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经济发展及在全国的战略地位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经济衰退,到建国前夕,安徽的经济基础已十分脆弱,总体经济水平已退居华东地区的落后地位。1949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20.91亿元,仅及江苏省的38.5%、浙江省的67.45%;人均财政收入1.94元,仅及江苏、浙江省的17.2%、89.8%,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05元,仅及江苏、浙江省的72.8%、32.7%。就在这样的基础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安徽经济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新纪元。经过全省人民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已由传统落后的农业省逐步发展为工业——农业省,当代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省情省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首先,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建国以来,安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从1949年到1995年的46年间,全省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132.0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累计达1664亿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在农业方面,持续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1995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3.3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8.2%,是1949年的1.79倍;农业机械从无到有,199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836万千瓦,农村用电量37.4亿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法计算)203.3万吨,分别居全国的第五位、第十五位和第七位。每一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1383公斤,生产棉花5.5公斤,生产油料100公斤,分别是1949年的2.79倍、4.07倍和8.65倍。在工业方面,有各类独立核算企业27192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663个,基本建立了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医药及各类轻工等行业大类,逐步形成了两淮煤炭、马鞍山钢铁、铜陵有色金属、安庆石油化工等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工业基地,工业生产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工业企业普遍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不少企业的某些工艺已采用了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工业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已显著提高。1995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百元固定资产利税为13.22元,百元资金利税9.89元,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居全国的第八位和第六位。在交通邮电方面,经过46年的建设,基本建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相联,水、陆、空兼有的综合运输体系和四通八达的邮电通讯网。1995年,铁路通车里程2620.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5178公里,分别比1949年增长2.69倍和15.89倍,并建成了合宁高速公路;民用航空从无到有,1995年已有民用航空线路20余条,航线里程1.5万公里。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以国家干线为依托、省内长途干线相呼应、中心城市程控电话为骨干、县城与发达集镇自动交换机相配合的传输网,实现了乡乡通电话。交通邮电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经济发展条件,保证了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结构有很大改善。经过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各地的自然、区位和经济技术条件,全省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皖北地区耕地面积和人口约占全省的二分之一,盛产粮、棉、油、烟叶、水果、牲畜等农副产品,煤炭资源甚为丰富,已形成了以淮南、淮北、蚌埠、阜阳市为中心,以煤炭、电力、化工、食品和旱作物及畜牧业为主要特点的区域经济;江淮地区自然条件较好,区位适中,工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科技教育力量也较雄厚,已形成了以合肥市为中心,以巢湖和六安市为次中心,以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和稻、油为主要特点的区域经济;沿江地区素称“鱼米之乡”,矿产资源丰富,长江大动脉贯穿东西,具有通海达洋的区位优势,已形成了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市为中心,以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建材、机械、纺织和水稻、水产为主要特点的区域经济;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景秀丽的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太平湖和遍布各地的人文景观,食品、轻工、农林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均有一定基础,已形成了以黄山市为中心,以旅游和林茶业为主要特点的区域经济。在发挥各地优势基础上,全省的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有很大改善。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步提高,1995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比为39.0∶46.9∶24.1,从业人员的构成比为60.2∶17.9∶21.9。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结构渐趋协调,加工工业发展比较快,1995年,全省轻重工业的产值结构比为50.7∶49.3;在重工业中,制造工业的产值比重由1992年的42.8%提高到1995年的48.9%,初步改善了重工业过重、加工业落后的工业结构;在农业内部,林畜渔业有显著增长,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农村非农业化程度不断提高。1995年,林畜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8%,比1949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乡镇企业从无到有,1995年乡镇企业社会总产值超3000亿元,从业人员700余万,占农村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左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逐步优化,是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综合反映。
第三,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主要工农业产品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经过40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安徽的各项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112.5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2003.6亿元,在全国30个省市(区)的位次也由第十九位跃居第十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91元提高到1995年3357元,在全国30个省市(区)的位次也由第26位跃居第二十位。按照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比价)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要求,已于1994年提前6年实现了“翻两番”。由于经济发展较快,财力也不断增强,1949年全省财政收入仅0.59亿元,1960年达10亿,1978年超20亿,1985年超30亿,1988年超40亿,1989年超50亿,1994年超100亿,1995年达147.52亿元,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也由1949年的0.82%提高到1995年的2.36%,在全国的地位有显著提高。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995年与1949年相比,原煤增长39倍,发电量增长275倍,饮料酒增长300倍,卷烟增长4倍,棉纱增长5600多倍,棉布增长73倍,生铁增长近4000倍,粮食总产增长3.2倍,棉花总产增长24.7倍,油料总产增长7.5倍。化肥、农药、汽车、钢铁、机床、农机、自行车、造纸、家用电器等大批工业品从无到有,也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到1996年,产量居全国前十位的主要工农产品有:洗衣机(全国第二位,以下括号内的数字皆为在全国的位次)、电冰箱(4)、油料(4)、棉花(6)、粮食(7)、水泥(9)、生铁(9)、钢(10)、钢材(10)、水产品(10)等。