20年代鼎盛时期,全镇有粮食业17家,竹木业20家。建国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各产地的木材虽无需经此运销,但竹木行业依然未衰。1985年,建成大型木竹市场,场地面积10005平方米,经营木竹贩运户有70多户,临时贩运户有30多户。当年,每月上市量为400—500立方米木材,最多达到800立方米。除此,并同时兴建了一座专业市场——孙埠农贸市场。
▲水东镇素为表芯纸(三六表)和蜜枣产地,纸、枣二业尤盛。解放前,全镇经营纸业的有10家,枣业有12家。邻近的宁国、广德、郎溪和当地的产纸多经此运销于芜湖、当涂、南京、徐州和河南商丘等地。建国后,纸市逐渐冷落,枣市久盛不衰,因有“枣乡”之称,百业依旧繁盛。1977年,曾被国家工商总局列为全国206个农村集市重点统报点之一。至今,每月直接向国家局统报集市主要农副土特产品价格情况仍未间断。
▲水阳镇自东晋咸和年间侨置逡遒县于此,即有商贾聚集,盛极一时。其后虽几经兵燹,但该镇因地处水阳江之滨,向为航运必经之口岸,故久为县境北乡主要集市,是粮、油、棉、水产品和白蒜的产销地,素称“鱼米之乡”,为县境北乡的物资集散地。解放初,全镇个体工商业有76户(其中商贩39户)。1987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92户,从业人员530人(其中:待业青年98人),资金为76.21万元,年营业额为304.02万元。同年3月,投资2.26万元建成砖瓦混凝土结构的农贸市场一处,面积800平方米。
1985年至1987年,孙埠、杨柳、周王、文昌、水阳等地还先后兴建各类棚顶市场5处。1987年,全县集镇贸易成交额达2154.48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