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传统手工行业】
▲私营匠铺作坊
砻坊清光绪初年,城区北门外有裕元砻坊,雇工16人,具砻2张、石臼8张,年产大米300石。光绪二十一年(1895)后,水阳有刘升康、恒大2家砻坊,孙家埠有董永大砻坊,湾沚有豫昌砻坊,城区又先后开设广记、张恒发、章景隆、邱仁泰4家砻坊。此后,水东、双桥、夏渡等集镇亦先后有砻坊建立。民国15年(1926),城区北门章恒裕砻坊首装碾米机器,自备柴油机发电,碾制机米。民国24年(1935),城区有大小砻坊50家。解放前夕,城区仍有胡开元、孙裕和、李业隆、马广记、成志邦、大丰、陈慎记、任省记等30余家砻坊。
油坊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北乡管家渡有袁义源油坊,雇工10名,具木榨、石磙、炒锅等生产工具,加工菜油和桐油,年产180斤。此后,孙家埠、西河、水东、周王及城区均有油坊建立;至民国13年(1924),油坊已遍及城乡。抗日战争胜利后,城区北门外相继开设2家较大的油坊:益大油坊(后改为恒大油坊)与同复和油坊,主要加工成品菜油和麻油。此外,城乡集镇亦有不少小油坊加工小磨麻油等。
机坊民国2年(1913),城区东门有义记机坊,雇工7名,有腰机、梳锭、平机、小车等生产工具,从芜湖、上海购进洋纱,织成大布、柳条、爱国、斜纹等品种布匹,年产560匹。此后,湾沚及城区又有几家机坊设立,生产情况与义记机坊类同。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城相继有大小100多家机坊设立。截止建国前夕,城区、水阳、湾沚、孙家埠、杨柳铺等地共有机坊377户、从业941人;此外,还有一些江北籍人自纺棉纱织制土布(俗称老布)。
酱坊抗日战争前,城乡集镇均开设有酱坊,较大的有城区的陶怡和、同裕和酱坊(园)。战后,宣大祥、鸿泰、大成、怡和祥等酱坊(园)有一定影响。宣大祥后坊名师从双悉心研制的“宣大祥干子”,独具风味、畅销于市,日产量千余块。
茶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城区东门有杨东来茶行,雇工16人,有烘篮、炒锅等制茶设备;每年茶叶上市,即购本地鲜茶,人力烘焙加工成茶,年产成茶900石。此后,东门又有江景元、崔信成2家茶行,北门有郑信成茶行。民国初年,城内茶行(庄)渐增,至民国26年(1937)已有茶行(庄)18家(大多集中在东门)。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城又重新开设了正大、钜丰、江景元、春和、正新、复新、义昌、聚成、公益、振源、余记、裕成、大有、德和等十几家茶行(庄),仍多集中在东门街。每年农历3—8月,宁国、泾县及本县的新茶集散于此,茶行最为繁忙。
制烟店清光绪十八年(1892),城区北门外有吴蔚泰开设的黄烟店,雇工7人,有烟榨、烟刀(刨)、捆索、木槌等生产工具,从泾县、桐城购入烟叶原料,制成“香奇”、“白兰”烟丝,年产90石。此后,孙家埠、新河庄、裘公渡、周王、水东、西河、湾沚、杨柳铺、仁村湾、红杨树、双桥、寒亭等集镇及城区共开设10余家烟丝店。抗日战争胜利后,城区又重新开设了10余家黄烟店(烟丝店)。
砖瓦坊(厂)民国8年(1919),孙家埠有益元砖瓦坊,雇工6人,手工操作,木模成型,年产砖54万块、瓦70万块。同时还有水东广和、黄渡吴同盛、夏家渡同和等砖瓦坊。民国22年(1933),全县共产砖100余万块、瓦160万块。抗日战争胜利后,境内乡村建有一些小型砖瓦窑,烧制砖瓦。
纸槽唐代,境内已开始制造宣纸。明、清以后,境东南之水东、周王、榨门、溪口等地土纸生产较为发达,生产工具主要有木榨、竹帘、竹架、炕箱、水池、水缸等,以竹为原料,手工制成表芯纸(三六表)和方高纸(大纸、草纸)。民国8年(1919),全县表芯纸和方高纸的产量为16450捆。民国24年(1935),表芯纸产量为11.05万捆。至解放前夕,全县共有造纸户82个,从业410人;水东已成为宣城、宁国、广德、郎溪4个县山区所产土纸的集散地。
窑坊明代,境内已有陶瓷器具生产,所出“官瓶”典雅大方,列为贡品。清光绪年间,湾沚、寒亭、马山及洪林桥的许家嘴等地均有土陶生产。民国时期,土陶烧制时开时停,小规模生产,有缸、坛、钵、罐、壶、杯、碗等产品。
缝纫铺传统以手工缝制。民国5年(1916)开始使用缝纫机制作,可缝制中山装、西服、学生服等款式。民国26年(1937),城区共有60余家缝纫铺。建国前夕,城内尚有10余家店铺,有缝纫机90余台。