几十年来,安徽每年调出大量的粮食、油料、棉花、猪肉、生铁、煤炭、电力、水泥、钢材等重要产品,为华东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城乡市场繁荣兴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经济发展较快,物资供应逐渐充裕,商业贸易逐渐兴盛,城乡市场也逐步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3.67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600亿元,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年均递增速度“六五”期间为13.9%,“七五”期间为13.6%,“八五”期间达21%,其中1995年增长32.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在华东地区增幅居第二位。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952年8.04亿元,1957年超10亿元,1975年超30亿元,1979年超40亿元,1982年超50亿元,1987年超100亿元,1995年达150.7亿元,表明农业增产为城乡市场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外贸易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78年进出口总额仅1062万美元,1981年超1亿美元,1987年超5亿美元,1992年超10亿美元,1995年达23.1亿美元;出口产品的加工层次也不断提高,如1995年,加工制成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78.4%。建国初期,安徽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农民人均纯收入1954年仅60.6元,60年代、70年代一直在100元左右;城镇居民收入在50年代有较大提高,但60年代至70年代,职工工资基本未动,1978年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仅比1957年增长11.6%,年递增率仅0.7%,大大低于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1980年到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5元提高到1303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398.4元提高到3406元,其中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水平居全国的位次,由1985年的25位提升到1995年的18位。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有很大改善,社会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不少城乡居民已达到小康生活水平。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储蓄也不断增多。1950年,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132万元,1958年超1亿元,1973年超2亿元,1977年超3亿元,1981年超10亿元,1986年超50亿元,1989年超100亿元,1990年以后,每年平均以100亿的规模增长,1995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683.9亿元。居民储蓄动机已由温饱储蓄型向小康储蓄型转变,也充分说明安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当代经济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教训
与全国各省区一样,从1949年到1995年的安徽当代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时期;第二阶段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时期;第三阶段从1977年到1995年,是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在安徽,三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既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安徽当代经济的发展,也积累了丰富的经济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时期的安徽经济〕
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7年,安徽经济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个时期历经了三年经济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年经济调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等阶段,尽管受“左”的错误思想指导而出现“大跃进”的曲折,但很快得到了纠正,全省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在1949年至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安徽经济建设的主要特征是推行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开展以治理淮河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占有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全省无地少地的农民1600万人分得土地3000万亩、房屋200万间、耕畜20万头、稻谷1.75亿公斤,极大地调动了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上升,1949年至1952年的全省农业总产值年递增7.9%,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解放初期,安徽的城市经济十分薄弱,党和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的同时,对私营工商业积极扶持,并兴建了一批国有企业,初步形成了国有经济优势,加之开展大规模的增产节约和“三反”、“五反”运动,城市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50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全省集中力量开展了以治淮为重点,以根治水害、发展水利为目标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3年恢复时期的建设,全省经济状况有很大好转,1953年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执行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执行过程同时又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推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农村土地所有制实行由个体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到1956年底,在全省范围基本实现了高级形式的合作化。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改变手工业的生产关系,通过加工订货、收购包销等方式,将私人手工业逐步改造为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手工业合作社,到1957年底,全省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任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购买和分批分期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由于工商业主的积极主动参与,1956年初全省就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创造了条件。从1953年到1957年,全省经济蓬勃发展,工农业总产值由27.72亿元增加到43.19亿元(均为1950年不变价格),年均增长7.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13.8%,出现了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气象。
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面前,与当时的全国状况一样,“左”的思想逐步成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严重地影响了“二五”计划的实施。1958年开始了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农村大力推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运动,不切实际地办“大食堂”、刮“共产风”;工业“以钢为纲”,搞全民大办钢铁运动,盲目上新项目,加之1959~1961年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经济建设遭受到严重困难和曲折,不得不于1963年进入对国民经济的三年调整时期。但是,安徽“左”的思想比全国其它省区更为严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为深重。比如,1959年6月,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的张恺帆到无为县检查工作时,支持基层干部和群众解散了该县的部分大食堂,受到了撤职处分和长期批判。不过,在196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年初,中共安徽省委提出并在全省推行的“责任田”,不仅对克服当时的困难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70年代末推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未能坚持下去,1962年被迫“纠正”。在国民经济的三年调整期间,安徽省委、省人委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等方面都推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调整措施,并精简国家职工30.8万人,集中财力物力建成了一些重点工程,国民经济很快恢复了元气,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安徽经济〕
