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水产资源】
▲资源概要
水面资源境内江河湖泊水面辽阔,内圩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水面资源丰富。据1982年全县水产资源调查,境内水面总面积为53973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2%。其中:江河水面90980亩,占总水面的16.9%;湖泊水面264000亩,占总水面的48.9%;内圩沟塘水面98544亩,占总水面的18.2%;山丘塘坝水面78300亩,占总水面的14.5%;水库水面7900亩,占总水面的1.5%。在总水面中可养鱼水面119939.7亩,占总水面的22.2%。其中:内圩沟塘87615亩,占可养鱼水面的73%;山丘塘坝244247亩,占可养鱼水面的20.4%;水库7900亩,占可养鱼水面的6.6%。全县水田中,可进行稻田养鱼的有181300亩。
水产品资源境内的江河、湖泊均与长江相通;沿岸线迂回曲折,水深流缓,滩涂、沟汊众多,淤泥厚、水质肥,天然饵料丰富;适宜温水性鱼类洄游、栖息、越冬、生长、繁殖以及多种水生生物的生存。据1981年春调查,境内所产鱼类约有62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青、草、鲢、鳙、鳊、鲂、鲴、鲶、鲌、鳡、鳜、乌鳢、刀鲚、鳗鲡、黄鳝、银鱼等。本县鱼类区系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一是来自长江的洄游性鱼类,如青、草、鲢、鳙、刀鲚、鳗鲡、河鲀等;二是江湖定居性鱼类,如鲤、鲫、鲌、鳜、乌鳢、黄、银鱼、短颌鲚、鲶等;三是山溪鱼类,如月鳢等。
浮游动物约有39种,平均每升水体中含湿重3.0345克,主要种类有晶囊轮虫、叶轮虫、秀体蚤、象鼻蚤、单眼蚤、裸腹蚤等。浮游植物约有53种,平均每升水体含湿重0.68025克,主要种类有兰藻、甲藻、金藻、团藻等。高等水生植物约有38种,年产约14万吨,主要种类有菱、芡实、莲、茭瓜、芦苇、席草、蒲草、苫草、聚草等。水生底栖软体动物约有22种,平均每平方米含湿重151.56克,主要种类有螺、蚌、蛤、蚬等。
▲资源变动
变向建国后鱼类资源总的变化趋势为:50年代发展较快,产量逐年提高;60年代发展缓慢,产量不稳;70年代的渔获产量下降。进入80年代,入境的洄游性鱼类种群数量减少,天然之青、草、鲢、鳙、鳗鲡、刀鲚等均不多见;天然水域的大型定居性鱼类——鲤、鲌、乌鳢、鲶、鳜等的数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个体小、性成熟早的小型鱼类——鳑鮍、毛刀、鲦、泥鳅、鲫鱼、银鱼等,使天然鱼类资源的规格降低,渔获物中小鱼、小虾等低质水产品约占70%,规格较大的经济鱼类约占30%左右。此外,鱼产品天然捕获量的变化与当年的水情有关,一般表现为水大则渔获产量较高。据统计,全县水产品天然捕捞量1980年为900吨、1984年为775吨、1986年为900吨、1987年增至1500吨。
变因水土流失严重,河(湖)床升高,鱼类的栖息和越冬场所逐渐缩小,大型鱼类难以藏身。据测算,建国后至1982年,南漪湖水域输沙总量为330万立方米,湖床平均升高0.7—1米;水阳江输沙总量942万立方米,河床普遍升高1—1.5米。
围湖造田,缩小了水生生物的生活范围,使草食性鱼类的食场和部分定居性鱼类的产卵场受到破坏。据统计,1955—1987年,南漪湖沿岸共围湖造田42000余亩。
水质污染严重,水域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据1980年底调查,油榨沟以上水阳江沿岸7家厂矿当年向水阳江排放有毒污水共达373万吨。1981年3月15日,县造纸厂下游20公里河段死鱼成片,当天就捞上死鱼0.75万公斤。据统计,1986—1987年,境内水阳江沿岸企业每年排入水阳江的工业废水仍达400万吨左右。
采用有害的渔具鱼法酷渔滥捕,鱼类种群密度和个体大小间的自然平衡受到破坏。
长江鱼类资源衰退,使江湖洄游性鱼类减少。
▲资源保护建国前,每年8—12月份,水阳江沿岸渔民在庙埠、油榨、武村、新河、水阳、养贤6段水域实行禁捕,最长水域3里。禁捕的同时,将枝叶茂盛的柳树投置水中,以供长江洄游性鱼类繁衍栖息。建国后亦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水产资源,在水阳江水域实行的禁捕期方法一直沿至1978年。1958年,芜湖专区南漪湖水产养殖场在所辖水域内,划分捕捞水域、亲鱼产孵期的禁捕水域并确定全湖生产禁捕期和开捕期。1973年4月至9月,芜湖地区南漪湖水产资源调查小组,对湖内水产资源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措施。1974年后,开始引进蟹苗在南漪湖等水域进行人工放流,以促进河蟹资源的增殖。1978年,本县与郎溪县共同成立南漪湖湖泊管理委员会,制订出管理办法如下:(1)在沿湖社队聘请湖管员,划定区域由专人管理,定期召开湖管工作会议;(2)取缔有害渔具渔法;(3)亲鱼繁殖季节确定禁捕区、禁捕期(一般为5—7月);(4)发放捕捞证,征收管理费;(5)继续进行蟹苗的人工放流。1980年,转发省、地有关保护水产资源的布告和通知,并发出保护河蚌及河蟹资源的紧急通知,以加强对水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同年,《宣城县关于渔业生产现状和十年规划的报告》做出了南漪湖及水阳江水产资源保护和增殖的具体措施:(1)在南漪湖确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逐步淘汰有害的渔具渔法;(2)清除各类河障,尽快疏通水阳江河道;(3)严禁围湖造田,确保沿湖鱼类的繁殖场所;(4)采用网片围湖养鱼,为过渡到人工放养打下基础;(5)继续进行蟹苗人工放流;(6)加强渔政管理,建立渔政机构,对专、副业渔民发放渔业生产许可证,实行持证生产。