染坊民国18年(1929),县城北门外有瑞生昌染坊,聘请苏州、常州技师专染苏、常各种竹布白蓝印花。抗战后,县城有彩章、新华2家染坊,染制黑、蓝两色。
糟坊建国前夕,全县共有48家糟坊,分布在团山、沈村、水阳、狸桥、孙家埠、水东等地。所产白酒主要品种有团山的桃花团、沈村的土高梁和水阳的大麦冲等。
印刷铺民国19年(1930),城内有振宣铅字石印社和天天印刷公司。后有中新、翰墨林、袁盛祥等印刷铺(馆)以及刘祥记文具店(兼营印刷和刻字),可进行雕版木刻、石印、铅印和木刷等,有手工圆盘机、石印板等设备,主要印制信封(笺)、发票、中式帐簿及迷信用品。
此外,常年定点开业的匠铺作坊还有木匠铺、竹匠铺、铜匠铺、铁匠铺、银匠铺、石匠铺、理发铺、冶坊(铸造铁锅及犁头等农具)、糕饼坊、面坊、糖坊、炒货店、水作坊、刻字铺、棉(丝)线店、花炮店、制香店、纸扎店和裱画店等。同时,还有不少个体匠人常年流动城乡,走村串户,上门作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一些匠铺作坊创制生产出流行当地的名牌产品,如:雕宝山钉耙(创制于清代)、水东枣木梳(始制于清光绪年间)、水东表芯纸、宣大祥干子、捏酥(创制于清嘉庆初年)、文昌稻箩等。据统计,1949年底全县共有匠铺作坊371户,从业1191人;个体手工业4583户,从业8762人。1950年有匠铺作坊2307户,从业4363人,从事砻坊、磨坊、油坊、生炉坊、糖坊、糕饼坊、酱坊、孵坊、染坊、皮坊、碱厂、砖瓦窑以及制秤、棉线、铜器修理、油漆、水作、烟丝、铁器、钟表、镶牙、织袜、制鞋、卷烟、竹器、制棉、白铁、木作、纺线、圆木、香炮、石作、成衣、汽车修理、制土车、纸裱、制梳、修银饰、土纸、木业、印刷、藤(箩)器等手工制作。1951年,全县有个体手工业2168户,从业7371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私营的匠铺作坊加入各行业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或公私合营,成为集体性质的手工企业。1961年县办工业调整后,有一技之长的个体手工业者523人,或居家制艺、或摆摊设点、或流动城乡上门作业,经营木业、竹业、铁业、五金、缝纫等行业的加工、修理。“文化大革命”初期,严禁私营工业发展,个体手工业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而受到禁止。1978年后,城镇个体手工业户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开始从事加工、修理等手工业生产,户办和联户办的铁业、木业、竹业、缝纫、五金、水作、修理、粮食加工等手工企业逐步恢复和发展。1981年,全县有个体手工业75户,从业178人,营业额5.11万元。1984年后,联户及户办工业企业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猛。
▲集体手工业组织1952年3月,新丰乡组建竹器生产合作小组,从业7人;次年迁至城关,改称城关竹器生产小组,从业31人。1954年,相继有城关木业社、孙埠铁业社、双桥铁木竹社、湾沚木业社、周王考坑表芯纸社、新河庄冶坊社、溪口梅垅木业社建立,共有946人入社;当年产值33万元,盈利0.57万元。是年,全县还新建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31个,有组员431人;当年产值33.69万元,盈利1.6万元。至1956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137个(生产合作社101个、社员5087人;供销生产社1个、社员639人;生产组35个、组员365人),当年产值516.8万元、利润18.95万元。1957年,全县有生产合作社(组)118个、社员5426人,产值587.58万元、盈利22万元。1958年下半年,将13个集体企业“升级过渡”为地方国营企业,并将分布于农村集镇的99个手工生产社(组)及3393名社(组)员划归当地人民公社管理。这一期间,全县手工企业生产服务于“大办钢铁”,并有大部分生产人员被直接抽调出去炼铁,致使铁、木、竹农具以及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具产量大减,市场奇缺。