60年代中期,“左”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又进一步膨胀,终于导致了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在这一期间,安徽“左”的思想更为严重,导致全省经济建设经历了“两落两起”的曲折过程,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不过,由于全省人民的努力,经济建设的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发展。
1967年至1969年的3年,安徽经济建设处于大落阶段。1966年下半年的“造反”运动在全省普遍展开,1967年1月26日合肥地区“造反派”组织夺了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的权,很快波及全省,各级党委、人委和各单位负责人几乎无一幸免地被夺了权、罢了官,各级经济领导和管理机构几乎全部瘫痪,全省经济处于无政府或半无政府状态。尔后,“造反派”组织又发生分歧和冲突,一些地方出现“武斗”和打砸抢事件,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被完全打乱,城市更受到严重影响。1967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10.0%,其中工业总产值下降31.3%。1968年和1969年,农村经济虽有所增长,但工业经济的下滑趋势不能抑止。
1971年至1973年的3年间,全省经济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仍得到一定的发展。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机毁人亡,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安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新的转机。在这一期间,安徽的国民经济作了某些调整,比如,压缩过长的基本建设战线,集中力量兴建一些重点工程,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并有计划地发展轻工业、手工业和农村社队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扩大出口等等,一度制止了国民经济的下滑趋势,全省社会总产值由1971年的132.96亿元增长到1973年的160.76亿元,年平均增长6.5%。
1974年春,全国又开展了“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总理,当时“左”的思想来势凶猛,而安徽在全国则更为严重。受其影响,初获治理的安徽经济形势又出现了混乱,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这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73年下降5.2%,财政收入下降20.9%,经济发展明显回落,是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第二个低谷。
1975年初,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工作,针对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整顿,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方针,全省经济又出现了全面回升势头。为贯彻中央的方针,安徽先从整顿铁路运输开始,继而在工业、交通邮电、商业、建筑业等各行业推行整顿,生产秩序明显好转。当年,全省社会总产值增长11.8%,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7.1%,财政收入增长17.7%,是“文化大革命”10年中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1976年又受到所谓“批判右倾翻案风”的影响,全省经济虽然仍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增长势头有所减弱。
〔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安徽经济〕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经济建设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大胆探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建设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当代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这一时期,安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1958年以来,安徽农村实行的是“队为基础、三级核算”的人民公社体制,生产队是最基本的集体生产单元,农民参加集体劳动,每天评工记分,年终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在这种体制下,农民生产“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针对这种弊端,1978年秋,在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的鼎力支持下,肥西、凤阳、来安等县部分社队的农民冲破“左”的枷锁,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包户,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则直接实行包干到户的办法,即把耕地和耕牛等大型农具按人承包到户,对国家的农副产品交售任务、还贷任务、集体公共积累和各类人员的补贴等均随之包干到户,包干任务实成后,剩多剩少都归自己。当时,一些长期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干部反对这种做法,但中共安徽省委十分重视农民群众的创造,明确表示赞同,派出调查组深入农村总结群众的经验,并在全省推广,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从1978年到1995年,全省粮食总产由1480.2万吨提高到2652.72万吨,油料总产由32.57万吨提高到191.76万吨,棉花总产由11.49万吨提高到30.12万吨,畜牧业、水产业、林业也蓬勃发展。特别是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进入了大发展阶段,逐渐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又一支重要力量。到1995年,全省各类乡镇企业总数达839076个,从业人员773.8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4.1%;实现增加值813.99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40.6%;实现税金42.96亿元,成为县市财政收入的增长主体。80年代中期以后,又对一批县(市)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试点,在乡镇企业广泛推行股份合作制,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县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宣城地区的宁国县,也于1995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之一。
在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是从集体经济起步的。1979年,中共安徽省委为扩大就业门路、活跃城镇市场,决定大力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并推广安庆市的经验,在1980年前后,全省各城市新办了以下放回城知识青年为主体的集体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大多从事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多劳多得,是对“吃大锅饭”的传统体制下集体经济的重大改革。到1985年底,这类新办的城市集体企业达1.63万个,职工53万人,经营总额27.5亿元,不仅安排了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和闲散人员,也是活跃城市市场、发展城市经济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受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新的城市集体经济发展的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逐步展开。1980年,全省国有工商企业普遍推行经济责任制,企业功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1984年对国有企业普遍实行扩大自主权的改革,企业开始向独立经营的法人过渡;1987年以后,国有企业又普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步分离,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新的转折点;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全省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深层发展阶段,即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之逐步成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主体。各地普遍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采用股份、租赁、承包、合资、破产等形式改革国有企业,搞活了国有资产,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164.14亿元增长到1995年634.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85~1990年平均年递增8.4%,1990~1995年平均年递增9.3%,出现了如美菱、合力、扬子、铜化、古井、海螺、荣事达等大型企业集团,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位次,由16位跃升为11位;电冰箱、洗衣机、皮装、日用化工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于全国前列,轻工业进入全国前10名。由此,新华社曾发文评析,称安徽省是“轻工大省”。