1986年后,确定每年4月1日—7月20日为禁渔期;开捕后,县水产部门亦经常进行检查,严格控制捕捞强度,要求渔民捕大留小、保护幼鱼,严禁幼鱼幼蟹上市销售,违者没收处罚。1986年9月,县水产局转发了省水产局关于《关于加强河蚌资源管理的紧急通知》,严禁滥捕河蚌、防止外地入境者高价收购河蚌,以保护河蚌资源。同年,县人民政府批转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水阳江严重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的报告》,要求有关单位治理污染、保护水质。1987年,县人民政府又相继发布《关于南漪湖银鱼生产和收购的通知》、《关于加强渔政管理、取缔电捕鱼器的通知》,加强资源管理。
【水产养殖】
▲苗种生产建国后始有鱼苗、鱼种的繁育生产,主要有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鲴等鱼类。
鱼苗生产,1966年后进行家鱼鱼苗人工繁殖的有县水产良种繁殖场,其它鱼苗场则主要繁殖鲤、鲫鱼苗。1986年,全县人工繁殖鱼苗25659万尾,其中,县水产良种繁殖场繁殖23451万尾、雁翅乡水产养殖场繁殖508万尾、其他鱼苗场繁殖鲤、鲫鱼苗1700万尾。1987年,全县人工繁殖鱼苗25000万尾,其中:县水产良种繁殖场繁殖18497万尾、雁翅乡水产养殖场繁殖4003万尾、其他鱼苗场繁殖鲤鱼苗2500万尾。
鱼种生产,1987年全县共有国营、集体、个体苗种场(水产养殖场)120个,计有鱼苗塘596口、838.6亩,大片塘129口、703亩;全县年下塘鱼苗约18000万尾,可育成夏花5400万尾,其中约有2500万尾作为当年成鱼养殖的投放鱼种,其余可培育大规格鱼种1700万尾。随着珍珠生产的发展,寄生鱼(鳙鱼)鱼种的需求量较大,全县每年缺口在1500万尾左右,而其他鱼种的需求量则有所下降,故养殖场一般以本县之草鱼及团头鲂苗种与湖州市、江陵县等水产养殖场调节的方法,调入鳙鱼苗种。据统计,境内12万亩水面每年约需投放鱼种4500万尾,其中本县可提供夏花鱼种2500万尾、自育大规格鱼种1700万尾,尚缺鱼种300万尾,需从江、浙一带购进。
国营苗种场生产1952年7—8月,国营水阳鱼种推销站曾调入鱼种300万尾暂养获利。1952—1958年,国营水阳水产养殖场先后设立4个鱼种组,进行鱼种的培育生产。从1956年开始,每年均从长江张捕天然鱼苗3000万尾,除出卖一部分外,大部分留在场内培育。1964年,茶亭鱼种组开始培育鲢、鳙亲鱼种;1966年人工催产白鲢亲鱼种获得成功,产苗7000尾;1967年引进江西兴国红鲤亲鱼种,经过精心培育,自产成功,获苗580万尾;1968年,茶亭鱼种组改为“茶亭家鱼人工繁殖组”,当年催产鲢、鳙获苗300万尾;1971年催产草鱼获苗12万尾;1978年及1983年2次催产细鳞斜颌鲴成功,获苗3万尾;1978年催产青鱼2组成功,获苗20万尾。1979—1985年,茶亭人繁组又相继建成小型椭圆形产卵池1个、双环产卵池及圆形产卵池各1个(直径均为8米),改大挖深亲鱼池11口,并增加和调整亲鱼种的结构,强化培育措施,使苗种产量大增。据统计,1952—1985年国营水阳水产养殖场共生产鱼苗47967.3万尾、鱼种6907.35万尾。1986年,催产青、草、鲢、鳙、鳊亲鱼种共610组,获苗23450万尾。
1986年,县水产良种繁殖场在河东鱼种组设立“河东第二人繁组”,建成孵化室、产卵池和双环孵化池(直径为8米)等设施。年底,已培育各类亲鱼种83组(其中:鲢20组、鳙30组、鳊20组、草10组、青3组)。1987年投入生产。
集体个体生产1963年,在国营苗种生产供不应求的前提下,经县有关部门批准,裘公、雁翅、朱桥、双桥4个公社分别建立了社办鱼苗场,投入生产后使全县苗种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和。1969年,全县共有集体鱼苗(种)场20个,共采购毛籽4366万尾,育成鱼种1122.2万尾。1974年,全县有社办苗种场23个,有鱼种池331个、416亩,成鱼塘50个、1448亩;全年共在长江张捕天然鱼苗7788.6万尾,人工繁殖鱼苗2202.5万尾,自繁鱼苗450万尾,育成鱼种1860.8万尾。六、七十年代,为了扶持集体苗种生产,县逐年向社队集体苗种场(养殖场)下拨生产物资及计划指标,主要有木材、毛竹、桐油、钢材等;据统计,1968—1975年共下达木材指标201立方米、毛竹指标3560根、桐油指标14450公斤。1979年后,成鱼养殖发展迅速,苗种需求量大增,个体苗种生产崛起,集体苗种生产稳定发展。为了加强对各类苗种场的管理,县有关部门制定了《宣城县鱼苗场管理细则(试行)》。对鱼苗场的经营方针、技术要求、生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均做出了具体规定。1985年全县有集体、个体苗种场120个(乡办12个、村及联户办47个、户办61个),共有水面19186亩;全年人工孵化鱼苗共1000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2375万尾。1986年后,由于鱼苗滞销、生产水平不高等原因,集体和个体苗种场有所减少,至1987年底尚有80余个,个体苗种场多数消失。
1978—1987年全县苗种生产及投放情况统计