1961年,将一些盲目转为国营的手工企业仍恢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将不符合转厂条件的合作工厂仍改为自负盈亏的合作社、将不宜合并的社(组)依然分开独立;据年底统计,县手工业管理局领辖的企业共有121个,人员4074人(其中:地方国营企业6个、551人,合作组织89个、2513人,社办企业22个、989人,代管单位1个、21人)。1962年,全县登记发证的手工业社(组)共计109个。1963年,县手工业管理局在总结上年中小农具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1963年手工业支农月历”,明确不同农时手工企业的生产重点,受到省手工业管理局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重视,并向全省、全国介绍和推广。1964年,全县有手工业企业128个(国营1个、合作工厂3个、合作社99个、小组25个),从业4057人。次年,全县手工企业的主要产品有家具、铁锅、雨伞、木制家具、打稻机、喷雾器等,产值478.3万元,利税47.95万元。“文化大革命”初期,手工业生产亦受到干扰和破坏。自70年代始,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集体手工业生产更新设备,实行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逐步向现代工业生产迈进。1976年,全县有手工业企业(厂、社、组)99个、从业6024人,产值1458万元,利润60.8万元。1977年,在各社镇的手工企业转为社队企业(1984年改称乡镇企业)。1984年,原属县手工业管理局的集体企业,改由县二轻工业局管理。
【现代工业行业】
▲化学工业1958年6月兴建县化肥厂。1971年,县农资公司创办磷肥厂(1974年划归县工业局管理),生产普通过磷酸钙。1970年,建立新河化工原料厂,生产轻质碳酸钙。1973年,兴建县硫酸厂。1980年,县化肥厂建立宣化综合厂,生产化肥包装用塑料编织袋。1987年,全县有化学工业企业8个(国营2个、集体6个),工业总产值1624万元(不含村办、联户办及户办企业数和产值,以下各行业同)。
▲机械工业1960年建立县农业机械厂,开始生产打稻机、齿轮泵、榨油机、旋耕机等产品。1965年,在原县小五金厂基础上改建县手工业联社机具厂(1971、1977年相继改称县纺织电机厂和纺织机械厂),生产电动机、纺织机械、民用小五金制品、工模具等产品。1970年,在县农具厂(木业)和工农铁器厂基础上,建立县农机修造厂,生产脱粒机、饲料粉碎机、农具以及农机修配等(1978年改建为县缝纫机台板厂)。1984年10月县机械制造厂主要生产木工多用机床、凿眼机、卧式高速带锯床、农用三轮车车箱等产品。同年,在原县农机厂机械修理部基础上,建立县通用机械厂,生产四档变速箱、齿轮、四档大轴、大链轮、减震筒等产品。1987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19个(国营1个、集体18个),总产值557万元。
▲纺织业1958年6月,创建县纺织厂,生产棉纱、棉布等产品。1970年,在原县针棉织社的基础上,建立县针棉织厂,生产色织布。1982年后,县被单厂主要生产印花床单和无跟袜。1987年,全县有纺织企业13个(国营3个、集体10个),总产值4102万元。
▲食品制造业1956年,兴建县食品厂和县腌制厂。1958年建立县肉厂。1970年建县糖厂。1980年县糖厂并入县食品厂。次年,原食品厂和糖厂分别改为县食品一厂、二厂。1984年,食品二厂并入县制药厂,食品一厂仍称县食品厂。至1987年,全县共有食品制造加工企业89个(国营14个、集体75个),总产值5561万元。产品主要有各式糕点、糖果、各种豆制品、调味品、罐头以及肉、禽、蛋、米、面粉、食用油、水果、蔬菜等加工,并有部分产品出口创汇。
▲饮料制造业1951年10月建立国营水阳、孙埠2个酒厂。1954年,水阳酒厂创造固体酒糟二次发酵法,每50公斤糟多产酒(按46度计算)1.5—2.5公斤、多的达到5公斤;并且试验成功用细糠、糠饼、稗子等酿酒2.13万公斤,折合节约主粮6.25万公斤。1957年1月,孙埠酒厂并入水阳酒厂。1958年建县茶厂,以毛茶为原料进行加工精制。1962年10月,水阳酒厂迁至城关,改为县酒厂。80年代,一些乡镇办起黄酒厂、酒厂、饮料厂,生产黄酒、白酒、汽酒、汽水、矿泉水等。1987年,全县有饮料制造企业9个(国营6个、集体3个),总产值3548万元。