在这一期间,安徽的对外开放也取得长足进展。安徽是个近海的内陆省份,1978年以前,对外经济交流很少。80年代以后,逐步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全省的对外开放逐步由单一开放向多层次、宽领域、纵深化开放转变。1985年,省经济理论界提出开放沿江和在芜湖设立开发区的建议,省委、省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于1990年正式作出“皖江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全省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对外贸易方面,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关系,从国有企业到乡镇企业,不少企业的产品已打开国际市场,有的享有很高的信誉;在引进外资方面,自1984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近20亿美元,其中1995年为7.6亿美元,是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一年;全省兴办“三资”企业累计达3400余家。国外大公司投资踊跃,日本三菱、日立,德国西门子等一批著名大企业、大财团也来皖投资,而且投资规模大,平均单项协议外资额达159万美元。旅游业是安徽对外开放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以黄山为中心大力推进对外旅游业,海外来皖旅游者由1980年的6754人天增加到1995年的12.19万人天,旅游外汇收入也由1980年的104万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4436万美元,15年间分别增长17倍和41倍。为了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国际资源,1985年以后,安徽还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技术出口,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合同完成额由1985年的69万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3180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也由1985年的198万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299万美元。为推进区域经济现代化、国际化,还有计划地兴建开发区,到1995年,全省共建省级以上开发区19个,其中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对外开放中,各类企业还注意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技术、质量、服务方面努力同国际惯例接轨,推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经济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正逐步渗透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已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基本特点是,市场机制对优化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不断增强,经济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在计划方面,各级计划部门逐步转变职能,简化和下放生产、建设、流通、分配等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计划指标,按市场发育的程度,逐步放开有关产品的计划控制,简化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在投资方面,逐步培育投资法人责任机制,开拓多方面的融资、集资渠道,按照市场需求关系分别确定投资方向;在金融方面,推进银行商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试点,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等,积极兴办资金折借市场、贴现市场、外汇交易市场、证券市场,在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流通领域,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放开购销关系,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改进工业品购销形式,改革国营合作商业,积极发展个体、私营商业,逐步建立专业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开发多层次的商品流通网络和国际市场,商业流通活跃繁荣;在劳动制度方面,国有企业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推行用工制度的改革,基本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制度,各地市县十分注意开辟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兴办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班,组织和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在分配制度方面,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推行工效排钩,劳绩结合,基本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铁饭碗,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进了工商行政管理,加强了审计、监督和法制建设,治理和整顿市场秩序,保护“公平、公正”的市场行为。这些措施的逐步完善,促进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因素在经济运行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全省经济的市场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在这一时期,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发生几次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的。1978年全省发生了特大旱灾,该年全省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仅为常年平均雨量的一半,少数地区连续9个月未下过透雨,高温40℃以上日数多达40~60天,成灾面积3169万亩,粮食减产36.5亿公斤,成灾人口2146万人,有近400万人吃水都极度困难。刚进入90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1991年华东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安徽受灾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都为建国以来之最。全省农作物成灾面积8009万亩,其中绝收2794万亩,粮食减产109亿公斤;有50多座城镇不同程度地受淹,成灾人口3977万人,其中特重灾民1285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26.9%;包括城市、农村,全省当年直接经济损失275.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3.7%,出现了较大幅度的经济负增长。3年后,即1994年全省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该年从春旱、伏旱到秋旱,持续干旱5个月,全省农作物成灾面积3800万亩,减产粮食60亿公斤,成灾人口3081万人,其中特重灾民945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21%,城乡各类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面对连续数次的严重自然灾害,在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动员,奋力抗灾,灾后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经济发展速度又有所加快。特别是1991年的特大洪涝灾害,按常规,大约需要2~3年的恢复期,但是,安徽的经济发展却打破了这个常规,在邓小平1992年春南巡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全省各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速度1992年为16.8%,1993年为21.0%,1994年为20.7%,1995年为14.3%,连年居全国各省(市)区的前列。大灾后大发展,是安徽人民值得自豪的辉煌成就而载入史册,永远激励后人以顶风傲雪、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黄山松”精神,建设我们可爱的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经济之所以能快速发展,还在于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于80年代初就组织专家从安徽实际出发,围绕邓小平提出的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翻、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研究和制订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1985~2000年)》,以此指导实际工作,加快了安徽工业化、市场化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这个战略所提出的主要目标,已提前实现。而在过去的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很少具有长远性的战略规划,对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也缺乏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接受这个经验教训,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又于1995年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科教兴省、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争取再经过10~15年的努力,实现安徽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由资源大省向加工工业大省、由人口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人民生活由小康逐步走向富裕。可以预见,安徽的经济发展将会更上一个新台阶,安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