▲成鱼养殖
建国前,境内已有成鱼人工养殖,数量少,生产方式落后。民国8年(1919),本县自沿江一带采购鱼种七、八十万尾,投放8000亩塘堰,任其自长,二、三年后方能起捕。此外,一些富裕农户也在自家塘口投放鱼种,养殖少量成鱼。
建国后,成鱼养殖得以大规模、科学化发展。1950年,全县共投放1.5寸鱼种1200万尾。1952年底,国营水阳水产养殖场联营养殖成鱼,共投放大规格鱼种30万尾。次年,联营养鱼发展到1.5万亩水面。据统计,1953—1957年每年起捕成鱼15—25万公斤。同时,圩区其他公社也进行小面积放养试验,逐步扩大规模,鱼种投放量及成鱼产量不断增加。“3年困难”时期,全县成鱼养殖下降。1963年后,县委在金宝圩成立养鱼领导机构,大力发展成鱼养殖。1965年,全县共投放1.5寸鱼种2500万尾。随着家鱼鱼苗人工繁殖成功,逐步形成从繁殖鱼苗、培育鱼种、到养殖成鱼的生产系列。“文化大革命”初期,出现只捕不养、鱼种投放量下降及成鱼产量不高的局面。1975年后,成鱼养殖渐有回升。1975—1977年全县共投放1.5—2寸鱼种7050万尾。1979年,国家提高了水产品的收购价格,县水产局提出“大放大养”的养鱼方针,并制订了具体的规划和措施,使全县在4个月内便投放鱼种2000万尾。1980年提出“国家集体一齐上,大小水面一起养”的政策,全县先后出现15种因地制宜的养鱼组织形式,推行3种联系产量责任制,推动了全县养鱼生产的发展。同时帮助专业渔民建设养鱼基地1000亩(南渔公社800亩、朱桥公社合光渔业大队200亩),促使专业渔民走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道路。全县还建设国营及社队集体精养与半精养成鱼养殖基地11370亩。1981年,全县有家庭养鱼户和养鱼专业户4410个、水面3600亩。1982年,县组成“渔业三定”(即确定水面使用权属、确定承包基数、确定承包年限)工作队、分赴11个重点产鱼公社、95个大队,经过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对水面进行摸底登记等过程,在全县落实水面使用权,制定渔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渔业生产责任制,签订承包合同,发放水面使用证。至年底,全县共落实水面权84990亩,其中:户养4650户、3800亩,联户养43600亩,队养19790亩,联队养12000亩,社养5800亩。同年,在省水产局的支持下,本县有25个生产单位与省水产养殖公司签订联营养鱼合同,投资13.1万元,联养水面19004亩,投放4寸以上大规格鱼种180万尾。当年,全县放养水面10万亩,投放鱼种2650万尾,养殖成鱼产量145万公斤。1983年后,养殖队伍不断扩大,科学养殖水平提高,养殖类型增加。1984年,全县有家庭养鱼户和养鱼专业户27000个、养殖水面8800亩。1985年,国家取消水产品派购任务,价格全面放开,极大刺激了养鱼业的发展,不仅全县可养水面全部放养,而且改造低洼田养鱼、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稻田养鱼以及水产特种养殖等均得到很大发展。养殖品种结构逐渐调整,吃食性鱼类(鲤鱼、草鱼、鳊鱼、青鱼等)的投放比例占总投放量的30%以上;养殖方式由粗养转向半精养和精养。是年,全县可养水面120000亩,投放鱼种4500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约2500万尾),其中喂养水面6000亩(精养水面为3500亩);全年养殖成鱼产量超过300万公斤,平均养殖单产约22公斤,并出现大面积亩产200公斤的高产典型。是年,全县有家庭养鱼户和养鱼专业户31600个,养殖水面22450亩。1986年,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收水面闲置费的暂行规定》,以调动各方面充分利用水面资源进行水产养殖,促进水产生产的发展。1986—1987年,全县成鱼产量连续2年突破500万公斤,其中养殖成鱼产量均超过400万公斤。1987年,本县进入全国重点产鱼县行列;朱桥乡、雁翅乡和水阳镇的成鱼养殖产量均超过50万公斤,进入全省百万斤乡行列,受到省水产局的奖励。其中,朱桥乡1.2万亩水面水产品产量达60万公斤,平均亩产50公斤,渔业产值260万元(含养珍珠收入),居全县之首。
建国以来,境内成鱼养殖的主要种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等。
沟渠养鱼境北圩区沟渠纵横、水深草茂,养鱼历史久远。1964年,国营水阳水产养殖场先后投资32万元,购回鱼种1200万尾投放到金宝圩和养贤圩;1965年、1966年先后起捕成鱼约50万公斤。1973年,县革命委员会组建金宝圩养鱼指挥部,发展圩区的成鱼养殖。1986年,县人民政府再次成立金宝圩养鱼指挥部。次年,全县沟渠水面51354亩已全部养鱼,平均亩产成鱼25.6公斤。
池塘养鱼50年代,全县池塘养鱼面积2万余亩,水面利用率为41%。60年代初超过70%。之后直至70年代,池塘养鱼的利用率一般均在60%左右。1979年后,广大农民纷纷利用房前屋后的池塘、或人工开挖的鱼塘养殖成鱼。1985年,全县池塘养鱼面积58000余亩,水面利用率在95%以上。并由单一品种放养发展到多品种、多规格混养,成鱼产量大幅度提高。是年,全县池塘成鱼产量达145.9万公斤,其中朱桥乡合光村渔场88.9亩鱼塘、平均亩产125公斤。1986年,全县池塘成鱼产量215.6万公斤。1987年,全县池塘养鱼面积58746亩,总产333.2万公斤。