▲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品业1956年,建立县水泥厂。1958年建立县砖瓦厂。1971年在水东重建县水泥厂。1980年在周王建立县耐火材料厂。1985年,县磷肥厂改建为县轻质建筑材料厂,生产膨胀珍珠岩等产品。1987年,全县有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品企业73个(国营6个、集体67个),总产值2388万元;主要产品有水泥、砖瓦、膨胀珍珠岩、水泥预制件、石灰、玻璃制品、陶瓷、油毡、釉面砖、耐火材料、磨具磨料等。
▲造纸及纸制品业1958年4月,兴建宣城造纸厂。1979年建立县纸品厂,加工制作不同规格、式样的纸箱、纸盒、纸袋、信封等产品。1985年,县造纸厂在原知青综合厂的基础上建立卫生纸厂。1987年,全县共有造纸及纸制品企业11个(国营1个、集体10个),总产值989万元。主要产品有打字纸、有光纸、火柴纸、凸板纸、书写纸、瓦楞纸、表芯纸、宣纸等。
▲印刷业1952年,县印刷厂建立,承接铅字印刷业务。1978年后,一些乡镇亦建立印刷厂。1987年,全县印刷企业8个(国营1个、集体7个),总产值182万元;可进行图案设计、照像制版以及书刊杂志、图表印刷和彩色印刷。
▲医药工业1958年建立县制药厂。1987年,全县有医药工业企业3个(国营2个、集体1个),总产值1261万元。
▲金属制品业1955年,县供销社将水阳制锅生产合作社改建为水阳锅厂,生产生活用铁锅及铁制小农具。1958年,溪口公社建立溪口锅厂。1972年,溪口锅厂并入水阳锅厂。1978年,在县五金社和创业五金社的基础上建立县创业五金厂(1985年改称县五金厂),生产粗铝制品、匠作工具、折(躺)椅交链等产品。1987年,全县有金属制品企业24个(国营2个、集体22个),总产值380万元。
▲塑料制品业1970年,县塑料厂建成投产。1972年,建立县胶木电器厂;1978年改为县纺织胶木配件厂,开始生产纺织塑料工业配件;1981年改为县纺织塑料器材厂。1987年,全县有塑料制品企业12个(均为集体),总产值446万元;主要产品有薄膜、农用地膜、包装塑料、塑料桶、软管、日用塑料制品、1332型细纱防叠槽筒、投梭结、锭带盘等300余种。
▲家具制造业1978年6月,在原杨柳农机修配厂的基础上建立杨柳家具厂,以生产家具为主。1980年,建立县家具厂。1987年,全县有家具制造企业8个(国营1个、集体7个),总产值347万元;主要产品有各式木制、钢制家具。
▲缝纫业1958年,在县红星服装社的基础上建立宣城服装厂。1984年,城关镇兴建羽绒厂。1987年,全县有缝纫企业7个(均为集体),总产值391万元;主要产品有各式服装、羽绒服(被、枕)等。
▲皮革制品业1958年,将县曙光制鞋社改建为县制鞋厂;次年与城关皮革社、利群制鞋社合并为县皮革制鞋厂;1967年仍改称县制鞋厂。1978年,改孙埠制鞋社为孙埠制鞋厂。1987年,全县有皮革制品企业6个(均为集体),产值166万元;主要产品有各式皮鞋和布鞋等。
【电力生产及供应业】民国年间电力生产及供应开始起步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基本停顿。建国后,50年代建立国营火力发电厂、60年代接通华东电网。截止1985年底,全县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2×20000千伏安;35千伏供电所9个、主变总容量303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110公里(电业产权);10千伏出线38条、866公里(支线略,且不包括军天湖农场和周王煤矿内部10千伏线路),其中电业产权256公里、代管线路579公里、其余为用户产权;配电变压器903台、98344千伏安(其中工业10千伏配变219台、29030千伏安);用户35千伏变电所1个及35千伏直变用电单位7个,拥有降压变压器容量12120千伏安;全县总装机容量77133千瓦。各乡镇均常年供电,98%的村和97%的户通电用电。