水库养鱼水库养殖成鱼始于建国后。1955年,孙埠百亩塘水库曾放养成鱼315亩。1981年,向阳公社的西百亩塘水库在180亩水面投放鱼种51000尾,次年冬捕获成鱼7700公斤,平均亩产42.8公斤。七、八十年代,红旗水库与郎溪县联营养鱼;1985年后又租赁给当地农民养鱼。1987年,全县水库养鱼面积2702亩,成鱼总产5.6万公斤。
稻田养鱼始于1984年,县水产局在4个乡指导稻田养鱼试点示范户41户,计237亩。同时,在全县推广稻田养鱼1655亩,其中养殖成鱼1532亩、培育鱼种123亩。当年共收获成鱼46726公斤、鱼种55.62万尾、稻谷537825公斤,平均亩产成鱼30.5公斤、鱼种450尾、稻谷325公斤。1985年,全县稻田养鱼11800亩,当年收获成鱼14.3万公斤。1986年,全县稻田养鱼5000亩;1987年又减少为2000亩。
网箱养鱼1985年11月,县水产局在南渔乡黄龙村进行网箱养鱼试点,但产量不高,平均每箱仅获成鱼875公斤,亏损严重。1986年,朱桥乡合光村在成鱼塘中用网箱套养罗非鱼获较好效果:投放越冬罗非鱼鱼种4141尾、共39.6公斤;11月上旬出箱,共捕获成鱼3737尾、计638.6公斤,增肉倍数为16.2,平均每平方米净产3.33公斤、折合亩产2219.7公斤。
▲特种养殖
人工养蟹1974年首次从上海市崇明县引进蟹苗100.5公斤,分别投放朱桥公社合光大队、国营水阳水产养殖场及南漪湖水域。次年,全县河蟹产量6万公斤、比上年增产33.3%。1975年,又在20余个公社投放蟹苗78公斤。1978年,继续从上海市崇明县引进蟹苗600公斤,投放南漪湖及圩区水域,生长良好。1980年、1981年又分别投放蟹苗800公斤和1157.5公斤,其中1981年投放南漪湖934公斤。1982年成蟹丰收,全县总产20万公斤;加工出口2.7万公斤,销售国内市场8.5万公斤。南漪湖产出只重0.6公斤的大蟹。此后,每年均从外地收购长江幼蟹投放境内水域,以增殖河蟹资源、发展河蟹生产。1986年,县政府拨出5万元专款用以购买蟹苗及幼蟹,投放金宝圩水域。同年冬,投资70万元建水阳蟹苗厂,人工繁育蟹苗,年生产能力为繁殖蟹苗150—250公斤。1987年,水阳蟹苗厂正式投产,共繁育蟹苗2.7公斤。
河蚌育珠1971年,国营水阳水产养殖场茶亭鱼种组开发人工河蚌育珠获得成功;1973年转入东风圩分场吊养。1975年,国营水阳水产养殖场组建河蚌育珠组,并正式投入生产,当年即获珍珠5.7715公斤。此后,一些圩区社队亦开始吊养三角帆手术蚌,进行人工育珠,但规模不大,珍珠年产量一般均不超过百斤。1978年,人工繁殖河蚌(三角帆蚌)获得成功。1982年,东风圩分场繁殖幼蚌2万只;次年又繁殖5万只。1986年5月,东风圩分场进行皱纹蚌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至年底已有幼蚌出售获利,分场亦开始进行皱纹蚌人工育珠生产。1986年,全县共繁殖幼蚌200万只,吊养手术蚌50万只、暂养蚌90万只,生产珍珠1540公斤。1987年,繁殖幼蚌300万只,吊养手术蚌250万只、暂养蚌140万只,生产珍珠2500公斤。1983—1987年全县累计生产珍珠5065公斤。
建国后全县历年养殖水面利用情况统计


【捕捞】
▲渔民境内水产资源丰富,自古即有以渔为生者。民国初,又有来自湖北、江苏、山东以及本省江北等地的渔民迁徙南漪湖区捕鱼为生。据民国8年(1919)调查统计,全县有专业渔民560人、兼渔农民1731人。南漪湖区的渔民,以籍贯自行结成行帮组织“十三帮”。即:湖北籍的天门帮、沔阳帮、汉川帮、武昌帮、大冶帮、黄岗帮、广济帮、黄梅帮,江苏籍的泰州帮、扬州帮,山东籍的南洋帮,皖籍的宿松帮、金斗帮;每帮各自公推有帮头。除帮以外,尚有“二十四姓”渔民,即:许、魏、孙(今分布汪圩)、叶(叶家湾)、沈(沈村)、胡(胡村)、岳(岳村)、裴(裴村)、昝(昝村)、朱(朱村)、王(王村)、贡(贡村)、唐(唐下)、章(章村)、祝(祝村)、郑(郑村)、柯(柯村)、刘(刘村)、计(计家嘴)、杨(杨村)、鲁(鲁村)、徐(夹河口)、陈(唐家头)、施(夹河口)。“十三帮”后来演变为湖区定居的专业渔民,“二十四姓”则成为沿湖的兼业渔民(以农为主、以渔为副)。
建国后,南漪湖区于1950年春成立湖中乡。同年秋冬之际,湖区进行水面改革,建立4个渔民协会;新河、油榨、双桥也分别成立渔(船)民协会。1952年,湖中乡改称湖泊乡。1956年,南漪湖区的渔民协会转为金山、和平、新联(武村湾)3个高级社。1958年11月,芜湖专区南漪湖养殖场成立后,湖区3个高级社并入,成为3个生产作业区。1961年4月,芜专南漪湖养殖场撤销,本县湖区归属宣城县南漪湖养殖场,下辖新河、金山、武村、黄龙4个生产作业区。1964年,县南漪湖养殖场撤销,分别成立国营宣城县水阳水产养殖场和南漪湖生产合作社(社址马山埠),原4个生产作业区改为4个渔业生产大队。1972年,成立南湖渔业人民公社,下辖武村、黄龙、金山、水阳、新河5个渔业生产大队。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置,成立南渔乡人民政府(乡址黄家墩),原渔业生产大队改为5个行政村。1987年,全县有1个渔业乡,渔业人口3239人。
分布1983年后,全县专业渔民主要集中在南渔乡,以及朱桥乡的合光渔业行政村、双桥乡的双桥渔业行政村。
定居建国前,渔民无条件上岸定居,多在水面飘泊,生活凄苦。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资助下,很多渔民建造新房,上岸定居。1969年,国家无偿投资10.7万元,在汪联河畔的北山建房136间、2992平方米,使76户渔民从油榨马湾喜迁渔民新村。1973年,南渔公社在公社所在地办起中心小学1所、医院1座,同时还建立4所大队小学。1975年又开办了南渔中学。公社电影放映队常年下渔村巡回放映,丰富渔民的文化生活。据统计,1967—1981年,国家共向渔民提供无偿连改经费和定居经费63万元,并下拨计划木材、钢材等物资帮助渔民建房造具。至1985年,全县已有90%的渔户上岸定居。
▲渔船民国8年(1919),全县非专业渔民共有小划船200余只。
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渔船仍为非机动木船。1973年,南渔公社始有2艘机动木船下湖捕鱼;合光和金山渔业大队亦各购一艘机动木船,鱼汛季节用以捕鱼。80年代,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大量机动船进入渔村。1987年,全县有渔船760艘,计4544马力、6837吨位;其中:木质和水泥机动船370艘、4544马力、6382吨位,非机动木船390艘、455吨位。
▲渔具、渔法境内渔业生产既有来自数省的专业渔民、又有河湖沿岸的兼渔农民参与,捕捞工具繁杂、渔法各异,各帮系均有自己习惯常用的渔具渔法。如:滑钩(挂钩)是天门帮、宿松帮、黄梅帮使用的渔具,捕获产量高、个体大(为现在提倡使用的渔具);大扒网是黄岗帮的捕捞工具(因其捕获个体小、伤及幼鱼,为现在所取缔的有害渔具);竹箔(迷魂阵)为金斗帮习惯使用;大罾、虾拖、鱼鹰和鵰网等主要为泰州帮使用;鸭枪、黄鳝笼等主要为扬州帮使用;丝网、大卡、小卡、小钩等为武昌帮和大冶帮惯用的渔具;夹罱为南洋帮熟练使用。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诸多传统渔具,或袭用、或改良、或淘汰,70年代后使用的渔具主要有网类、钩类、笼类等40余种;渔民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点的区别,分别不同季节、不同渔场使用。
【管理】
▲管理机构民国时期,县政府有建设科,司及渔牧。此外,民国初本县有行业组织出现。民国元年(1912),宣城县政府成立“南湖渔业工会”;民国34年(1945)成立“渔工会”;次年,“渔工会”改称“宣城县南湖理事会”。
建国初直至60年代,水产事业归属县农林机构统一管理,其沿革情况详见本志第四章农业所载。1961年11月,成立县水产局,管理全县水产品的养殖和供应等工作。
建国后全县历年成鱼产量统计表


次年6月,县水产局撤销,改在县农林局内设立畜牧水产股。“文化大革命”初期,水产仍归县农林机构领导。1969年1月,县农业管理服务站下设水产畜牧站。至1971年,县农林局下设县水产管理站。1979年9月,水产事业从农林机构中划出,成立县水产局。1984年4月,县水产局下设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配编7人,负责全县水产科技的推广普及;1986年7月,下设县渔政管理站,配编4人,负责全县渔业政策法规的管理执行。1987年,县水产局配编7人,下设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县渔政管理站、县水产供销公司、县水产良种繁殖场共4个机构。
▲渔政管理建国后直至70年代初,凡渔事纠纷等事宜均由水域所属乡镇(公社)负责管理;情节恶劣、危害严重者转交公安机关以法处置。1971年后,县水产管理站协助社镇对渔事纠纷(案件)进行处理以及水面利用、资源保护的管理工作。1979年,县水产局设专职渔政员,配合有关部门处理渔事案件。1981年,县水产局设渔政股,配专职干部(渔政管理员)3人。1982年,渔政管理员配合县落实渔业生产责任制工作队,开展“渔业三定”工作。1983年开始对外地入境捕捞者予以登记发证,凭证捕捞,限定捕捞地界和时间,并按章征缴资源增殖费。1983—1987年,曾对江苏盐城入境捕鳝渔民按每只船30元的标准收费,其间每年有8—9只船入境捕捞。据统计,1986—1987年渔政人员调解水面争端、明确界线,并帮助落实渔业生产责任制59000余亩;全县共处理渔事案件140多起,对肇事及违法分子处以罚款赔偿、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渔技推广
科学养鱼1965年,国营水阳水产养殖场进行技术改革,实行科学养鱼,当年捕获成鱼59000公斤。一些社队效仿进行小面积试点,但因掌握技术上的差距较大,成效不一。1972年,县水产管理站创办《渔业简讯》,普及推广养殖技术、鱼病防治、养鱼经验等水产科学知识。1979年,县水产管理站为推广科学养鱼技术,选择2个具代表性的示范点,从塘口开挖到鱼种投放、拉网检查到鱼病防治、投喂饵料到轮捕投放,均派技术人员指导。结果实现当年开挖、当年投放、当年起捕、当年收益。是年,县农业银行提供长期无息贷款7万元,用以购置机械养鱼设备,由县水产管理站分配给新河公社幸福大队鱼苗场2万元、南渔公社5万元,共购置挂机船2艘(24马力/10吨)、吸螺机2台、打浆机2台、增氧机3台。1980年,幸福大队捕获成鱼1.6万公斤、比上年增产20%;次年又捕获成鱼2.25万公斤。1980年,普及鱼种暂养塘,在全县共选择鱼种暂养塘378口、801亩水面,暂养大规格鱼种566.5万尾。有效地解决了鱼种塘不足的困难。是年,在水阳水产养殖场、新河公社幸福大队、朱桥公社合光渔业大队3个单位进行精养高产塘试验,结果当年成鱼平均亩产超过200公斤。同年,县水产局选派技术人员协助水阳水产养殖场和一些圩区社队按科学养鱼要求进行苗种塘、亲鱼塘、成鱼塘以及拦鱼设备等项设计工作。1985年,县水产局引进尼罗罗非鱼并在县酒厂利用工厂余热进行越冬试验成功。此后,在昝村、建国、新田选择了3处温泉,建越冬池350平方米,入池鱼种4.78万尾、599.6公斤,为罗非鱼生产提供亲鱼种。