▲火力发电民国12年(1923)冬,城厢耀宣电灯公司在城关创立,有60马力柴油机、40千瓦发电机各1台;次年7月正式发电,有高低压线路8.2公里、木电杆210根,每晚定时送电。民国14年(1925),湾沚建立沚津电灯股份公司,有55马力锅驼机、40千瓦发电机、40KVA变压器各1台,高低压线路3公里、电杆164根。民国18年(1929),永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发电,有60马力锅驼机及50千瓦发电机各1台,交流单相220伏。民国23年(1934),省立八中建立自备电厂,有12马力柴油机和7千瓦直流发电机各1台、电压110伏,供应学校照明等用电。此外,水东(大王村)煤矿亦曾一度建立自备电厂,有柴油机、锅驼机、发电机等设备,发电容量71千瓦。以上发电机构,除永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水东(大王村)煤矿自备电厂于民国21年(1932)和民国23年(1934)先后停办外,其余均于民国26年(1937)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直至宣城解放,境内先后有2个单位自备发电:民国35年(1946),宣城天主教总堂以16马力锅驼机及7.5千瓦发电机(交流单相110伏)发电自用;民国37年(1948),周王煤矿装备60马力柴油机及24千瓦发电机发电自用。1950年秋,县工商联合会倡导筹股集资兴建私营光明电厂,从周王煤矿购得发电设备,次年5月1日正式发电。此后,电厂不断增添设备,扩大生产能力。1954年起,电厂公私合营。1957年,公私合营光明电厂有低压线路近7公里,用灯户和动力户970余。1958年,有3台原动机252马力、4台发电机总容量135千瓦,职工17人。据统计,1951—1958年总发电量为63.6万千瓦时,总产值39.6万元,利润11.3万元。1958年6月,以公私合营光明电厂为基础,在县城北郊兴建“地方国营宣城县电厂”,投资125万元,安装2000千瓦蒸汽发电机组1台;次年3月10日正式投产发电并首次送电成功。此后,电厂以6千伏、35千伏电压级分别向城区(包括工业区)、周王煤矿、向阳磨盘山电站(抗旱专线)送电。1965年3月,因接通芜宣35千伏输电线路,华东电网向本县供电,以及存在着设备老化、燃煤短缺等不利因素,县电厂遂于3月18日正式停止发电。据统计,1959—1965年,县电厂共发电2137.9万千瓦时,最高负荷达840千瓦(1960年)。
▲输配电线路6—10—35千伏线路:1959年,县电厂首次架通一条6千伏线路,向城区十字街和北门工业区送电,线路长6公里,木杆架设。1960年6月,架设县电厂至周王煤矿35千伏线路送电,线路长26公里(1964年夏因煤矿停产而全部拆除)。1961年,架设县电厂至向阳磨盘山电站线路,沿途挂杨家嘴和水口2个电站,线路全长17公里,为抗旱专线(可抽水灌溉4万亩农田)。1964—1966年,共架通农村6—10千伏配电线路10余条。据统计,1985年全县共有6—10千伏输配电线路240条(包括农村代管的10千伏线路),总长865.6公里,均为水泥瓷横担架设。
芜宣35千伏线路:为接通华东电网,1964年5月开始兴建芜宣35千伏线路(首端在芜湖县万春圩),途经九十里殿、裘公渡、东门渡、仁村湾,至线路末端城关变电所,全长55公里。次年3月22日全线正式送电。1966年底,芜宣35千伏线末端延伸14公里至上海军天湖农场下弯35千伏变电所。1970年,芜宣线首端延伸12公里接至芜湖市弋江110千伏变电所,为宣城县专线。至此,芜宣35千伏线全长81公里(后有27公里线路划归芜湖县管理)。1985年,境内共有35千伏线路9条,总长110公里(不包括各用户线路)。
陈宣110千伏线路:1971年开始兴建泾县陈村水电站至宣城县的110千伏输变电线路,线路全程78.2公里,投资220万元;线路杆塔为轻型圆钢拉线塔,计292基;线路全部采用钢芯铝导线(LGJ—185平方毫米)。1973年6月21日全线建成通电。本县供电部门负责线路运行维护。1978年9月至1985年,此线路移交芜湖供电局管理及运行检修。1985年底仍交给宣城管理。
▲35千伏供电所在建设芜宣35千伏线的同时,开始兴建35千伏变电所。1964年5月,首建九十里殿变电所(1972年9月1日该变电所划归芜湖县),此后陆续建成城关、仁村湾、孙埠、狸桥、杨柳、水阳、丁店等变(供)电所。1983年11月,35千伏变电所均改为供电所。
1985年全县各供电所输配电情况一览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