1986年,县水产局和县科委共同选择6口塘计92.6亩水面,配备青饲料地30亩,进行“百亩千斤”精养高产试验,共投放鱼种172389尾(7376.9公斤)、亩均1862尾(79.7公斤),其中:草鱼种38456尾、2582.5公斤,鲢鱼种31759尾、1592.4公斤,鲤鱼种21758尾、1205.3公斤,团头鲂种43703尾、433.8公斤,白鲫种11260尾、82公斤,鳙鱼种7593尾、774.2公斤,青鱼种1226尾、22.1公斤,鲫鱼种12493尾、645公斤,罗非鱼种4141尾、39.6公斤。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主养吃食性鱼类,实行多品种、多规格、多层次的混养、密养、轮养,科学合理地投饵、施肥,适时调节水质,利用机械增氧,以防为主、加强鱼病防治,利用网箱套养罗非鱼等。年终干塘核产结果为:总产55092.7公斤,总净产47715.8公斤、亩均净产515.3公斤,成活率为80.2%,增肉倍数为6.4。经济效益显著,总收入164328.3元、亩均1774.6元,纯利润70117.3元、亩均757.2元。1987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省水产局下达的“千亩成片精养成鱼”丰收计划,1161亩水面计投放鱼种837081尾(69500公斤)、亩均721尾(59.9公斤),推广1986年“百亩千斤”精养高产试验的全套技术措施。实施结果,年终抽查核产:成鱼最高亩净产549公斤、最低亩净产200.8公斤,亩产达到350公斤以上的有261亩、占推广面积的22.5%,亩产达到250—350公斤有400亩、占34.5%,亩产达到200—250公斤的有500亩、占43%。同年,承担省科委下达的星火计划项目——“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蟹苗”,在水阳建成蟹苗厂,当年即育出蟹苗2.7公斤。
技术培训
短期培训班:1979年以来,县水产局每年都为水产养殖单位和乡村举办养鱼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和渔师达万人次。1985年又先后为27个乡镇举办养鱼技术培训班,培训2237人,并传递科技和生产信息,提供200套技术书籍,编印送发《稻田养鱼技术》500册、《稻田养鱼》宣传画4000份。1986年,县水产部门共举办各类水产技术培训班11期,培训505人次;1987年举办15期,培训870人次。
职业教育:1984年,双桥高级农职业中学开设一个水产中专班(3年制),在宣城地区招收初中毕业生40余名;次年又招收一个水产中专班和一个水产职业高中班,培养初级水产专业人材。1987年7月,首届水产中专班学生全部毕业。
▲技术队伍
专业技术队伍1962年,大学毕业生分配至本县水产部门,水产专业技术队伍开始逐渐形成。此后,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水产科学研究和试验,开展亲鱼人工繁殖和鱼种培育,引进优良品种,提纯复壮鱼类品种,推广普及科学养鱼知识,增加养殖类型,研究制定水产发展规划等等。1984年后,县水产局将分散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成立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有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员2人。1987年,全县有水产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2人。
农民渔技员1984年,县水产局通过举办养鱼技术培训班和文化考试,择优录用15名农民渔技员,并将其中4名送省地水产部门培训。次年择优录用32名农民渔技员,分布26个乡镇,他们不脱离生产,言传身教推广科学养鱼技术,普及水产科技知识。1985年,农民渔技员16人承包3465亩水面养殖成鱼;38人推广稻田养鱼5500亩;15人在120亩鱼塘生产鱼种650万尾。1987年,全县有农民渔技员47人,分布在25个乡镇。其中,朱桥乡和养贤乡的农民渔技员还相继组建了乡渔业技术推广站。
▲县水产学会1985年10月,经县科协批准,原县农学会水产学组改为县水产学会,并在全省首创吸收农民渔技员为会员的先例。年底,学会有会员33人(其中技术干部9人、农民渔技员24人)。1987年3月,县水产学会召开第一届年会,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成立了县水产学会咨询服务站。
【供销】
▲机构
渔行建国前,南漪湖区的武村湾、郑村、南姥嘴、杨湖、昝家台、许家嘴以及沈村、马山埠等地均设有多家私人渔行,有的常年经营,有的季节性经营。渔行采取大秤收、小秤售、低价购、高价出、贬质压价等手段欺压剥削渔民。渔民的船只泊靠渔行码头还须向渔霸交纳佣金。建国后,广大渔民推翻了渔霸,废除渔行。
县水产供销公司建国初,水产品由当地渔民协会的收购推销组购销,酌收手续费。1951年,省水产公司芜湖分公司在新河庄设水产购销组,后迁水阳,有职工6人。1954年,县水产经营站成立,并下设4个收购组。1958年,县水产经营站并入县食品公司,水产品收购交由基层供销社进行。1961年,水产供销业务由商业局划出,成立“安徽省水产供销公司宣城县公司”,归属县水产局领导;县公司下设马山埠水产站(辖金山、南姥嘴、黄龙嘴水产组及马山埠门市部)、水阳水产站(辖裘公、雁翅水产组和水阳门市部)、油榨水产站(辖沈村、新河水产组及油榨门市部),并在武村湾、胡村设临时收购点(旺季设、淡季撤)。年底,全公司有干部职工41人,工资及财务均由省公司统一管理核算。1962年,县水产供销公司归县商业局代管,有干部职工70人;1965年改由县农林局代管;1968年复归县商业局代管。至1978年前,县水产供销公司均为省水产公司的下属企业,由县代管,各项计划和经济指标亦由省公司统一下达,鱼货按指定地点调拨,购、销、调的价格由省公司根据全省不同区域判定。此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还下达派购任务和指令性计划,并拨给一些渔需物资按定额与派购任务挂钩供应,盈、亏由省公司平衡。1979年,县水产供销公司划归县水产局领导,有干部职工75人。1984年增设城关水产站。1986年后,公司在原来经营水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海鲜产品的调入销售,并积极开展农副产品购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业及服务性经营等。同时,与外省市沟通购销渠道,建立信息网络;在公司内部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7年,县水产供销公司有职工63人,年经营收入16万余元、亏损6万余元。
▲水产品收购建国初,省水产公司芜湖分公司在新河庄、水阳等地设水产购销组,对水产品实行无计划收购;私人行商、个体商贩等也参与收购。在收购价格上,国家限定最低保护价,实行牌价收购。1955年,全县共收购水产品112.55万公斤。1957年后,水产品由国家专营,国家核定各类水产品的收购牌价,下达收购计划。1965年始,水产品市场日趋紧张,国家加强了水产品的购销管理,规定水产生产单位生产的水产品,除留少量自食外,全部交售国家,一律不准自行进入市场贸易。1961年至“文化大革命”前,为了鼓励交售,有关部门还拨出紧俏物资(烟、酒等)实行奖售。据统计,1956—1966年全县累计收购水产品759.95万公斤。1973年,国家调高水产品收购价,销售价不变,企业经营为政策性亏损。1977年,恢复水产品购销差价。1979年,再次提高水产品购销价格。
1980年起,县水产公司还与上海卢湾区巨鹿路菜场等开展了鲜虾直调业务,由宣方负责收购,一般日收购鲜虾2000公斤左右。1981年,国家对水产品收购实行派购与议购相结合的政策。派购任务逐级落实并交售县水产公司;完成任务后,生产单位可以进入市场自由贸易。1982年河蟹丰收,县水产公司共收购11.095万公斤。1984年,根据省有关部门的通知,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县水产公司中止了与上海签订的有关收购野生动物的合同。1985年后,水产品市场全面放开,购销价格随行就市。
1986年银鱼生产汛期,县水产公司实行船头接鲜,方便渔民交售;改仅收干货为干、鲜皆收,收购价格按质论价;实行奖售政策,每交售50公斤鲜银鱼,供应议价柴油10公斤。共收购鲜银鱼近2万公斤、干银鱼0.445万公斤、鲜虾8.5万公斤、黄鳝2万多公斤、鲜鱼近2.5万公斤。1987年6月,县人民政府为了确保南漪湖银鱼的出口收购工作,成立“宣城县南漪湖银鱼生产管理指挥部”,确定:1、实行持证捕捞、计划生产;2、所有捕捞者必须将鲜银鱼交售县水产公司,不得私自他售;3、在收购价格一次放足的同时,实行奖售政策,每交售100公斤银鱼供应柴油25公斤。同年8月,县水产公司派出20人组成的收购队伍前往江苏省东海县石良河水库收购银鱼,共收得银鱼2537公斤,其中:出晒鲜银鱼1350公斤,冷冻出口鲜银鱼817公斤、内销鲜银鱼370公斤。此外,1986—1987年,县水产公司还收购活鸭8000余只、螺丝肉12500公斤。
建国以来,县水产部门收购的主要水产品有:鲜鱼、鲜虾、黄鳝、甲鱼、活乌鳢、螃蟹、鲜干银鱼、盐淡干鱼、虾仁、虾干、卤鱼、芡实、藕、野禽等。
▲水产品销售建国前,水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大多外销芜湖等地。建国后的销售量一般随收购量的多少而上下浮动。50—60年代,省内销售困难,水产品处于推销阶段。县水产部门在祁门、休宁、泾县等地建立销售网络,并开拓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广东等省外市场,努力打开销路。推销的品种主要有:淡干毛鱼、淡咸苦烤、咸干鱼片、咸干鱼口等。60年代中期以后,水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弥补鱼货之不足,同时也结合山区缺碘的情况,大批量调入海带供应。1966年后,县水产公司除完成省公司下达的海鱼调入计划外,每年还要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组织调入海鱼补充本县市场,从试销到大量销售,数量不断增加。1982年,全县海鱼销售量24.64万公斤,种类有带鱼、青占鱼、马面鱼等;海带销售量10万多公斤。1983、1984两年,洪水过后,水产品捕获产量高,全县共销售鲜鱼44万公斤。1986—1987年,县水产公司从江苏的高邮湖、洪泽湖购进干虾1.5万余公斤、干毛刀鱼2万余公斤销售本县市场。
▲水产品调拨1951年,因水产品滞销和渔民生活困难,国家将收购的鱼货大部分调往芜湖。1954年后,水产品仍由芜湖分公司安排调出。本县除按调出数量和指定地点进行调拨外,其余就地加工腌制,再调往芜湖,或由调入单位来人直接办理调拨验收手续。1961年后,国家将本县的8种规格鱼列入二类计划物资,并下达上调计划和调往京、津、沪的特需任务。此外,本县鲜鱼大多调往芜湖、马鞍山、淮南、合肥、蚌埠等地;甲鱼、黄鳝、活乌鳢调往芜湖中转出口及上海市、湖州市水产公司;野禽调往上海野味出口公司。据统计,1962—1966年,全县累计调拨水产品169.8万公斤。1967年,省水产公司下达本县调运黄鳝到浙江的计划,对方派代表驻宣验收、活养、转运,全年共调运2.5万余公斤。1969年,上海市徐汇区根据安徽省水产公司的调拨计划,派代表驻宣调运黄鳝5万余公斤、甲鱼2万余公斤。1975年,执行省水产公司下达的鲜鱼虾调拨上海的任务,全年共调运鲜鱼虾20万公斤。1980年后,县水产公司先后与上海卢湾区巨鹿路菜场和徐汇区水产分配站开展了直线调拨业务。至1984年,共调拨鲜鱼15万余公斤、鲜虾50万公斤、螃蟹7.5万公斤。1985年后,水产品调拨一般以接收单位规定的品种和价格进行。1986年,县水产公司与苏州、高淳、杭州等地有关单位签订水产品调拨合同,全年共调拨鲜虾5万公斤、螺丝肉0.7万公斤、内销冻银鱼0.65万公斤、虾仁0.635万公斤。1987年,县水产公司根据合同,向上海宝钢水产公司调拨黄鳝丝0.85万公斤,向内蒙牙克石调拨鲤鱼、草鱼共2.8万公斤,向山东宁阳调拨卤鱼0.46万公斤。
▲水产品出口1965年,对罗马尼亚出口卤鱼;加工出口的卤鱼种类有:青鱼、草鱼、鲤鱼、鲌鱼、鳡鱼、鲢鱼、鳙鱼。此外,六七十年代本县出口的主要水产品还有:活乌鳢、黄鳝、螃蟹、甲鱼、虾、熟虾米、芡实米(果)、鸭、野鹅、獐鸡等。1980年后,主要出口银鱼和螃蟹。1982年出口银鱼干3079.4公斤、螃蟹27192.5公斤;1983年出口银鱼干1800公斤、螃蟹2450公斤;1984年出口银鱼干650公斤、螃蟹1050公斤。1986年后,由于螃蟹市场价格暴涨,而外贸出价较低,县水产公司难以开展出口收购工作,至1987年仅出口螃蟹41公斤;同时出口鲜冻银鱼830公斤。1987年,县水产公司还与地区外贸公司合作出口条冻鳜鱼2500公斤。
县水产公司水产品购销、调拨、出口情况(1967—1987)

▲水产品加工、冷藏
加工建国初,水产品除上调外,炎热季节的鱼货主要是进行加工腌制。60年代以后,非规格渔货剧增,加工量亦随之增加。加工手段多样,一般小鱼虾制成干苦烤,稍大者加工鱼片。1985年,县水产公司各水产站、组均拥有小盐仓,共计8处、60平方米,并有加工房800平方米、水泥晒场2000平方米、各类鱼缸800余口;年最高加工量75万公斤,制成各类干品25万公斤。1985年后,由于水产品派购任务取消,鱼货加工亏损严重,县水产公司基本停止了鱼货的加工业务。转向挤制虾仁、冷冻螺丝肉、划黄鳝丝的加工业务,并试探性与一些生产单位联营冷冻荸荠业务。据统计,县水产公司1985—1987年共加工水产品35万公斤。
冷藏1980年,在上海市卢湾区巨鹿菜场的支持下,县水产公司在沈村建小型冷库1座,总面积300平方米,储藏能力20吨,速冻能力2吨/日,配有14000大卡制冷压缩机1台、30千瓦变压器1台以及其它设施。1981年投入使用后,平均年中转水产品300余吨、冷藏水产品100余吨、人工制冰50余吨。1987年,县水产公司利用外资从日本水产株式会社引进成套冷冻设备,在沈村乡建造水产品加工厂一座。据统计,1985—1987年县水产公司共贮藏水产品740余吨。
▲渔用物资供应县水产公司成立以来,为全县渔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渔用物资,经营品种主要有:木材、钢材、毛竹、桐油、线麻、网片、网绳、棕绳、渔网油、铅口、磨钩石、各种钩卡、尼龙线绳等。六、七十年代,木竹、钢材及桐油等物资按国家计划分配供应,除了特别紧张的物资外,基本可满足生产需要。1983年,全县渔用物资经营额达22.4万元。随着各类塑料制品的不断出现,渔需物资的供应品种、数量及销售金额亦相应增加。
【宣城县水产良种繁殖场】1952年6月,省水产公司芜湖分公司在水阳设立鱼种推销站;10月,改建为省水产公司芜湖分公司水阳水产养殖场。同年,养殖场在水阳区龙上村设水阳鱼种组(简称水阳组),1952—1954年先后将23.55亩沟塘水面改建为13个鱼种池并开始培育鱼种。自1952年开始养殖成鱼。次年,又在水阳区沙石乡设茶亭鱼种组(茶亭组)。1956年,在雁翅乡小圩农业生产合作社双陡门处设第3鱼种组(双陡门组)。1957年春,水阳水产养殖场由省水产公司划归县农林局领导,称“国营宣城县水阳水产养殖场”,年底实行独立核算。1958年,养殖场在新泰乡(今卫东乡)南圩设第4鱼种组(河东鱼种组)。1959年,全场有干部职工64人,生产成鱼5.9万公斤、鱼种769.7万尾、稻谷7671.5公斤,产值7万余元,获利7千余元。1960年春,水阳水产养殖场并入宣郎南漪湖养殖场,改称“宣郎南漪湖养殖场水阳作业区”,实行向场报帐制。1962年,宣郎南漪湖养殖场解体,原水阳水产养殖场为“宣城县南漪湖养殖场”水阳作业区。1964年,宣城县南漪湖养殖场撤销,仍恢复“国营宣城县水阳水产养殖场”。据统计,1952—1970年,场累计培育鱼种8669.7万尾。1973年,划入原芜湖市干校经营的东风圩(地处南湖乡)田1315亩,成立水阳水产养殖场东风圩成鱼组,实行退田还水养殖成鱼。1980年5月,东风圩成鱼组改设为水阳水产养殖场东风圩分场,实行独立核算制,下设成鱼组、珍珠组、小鱼组、水作坊等。1984年后,公开招标,全场共形成18个承包单位,组、联户、户承包形式并存;茶亭人工鱼苗繁殖组由于生产科技性强,实行以组承包的岗位生产责任制。1986年8月,水阳水产养殖场改为“宣城县水产良种繁殖场”,属事业性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下设有东风圩分场、茶亭鱼苗人工繁殖组,以及水阳、河东、双陡门3个鱼种组,共有28个承包单位。全场拥有各类池塘127口、计1519亩水面,分布于水阳镇、南湖乡、南渔乡、卫东乡、雁翅乡;建有多种生产设施,固定资产38万余元。

上一篇:第一节 畜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